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信速率优化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电信速率优化建议
NB-IoT 速率指标优化指导书
NB-IoT 速率指标优化指导书指导书
All rights reserved. No spreading without permission of ZTE.
1
NB-IoT 速率指标优化指导书版本日期审核者备注
V1.0 20__-6-27
手册第一次发行
© 20__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20__ 版权所有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版权声明:
本文档著作权由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享有。

文中涉及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专有信息,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和泄漏该文档以及该文档包含的任何图片、表格、数据及其他信息。

本文档中的信息随着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和技术的进步将不断更新,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不再通知此类信息的更新。

NB-IoT 速率指标优化指导书指导书
All rights reserved. No spreading without permission of ZTE.
2
录目录 1 概
述 ................................................... ...................................................... ................................. 6 2 测试方
法 ................................................... ...................................................... .......................... 6 3 调度原
理 ................................................... ...................................................... .......................... 7 3.1 下行调
度 ................................................... ...................................................... ................ 7 3.1.1 NPDCCH 消息时
长 ...................................................
.......................................... 7 3.1.2 NPDCCH 和 NPDSCH 之间的时
延 ................................................... .................. 7 3.1.3 NPDSCH 数据时
长 ................................................... .......................................... 8 3.1.4 NPDSCH 数据和 DL Ack/Nack 数据之间的时
延 (9)
3.1.5 DL Ack/Nack 数据时
长 ................................................... .................................. 11 3.1.6 其它时
长 ................................................... .......................................................
11 3.2 上行调
度 ................................................... ...................................................... .............. 12 3.2.1 NPDCCH 消息时
长 ................................................... ........................................ 12 3.2.2 NPDCCH 和 NPUSCH 之间的时
延 ...................................................
................ 12 3.2.3 NPUSCH 数据时
长 ................................................... ........................................ 13 3.2.4 上行HARQ 时
延 ................................................... ........................................... 14 3.2.5
其它时
长 ................................................... .......................................................
14 3.3 调度时延参考数
据 ................................................... .....................................................
15 4 速率指标优
化 ................................................... ...................................................... ................. 15 4.1 测试环
境 ................................................... ...................................................... .............. 15 4.2 测试参
数 ................................................... ......................................................
.............. 16 4.2.1 覆盖等级和 PDCCH 重复参
数 ................................................... ....................... 16 4.2.2 编码及上行子载波选择

数 ................................................... ........................... 17 4.2.3 DL Ack/Nack 时长
控制参
数 ................................................... ........................... 17 4.2.4 其它参
数 ................................................... .......................................................
17 5 缩略
语 ................................................... ...................................................... (18)
NB-IoT 速率指标优化指导书指导书
All rights reserved. No spreading without permission of ZTE.
3
6 参考文
档 ...................................................
...................................................... (18)
NB-IoT 速率指标优化指导书指导书
All rights reserved. No spreading without permission of ZTE.
4
图录目录图 2-1
上行灌包参数设
置 ...................................................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图 2-2
下行灌包参数设
置 ...................................................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图 2-3
zCAT_Zlf_tools 工具统计结
果 ...................................................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图 3-1
下行调度时延示意
图 ...................................................
.......................................................
7 图 3-2
上行调度时延示意
图 ................................................... .....................................................
12 图 4-1
下行无线质量观
察 ................................................... ...................................................... ... 16 图 4-2
上行 SINR 计数
器 ................................................... ...................................................... (16)
录表目录表 3-1 NB-IoT DCI N1 数据格
式 ................................................... .. (7)
表 3-2 0k for DCI format
N1 ................................................... ...................................................... .. 8 表 3-3 下行 MCS 和 TBSize 对应
表 ................................................... ............................................ 9 表 3-4 上行 3.75k 时 Ack/Nack resource 和0k 对应关
系 ................................................... ........... 10 表 3-5 上行 15k 时 Ack/Nack resource 和0k 对应关
系 ................................................... .............. 10 表 3-6 DL Ack/Nack 信息 RU 时
长 ................................................... ........................................... 11 表 3-7 NB-IoT DCI N0 数据格
式 ................................................... ................................................ 12 表3-8 上行 MCS 和 TBSize 对应
表 ................................................... .......................................... 13 表 3-9 上行 RU 时
长 ................................................... ...................................................... ........... 14 表 3-9 部分调度时延和速率参考数
据 ...................................................
........................................ 15 表 4-1 上、下行 BSR 参
数 ...................................................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2 覆盖等级和 PDCCH 重复参
数 ................................................... ....................................... 16 表 4-3 编码及上行子载波选择参
数 ................................................... ............................................ 17 表 4-4 调度控制参
数 ...................................................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NB-IoT 速率指标优化指导书指导书
All rights reserved. No spreading without permission of ZTE.
5
表 4-5 下行 Ack/Nack 重复控制参
数 ................................................... ......................................... 17 表 4-6 调
度控制参
数 ................................................... ...................................................... ........... 17 表 4-7 参数汇
总 ...................................................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NB-IoT 速率指标优化指导书指导书
All rights reserved. No spreading without permission of ZTE.
6
1 概述本文档主要针对现场、实验室 NB-IoT 上、下行测试速率指标的提升。

对于测试速率指标,有以下几点说明:
无线质量和编码。

无线质量差会导致业务传输的SINR、RSRP 等指标差,影响业务的上、下行编码方式和传输效率(如重传、重发),导致速率低。

因此小区的频点规划和质量优化并不在本文描述范围,一般要求 SINR 在 15 以上,RSRP 大于-90dBm;覆盖等级。

NB-IoT 支持 CEL0\1\2 多种覆盖等级,在高覆盖等级下,系统为了保证终端的收发质量,会相应的降低编码,提升重发次数,导致整体的上、下行
速率降低。

因此为了获取尽可能高上、下行速率,本文对参数和优化方法的讨论仅限于 CEL0。

其余覆盖方式下的速率优化手段可以参考 CEL0,以获取相应等级下的最佳速率;用户数。

多用户复用在同一小区下,会增加上、下行的调度时间间隔,降低测试速率,因此如无特殊说明,本文描述的方法和参数仅针对单用户;上行 3.75k/15k 选择。

上行的子载波选择会影响上行 TB 的传输时间,同时影响下行Harq数据的传输时延,因此如无特殊说明,本文描述主要针对15k MT 来说明,以期获取上、下行更好的速率;接入过程。

接入阶段也是业务过程的一部分,接入时延也会影响终端的上、下行速率,正常的接入时延并不在本文描述范围,但会涉及业务过程中反复的异常接入的处理;鉴于目前测试终端和测试工具的局限,本文的测试工具仅限于 ZCAT 和相应的终端设备。

2 测试方法考虑到 NB-IoT 业务特点,目前实验室和外场对于上、下行速率的测试方式主要是灌包,通过灌包,可以更好的考察系统和终端和无线口的收发性能,而不用考虑业务层面的重传。

NB-IoT 速率指标优化指导书指导书
All rights reserved. No spreading without permission of ZTE.
7
3 调度原理灌包业务的过程,其实是一个“DCI 调度+数据收发+Ack/Nack 应答(针对下行)”的周期性过程,上述过程的整体时间就是调度时延,对于灌包测试而言,每个调度周期发送的数据是一定的,因此灌包速率,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调度数据长度/调度时间间隔。

以上行灌包为例,一般实验室测试会选择按最大的 BSR 1000bits 调度发送,如果平均调度时延能达到 25ms,则整体的上行平均速率可以达到 40kbps。

下面根据上、下行业务调度的不同特点,分别说明影响调度时延的因素。

3.1 下行调度如图 3-1 所示,下行调度时延主要包含以下组成:
图 3-1
下行调度时延示意图
3.1.1 NPDCCH 消息时长按协议规定,下行 NPDCCH 携带的 DCI N1 消息时长是 1ms。

3.1.2 NPDCCH 和和 NPDSCH 之间的时延在 NB-IOT 中,PDCCH 上的 DCI 数据格式如表 3-1 所示。

表 3-1 NB-IoT DCI N1 数据格式 Fields Size(bits) Notes Flag for format N0/format N1 differentiation 1 -
0:N0(UL) -1:N1(DL) NPDCCH order indicator 1 0—表示
调度 DCI N1 Scheduling delay 3 If Rmax <128:{0,4,8,12,16,32,64,128}
If Rmax>=128:
NB-IoT 速率指标优化指导书指导书
All rights reserved. No spreading without permission of ZTE.
8
{0,16,32,64,128, 256,512,1024} Resource assignment 3 ,{1、2、3、4、5、6、8、10}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4 I TBS
= 11 and 12 is supported only for standalone and guardband. Repetition number 4 {1, 2, 4, 8, 16, 32, 64, 128, 192, 256, 384, 512, 768, 1024, 1536, 2048},NPDSCH 的重复次数 New data indicator 1 -值不反转:re-transmission -值反转:initial transmission RA-RNTI 加
扰时,为保留 bit Ack/Nack resource 4 见 3.1.4 小节描述DCI subframe repetition number 2 DCI 子帧重复次数其中,下行 DCI N1 数据和接收下行数据块的 NPDSCH 之间的时延有如下关系:
DCI N1 的结束子帧为 n,则 NPDSCH 开始子帧为
n+5ms+k 0 。

k 0 为有效子帧数,由表 3-1 中的 Scheduling delay 字段确定,其取值见表 3-2。

在实验室单用户测试的情况下,一般 k 0 取值为 0,即NPDCCH 和 NPDSCH 之间间隔4ms。

表 3-2 0k for DCI format N1 DelayI
0k
128max R
128max R
0 0 0 1 4 16 2 8 32 3 12 64 4 16 128 5 32 256 6 64 512 7 128 1024 3.1.3 NPDSCH 数据时长 NPDSCH 上调度的最小单位是 RU(1ms),下行 TB 数据由多个 RU 传输,同时TBRUN
NB-IoT 速率指标优化指导书指导书
All rights reserved. No spreading without permission of ZTE.
9
数据支持重发,因此 BPDSCH 数据时长由“TB 数据长度*重复次数”决定。

RU个数由表3-1中的Resource assignment字段决定,
重复次数由Repetition number决定。

在发送TBSize长度一定的情况下,编码方式MCS越高(MCS由表3-1中的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字段决定),RU 个数越短,数据长度越短(见表 3-3),同时选择重复次数为 1,则 NPDSCH 数据时长最短,可以缩短调度的时延。

以下表为例,按 BSR 680bits 调度,如果编码方式控制在 MCS12,重复次数为 1,则每次发送 NPDSCH 数据的长度为3ms。

表 3-3 下行 MCS 和 TBSize 对应表 TBSI
PRBN
1 2 3 4 5 6 8 10 0 16 32 56 88 120 152 208 256 1 24 56 88 144 176 208 256 344 2 32 72 144 176 208 256 328 424 3 40 104 176 208 256 328 440 568 4 56 120 208 256 328 408 552 680 5 72 144 224 328 424 504 680 N/A 6 88 176 256 392 504 600 N/A
N/A
7 104 224 328 472 584 680 N/A
N/A
8 120 256 392 536 680 N/A
N/A
N/A
9 136 296 456 616 N/A
N/A
N/A
N/A
10 144 328 504 680 N/A
N/A
N/A
N/A
11 176 376 584 N/A
N/A
N/A
N/A
N/A
12 208 440 680 N/A
N/A
N/A
N/A
N/A
3.1.4 NPDSCH 数据和 DL Ack/Nack 数据之间的时延NPDSCH 上 TB 数据发送完成后,需要间隔一段时间才发送 DL
Ack/Nack 数据,时延由表 3-1 中的 ACK/Nack resource 字段决定。

ACK/Nack resource 字段的解读与上行子载波数量有关,表 3-4 和 3-5 分别是上行3.75k 和 15k 时,ACK/Nack resource 字段对应的时延 k 0 值。

如果 NPDSCH 数据结束子帧是 n,则 DL Ack/Nack 的起始子帧为 n+k 0 ,二者之间的时间间隔存在以下可能,见图3-1:
上行 3.75k,间隔可能为 12ms、20ms;
NB-IoT 速率指标优化指导书指导书
All rights reserved. No spreading without permission of ZTE.
10
上行 15k,间隔可能为 12ms、14ms、16ms、17ms。

实验室单用户测试,时延一般是 12ms。

表 3-4 上行 3.75k 时 Ack/Nack resource 和0k 对应关系 ACK/NACK resource field ACK/NACK subcarrier k 0
0 38 13 1 39 13 2 40 13 3 41 13 4 42 13 5 43 13 6 44 13 7 45 13 8 38 21 9 39 21 10 40 21 11 41 21 12 42 21 13 43 21 14 44 21 15 45 21 表 3-5 上行 15k 时
Ack/Nack resource 和0k 对应关系
NB-IoT 速率指标优化指导书指导书
All rights reserved. No spreading without permission of ZTE.
11
ACK/NACK resource field ACK/NACK subcarrier k 0
0 0 13 1 1 13 2 2 13 3 3 13 4 0 15 5 1 15 6 2 15 7 3 15 8 0 17 9 1 17 10 2 17 11 3 17 12 0 18 13 1 18 14 2 18 15 3 18 3.1.5 DL Ack/Nack 数据时长 DL Ack/Nack 数据在上行的 NPUSCH 上承载,由具体数据 RU 长度由上行子载波数量决定,见表 3-6。

表 3-6 DL Ack/Nack 信息 RU 时长 Content Tones RU
时长 ACK/NACK 3.75k,tone=1 8ms 15k,tone=1 2ms DL
Ack/Nack 数据也会涉及重发,重复次数取值范围为{1, 2, 4, 8, 16, 32, 64, 128},该参数由 SIB 半静态配置,可以通过RRC 信令来修改,为了尽可能减少下行调度时延,可以选择重复次数为 1。

3.1.6 其它时长除了上述业务流程相关的数据时长和间
隔时延,下行无线信道上还可能包括以下下行数据或无效子帧,这些子帧也会影响两次调度之间的时延。

PSS/SSS 所占用的子帧,这些都是固定的子帧开销;
/MIB/SIB1/SIBn 所占用的子帧,MIB/SIB1 都是固定开销,SIBn 可以配置发送周期和重复次数;
NB-IoT 速率指标优化指导书指导书
All rights reserved. No spreading without permission of ZTE.
12
SIB1 中广播为无效的子帧(一般不配置); DL GAP 配置的无效子帧(一般不配置);接入流程涉及的下行数据,如 Msg2、Msg4 等,和 PRACH 过程的数量和频度有关;上行业务的 PDCCH 数据(DCI N0),和上行业务量有关。

为了减少下行调度间隔,应尽量减少上述下行子帧的发送。

3.2 上行调度如图 3-2 所示,上行调度时延主要包含以下组成:
图 3-2
上行调度时延示意图
3.2.1 NPDCCH 消息时长按协议规定,上行 NPDCCH 携带的 DCI N1 消息时长是 1ms。

3.2.2 NPDCCH 和和 NPUSCH 之间的时延在 NB-IOT
中,PDCCH 上的 DCI N0 数据格式如表 3-7 所示. 表 3-7 NB-IoT DCI N0 数据格式 Field Size(bits) Notes Flag for format N0/format N1 differentiation 1 -0:N0(UL) -1:
N1(DL) Subcarrier indication 6 -5 for 15kHz。

指示了subcarriers 个数和位置。

协议给出了所有 19 种subcarriers 分配结果,每种结果对应一个 UL gant 取值。

-6 for 3.75kHz,UL grant 指示了分配的subcarrier
索引,一共是 48 个取值。

这个字段大小为 6bit。

但对于 15kHz,只需要
NB-IoT 速率指标优化指导书指导书
All rights reserved. No spreading without permission of ZTE.
13
用其中的 5bit。

(注 1)
Resource assignment 3 ,{1、2、3、4、5、6、8、10}, Scheduling delay 2 {8, 16, 32, 64},实际的
delay 值(绝对子帧数)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4 -For multi-tone, support I TBS
equals 0 to 12 -For single-tone, support I TBS
equals 0 to 10 Redundancy version 1 LTE RV0 or LTE RV2. RV2 is supported in all I TBS . 如果 NPUSCH 的重复次数=1,表示 RV 版本如果 NPUSCH 的重复次数>1,表示RV 起始版本(物理层采用 RV Cycling 循环)
Repetition number 3 {1, 2, 4, 8, 16, 32, 64, 128},NPUSCH 的重复次数 New data indicator 1 -值不反转:re-transmission -值反转:initial transmission DCI subframe repetition number 2 DCI 子帧重复次数其中,下行 DCI N0 数据和发送上行数据块的 NPUSCH 之间的时延有如下关系:
DCI N0 的结束子帧为 n,则 NPUSCH 开始子帧为 n+1+k 0 。

k 0 由表 3-7 中的 Scheduling delay 字段确定,其取值为 0-3,分别对应 8、16、32、64。

在实验室单用户测试的情况下,一般 k 0 会为 0,即NPDCCH 和 NPDSCH 之间间隔8ms。

3.2.3 NPUSCH 数据时长 NPUSCH 的最小调度单位是
RU ,由多个 RU 传输一个 TB 数据,同时 TB 支持重复发送,因此 NPUSH 的数据时长由“TB 数据长度*重复次数”决定。

其中,RU 个数由表 3-7 中的 Resource assignment 字段决定,重复次数由 Repetition number 决定。

在发送TBSize长度一定的情况下,编码方式MCS越高(MCS由表3-7中的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字段决定),则 TB 数据的 RU 数量越少(见表 3-8),同时选择重复次数为 1,则 NPUSCH 数据时长最短,可以缩短调度的时延。

表 3-8 上行 MCS 和 TBSize 对应表 RUN
NB-IoT 速率指标优化指导书指导书
All rights reserved. No spreading without permission of ZTE.
14
TBSI
PRBN
1 2 3 4 5 6 8 10 0 16 32 56 88 120 152 208 256 1 24 56 88 144 176 208 256 344 2 32 72 144 176 208 256 328 424 3 40 104 176 208 256 328 440 568 4 56 120 208 256 328 408 552 696 5 72 144 224 328 424 504 680 872 6 88 176 256 392 504 600 808 1000 7 104 224 328 472 584 712 1000 N/A 8 120 256 392 536 680 808 N/A N/A 9 136 296 456 616 776 936 N/A N/A 10 144 328 504 680 872 1000 N/A N/A 11 176 376 584 776 1000 N/A N/A N/A 12 208 440 680 1000 N/A N/A N/A N/A 上行传输的子载波类型
和数量可能有多种选择,因此每个 RU 数据的时域长度也会不通,具体见表 3-9。

表 3-9 上行 RU 时长
Content Tones RU Data 3.75k,tone=1 32ms 15k,
tone=1 8ms 15k,tone=3 4ms 15k,tone=6 2ms 15k,
tone=12 1ms 结合上面的表格,如果上行按 BSR 1000bits 调度,上行子载波选择 15k 6T, 编码方式选择 MCS12,重复次数为 1,则每次发送 NPUSCH 数据的长度为 4*2*1=8ms。

3.2.4 行上行 HARQ 时延在 NB-IOT 系统中,NPUSCH 采用异步、自适应的 HARQ 机制,对应的 HARQ 信息在下一次的 NPDCCH 调度信息上承载。

NPUSCH 的结束子帧与承载 HARQ 信息的NPDCCH 起始子帧间最小值间隔为 3ms。

3.2.5 其它时长除了上述业务流程相关的数据时长和间
隔时延,以下因素也可能会影响两次调度之间的时延。

NB-IoT 速率指标优化指导书指导书
All rights reserved. No spreading without permission of ZTE.
15
上行 3.75k 的偶子帧调度。

3.75k 的时隙调度必须从偶子帧开始,如果系统的调度信息在奇子帧上,上行数据的发送必须拖延 1ms; PRACH 接入周期和次数。

系统的 PRACH
接入次数也会拖延上行数据的发送,实验室测试如果要减少这方面的影响,需要加大 PRACH 周期和其它终端的接入;
UL GAP 配置的无效子帧;下行业务的 PDCCH 数据(DCI N1),和下行业务量有关。

3.3 调度时延参考数据表 3-10 列出了部分实验室灌包的调度间隔和上、下速率参考数据,测试条件:上行灌包调度的 BSR=1000bits,下行灌包调度的 BSR=680bits。

表 3-10 部分调度时延和速率参考数据
方向 UL Tones UL MCS DL MCS 调度时延速率上行
3.75k,tone=1 10 5 209ms
4.78kbps 15k,tone=1 10 5
65ms 15.19kbps 15k,tone=3 10 5 42ms 23.28kbps 15k,tone=6 10 5 34ms 29.19kbps 15k,tone=12 10 5 26ms 37.75kbps 15k,tone=3 12 10 34 29kbps 15k,tone=6 12 10 25 38.48kbps 15k,tone=12 12 10 22ms 44.96kbps 下行3.75k,tone=1 10 12 49ms 13.55kbps 15k,tone=12 10 12 33ms 20.21kbps 4 速率指标优化针对上述上、下行业务调度原理的说明,对于实验室和外场灌包测试,为了达到预期的高速率,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4.1 测试环境为了获取更改的编码方式和速率,应尽量保证终端工作于较好的无线环境下,一般要求:
下行接收电平 RSRP 高于-90dBm;
NB-IoT 速率指标优化指导书指导书
All rights reserved. No spreading without permission of ZTE.
16
上、下行 SINR 高于 15dB;其中,下行的 RSRP、SINR 可以从终端 log 中获知,如图 4-1 所示。

上行 SINR 因为是基站统计的,可以从后台计数器中观察,如图 4-2 所示。

图 4-1
下行无线质量观察
图 4-2
上行 SINR 计数器
4.2 测试参数部分参数的调整也能协助实现更短的调度时延,达到速率最优,分述如下。

4.2.1 和覆盖等级和 PDCCH 重复参数速率测试时,终端一般工作于比较好的无线环境,为了保证终端不在多个覆盖级别之间尝试接入,一般讲 CEL 等级固定为 0;从实验室经验看,Rmax=8,G 设为 2 时,速率最优。

表 4-1 覆盖等级和 PDCCH 重复参数
参数名参数含义默认值建议值备注NPRACHResourcesNum NPRACH 资源数 1 1
aucNpdcch_NumRepetitions_USS[3] PDCCH 最大重复次数Rmax 1,1,1 8,1,1
aucNpdcch_StartSF_USS[3] PDCCH 起始子帧,G值
32,32,32 2,32,32
NB-IoT 速率指标优化指导书指导书
All rights reserved. No spreading without permission of ZTE.
17
4.2.2 编码及上行子载波选择参数编码和上行子载波相关参数见表 4-3。

一般在无线质量好的情况下测试速率,可以选择打开 AMC 功能,由系统选择最优的上、下行编码。

表 4-2 编码及上行子载波选择参数
参数名参数含义默认值建议值备注dLInnerLoopAmcEnable 下行内环 AMC 开关 1 0
dLOutloopAMCEnable 下行外环 AMC 开关 1 1
ULInnerLoopAmcEnable 上行内环 AMC 开关 1 1
ulOlAMCEnable 上行外环 AMC 开关 1 1
4.2.3 DL Ack/Nack 时长控制参数 DL Ack/Nack 数据在上行的 NPUSCH 上承载,Ack/Nack 数据的时长除了与子载波类型相关外,也和 RU 的重复次数成正比,控制重复次数能减
少 Ack/Nack 数据时长和下行调度间隔,为了实现下行的高速率,建议重复次数设 1。

相关参数见表 4-5。

表 4-3 下行 Ack/Nack 重复控制参数
参数名参数含义默认值建议值备注
norm375AckRepNum 3.75k 非 MSG4 的ACK 重复次数 {1,1,16} {1,1,16}
norm15AckRepNum 15k 非 MSG4 的ACK 重复次数
{1,8,16} {1,8,16}
4.2.4 其它参数为了保证上、下行灌包时,各方向上的
无效子帧数量最少,以下参数应该注意,见表4-6。

尽量增加上行 PRACH 接入周期,使得 PRACH 接入次减
少;增大 SI 的发送周期,减少窗口长度,减少下行无效子
帧的长度;表 4-4 调度控制参数
参数名参数含义默认值建议值备注
ucSi_Periodicity
SI 周期 3(512ms)
4(1024ms)
ucSi_WindowLength
SI 窗长 3(640ms)
0(160ms)
ucSi_RepetitionPattern SI 重复模式 2(every8thRF) 3(every16thRF)
ucNprach_Periodicity[0] CEL0 的 PRACH 周 4
(320ms)
6(1280ms)或
NB-IoT 速率指标优化指导书指导书
All rights reserved. No spreading without permission of ZTE.
18
期 7(2560ms)
5 缩略语参见《NB-IoT Glossary》。

6 参考文档
1. 3GPP TS 36.213: “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