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教学研究_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6T00:42:07.464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15期8月作者:杨纯春[导读] 在新课标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更有效培养初中生的化学核心素质,必须将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模式落实到位
杨纯春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东至二中初中部 247200摘要:在新课标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更有效培养初中生的化学核心素质,必须将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模式落实到位。
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探索思维是对学生负责,也是提升教学课堂效果,帮助学生建立学科核心素质的关键步骤。
创新性的探究性实验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理解难题,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进一步拓展。
本文先是分析了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在教学中的不足,然后简述了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原则,最后介绍了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对策,以供相关人员进行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
引言:化学是一个以实践为核心的自然科学课程,需要基于实验的设计和课程实际情况有效开展。
目前中国初中化学课程资源还不够,尽管学校已开展过几次化学教学改革,但老师们还是注重于常规的化学演示与课堂教学。
教育改革还处在一个过渡期,初中的化学实验教学要以探究性实验为重点,发挥学生探究精神的科学性优点,培养初中学生的综合意识,增强化学教学实验课程的实效性,提高初中生的科学素养与化学知识学习效果。
一.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在教学中的不足
1.认识不够充分,教学观念停滞
探究性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但是许多的初中化学教师不重视实验教学,错误地认为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没有益处,还占中课堂时间影响进度。
只要将教材中的知识教授于学生就可以。
传统的观念和教学方法将老师作为课堂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亲身通过实验来学习知识,如果学生对知识存有疑问,或者不认同老师的看法,学生也不能提出意见,在学生看来,老师就是权威,会否定自己思考思路,会使学生的思考仅限于老师的知识讲解。
在这种情况下,实验教学难以实施,课本的知识点也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现状,仍有一些老师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也停滞不前,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化学探究性实验。
2.缺乏完备的教学设施
有些学校的初中化学设备跟不上化学实验的要求,为了满足学生的要求教材不断变化,但是实验的设施是很多年前采购,实验装置不能及时的采购完善。
实验室中的设备和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根本不同,甚至有的学校没有设置过实验室,实验课都是由老师一边讲述一边实验,而学生只能看、记录,学生没有实际的实验操作,不懂得实验原理。
虽然有的学校有实验室,但是却不对外开放,不能起到实验的目的。
所以老师只有通过课本传授理论知识给学生,学生完全不懂化学现象,学校不完善设备对学生的实验操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化学学习。
二.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原则
1.从生活实践出发
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老师在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一定要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化学内容,把生活中的化学内容和书本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并精心地设置探究性实验。
但当前,化学实验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堂教学过于低沉,缺乏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们在上课中往往没有自主探究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所以,化学老师在进行探究性实验过程中,一定要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需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化学实验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发展探索思想和探索创新,以主观能动的方式完成化学实验。
并通过实验的实际操作与教材知识的结合,帮助学生得出实验结论。
2.从化学原理出发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教师必须要从课程的化学原理为基础展开。
借助化学原理可以使学生明确进行实验中心,从而明确实验步骤,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会更加集中注意力观察实验现象,进而总结化学结论,使得学生深入地了解化学原理。
3.从实验现象出发
老师在设计实验时,要对化学实验过程的现象作出明确的说明,让学生对实验产生兴趣,以此将学生作为实验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生的探索创造性思维,能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作出全面总结。
老师也要适当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有关于实验现象的问题,从而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考,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对策
1.改变传统实验教学方法,促进改革创新
老师在开展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教学时,一定要改变传统实验教学的方法,进行改革创新,为实验教学引入新的元素和活力。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学生的知识需求。
所以教师在创新实验设计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不断完善实验的过程和模式。
老师要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起到引导性作用,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化学探究性实验更加的生动有趣与充实。
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化学逻辑思维能力。
老师也可以借用现代信息技术,将重难点的实验步骤采用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可以有效地有效地掌握每个实验的流程,让学生能够深入地探究实验的过程。
也可以为实验教学带来活力,为学生建设良好的实验环境。
例如,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氧气的制取实验时,可以向通过信息技术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到实验的注意事项,在自己进行实验时,能够有清晰的操作思路。
2.从定量的角度来进行化学实验设计
老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从定量的方向来进行化学实验。
促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记录和处理数据,培养学生归纳和总结实验的过程和规律的意识。
老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可以主动地去探究实验背后所涉及的原理。
实验过程中具体需要用到的哪些数据?应该怎样去得到数据?怎样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怎样消除影响实验因素?通过完善的设计为学生呈现定量性实验探究内容,让学生实验过程中能够主动地进行探究和思考,以此活跃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学会使用化学原理去解决化学实验的过程和步骤。
同时,通过定量实验的设计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实验评价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化学规律和原理。
例如,学生进行水分解的实验时,老师让学生通过分析水分解的原理,自己思索实验过程应该注意的事项,以此提高实验的成功率,若实验失败了,也需要学生总结失败的原因,再进行实验。
3.建设有效的化学实验环境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需要老师为学生建立有效的化学实验学习环境,更是实施实验教学的重要的前提。
所以,学校应该重视化学实验硬件设施的建设,及时购买化学实验所需的基本器材和设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实验。
通过动手实践来体会实验的过程,探索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也需要在每堂实验课开始之前做好化学实验室的设施的检查和准备,保证学生能够有序地投入地投入到化学实验探究过程当中。
例如,学校要根据新课改化学教材内容及时更新实验设备,老师也要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上报领导及时进行采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化学是初中学生新接触的科目,主要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为未来学生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教师应该多元化地实施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通过自身的实践探究化学知识,从而能够深入的了解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杨彦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2(05):69-71.
[2]马伟永.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05):51-52.
[3]高海艳.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与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8):70.
[4]陶成曦.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教学方法研究[J].家长,2020(03):102+104.
[5]崔艳菊.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