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2018高一下·绵阳期末) 下表是1913—1920年中国国内工业品和原料价格指数表(以1913年为100),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
A . 传统自然经济顽强抵抗着外来经济侵略
B . 中国被进一步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 西方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此时得到了较快发展
2. (2分)小明的曾祖父在解放前是个资本家,他经常给小明讲解放前的创业经历,下列经历可能的是①甲午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较好②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③20世纪20年代初,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十年内发展比较顺利⑤抗战胜利后,经营条件明显好转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④⑤
D . ①②③④
3. (2分) (2017高一下·台州月考) 下列属于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是()
①发昌机器厂②福州船政局③继昌隆缫丝厂④湖北织布局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4. (2分) (2017高二上·六安开学考) 据清朝《海关关册》统计的丝织品输出状况如下表,对表格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A . 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B . 中国丝织品仍然有较强竞争力
C . 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 . 资本主义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5. (2分) (2019高一下·漳州期中) 近代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这主要包括()
①壮大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②分解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③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④传入了西方近代生产技术和机器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6. (2分) (2016高二下·唐山期中) 下表为晚清时政府财政收人变化情况(单位:百万两白银)。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 农业税始终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 . 苛捐杂税日益沉重,人民苦难加深
C . 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
D . 卖官鬻爵越来越严重导致世风日下
7. (2分) (2019高二上·惠东月考) 马修·博尔顿不仅为詹姆斯·瓦特改良蒸汽机提供了经济保障,而且将蒸汽机推向市场,使其获得广泛应用。
英国人把詹姆斯·瓦特和马修·博尔顿的头像同时印在50英镑纸币(2011版)的背面。
这主要表明,英国人认为()
A . 技术推广和创新同样重要
B . 发明创造必须重视团队合作
C . 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完成
D . 国家应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
8. (2分) (2017高一下·西湖月考) 1947年的上海,西药盘尼西林针剂已经像黄金一样,成为硬通货在市面流通。
老百姓抢购日用品,文人囤积白报纸,医生囤积紧俏药品,各个行业的人都在想尽办法将手中的法币换成实物。
这反映了当时()
A . 黄金无法购买实物
B . 市场上纸币非常缺乏
C . 通货膨胀非常严重
D . 日用品价格比较稳定
9. (2分)(2018·湖州模拟) 近代中国交通艰难起步,步履蹒跚,而如今的交通事业成就斐然。
下列有关近代以来中国交通事业发展正确的是()
①上海轮船招商局是近代航运的开端
②20世纪40年代中国民航事业起步
③19世纪末收回利权运动使铁路事业较快发展
④20世纪早期一些沿海城市开始出现公共汽车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10. (2分) 1902年起,荣氏兄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03年独资更名为茂新面粉厂。
1905年又设立振新纱厂,1914年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从中看出中国民族工业的特点是()
①一战期间发展迅速
②官僚资本控制民族工业
③多集中于面粉、纺织等轻工业
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1. (2分) (2017高一下·嵊州期中) 读图5,从中可看出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特点是()
A . 产生于鸦片战争后
B . 主要由华侨和商人创办
C . 发展受外国资本的重重阻碍
D . 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12. (2分) (2017高一下·奉新期末) 1938至1940年间,上海、汉口、南京三地内迁四川等西南地区的民营工厂数分别是104家、90家、10家,包括了冶金、机械、电气、化学等工业。
这些内迁企业()
A . 改变了工业发展不平衡局面
B . 避免了时局造就的破产命运
C . 成为持久抗战的重要依靠
D . 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
13. (2分) (2018高三上·南宁模拟)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民间纷纷组织政党,一时政党林立,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如国民党、社会党、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进步党等。
此现象说明()
A . 中国政坛局面混乱
B . 民主政体有利于保障政治自由
C . 民主政治日益成熟
D . 各党派企图争夺中央的领导权
14. (2分)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美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都是()
A . 民族独立
B .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 . 废除奴隶制
D . 南北实现统一
15. (2分) (2018高二上·惠东月考) 读下图《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航程A贩运的主要是()
A . 枪支和工艺品
B . 香料和布匹
C . 黑人奴隶
D . 黄金和白银
16. (2分)某同学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
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A . 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B . 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C . 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 . 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7. (2分) 16 世纪初期,一位欧洲旅行家想作一次环球旅行,请问他跟着下列哪一位航海家可以实现梦想
A . 迪亚士
B . 达· 伽马
C . 哥伦布
D . 麦哲伦
18. (2分) (2017高二上·黑龙江开学考) 17世纪的荷兰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等政策,过着富足的生活。
出现这种兴盛局面基于()
A . 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
B . 击溃葡萄牙的“无敌舰队”
C . 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
D . 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
19. (2分)(2020·厦门模拟) 1769年,英国人韦奇伍德开办了陶工场,在工场内将制陶工序细化,每个人只完成一道工序,并根据每道工序计算出每个车间需要的人数,由此一改英国制陶业的落后面貌。
据此可推知()
A . 劳动组织形式变化有助于机械化
B . 近代标准化生产模式已经诞生
C . 工业革命中的行业重组尚未启动
D . 传统制陶工艺已退出历史舞台
20. (2分) (2017高三上·台州月考) 历史统计数据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变迁信息。
阅读“广州、上海生丝出口统计表”,该表信息反映出()
①中国对外贸易中心转移的趋势
②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上海周边民族缫丝工业发展快
④中国生丝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21. (2分)(2019·济宁模拟) 下表是汉代统治者的一些举措或主张。
这表明当时()
A . 察举已是较成熟的选官制度
B . 统治者将重农抑商作为基本的经济政策
C .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D . 统治者注重教化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22. (2分) (2018高二下·邯郸开学考) 汉武帝制定了“刺史六条问事”,刺史的监察对象第一条涉及地方豪强,其余五条皆与“二千石”地方官员有关;而《汉书》载,武帝时,豫州刺史鲍宣被丞相司直弹劾:“举错烦苛,代二千石署吏史听诉,所察过诏条。
”宜坐免。
这表明汉武帝在监察上()
A . 以强化中央集权为目的
B . 注重平衡中央与地方的权力
C . 以解决王国问题为核心
D . 注重对监察官员权力的划定
23. (2分) (2019高二上·铜陵开学考) 观察《晚清时期出口货物》简表,该表反映出()
年份茶(担)丝(担)棉花(担)豆(吨)
1871-1873102215937529848657560
1881-18831238145393451747384760
1891-189310550645945290417760522
A . 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 . 洋商垄断中国的进出口贸易
C . 中国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
D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逐步发展
24. (2分)(2018·浙江模拟) 1865年,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诞生,1872年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诞生。
这些交通事业的进步主要是由于()
A . 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
B . 洋务运动的推动
C . 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 . 收回路权运动的开展
25. (2分) (2019高二下·深圳期中) 看到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等企业的资料,你会联想到的历史现象是()
A . 列强开始在中国投资办厂
B . 农工商总局的成立
C .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展开
D .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6. (2分) (2017高三·临汾月考) 明清两代,先进地区耕作方法向落后地区传播,稻麦间作和双季稻的种植,以及玉米、番曹等高产品种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的显著发展,引起一定的地域性分工。
当时农业发展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 农业生产力的革新
B . 传统经济结构改变
C . 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D . 新的生产关系萌芽
27. (2分) (2018高一下·黄陵开学考) 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所反映出的实质
问题是()
A . 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 .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C . 国君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 . 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28. (2分) (2018高一下·綦江期末) 《唐律疏议》规定商人有行滥短狭者(指假冒伪劣商品)而卖者,杖六十,得利赃重者按盗窃论处;宋代《太平广记》中多有卖油条者在油中掺杂鱼膏以图厚利,终被暴雷击死,商人背信弃义而家遭火灾等记载。
这些记载说明唐宋时期()
A . 严格推行重农抑商
B . 获取重利遭到严惩
C . 注重规范商业行为
D . 商人笃信因果之说
29. (2分) (2017高一上·东台月考) 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晚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它()
A . 皇权专制具有个人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决策失误
B . 大小官吏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
C . 官僚机构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D . 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30. (2分)(2019·浙江模拟) 下图是北宋东京城示意图,下列关于北宋东京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辛弃疾会在瓦肆中欣赏杂剧
B . “市”内定有铜活字印刷书店
C . “市”内的商业活动受限制较少
D . 参知政事执掌东京行政事务
二、综合题 (共4题;共45分)
31. (10分)(2019·湖北模拟)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自西周起,中国形成了藩属体制和海外朝贡贸易关系。
为监管中原地区内部及与各藩部、藩国间的经济交往,各朝代产生了关津、榷场、市舶等多种税关机构。
藩属体制下的核心层是中央王朝地区,至中唐以前,关津大多遵循了孟子的“讥而不征”(只稽查而不征税)等主张。
随着唐宋商品经济发展,逐渐成为课收商利的税关,财政经济开始居重。
至明清时期,运河、长江或交通沿线商税之关广泛设置。
核心层外为边疆地区,形成了具有官营外贸和管理双重职能的商贸交往场所和监管机构,如汉代关市、隋唐互市、宋代榷场、明清茶马司等。
边疆外为边境地区,在“厚往薄来”的政策影响下,边境税关多为“怀柔远人、市惠藩属”。
明前中期海外贸易政策走向政治极端,只有在政治朝贡之内才被允许。
近代以后,在条约体系下,中国在沿海开放口岸逐渐设立起由外国人管理的西式新关,新关被洋员控制,逐渐成为海关,新设的海关和原有常关并存。
之后,通商口岸的常关渐归新关管理。
1927年以后,国民政府逐渐与列强签订关税自主新约。
1928年,国民政府实行统税,其收入逐渐超过厘金和常关税。
在此前提下,国民政府陆续废除常关,海陆边关统一征税。
由此意味中国全国范围内统一型的、西式近代国境海关最终确立。
——摘编自姚永超《论中国海关的起源、布局与体系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税关体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税关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意义。
32. (10分) (2018高三上·宜宾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广州贸易的主要特征,是朝廷授权“十三家”称为行的商号,作为唯一的对外贸易代理人。
开办这些行的主人,即所谓的“行商”,向朝廷捐呈大笔钱财,以保证他们的垄断性特权;据说捐资的数额约为20万两,或5.5万英镑。
据称在明代万历时期(1573-1619年),就有大约三十六个行商与十四个国家进行贸易。
到明朝末年,行商的数目下降到了十三个,故有了“十三行”的名称,一直持续到清代。
由于广州贸易是在外国私商和中国臣民之间展开,所以无需任何官方的外交关系,只要有非官方的生意往来即可。
这样,洋商与中国官府之间不允许有任何的直接接触;洋商只能通过指定与他们做生意的中国特许商人,向总督、巡抚和“户部”转呈禀贴。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
材料二: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最初的正式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
它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
这些商人在1600年12月31日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
……1609年,詹姆士一世向东印度公司发出了一张不设期限的特许状,特许状只会在公司连续三年没有盈利的情况下才会被取消。
1670年,查理二世发布了五条法律,授予东印度公司自主占领地盘、铸造钱币、指挥要塞和军队、结盟和宣战、签订和平条约和在被占据区就民事和刑事诉讼进行审判的权力。
东印度公司的敌人包括商业竞争者、敌对国家和国内的敌对势力,因此它需要更多的保护权利。
1680年,公司建立了一支自己的武装力量。
1858年,英国取消东印度公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行商”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三行”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点并分析二者对中英两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33. (20分) (2019高一下·凤阳期中)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现代对外开放一共进行了四个大的阶段,即晚清民国的被动附庸型、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型、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突围型、近三十年来的扩大开放型。
弄清楚这四个阶段,有助于我们回顾中国近现代化的坎坷历程。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史学界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主流观点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主要目的是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加强与外国侵略者勾结,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带有崇洋媚外的特点,具有官僚资本的性质,本质属于封建官办工业的继续和发展,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改革开放后,我国史学界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主流观点是:地主阶级“师夷长技”的改革运动;主要目的是为了“自强”、“求富”,以维护封建统治;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客观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1)《南京条约》开启了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此举对中国经济近代化有何促进作用?概括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状况。
(2)“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型”对中国的经济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一时期在经济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有何影响?
(3)“近三十年来的扩大开放”中国踩着历史节奏走出了三大步,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请问80年代初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什么?90年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表现各是什么?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史学界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不同之处,并简要说明产生不同评价的原因。
34. (5分)(2017·哈尔滨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晚清时期,西方医学大规模输入中国。
民国时期,知识界批评中医愚昧落后之声日渐高涨,医药界也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大对峙阵营。
最终,中医走向衰落。
时人言论如下:
存中医:
唐宗海:“西医云,人之才智,均出于脑髓。
究问脑髓何物,则西医不知也……西医论髓之法多,而治髓之法少,以不知髓是肾所生,是以无从施治也。
”
杜亚泉:“(西)医学的初步虽靠机械的试验,而医学的大本营不能不驻扎于心灵的体会。
中医长于心灵的体会”。
废中医:
陈独秀:“(中)医不知科学……其术殆与矢人(手艺人)同科”。
鲁迅:“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
”
梁启超:“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强身必先强医(西医)”。
——摘编自郎栋、张婷婷、盛海英等学者中医相关学术论文
以“传统与变迁”为主题,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答案:24-1、考点:
解析:
答案:25-1、考点:
解析:
答案:26-1、考点:
解析:
答案:27-1、考点:
解析:
答案:28-1、考点:
解析:
答案:29-1、考点:
解析:
答案:30-1、
考点:
解析:
二、综合题 (共4题;共45分)答案:31-1、
答案:31-2、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