红楼梦阅读讲义16(教师版86-90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十六回受私贿老官翻案牍寄闲情淑女解琴书
【情节梳理填空】
原来薛蟠因为家里闹得厉害.使打算约个人去南方置货,在铺子里喝酒时.遇到蒋玉菡等人。
由于酒铺中的一人拿眼瞥琪官.薛蟠便和他争执起来,拿酒碗将那人砸死。
人证物证都在,必判死罪。
薛姨妈害怕之极,一面求贾政找知县说情,一面派薛蝌拿银子打点。
知县接受了贿赂,终于徇情翻案,只定了个误伤。
再花上些银子,便可无事。
众人这才放下心来。
由于最近上学,宝玉到潇湘馆的次数少多了。
今天得空来看黛玉,见她正看一本“天书”。
经解释,才知是琴谱。
黛玉告诉他,琴是涵养性情之物。
宝玉听了,茅塞顿开。
而黛玉在宝玉走后,静处一室,又看到并蒂的兰花,黛玉想到“草木当春,花鲜叶茂,想我年纪尚小,便像三秋蒲柳。
若是果能随愿,或者渐渐的好来。
不然,只恐似那花柳残春,怎禁得风摧雨送。
”不禁滴下泪来。
【阅读研讨探究】
1、薛蟠到处惹事生非,他打死过冯渊,还打死过张三。
试叙述张三案件的审讯过程,并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
薛蟠与蒋玉菡在酒店喝酒,与跑堂的张三发生争执,故意杀死张三。
一审时,薛蟠承认确是故意杀人,后来,薛蚪给县令行贿,翻了案子。
由此可知当时颠倒是非的社会现实。
2、贾宝玉、林黛玉二人曾共读过《西厢》,也曾共论过琴曲。
试叙述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共论琴曲的?
共论琴曲时,贾薛婚事已然酝酿,可贾宝玉与林黛玉都不知情。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两人借琴曲倾诉知音之感。
•第八十七回感秋深抚琴悲往事坐禅寂走火入邪魔
情节梳理填空】
宝钗以黛玉为知心,以冷节遗芳自喻。
黛玉正在沉吟,又有探春、湘云等人过来看她。
大家由宝钗的近况谈到各自的缘分。
黛玉归房,看看已是林鸟归西,夕阳西坠,感叹寄人篱下。
后来翻出宝玉送的旧手帕,又是珠泪连绵。
由于代儒有事,宝玉放学一天。
没敢打扰黛玉的休息,便信步走到蓼风轩,见惜春正和妙玉下棋,便悄悄观战。
和妙玉搭讪了几句.妙玉便告辞而去。
宝玉也连忙送出来。
正遇黛玉抚琴。
二人听了一会,因音调过悲.且君弦蹦断,妙玉急忙走开,宝玉竟有些莫名其妙。
而妙玉当晚坐禅后,竟梦见许多人来抢她。
神志已不太清楚,原来是走火人魔了。
惜春听说后,不禁感叹妙玉尘缘未断。
而且表示了自己由于身世之限不能出家的遗憾。
阅读研讨探究】
1、湘云、探春等人到黛玉处玩,湘云无意中说起南边的话,林黛玉便想到了自己寄人篱下的身世,这表现了林黛玉什么样的性格?并另举两例来说明。
答:
这表现了林黛玉性格中多愁善感的一面。
例:
①xx 来书后她不胜伤感,xx 悲往事。
②看到宝玉过去病时送来的手帕及上面自己题的诗,不觉地簌簌泪下。
2、妙玉在惜春出下棋,遇见宝玉为什么会数次脸红?
答:
数次脸红说明妙玉虽是出家之人,但尘缘未完全了断,对贾宝玉心存好感,有爱慕之情。
3、惜春听说妙玉与自己下棋后,夜间忽然中了邪,有何反应?这对小说情
节的发展有何作用?答:
惜春听后默然无语,认为妙玉虽然洁净,但毕竟尘缘未断,想到自己生在那样的家庭不便出家,自己若出家,便不会有邪魔缠绕,定会了断尘缘,便口占一偈。
这是一个伏笔,暗示了日后惜春出家这一情节的出现。
•第八十八回博庭欢宝玉赞孤儿正家法贾珍鞭悍仆
【情节梳理填空】
蝈表示感谢,宝玉又拿来孝敬贾母。
正遇李纨在场,宝玉便说到兰儿的用功和聪慧,贾母十分高兴。
想到死去的贾珠.大家不免又伤感了一回。
周瑞因为清账等事与鲍二不和。
贾珍便把鲍二撵了出去。
鲍二出了门,就和周瑞的干儿子何三打起架来,贾珍盛怒之际,将二人各打了五十鞭子。
贾芸再次求凤姐找个差事。
被凤姐拒绝。
更令他气愤的是,巧姐看见他就哭,像前世的冤家似的。
而凤姐因为白天听见丫头们议论神鬼之事,夜里竟然睡得极不安稳。
【阅读研讨探究】
1、贾宝玉在贾母面前夸贾兰,出于什么心理?这在情节的确发展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
贾宝玉在贾母面前夸贾兰主要是为了讨贾母的欢心,让贾母高兴。
从情节的发展上看,此处是个伏笔,与日后贾兰科举考试中第,重振家业相照应。
2、xx 为什么鞭打仆人?
答:
① 仆人之间相互打架
② 仆人之间相互打架是没将主子太当回事,这有损主子的威严。
③仆人也是要维护xx 内部的秩序。
3、贾政在工部掌印,贾芸想插手弄一点事儿,送礼给王熙凤,求王帮忙,王熙凤是怎么样拒绝他的?为什么拒绝?这表明了王熙凤什么样的特点?
答:
王熙凤是以这样的理由来拒绝的:
① 衙门里的事,上头是由堂司官员定的,底下是由书办衙役办的。
② 自家人去了不过是跟着老爷伏侍。
③ 你年纪儿轻,辈数儿小,服不住人。
④ 你什么事做不得,难道没了这碗饭吃不成。
⑤ 衙门里的事差不多快完了。
拒绝的原因:
① 贾芸的礼少,不足以打动她。
② 对贾芸的为人有了解,对他不放心,怕危及自身利益。
表明了王熙凤能言善辩、圆滑、精明等特点
•第八十九回人亡物在公子填词蛇影杯弓颦卿绝粒
【情节梳理填空】
黄河决口,淹了州县,贾政不回,宝玉功课松了。
宝玉为晴雯烧香写祝词。
到潇湘馆看黛玉挂的嫦娥《斗寒图》。
黛玉听紫鹃、雪雁说宝玉完了亲,便糟蹋自己,绝粒待毙。
贾母、王夫人只疑她有病,不知其心事。
1、宝玉看到那件“雀金裘”时,“神已痴了”,他想到了谁?“痴”表现在哪些方面?
晴雯。
他先是不穿,被劝穿上后,呆呆地对着书坐着。
放学时托病请假一天。
回园后,见了袭人等也不似往日有说有笑,便和衣躺在炕上。
晚饭也不吃,袭人叫他不该糟蹋衣服时,他站起身脱下衣服,亲自叠好,包好。
然后睡觉,一夜翻来覆去睡不着。
第二天,在晴雯的空房中写了词点火焚化祭奠。
2、黛玉误听宝玉与知府家千金小姐定亲,如何对待自己生命的?
答:
开始糟蹋身子,无心茶饭,想早些死了,免得眼见意外的事情(宝玉成亲)。
3、黛玉误听宝玉与知府千金小姐定亲后,有什么表现?
黛玉思前想后,竟应了前日梦中之谶,千愁万恨,堆上心来。
左右打算,不如早些死了,免得眼见了意外的事情。
又想到自己没了爹娘的苦,自今以后,把身子一天的糟踏起来,一年半载,少不得身登清净。
打定了主意,被也不盖,衣也不添,竟是合眼装睡。
被窝都蹬在脚后。
次日,黛玉清早起来,也不叫人,独自一个呆呆的坐着。
那黛玉对着镜子,只管呆呆的自看。
看了一回,那泪珠儿断断连连,早已湿透了罗帕。
那眼中泪渍终是不干。
自此已后,有意糟踏身子,茶饭无心。
一日竟是绝粒,粥也不喝,恹恹一息,垂毙殆尽。
•第九十回失绵衣贫女耐嗷嘈送果品小郎惊叵测
极阳生,病情转好。
王夫人和贾母来看黛玉。
邢王二夫人、凤姐在贾母房中说闲话;贾母主张娶钗嫁黛,瞒着黛玉娶宝钗。
王夫人怕黛玉知道“倒不成了事了”。
宝蟾、金桂调戏薛蝌。
【阅读研讨探究】
1、黛玉“病也病得奇怪,好也好得奇怪”,“奇怪”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黛玉病加重奇快,医治无效果,只半月“垂毙殆尽”;病好得也特快,“垂毙之人,未医治,片刻之间“竟好了许多”。
她的“病也病得奇怪,好也好得奇怪”,情不自禁地把内心的秘密作了明显的暴露。
这是可怕的暴露!这种暴露,要比来自贾宝玉的身上更为严重。
说明:
黛玉正经历着生与死的回旋,爱情连结着这个少女的生与死,爱情是她活着
的唯一希望。
心病终须心药治。
2、“立意自戕”竟“至绝粒”的黛玉,为什么病突然之间就好了?
黛玉在神思“模糊”中听见雪雁侍书的话,明白宝玉的亲事议而未成,又听说,对宝玉的亲事,老太太的主意是“亲上加亲”,便觉“非自己而谁?”因此一想,心神顿觉清爽,看到了希望,心病好了,病也就好了。
3、贾母对宝玉、黛玉个人终身大事有何计划?
对这两个人终身大事,是“先自己人然后外人的”,即先给宝玉娶了亲,然
后给黛玉说个人家嫁出去。
宝玉定亲的事不许人让黛玉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