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沈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在研制青蒿素的过程中,作为一位组织者和参与者,屠呦呦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B . “六一”儿童节那天,志愿者和孤儿院的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戏,共享天伦之乐。

C . 省首批“产镇融合示范镇”共有13个乡镇入选,我市桥头河镇一路过关斩将,以“蔬菜小镇”冠名上榜。

D . 站在曾国藩故居前,我不禁浮想联翩,时空转换,似乎看见了这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
2. (4分)默写。

(1)岱宗夫如何?________ 。

(《望岳》)
(2) ________ ,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
(3) ________ ,匹马戍梁州。

(《诉衷情》)
(4)爱上层楼,________ 。

(《书博山道中壁》)
(5)浮光跃金,________ 。

(《岳阳楼记》)
(6) ________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亭记》)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3. (1分) (2019七上·江门期末)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话音刚落,一声pīlì________炸响,风夹着雨,雨带着风来了。

②父亲敏锐的目光具有强大的wēi shè________力。

③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hài rén tīng wén________了。

④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zhūsīmǎjì________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

四、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7分)
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 .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C .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D . 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5. (5分)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消息。

记者9日从黑龙江省体育局获悉,当地时间3月8日,世界单板滑雪联合会在挪威奥斯陆宣布,黑龙江省亚布
力获得2016年世界单板滑雪锦标赛承办权。

黑龙江省于2012年4月和9月分别参加了在美国和瑞士举办的申办2016年世界单板滑雪锦标赛承办权会议,世界单板滑雪联合会于2012年12月5日至6日赴亚布力进行了实地考察,对竞赛场地、交通、通讯、接待、电视直播等给予了很高评价。

(摘自“中国新闻网”2013年3月9日)
五、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
6. (8分)(2015·荆门)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文】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文】
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 ,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

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

”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 ,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

观者如堵墙。

久之,各未能进。

弓手者忽谓偷曰:“尉④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

”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

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

③村步:村埠头。

步,通“埠”,码头。

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1)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公与之乘弓手应声刺之
B . 远近皆服其能其真无马耶
C . 学而不思则罔遂曳矛而斗
D . 见必与之决生死轻寡人与
(2)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齐人三鼓(鼓:击鼓)
B . 公将驰之(驰:奔跑)
C . 远近皆服其能(服:佩服)
D . 适值偷在市饮酒(适:恰好)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甲文“公将鼓之”“公将驰之”,说明了鲁庄公的急躁冒进;两个“未可”、两个“可矣”,则表现了曹刿的深谋远虑,胸有成竹。

B . 乙文“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这句话的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C . 甲、乙两文主人公都善于把握战机,从而一举取得胜利。

D .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来表现主人公机智勇敢的性格特点。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7. (12分)(2019·江西模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东南山水,余杭郡①为最。

就郡言,灵隐寺为尤。

由寺观,冷泉亭为甲。

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

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②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

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③ ,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④ ,起人心情。

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

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

矧⑤又潺湲⑥洁沏,粹冷柔滑。

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

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选自中华书局《白居易集》)
【注】①余杭郡:杭州。

②撮,聚集。

③渟渟:水流停滞而聚积。

④蠲(juān)烦析酲:消除烦闷、解除困乏。

⑤矧(shěn):况且。

⑥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一处正确的一项是()
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A . 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B . 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C . 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D . 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①尤________
②益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

(4)冷泉寺被称为最优美的地方的原因是什么?
(5)选文描写的对象是冷泉亭,为什么文章一开始要写余杭郡,灵隐寺呢?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
8. (9分)(2020·九台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雨
谢宗玉
①有一个人总在来雨时走出家门,那是我父亲。

②田是梯田,禾苗都是喝水长大的,但天雨常不遂人愿,所以在每一垅梯田的上坳总得有一口山塘。

夏天热,禾苗需要同人一样拼命喝水,山塘没多一会儿就被喝得见了底,村人就有些慌了。

好在天再糊涂,也不会让村人处在恐慌中太久。

雨说来就来,一堆乱云一聚,几声炸雷一响,还不等村人都从田里地里跑回家,雨就下了。

站在屋檐下,看雨中的庄稼欣欣向荣的样子,村人都一脸傻乐,乐得什么都忘记了。

只有父亲还记得要往山塘补水,他是一个小小的村民组长。

③父亲先也是站在屋檐下,傻头傻脑地看雨,突然就记起了什么的样子叫一声,哦,要去拦水,说罢提把锄头就冲进雨幕。

等母亲转身从灶背屋寻来蓑衣斗笠时,他已经不见人影了。

为这,父亲回来没少挨骂。

父亲并不在意,他湿淋淋地站在屋中央,垂着衣袖,笑着听母亲叨唠,仿佛挨骂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母亲一边念叨一边把准备好的热水提到灶背屋。

父亲洗澡时,母亲又从衣柜里把干净的衣服找出来。

④父亲年轻时很结实的,他什么也不怕,再大的风雨也敢往里钻。

风雨越大,父亲就一副越快乐的样子。

有时,父亲叫一声要去拦水,就被母亲眼明手快地拉住了。

虽然戴上母亲寻来的斗笠,但一出门,风就将它刮跑了。

父亲跟着风跑,终于跑在风前面将斗笠拾起来,然后一甩手,斗笠旋转着从大门口飘进屋来,雨水像珠子一样从笠沿四射开来,溅了我们一身。

待我们弹落身上的水珠,再看父亲时,父亲又消失在雨中不见了。

父亲在雨中的身影像个谜,一闪一闪的。

⑤在瓢泼似的雨中,道道水流从山上落下来,父亲全把它们往山塘里赶。

山塘像个气球,一下子就给吹胀了。

我想,面对一下子就水灵丰活的山塘,父亲内心应该有一种满足。

⑥但我仍怀疑父亲是为着好玩,他在雨中那副兴奋得不得了的样子同小孩儿没什么区别。

但小孩儿不能玩雨,小孩儿只能在大雨初来时,在稀稀朗朗的雨颗中,嚎着叫着钻来钻去,迅速返回屋檐下。

所以我竟有些羡慕父亲。

⑦一年夏天,天旱了很久,大伙以为再没雨下了,就挖开山塘拼命往自己田里放水,父亲左劝右劝要节约,但没有人听他的。

后来再下雨时,父亲硬撑了两个小时没出门,但终于没忍住又冲了出去。

只有母亲看着心疼,念叨就更勤了。

⑧母亲的念叨并非多余,如今年老的父亲一身病痛,不打半点折扣。

母亲给父亲煎药时,还在不停地念叨,而父亲,也再不能笑吟吟地听她念叨了。

他躺在床上,配合母亲的念叨,咝咝咝地从牙缝里抽着凉气,他疼呢。

父亲正在为他年轻时所经历的风雨支付代价。

只不过,父亲的心里未必后悔。

(选自《青春美文》)
(1)阅读文中划橫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父亲并不在意,他湿淋淋地站在屋中央,垂着衣袖,笑着听母亲叨唠,仿佛挨骂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为什么挨了骂父亲也不在意,仿佛是件快乐的事?)
②山塘像个气球,一下子就给吹胀了。

(山塘给“吹胀”了是什么意思?)
(2)请任选一个角度(如修辞手法、词语运用、描写方法、描写角度)赏析文章第④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3)文章以“父亲的雨”为题有哪些作用?说说你的看法。

(4)你认为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情节和文章具体内容做简要分析。

9. (16分) (2017九上·下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干净
孙道荣
①工头指指身后的中年人,对他说,经理,这是我们最好的水电师傅了,姓黄。

他一定能帮你修好。

②他看了一眼,没见过,见过也记不得,工地上成百上千的工人,他哪能都记得啊。

再说,工地上的工人个个都是灰头土脸的,连工头有时候都分不清谁是谁。

他说,那好,黄师傅,我们走吧。

③岳父家的下水道又堵了,弄得家里水漫金山,臭气熏天。

接到电话后,他赶紧让工头找个水电工,去帮他处理下。

④他打开了车门。

黄师傅拎着一个皱巴巴的工具包,跟在他身后,犹疑地说,经理,我身上太脏,你告诉我地址,我还是自己骑车过去吧。

⑤没事,快上车,家里水管还在往外冒水呢,来不及了。

他说。

⑥黄师傅扭扭捏捏地上了车,欠着身坐下,两只腿,紧紧地蜷缩在一起。

也不知道是热的,还是紧张的,黄师傅的脸上,全是汗水,黄师傅用手背一抹,本来又黑又灰的脸,变得更花了。

⑦他从后视镜上瞄了黄师傅一眼,一踩油门,向岳父家开去。

真是越急越乱,半路上,小车的后胎爆了。

他无奈地将车停靠在路边。

⑧只能打的了。

可是,这条路上几乎没什么出租车,偶尔经过一辆,还是有人的。

他焦急地四处张望,不远处有个公交站,他走过去一看,线路经过岳父家附近。

正在这时,一辆公交车,缓缓驶了过来。

⑨他和黄师傅,一起跳上了公交车。

乘客不多,还有几个空座位。

他找了一个双排的空位子坐下,正犹豫着要不要喊黄师傅过来坐,黄师傅已经在他前面的一个空位子上,坐了下来。

他松了一口气。

刚才在小车里,他就闻到了黄师傅身上很重的汗馊味。

⑩随着车子的颠簸,他微微打起了盹。

虽然不必像黄师傅们那样日晒雨淋,但他这个项目经理,其实也是蛮辛苦的。

车子里忽然嘈杂起来。

是一个大站,上车的乘客很多。

车厢里骤然挤了起来。

“妈妈,好挤啊。

”一个小女孩的声音。

⑪他寻声看过去,在他前方,是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被人群挤压到座椅边,一只手紧紧地拽着妈妈的衣角,倾斜的身子似乎随时会摔倒的样子。

他有点迟疑,要不要站起来,给这对母女让个座。

坐在前面的黄师傅,忽然站了起来,“小姑娘,你来坐吧。


⑫小女孩的母亲看了看黄师傅,又快速瞄了一眼黄师傅坐过的座位,坚定地摇着头,“不好意思,我们马上就到了,我们不坐。

”说着,一把拉住正准备往黄师傅的座位上坐的小姑娘,向后车厢挤去。

黄师傅尴尬地站着,扭头看着小女孩,不情愿地跟着妈妈向后挤去。

他和黄师傅的目光,不经意地撞在一起。

黄师傅难为情地低下了眼帘,闷头又坐了下去。

⑬到站了。

下车的时候,他惊讶地看见,小女孩和她的妈妈,还挤在车厢的过道上,她们没有下车。

黄师傅拎着工具包,跟在他身后,向他岳父家走去。

⑭上楼的时候,黄师傅忽然自嘲地对他说,汗味太重了,连坐过的座位人家都不肯坐。

他重重地拍拍黄师傅的肩膀,什么也没说。

⑮第二天,他就让工头在工地上,建了一个淋浴池。

这笔经费,预算里没有,从来就没有过。

他已经想好了,如果公司不肯出这笔费用,他就从自己的承包奖里支出。

⑯他觉得,自己做不成什么大事,但至少可以让自己的工人,能够干净一点、体面一点地走出去。

(1)结合文章,梳理经理对待黄师傅的心态变化。

A________→B________→C.惭愧→D________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黄师傅难为情地低下了眼帘,闷头又坐了下去。

(分析黄师傅“难为情”的原因)
②黄师傅扭扭捏捏地上了车,欠着身坐下,两只腿,紧紧地蜷缩在一起。

(请品味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析题目“干净”的含义。

(4)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黄师傅”这样的人。

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谈谈我们应当用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他们。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10. (1分) (2016七上·宁河月考) 亲爱的同学,当你放学回家饥肠辘辘时,妈妈已为你准备了可口的饭菜;当你遇到挫折愁眉不展时,老师的开导使你重现灿烂的微笑;当你心事重重而闷闷不乐时,同学的关心和热情会扫去你心头的乌云……这些小事,你可能不曾留意,不曾动心,但它们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请以“我感恩,
我”为题,写一篇的文章。

八、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
11. (11分)(2017·深圳模拟) 名著导读
【甲】
【乙】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这样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填空:【甲】图表现的是作品《________》中的 ________(人物)。

【乙】文是小说《________》
中的主人公________的一段独白。

(2)请结合乙文主人公的经历,说说他是如何“扼住命运的咽喉”“永远不屈服”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
答案:2-1、
答案:2-2、
答案:2-3、
答案:2-4、
答案:2-5、
答案:2-6、
考点:
解析: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答案:3-1、
考点:
解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7分)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答案:6-1、
答案:6-2、
答案:6-3、
答案:6-4、
考点:
解析:
答案:7-1、答案:7-2、
答案:7-3、
答案:7-4、
答案:7-5、
考点:
解析: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答案:8-4、
考点:
解析:
答案:9-1、答案:9-2、
答案:9-3、
答案:9-4、
考点:
解析: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答案:10-1、
考点:
解析:
八、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
答案:11-1、
答案:11-2、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