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幼儿园大班游戏教案教学设计:捉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范幼儿园大班游戏教案教学设计:捉猴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团结合作,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2.学生通过游戏,增强动手能力、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3.学生能够在游戏中体现合理分配时间和积极主动的态度;
4.学生通过游戏学习和体验“不放弃、坚持到底”的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
首先,教师介绍游戏背景和规则,让同学们了解游戏目的和游戏规则。
学习过程
本次游戏名为“捉猴”,游戏目的是让所有队员共同合作,将猴子逮捕归案。
以
下是具体步骤:
1.分组:将同学们分成两个队伍,每个队伍6-10人不等。
2.角色分配:每个队伍中需要有一个“猴子”,其余成员为抓捕人员。
3.游戏规则:
–游戏时间:约10-15分钟。
–场地限制:游戏地点为一定范围内的室外场地,场地大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抓捕方法:当“猴子”被任何一名抓捕人员轻触身体时,即视为被抓获。
–逃离方法:当“猴子”在游戏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并保持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即视为逃离成功。
–角色变换:游戏结束后,两个队伍成员可以互换,继续比赛。
游戏开始后,每组可以自由活动,当发现“猴子”时,任何一名成员可以欢声笑语地喊出“抓猴子啦!”并开始追赶。
当“猴子”被其他队员轻触身体时,即视为抓获成功。
4.结束:
当“猴子”被抓捕或到达指定地点时,游戏结束。
教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反思性总结,回顾游戏的规则和过程,分享游戏中的经历及感想,以及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较好地完成任务。
课堂实验
在幼儿园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适当加大游戏难度,提高孩子们互相配合的能力。
例如,在游戏开始前,可以为两队的“捉猴子”设置不同的逃脱路线,增加孩子
们的寻找和协作难度,在时间和路线上进行适当限制保证孩子们合法和合理的活动,在规则调整中发挥孩子的自主创新和想象力。
总结
“捉猴子”游戏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活动,融汇了体能、智力和谋略元素,能够培
养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动手能力、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并加强孩子们学习、生活中对时间和合作的重视,提高孩子们意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在游戏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孩子们的安全问题以及游戏规则的规定,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救护设施和人员,在游戏实施过程中对孩子们进行指导,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