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实验报告(电子模板)4题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频实验报告
(电子版)
班级:班级:
学号:学号:
姓名:姓名:
201年月
实验一、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1:本次实验电原理图
输入信号
Ui(mV P-P
)
50mV P-P
放大管电流Ic 1 0.5mA 1mA 2mA 3mA 4mA 4.5mA 输出信号Uo
(V P-P
)
2-1:直流工作点与对放大器影响关系得结论:
输入信号Ui(mV P-P
) 50mV P-P
阻尼电阻R Z (1K2=1) R=∞
(R11) R=100 Ω
(R7) R=1K
(R6) R=10K
(R5) R=100K
输出信号Uo
(V P-P
)
3-1:阻尼电阻—LC 回路的特性曲线图
3-2:阻尼电阻—LC 回路的特性结论
4:逐点法测量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实验电原理图粘贴处
特性曲线图 粘贴处
输入信号幅度
(mV P-P

50mV P-P
输入信号
(MHz )
27
27.5
28
28.5
29
29.5
30
输出幅值
(V P-P
)
输入信号 (MHz ) 30.5
31
31.5
32
32.5
33
输出幅值
(V P-P
)
4-1: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图
4-2:放大器的的特性结论
5:本次实验实测波形选贴
选作思考题:(任选一题)
1. 单调谐放大器的电压增益K U 与哪些因素有关?双调谐放大器的有效频带宽度B 与哪些因素有关?
2.改变阻尼电阻R 数值时电压增益K U 、有效频带宽度B 会如何变化?为什么?
3. 用扫频仪测量电压增益输出衰减分别置10dB 和30dB 时,哪种测量结果较合理?
4. 用数字频率计测量放大器的频率时,实测其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时,数字频率计均能正确显示吗?为什么?
5. 调幅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其调制度m 应该变化吗?为什么?
思考题( )答案如下:
幅频特性曲线图粘贴处
实测波形1 粘贴处 实测波形2 粘贴处
实验二、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
1:本次实验电原理图
2: 谐振功放电路的交流工作点统调实测值
级别激励放大级器(6BG1) 末级谐振功率放大器(6BG2)
测量项目
注入信号
U i(V6-1)
激励信号
U bm(V6-2)
输出信号
U0(V6-3)
未级电流
I C(mA)
峰峰值
V P-P
有效值
V
U bm
(V p-p)
1 2 3 4 5 Uo
(V p-p)
Ic
(mA)
3-1: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激励特性U bm–U0特性曲线图
3-2: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的特性结论
U bm–U0特性曲线图
粘贴处
实验电原理图粘贴处
RL(Ω) 50Ω 75Ω 100Ω 125Ω 150Ω 螺旋天线
Uo(V p-p
) (V6-3) Ic(mA) (V2)
4-1: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RL-- Uo 特性曲线图
4-2:谐振功率放大器的RL-- Uo 特性结论
V2 (V) 2 V 4V 6V 8V 10V 12V U O (V p-p ) Ic (mA)
5-1: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电压特性V2—Uo 特性曲线图
5-2:谐振功率放大器的V2—Uo 特性结论
V2—Uo 特性曲线图
粘贴处
RL-- Uo 特性曲线图
粘贴处
6:谐振放大器高频输出功率与工作效率的测量:
电源输入功率P D : Ic = mA 、 V2 = V 、 P D = mW 高频输出功率P 0 : Uo = V p-p RL = Ω P 0 = mW 电路工作效率η: %
5:本次实验实测波形选贴
选作思考题:(任选一题)
1 当调谐末级谐振回路时,会出现i C 的最小值和U 0的最大值往往不能同时出现。

为什
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应垓怎样调整电路?
2 当调谐(6BG1)激励级谐振回路时,一但末级功放管(6BG2)的i C 达到最大值时,就说
明激励级回路己调谐准确了。

为什么?
3 实验电路的统调是指什么? 为什么要对电路进行统调?
4 末级功放管的基极的激励信号U dm 电压最低达到多少Vp-p 值时,功放管才开始有
集电极电流lc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思考题( )答案如下:
实验三、 LC 三点式振荡器与晶体倍频振荡器电路 1:本次实验电原理图
实验电原理图粘贴处
实测波形1 粘贴处
实测波形2
粘贴处
1:振荡器反馈系数kfu 对振荡器幅值U L 的影响关系: k
fu
__ u L
名称 单位 1 2
3
4
5
K fu 5C6/CN
U L
V
P-P
1-1:振荡器的反馈系数kfu --U L 特性曲线图
1-2:振荡器的反馈系数kfu --U L 特性结论
数据值
项 目
5BG1电流 Ic (mA )
0.5
1 2 3 4 5 U L V
P-P
fo
MHz
2-1:振荡器的Ic –U L 特性曲线图
Ic –U L 特性曲线图 粘贴处
kfu --U L 特性曲线图
粘贴处
2-2:振荡器的Ic –U L 特性结论
3:(选做题)振荡器工作频率fo 对振荡器输出U L 的影响:f 0-- U L 频率 (MHz ) 26
27
28
29
30
31
32
幅度 (V P-P )
3-1:振荡器的fo –U L 特性曲线图
3-2:振荡器的fo –U L 特性结论
△振荡器 类型
EC1
名称 10V
11V
12V
13V
14V
LC 振荡器
频率 (MHz )
MHz MHz
MHz
MHz MHz
稳定度f △
n×10
-n
×10
¯
×10¯
1
×10¯ ×10¯
4-1:振荡器的f △特性曲线图
f △特性曲线图
粘贴处
fo –U L 特性曲线图 粘贴处
4-2:振荡器的f △特性结论
6:本次实验实测波形选贴
选作思考题:(任选一题)
1 调整振荡器的LC 谐振回路时,为什么一定要使用“无感”工具? 用金属工具调整LC 谐振回路,会产生那些问题?
2 振荡管的工作电流Ic ,在停振时和起振后会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 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远高于LC 振荡器,这是由晶体中什么参数因素造成的?
改变LC 三点式振荡电路中的那些参数,可以提高LC 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4 本次实验测试数据结果中发现,变容二极管的控制电压和振荡频率“VD —f ”之间的特性变化,并不是线性关系。

这种现象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
5
增加振荡管的工作电流lc ,可以有效的提高振荡器的输出幅度。

为了提高振荡器输出幅度,能否无限制的增加振荡管的工作电流lc,为什么?
思考题( )答案如下:
实验四 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
实验电原理图粘贴处
实测波形1 粘贴处 实测波形2 粘贴处
1C 名称 单位 U Ω= 1KHz/0.1V
P-P
U i = 30MHz/0.1V P-P
Ic mA 1 2
3
4
5 6
7
U sm (A) V P-P
U sm (B) V P-P m
%
1-2:Ic 对调制器m 的影响特性曲线图
1-2:Ic 对调制器m 的影响特性结论
2: 调制信号U Ω幅度变化对调制系数m 的影响关系 (基极调幅电路) 数据值 (V p-p ) 项 目
U Ω(V p-p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A ) V P-P (B ) V P-P (m ) %
2-1:U Ω对调制器m 的影响特性曲线图
特性曲线图 粘贴处
特性曲线图 粘贴处
2-2:U Ω对调制器m 的影响特性结论
Ω音频 有效值 项 目
U Ω(V)
1V 2V
3V
4V
5V
6V
(A ) V P-P (B ) V P-P (m ) %
3-1:U Ω对调制器m 的影响特性曲线图
2-2:U Ω对调制器m 的影响特性结论
4:(选作) V2对调制系数m 的影响关系: (集电极调幅电路)
名称
单位 U Ω= 1KHz / 5V V2 (V)
V 5
6
7
8
9
10
11
12
U sm (A) V P-P U sm (B) V P-P m
%
4-1:V2对调制器m 的影响特性曲线图
特性曲线图 粘贴处
特性曲线图
粘贴处
4-2:V2对调制器m的影响特性结论
实验报告要求和思考题:
1: 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绘制出电原理框图
2:将实验中实测数据制表并填入实测值。

3: 根据数据绘制特性变化曲线图,根据特性变化写出特性变化结论
4: 计算出实测检波器电压传输系数Kd
5: 选作本实验思考题
思考题:
1: 高频电路在实验前,均要求先对电路进行交流工作点统一调谐,为什么?
2: 在集电极调幅电路中,为什么要求电路必须工作在弱过压状态?
3: 为什么在基极调幅电路中,静态工作点为什么会影响调制度m?
4:画出三类常见的晶体管调幅电路交流等效电原理图。

特别提示:
由于高频电路器件元件的品质离散特性,实验结果不可出现相同数据,所以请同学们不要抄写别人的(电路数据、特性曲线、波形图)。

一经发现报告相同(电路数据、特性曲线、波形图)均按0分处理。

高频实验室
2010-1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