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黑星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苹果黑星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作者:张沛强薛永发蒲利萍
来源:《果农之友》2019年第05期
苹果黑星病属省级检疫病害,主要危害苹果叶片、果实、花器及嫩梢。

2018年,在渭北西部部分苹果产区苹果黑星病有加重危害的趋势,因此,各地应高度重视,认真防治,防止大面积发生危害。

1 发生特点
1.1 发病时间长
据多年观察,此病发生危害一般在7、8月雨季之后,枝条中下部成熟叶片上出现黑褐色霉斑,枝条中上部嫩叶及果实上病斑较少。

而2018年,此病在落花后,就侵染嫩叶,5月中下旬幼叶出现病斑,6月上旬幼果出现病斑,发病期较历年提前1、2个月时间;而且一直危害到9、10月份果实采收,发病持续时间长。

1.2 危害程度较重
此病在2018年发生危害严重。

一是发病区域性强。

多集中在某个果园或某个区域发生危害,而其他果园或区域又相对较轻。

二是抗病力差的品种和幼树易发生。

该病多发生在10年生以下的幼龄苹果园,老龄果园相对较少。

不同品种抗病力不同,富士系的长富2号、玉华早富、短枝富士及粉红女士等品种易感病,乔纳金、嘎拉等品种抗病性中等,澳洲青苹、密脆等品种抗病力较强。

三是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及叶柄、花器,果树其他器官不发生病害。

叶片上发病初期出现淡白色小圆形或不规则病斑,每叶少则1、2个,多则10多个,之后,病斑逐渐扩大并出现黑绿色霉层(图1);发病重的果园,6月初开始大量落叶,短期内造成枝条中基部光秃。

危害果实先危害幼果,每果病斑几个至十几个不等,初期淡黄绿色,圆形或椭圆形,渐变黑褐色霉层;随果实膨大病斑扩大,有的连成1~2厘米的大斑,发病后期,病斑凹陷、硬化,部分龟裂、畸形,造成果实小,失去商品性(图2)。

1.3 造成损失较大
由于2018年苹果黑星病发生地域性强,发病区域危害严重,造成经济损失较大。

一是当年减收。

通过调查,受害果实商品率下降,重者失去商品性,轻微果园减收30%以上,严重果园减收70%以上。

二是来年减收。

受害叶片,轻者造成叶功能下降,成花质量较差,影响第二年结果;重者造成早期落叶,当年成花量减少,第二年结果量不足。

所以,至少造成两年减收。

三是给以后生产造成隐患。

果园存在大量病菌,为以后防治带来困难,给安全生产造成隐患。

2 发病原因
2.1 苗木带菌
带菌苗木是发病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随着各地苹果栽培制度的变革,由乔化变矮化,由中间砧变自根砧,均要从外地、甚至国外引进矮砧苗木和品种进行栽植。

在欧美国家或国内的部分果区,苹果黑星病普遍发生,危害严重。

从病区引进苗木或品种,就带来了病菌。

引进后集中连片栽植,在同一区域或同一园块发病重,新建果园发病重,老龄果园相对较轻。

2.2 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是发病的关键条件。

2018年春夏季是多雨、高温、高湿气候条件。

3月下、4月上旬,气温骤升,短期内最高气温在20 ℃以上,苹果花期较往年提前7天左右,且集中开放。

4、5月后,又遭连阴雨,雨季来临早,雨量增多,果园存在大量病菌,遇到适宜气候,诱发病菌不断传播和危害。

一般近距离传播较多,同一果园或区域发生危害较重,其他果园或区域相对较轻。

2.3 管理松懈
管理松懈是黑星病发病的人为因素。

2018年春季,多数果区出现严重霜冻天气,造成大量落花落果,挫伤了果农积极性,放松了管理。

有些果农放弃不管,有些果农在发病严重后才喷药防治,正常年份,全年应喷药12次左右,而2018年大多果园喷药仅在5次以内。

管理松懈,喷药次数减少,造成病害多次侵染和危害加重。

2.4 防治失时
此病多年来从未大面积发生,未引起广大果农高度重视。

在2018年4月当黑星病发生初期,多数果农、甚至一些技术人员对症状判断失误,在心理上不重视。

等到6月前后,症状明显、普遍发生时,再选药防治就收效甚微,不论喷什么农药,都无法控制,病害继续发生,最终造成严重危害。

3 防治措施
3.1 严格检疫
引进苗木和接穗时,要实地考察,严格检疫,严防带病植株或品种传入本地。

同时,严禁带病苗木、接穗或果实出售到其他果区,切实做到从源头上禁止病菌传播。

3.2 徹底清园
此病菌在叶片上越冬,冬季要清扫地面落叶,做到全园不留一片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同时,清除果园杂草、枯枝、病僵果等杂物,做到彻底清园,减少病源。

在生长季节,发现比较严重的病叶或病果,最好及时摘除深埋,减少病菌进一步传播和蔓延。

3.3 喷药防治
喷药防治是控制病害的关键措施。

花期前后喷药是重点。

苹果花器最易感染病菌,开花前后是控制初侵染的关键时期。

花序分离期,喷布10%(质量分数,后同)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落花期喷布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落花后一周喷布40%氟硅唑乳油8 000倍液,兼防苹果花腐病、苹果霉心病。

一般这次防治彻底后,后面病害就轻的多了。

套袋前后喷药是控制。

6、7月份随着降雨增多,气温较高,成为发病盛期,是第二个防治关键期。

选用43%戊唑醇3 000~4 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2 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等药剂,轮换使用,间隔期10天左右。

田间病菌传播侵染一直持续到8月,所以8、9月继续喷药防治是确保全年安全生产的必要措施。

选用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6 000倍液、波尔多液1∶(1.5~2)、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5 000倍液等药剂,轮换使用,间隔期10~14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