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专题1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专题训练20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0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国家部分经济活动分布。
该国人口2400多万,人口自然增长率约2.4%,矿产品、可可和木材为其三大经济支柱。
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 )
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B.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
C.地势南部高,北部低 D.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
2.关于该国经济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部地区主要发展乳畜业 B.南部沿海有世界著名渔场
C.木材产自常绿硬叶林区 D.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
答案:1.B 2.D
解析:1.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A错;该国位于几内亚湾沿岸,是热带雨林气候,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B对;根据河流流向,地势北部高,南部低,C错;人口自然增长率约2.4%,人口增长属于过渡型,D错。
2.该国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北部地区是畜牧区,经济活动主要发展大牧场放牧业,A错;南部沿海是单一暖流影响,没有形成世界著名渔场,B错;木材产自热带雨林区,是常绿阔叶林,C错;经济落后,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D对。
受气压带和风带南北移动等因素影响,赤道南北两侧可能出现不同风向的盛行风(如图所示)。
读图回答3-4题。
3.甲、乙两地全年高温,其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B.海陆
C.地形
D.洋流
4.甲、乙两地降水差异表现为( )
①1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②7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
③1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④7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3.A 4.C
解析:3.读图可知,甲、乙两地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太阳高度全年都较大,太阳辐射强,导致全年高温。
4.1月份为北半球的冬季,此时甲地受到东北信风的控制,乙地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所以甲地降水少于乙地;7月份为北半球的夏季,甲地受到从海洋吹来的西南风的影响,乙地受到东南信风的控制,所以甲地降水多于乙地。
联合国新一轮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
右图为左图中甲地自然景观,高大的树木是猴面包树,其粗大的树干能储存水分,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命活动。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5~6题。
5.关于甲地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年干旱少雨 B.夏季干燥,冬季多雨 C.干湿季节明显 D.全年高温多雨6.6月记者发现德班气温明显高于约翰内斯堡,是因为德班( )
A.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B.白昼较长,太阳辐射量较大
C.海拔较低,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D.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答案:5.C 6.D
解析:5.读图结合甲地所处位置判断,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具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变化,故选C。
6.德班纬度较约翰内斯堡高,A错;6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B错;6月份为南半球冬季,C错;德班位于沿海,沿岸有暖流经过,起增温增湿作用。
约翰内斯堡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故选D。
谢贝利河发源于高原山地,其上、中、下游分别流经山地、高原、平原,读图完成7-8题。
7.该河流的流量特点是( )
A.自上游向下游增大
B.自上游向下游减小
C.中游最大,向上、下游减小
D.中游最小,向上、下游增大
8.该河流下游无支流,其最主要成因是( )
A.干湿季分明
B.地形平坦
C.地上河
D.植被稀少
答案:7.B,8.C
解析:7.读图结合经纬度判断,该河流位于非洲东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区;中游地区的支流为季节性河流;下游地区没有支流汇入,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减少。
8.河流下游无支流汇入,说明河流下游地势高,为地上河,河流多少与地势有关,与干湿季、植被无关。
下图是尼日尔河流域图,读图回答9-10题。
9.关于尼日尔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源头河段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B.从源头到库利科罗河段有凌汛现象
C.库利科罗到尼亚美河段水量逐渐减少
D.尼亚美以下河段流经峡谷地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10.图中P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 )
A.土壤盐碱化和土地沙化
B.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土地酸化
C.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
D.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9.C,10.A
解析:9.读图,结合经纬度分析,尼日尔河源头河段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从源头到库利科罗河段位于热带地区,没有凌汛现象。
库利科罗到尼亚美河段因流经热带沙漠区,蒸发、下渗多,导致水量逐渐减少。
根据图例,尼亚美以下河段流经丘陵、平原地区,海拔由500米到200米以下到0米,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不是流经峡谷地区。
10.读图,图中P地区位于热带草原带和荒漠带的过渡地带,大规模的开垦草地,可能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壤盐碱化和土地沙化。
这里没有土地酸化问题。
降水少,高原上地形平坦,水土流失问题很少。
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最南端,是非洲第三大淡水湖,四周有众多河流注入。
马拉维湖湖水的透明度因温度和降水的影响,随季节的变化较为剧烈,12月份透明度不足1米。
马拉维湖湖中生物种类十分丰富,仅慈鲷鱼就有850多种。
慈鲷鱼生活在湖底,且只有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
读马拉维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回答11~13题。
11.马拉维湖的形成原因是( )
A.地壳断裂下陷B.河流改道
C.褶皱凹陷D.冰川作用
12.马拉维湖12月份透明度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降水量丰富,入湖水量大
B.风力弱,湖水流动性差
C.气温高,蒸发旺盛
D.太阳高度角小
13.慈鲷鱼只分布于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主要是由于( )
A.河流入湖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B.湖岸沿线水域较浅,阳光和氧气充足
C.湖岸沿线水质好
D.底层湖水上涌,饵料丰富
答案:11.A 12.A 13.B
解析:11.由材料可知,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最南端,是地壳断裂下陷作用形成的。
12.该湖泊有多条河流注入,流域属于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
12月份赤道低气压带南移而降水多,因降水对地表侵蚀而使河流含沙量较高,故此季节注入湖泊的河流水较混浊,导致湖泊水透明度低。
13.鱼类生存需要饵料和氧气,光合作用强的水域饵料较丰富;而太阳光穿透水体深度较小,故一般情况下,鱼类多分布在较浅水域。
慈鲷鱼生活在湖底,可推测湖岸沿线水域较浅而光照和氧气较充足。
二、综合题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如图)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
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
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
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1)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2)分析在索瓦建纯碱厂有利和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近年来,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当地对是否关闭纯碱厂有不同观点。
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14.(1)地形:位于(南非)高原上的低洼(盆)地,地表平坦。
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长,高温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
(2)有利条件:接近原料地;可用地广(地价低)。
不利条件:交通不便、距离市场远,基础设施不足(投入高)。
(3)同意关闭: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成本高,运费高,竞争力弱、短期内难以改变亏损状态;国内资金不足;市场狭小(主要销往南非)。
不同意关闭:保护民族工业,保障就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15.读关于南非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南非地理位置独特,国土面积约为122万平方千米。
农业、渔业较为发达,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耕地分布不平衡,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
(1)概述南非的海陆位置,并从航运角度分析其优劣。
(2)分析南非西部、南部沿海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优越条件。
(3)依据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划分,概述南非南端的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征。
(4)根据图文信息,归纳南非耕地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15.答案:(1)位于非洲大陆最南部,东、南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
优: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西南部的好望角航线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
劣:好望角的航线长,交通运输成本较高;好望角航线有风浪危险。
(2)南非南部沿海有本格拉寒流和厄加勒斯暖流交汇,西部沿海出现涌升流,为西部、南部沿海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大批鱼群。
(3)甲地为地中海型农业;农作物以小麦、大麦等谷物为主;规模相对较小;或以抗旱耐热的经济作物为主,如葡萄、油橄榄等。
(4)分布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和东北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耕地少。
原因:沿海平原地势低平,东北部高原地势平坦,且降水量大多在500毫米以上,适合耕作;而西部地区降水少,荒漠化严重,不适合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