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小球去哪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
小球去哪里
一、活动背景
《小球去哪里》主要是以幼儿自己动手自己玩耍为主,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与挑战意识。
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自己在墙上设计“球”的路线,并根据自己的想法,为球增加障碍物,看一看球是否能顺利到达终点。
需要的材料有:幼儿剪刀、小纸杯、泡沫箱、乒乓球、竹筒、纸盒、瓶子、双面胶等(可根据幼儿园具体条件和游戏的难易度进行调整与改变)。
前期经验:幼儿具有绘画基础和剪纸基础;以及知道“球往下掉”的物理现象;组织幼儿到学校的《小球去哪里》玩一玩。
教师预期:幼儿会反复经过多次的尝试,并且要认真考虑每一步球要经过的路线以及障碍物,是否能够顺利到达终点。
儿童兴趣:首先,孩子对教师提供的一些“废旧的物品”而感到稀奇;其次,让幼儿自己创新一条路线,培养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最后,培养了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以及不服输、勇于挑战的能力。
游戏规则:手拉手共创作齐完成。
(球,离开自己手,就不能在活动过程中去给
“球”外力,要让球在你设计的路线上,自由的滚动,达到地面终点。
幼儿明白球路线只能是由“高处”向“低处”滚动的原则。
)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
第一,教师给幼儿介绍《小球去哪里》的游戏活动规则以及玩法。
让幼儿自己思考,自己动手,自己体验,自己玩耍。
第二,教师介绍材料,以便于幼儿更好的利用材料来进行游戏活动。
教师介绍规则,让幼儿明白需由“高”至“低”的方向设计路线,引导幼儿可在路线中设计隧道等。
第三,幼儿分组,并分工合作。
第四,小组讨论思考自己想要设计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以及自主领取材料。
第五,幼儿自己动手。
首先可以给幼儿提供白纸,让幼儿尝试把自己想象的路线通过绘画的形式画一下或者用领取的材料尝试在平面上放置路线。
第六,准备材料,幼儿分工合作(设计师、剪纸师、粘贴师、实验师),实际操作设计路线。
第七,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每当完成一条路线,就可用手中的球来实验,是否可以顺利通过,并及时的修改。
第八,幼儿小组展示。
小组为自己的这条路,起一个名字(用手势、口号、绘画等形式都可以)。
第九,教师评价与总结。
(安全提示:幼儿正确使用剪刀。
)
三、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小球去哪里》,能够让幼儿结合生活中的一些所见所感,来实现自己的所想,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勇于挑战意识。
这个游戏活动,对于幼儿的自身素质要求比较高,需要有一些基础的来支撑,才能让幼儿通过这个游戏得到更好的发展。
这个游戏,对于幼儿有很高的挑战,并且是结合幼儿生活实际,来设计一条“球的路线”,打破了幼儿保守的思维,让幼儿勇于创新,争当一名“设计师”“剪纸师”“粘贴师”“实验师”,让幼儿可以在一个游戏中重复游戏,体验多种角色带来的不同与快乐。
对于幼儿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