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8课三峡同步训练新版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三峡》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三峡》选自《》,三峡是、和的总称,作者,(朝代)学家。
答案:水经注疏|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郦道元|北魏|地理
解析:分析:本题文学常识的填空要按课本注释的内容来填空,每个字都不能写错。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关键在学习中强加记忆。
文学常识记忆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作品主题及风格等。
2.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阙处(quē)素湍(tuān)属引(zhǔ)绝巘(yǎn)
B.沿溯(sù)曦月(xī)叠嶂(zhàng)襄陵(xiāng)
C.悬泉(xuān)飞漱(sù)哀转(zhuàn)蔽日(bì)
D.涿县(zhuō)略无(lüè)绿潭(tán) 凄异(qī)
答案:C
解析:分析:C项“漱”应读“shù。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
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
B.绝 /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
答案:D
解析:分析: C应是常有/高猿长啸,故选B。
点评: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比如句子的“主—谓---宾”,有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用法,这里就是句与句之间的断句,主要弄清楚句子的意思就可以了。
4.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天蔽日(隐瞒)
B.良多趣味(确实)
C.绝多巘生怪柏(山峰)
D.哀转久绝(消失)
答案:A
解析:分析:解释文言实词,A项是“遮住”。
点评:古文中字词的多义性是常见的,也是常考的,学习要要注意归纳记忆,考试时要根据句意判断字词的含义和作用。
5.下列句子中“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之至市,而忘操之
B.故时有物外之趣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鞭数十,驱之别院
答案:B
解析:分析:AD项是代词,C项是结构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B项是“的”与例句一样。
故选B。
点评:对于文言文中代词、介词,也是常考的,学习要要注意归纳记忆。
6.参照课文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1) 重岩叠嶂
译文:。
答案:重重的山岩,层层的峭壁
(2) 素湍绿潭
译文:。
答案: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
注意“素:白色”,“湍:急流”的意思。
点评: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根据文中语境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句式和语气要译出来,最后疏通句子。
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7.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答案: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答案:即使骑上马、驾着风也不如它快。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
注意“亭午:两正午”,“虽”是即使的意思。
点评: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根据文中语境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句式和语气要译出来,最后疏通句子。
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8.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 不见曦日_________ 夏水襄陵_________
答案:正午|日光,文中指太阳|上
解析:分析: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
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
点评:理解文言文,文言实词是关键。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理解推断实词词义的技巧:(1)根据文意推断词义(2)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3)依据字形推断词义(4)根据通假字推断词义(5)用今双音词推断古单音词义(6)根据词语结构推断词义(7)根据修辞推断词义(8)通过归纳推断词义(9)通过比较推断词义。
9.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或/王命急宣
B.至于/夏水襄陵
C.其间/千二百里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案:D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比如句子的“主—谓---宾”,有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用法,这里就是句与句之间的断句,主要弄清楚句子的意思就可以了。
点评: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
10.给字注音:
阙________曦________ 巘________溯________
答案:quē|xī|yǎn|sù
解析:分析:汉字写拼音,注意声母韵母声调,注意“j q c ”,“n l ”的区别。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
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11.选出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A.或: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
B.林:青林翠竹林寒涧肃
C.绝:哀转久绝沿溯阻绝
D.素: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
答案:B
解析:分析:A或:有时,有人;C绝:消失,隔断;D素:白色,不加装饰。
B林都是树林的意思,故选B。
点评: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
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
此题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12.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略无阙处(阙:通“缺”)
B.良多趣味(良:实在)
C.晴初霜旦(旦:早晨)
D.林寒涧肃(肃:严肃)
答案:D
解析:分析:D肃是清冷的意思。
点评: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
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
此题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13.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②或.王命急宣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答案:如果|自从|有时|或者
解析:分析: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
古义指文中的意思,今义就是用这个字组词即可。
点评:古今异义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4.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春夏秋冬”顺序错误。
点评:解答此题理解文章句子的意思,归纳出文章的写作思路。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案: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答案:
答案: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点评:翻译是为了准确的理解文意,对朗读背诵也有一定的帮助。
翻译句子,先理解大意,再抓关键字语,最后疏通句子。
翻译要做到准确、通顺,完整。
16.给字注音:
漱__________ 嶂___________ 襄___________
答案:shù|zhàng|xiāng
解析:分析:汉字写拼音,注意声母韵母声调,注意“j q c ”,“n l ”的区别。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
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17.认真阅读全文,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
①夏季:
②春冬:
③秋季:
答案:夏水暴涨|春冬景美|寒秋肃杀。
解析:分析:文中第2段是写夏天的水,“襄陵”江水满上丘陵,写出水的暴涨;春冬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写出景色之美;秋天高猿长啸,写出秋天的凄凉肃杀。
点评:解答此题结合相关句子来理解。
18.下面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或王命急宣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哀转久绝
答案:C
解析:分析:A项属:接连,延长,通“嘱”嘱咐;B或:或者,有时;D绝:与世隔绝,消失。
C项朝都是早上的意思。
点评:对于一般常用实词要多积累多记忆。
19.下列一词多义的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 自三峡七百里中(从)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B.沿溯阻绝(断) 哀转久绝(停止,消失)
C. 或王命急宣(或者) 或以钱币乞之(有人)
D.飞漱其间(中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答案:C
解析:分析:C项“或”应是“有时“的意思。
点评: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
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
此题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
20.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
联系原文,课文最后一段写出了秋天景色凄凉肃杀,然后引用渔歌作用就结合此点来解答。
点评:此题考查引用的作用结合文段景物来解答。
21. 填写出描写三峡形势的语句。
①体现三峡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②体现三峡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③体现三峡窄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答案:三峡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内容,按照提示信息如“三峡长”“三峡险”“三峡窄等,判断句子,是两连句的,不要把句子写错位。
注意易错字的写法,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点评:古文句子的正确默写,关键在于学习时要理解句子的表达的内容,记住句子间的关系,对句中的易错难写字要牢固记忆。
22. 文中的“良多趣味”指的是什么?
答案: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解析:分析:“良多趣味”的意思实在是趣味无穷,结合前边所写景物特点来概括。
点评:此题此题结合景物描写分析概括。
23. 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答案: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
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
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
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
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解析:分析:开放性试题,抓住要点三峡风光介绍,时代变化。
语言不简洁连贯,生动优美即可。
点评:开放性试题,解答围绕主题,抓住要点回答。
24.阅读理解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又作“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案: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解析:分析: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比如句子的“主—谓---宾”,有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用法,这里就是句与句之间的断句,主要弄清楚句子的意思就可以了。
点评:文言句读常识既考查了学生的文言常识的知识掌握,又考查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很大帮助。
(2). 下列加点词在《辞海》中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
(只填序号)
①沿溯阻绝绝:A.断绝B.极、最 C.缺乏 D.穿过
②有时朝发白帝发:A.射出 B.揭露 C.启发 D.出发
答案:A|D
解析:分析: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
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得出答案。
点评:一词多义一定要结合语境选择答案。
25. 阅读理解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
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不见曦.月___________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
答案:阳光|飞奔的马
解析:分析: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
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
此题须特别注意“奔“是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点评: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
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
此题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间.千二百里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朝.而往,暮而归
C.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
D.哀转久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答案:B
解析:分析:A项间:中间/参与,;C项属:接连,延长/通“嘱”嘱咐;D项绝:消失/隔绝,;B项朝都是早上的意思,故选B。
点评:判断实词用法要根据句子而定,注意积累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