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 焦距 景别 景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焦距 景别 景深
一、焦距与景别
1.焦距的概念 (1)焦距指来自无限远处的平行光进入镜头, 在镜头的主轴上汇聚成一个清晰的点,这个点就 是焦点。由焦点到焦点平面的距离就是焦距。镜 头焦距的长度单位是毫米。如135相机的标准镜头 能把无限远处的物体在接近50mm焦距处结成清晰 的影像,那麽135相机的标准镜头的焦距就是50mm。 标准镜头焦距的长度接近底片对角线的尺寸,视 角接近人的正常视角。见图1:
图2-1:16 mm(鱼眼镜头)
图2-2:24 mm
2-3:35 mm
图2-4:70 mm
图2-5:120 mm
图2-6:200 mm
分析: (1)在距离不变的条件下,图2-1:用24 mm鱼眼镜头拍 摄,形成了近似远景的大场景。画面中包含整个看台和部 分的天空,被摄主体人物在画面中看不到任何细节。
2.影响景深的因素及规律:
(1)景深与镜头焦距的长短成反比,焦距 长,景深小;焦距短,景深大。鱼眼镜头在 F5.6的光圈时是全景深,从0.5米至无穷远都可 拍出清晰的照片。
(2)景深与光圈成反比,即光圈大景深小; 光圈小,景深大。
(3)景深与拍摄距离成正比,拍摄距离近, 景深小,拍摄距离远,景深大。
2.常见问题与操作技巧:
常见问题: 拍出的照片看不出透视的变化和景深的 变化。 操作技巧: 用顺光拍摄,背景颜色太深,因此背景 的变化不明显。应该采用侧光照明,选择有 明暗变化的背景,这样拍出的照片透视变化 和景深的变化就会很明显。
三、 景深及应用 1.景深的概念 (1)景深是镜头前,被拍摄场景纵向(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图7--2
用光圈控制景深
通过改变光圈的大小,对同一场景,用同一 景别拍一组照片,来认识和理解光圈大、景深小, 光圈小、景深大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5和图3-6是用202 mm和300 mm长焦镜头拍的画 面,画面远近景物之间空间弱,背景虚化,主体人物人的轮 廓得到突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景深控制的目的是向观众传达自我感 受的信息,怎么表现宏大的场景,怎么突出主体, 如何处理主体与陪体的关系以及虚实关系等等, 都离不开摄影人对景深的控制。
(4)对景深的控制,是摄影人一项运用不 同的摄影器材和不同的摄影手段的综合性劳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4用105 mm中焦镜头拍的是中景照片,画面中主 体人物的腿被排除在画面以外,但姿态和面部表情都能记 录的较清楚,也适当的交代了主体周围的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6用300 mm超长焦镜头拍的近景照片,画面中 只有主体人物的表情清晰可见,由于取景范围小,背景 虚化,画面中不能交代任何环境特征。
图3-1:17mm×1.5=25.5m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_ 3-2:28 mm×1.5=42mm
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3:50 mm×1.5=75mm 图3-4:80 mm×1.5=120mm
图3-5:135 mm×1.5=200mm 图3-6:200 mm×1.5=300mm
二、焦距和距离的调整
镜头焦距的变化可以改变景别的大小,但不 等于距离的变化,焦距的变化和距离的变化既有 联系,又有区别。
1.焦距变化改变透视 通过以下图片我们可以了解到,焦距的变化 虽然可以改变景别的大小,但不等于距离的变化。 不同焦距的镜头其空间关系和透视都不一样。
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拍摄同样大小景别的人物 照,所拍人物的大小要尽量一样大。
数码相机的传感器的尺寸很不统一。使焦距长短的概念
发生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镜头的焦距与视角、成像、景深的关系:
镜头视角的大小关系到成像的大小、景深的 大小。
①相同底片尺寸相机的镜头,焦距长、镜头 视角的小、成像大;焦距短、镜头视角大、成像 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2和图2-3分别用36 mm广角镜头和52 mm标准镜头 所拍的场景,相当于全景,虽然天空被排出了画面,现场环境 仍然很大,被摄主体人物在画面中很完整,但仍然看不清细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标准镜头拍摄的画面,用改变距离可使景 别发生变化,但其空间关系和透视是不会发生变化 的。
(4)长焦距镜头拍的画面,透视感弱,景深小, 远近景物之间的空间被压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从25mm超广角镜头—300mm长焦镜头用不 同焦距段的镜头,拍摄一组人物的近景照片,所 拍人物的大小要尽量一样大。
需要了解的理论: (1)在固定的位子,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可以拍到 不同景别的画面,但焦距变化所体现的画面,仍然 是距离的变化。不过改变焦距和改变拍摄距离,所 拍摄的相同景别的画面,其内部结构是不同的。 (2)广角镜头拍的画面,透视感强,景深大,远 近景物之间空间距离很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与练习: (1)按照本实验拍一组照片,体会镜头焦距长 短的变化对景别大小的影响。 (2)镜头的焦距发生了变化,物象、景别、景 深、透视都会发生什麽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图6:小 景深照片。这 幅照片除了被 摄鹦鹉是清晰 的外,背景被 虚化,我们会 感到主体非常 突出。曝光参 数: F/2.8、
1 /2000s。
2、获取最大景深
要想被摄的物体在画面上都能清晰的再现,则 需要尽可能大的景深。除了用小光圈外,应选用焦 距短的广角镜头,聚焦对在5-7米左右,通过镜头 上的景深表可知景深从0.6米——无穷远。整个被摄 场景都是清楚的。见图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
4.对景深的控制
对景深的控制是摄影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 运用这种控制可以用小景深,以突出主体;也可 以用大景深,去展现某一场景。
(1)获取最小景深 在一幅照片上,小景深照片的效果是:主体 清晰、背景模糊。在摄影实践中,要获得最小景 深的办法,是用长焦距镜头,最大的光圈(F/2.8 以上),在相对被摄对象较近而主体与背景距离 相对远的拍摄距离,就可以取得最小景深的效果。 见图6:
______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图4—1
图4--2
景深预测
3.景深表 有的镜头上有景深表,在镜头的上方有一标 志线,标志线两边有对应的光圈系数:16、11、 8、5.6、4|4、5.6、8、11、16。标志线朝里的 一个环是光圈环,朝外的环是聚焦环,这就构成 了景深表。平视取景相机是反的。不同焦距镜头 聚焦环上的数字不一样,50mm标准镜头从10米以 上是无穷远;100mm中焦镜头从20米以上是无穷 远;28mm广角镜头从5米以上是无穷远;16mm鱼 眼镜头从1.2米以上是无穷远。从不同焦距的景 深表,可知焦距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见图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景深自动曝光 模式(A-DEP),是佳能 相机的专利技术。应用 该模式拍摄纵深感强的 对象时,如狭窄的巷子, 相机会自动提供小光圈 以匹配大景深的需要, 还可借助聚焦点不在画 面中间的优势,拍出由 近到远很大景深,整个 画面都非常清晰的照片。 见图4:
画面中包含整个看台和部分的天空被摄主体人物在画面中看不到任何细节台和部分的天空被摄主体人物在画面中看不到任何细节22222323分别用分别用36mm36mm广角镜头和广角镜头和52mm52mm标准标准镜头所拍的场景相当于全景虽然天空被排出了画面现场镜头所拍的场景相当于全景虽然天空被排出了画面现场环境仍然很大被摄主体人物在画面中很完整但仍然看不清环境仍然很大被摄主体人物在画面中很完整但仍然看不清细节
度)清晰的范围。景深大的画面,前后景的清晰 范围大;景深小的画面,前后景的清晰范围小。
(2)景深的控制,是摄影创作中主观意向 较强的范畴。拍照时,一般都是对着主体聚焦, 在这之前有一段清晰范围,为前景深;在这之后 也有一段清晰的范围,为后景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拍摄多大范围 ,把环境、背景交待到什么程 度?
(2)是用较大的画面范围表现环境气氛,还是用 较小的画面范围突出被摄主体 ?
没有这种明确的构思,所拍的照片往往缺乏特 色。中国画画论中的“近取其神、远取其势”,讲 的就是这个道理。拍摄距离的变化,产生了远景、 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不同景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
大多数单反数码相机的镜头要乘以一个镜头系 数,尼康单反数码相机的镜头要乘以1.5才是它的实 际焦距。如35 mm广角镜头×1.5 = 52 mm成了标准 镜头;200 mm长焦镜头×1.5 = 300 mm成了超长焦 镜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焦距示意图:
(2)底片画幅不同的相机,镜头的焦距不同
120相机,底片尺寸:6 cm×4.5 cm的标准镜头 的焦距是75 mm;
120相机,底片尺寸:6 cm×6 cm的标准镜头的 焦距是80 mm;
②相同底片尺寸相机的镜头,焦距的长短决 定景深的大小。镜头焦距长、景深小;镜头焦距 短、景深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景别 指取景范围的大小。拍摄时选择哪一景别,是 由摄影者根据被摄对象的性质所构思和立意决定的。 在拍照前必须明确有以下几个问题:
步骤: 用25 mm广角镜头、40 mm广角镜头、75 mm中 焦镜头、120 mm中焦镜头、200 mm长焦镜头、300 mm超长焦镜头,由改变拍摄距离,而保证拍摄人 物的大小不变,以获得不同焦距的镜头所产生的 相同景别而内部结构、透视及景深不同的一组照 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20相机,底片尺寸:6 cm ×7 cm的标准镜头的 焦距是90 mm。
数码相机的焦距普遍小于135相机。这是因为数 码相机的传感器普遍小于135胶片,家用型的数码相 机的传感器只有1/2.5英寸。使焦距长短的概念迅速 发生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1)3-1和图3-2是用25.5 mm和42 mm广角镜头拍的画面, 虽然主体人物一样大,但透视感强,人的脸部发生了严重 的变形, 画面远近景物之间空间距离很大, 景深也很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3-3和图3-4是用75 mm和 120 mm中焦镜头拍的画面, 主体人物人的脸造形完美, 画面远近景物之间空间透视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