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LED产业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台湾LED产业的源起
台湾LED产业的发展已经二十多年,可以追溯至1970年代,是从下游封装开始,刚开始时中游的晶粒均是由美国和日本进口,在下游产品的销售稳定后,始朝向中游迈进的晶粒制造迈进,最后在1993年之后才逐渐有上游的磊晶片制造厂商。
目前台湾的LED上、中、下游产业体系已经相当完整,周边产业环境也已经建立。
(一)上游部份
主要的原料为单晶片由日商供应,主要的产品为磊晶片,厂商共十余家,有胜阳光电、连威磊晶、晶元光电、广稼光电、联亚光电、信越光电、兴光光电、华兴电子、台湾光宝、洲磊科技、国联光电、全新光电、华上光电、鸿程半导体、灿圆光电等。
(二)中游部份
主要的原料为磊晶片,主要的产品为晶粒,主要厂商约10家,有光磊科技、国联光电、晶元光电、鼎元光电、广稼光电、洲磊科技、胜阳光电、华上光电、连威磊晶、鸿程半导体、汉光科技等。
(三)下游部份
主要原料为晶粒、封装树脂、模具、导线架、金线、银胶,主要的产品为灯泡型、数字/字元型、表面粘着型及点矩阵型等LED。
厂商家数最多约四、五十家,有三得电子、上华电子、今台电子、台湾永圣电子、台湾光宝、台湾琭旦公司、巨晶科技、立棋电子、光田电子、光鼎电子、先益电子、宏齐科技、李洲企业、光曙电子、享庆科技、佰源工业、岱恩电子、拓技科技、明雪公司、东贝光电、威任工业、建文电子、建桦电子、英福瑞实业、英桥公司、飞利汀公司、原光电子、振豪电子、浩顺电子、创将电子、晶兴电子、富而立电子、翔洸电子、华兴电子、菱生精密、汇展电子、新进工业、业达科技、群亚电子、巨细科技、亿光电子、兴华电子、兴磊事业、联宇电子、早安公司、显明电子、羚洋科技、信昌电子陶瓷、信成光电等。
从台湾整体LED产业架构可以看出,下游的厂商最多,其次为中上游厂商,这种厂商的数量分布,和台湾LED发展的过程不谋而合,先发展的下游因为较为成熟,市场机能较佳,因此也具备最多家厂商。
从光电协进会的调查预测可以看出,台湾整体LED产业的产值每年以将近20%的成长率增加,可以说是成长迅速且稳定。
如以上、中、下游区分可以看出:(一)产值愈往上游愈少由于发展的时间先后有别,目前下游的产值为中游的2倍以上,中游的产值为上游的3倍以上,但是上中下游的产值差距有逐年缩小的趋势。
(二)成长率愈往上游愈多由于下游比中游发展成熟,中游又比上游发展成熟,因此在台湾LED产业中属于刚起步的上游,在产能陆续开出的情况下,成长率是最高的。
台湾LED产业的产值,在1999年时全球的市场占有率突破30%达到30.6%,在2000年时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32.2%,2001年预估为33.6%,2002年预估有34.8%,2003年预估有36.5%,可以看出台湾LED产业在全球LED市场中的份量逐年提高,LED产业具备重要性与亮丽的前景。
三、台湾LED产业竞争状况
以LED产业的产值而言,目前日本为全球第一,其次是台湾,再来是美国。
台湾的LED产业起步较日本与美国晚,但是由于整体产业配合得宜,目前产值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二位,兹将竞争状况分成国内和国外两部份。
(一)国外竞争
目前主要竞争对手为日本,但是观察产品定位,台湾受限于技术和专利权的问题,主要生产较低阶的LED产品,因此目前台湾LED产业除了继续扩大产能外,在技术的专研以及专利权的取得更是当务之急,否则就容易出现空有生产技术能力,但是没有专利权,只能眼睁睁看国外厂商在专利的保护伞下大赚其钱。
台湾的LED技术来源有各家厂商自行研发、大专院校研究计划和研究单位等,其中又以工研院光电所为技术的主要来源。
目前工研院光电所正积极布局白光LED市场,将开发DeeP UV LED加上萤光粉的研发,希望假以时日能赶上日本的脚步。
(二)国内竞争 1999年时由于LED厂商扩大产能速度过快,导致高亮度磊晶大幅降价,再加上大陆雾灯市场的需求不如预期,因此LED厂商历经了惨淡经营的一年,到了2000年以后情势有逐渐好转的趋势。
所以国内竞争部份,最大的问题在于国内厂商削价竞争使得利润不如预期,我们可以推估在整体LED市场
的大饼愈来愈大的同时,只要不再出现恶性削价竞争,产业内的竞争是有助于整体产业的良性发展。
四、台湾LED全球排名第二可望赶上日本
根据台湾工研院IEK-ITIS计划研究指出,2004年全球发光二极管(LED)市场规模达54.3亿美元,较2003年增长14%;预估2005年全球市场规模可达58.6亿美元,而台湾LED产业发展至今已超过20年历史,产业结构链趋于完整,目前为全球第二生产地,在手机及笔记本背光源市场带动下,可望迎头赶上日本。
台湾光电科技工业协进会产业分析师苏裕翔指出,现今LED主要应用于可携式产品、交通号志、显示看板、汽车、照明,以及电子产品等领域,其中电子产品涵盖计算机、玩具等业别,是LED最大应用领域,其次为可携式产品。
此外,照明领域为最高成长潜力市场,因照明市场约有700至800亿美元规模,而目前LED仅占约50亿美元市场,成长空间极大。
苏裕翔表示,LED是台湾光电产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之一,从上游的磊芯片、中游晶粒至下游封装,均有业者投入,其中国联更是全球第三家开始量产高亮度LED,目前台湾已成为全球可见光LED下游封装产品最大供应中心,尤其台湾LED业者密度均全球之冠,部分业者将在年底激活并购机制,通过同性质的并购来提升竞争力。
另看好高效率白光LED为下世代照明主流,包含普及应用在彩色手机及PDA 产品,未来更看重LCD背光板、汽车内外照明及一般照明等领域,在“经济部”技术处整合型计划支持下,投入两年时间及高达3亿8,000多万元台币的业界科专补助经费,协助10家主要LED业者完成数十项LED前瞻及关键型应用技术产品开发,其中专利申请案件达114件,可为台湾LED产业注入数百亿元商机。
相较于大陆世界工厂对台湾IT重镇产生磁吸效应影响,苏裕翔表示,虽大陆LED 业者已超过400家,近年LED发展速度超过30%,但至今仍以四元系AlGaInp 的红、橙、黄色芯片为主,受限于技术门槛的瓶颈无法对台湾LED产业出现立即性威胁,加上LED产业未来将以照明主流,更牵涉到造型、制程等工艺因素,进一步建立台湾LED产业的竞争力门槛。
苏裕翔强调,LED背光源模块高价位及发光效率不佳等问题,并不是影响背光源世代交替的绝对考量。
在“欧盟特定有害物质管制指令” (RoHs)规定下,
虽符合含汞标准的CCFL 仍可使用,但如特别条款被删除的话,将出现一波强劲无汞替代光源的市场需求,将动LED背光源模块快速起飞。
五、台湾LED上市公司营运概况
台湾LED产业在2007年表现相当抢眼,但2008年上半年市场则显得需求不明,之前乐观预估大幅度增长的力度也随之转趋保守。
光宝科技执行官滕光中近日表示,白光LED价格大幅滑落,目前产品价格只有07年的一半,导致LED全年营收难有强劲增长,光宝科技今年LED业绩营收为新台币127亿元左右(约合人民币28.95亿元),增长幅度约为20%。
近期LED 产业产能处于供过于求状态。
滕光中表示,虽然目前产能供应增加,但多半集中在中低端产品,高端应用仍难以大幅扩展,业界低价竞争也影响led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同时受美国经济衰退影响,消费市场也遭到冲击,市场趋于饱和。
2007年,光宝科合併Avago(安华高科技)的红外线(IrDA)事业部门,使得LED全年营收首次突破新台币百亿大关,以新台币106亿元抢进LED封装界首席,市场曾预估2008年光宝科技LED事业群营收将较2007年增长逾50%,营收可望达到新台币150亿元,甚至上看新台币180亿元。
儘管时机不佳,但光宝白光LED产品出货比重仍持续增加。
据悉,白光LED在2007年第四季度占SMD产品比重约三成,2008年下半年将增长到五成。
光宝科技透露,笔记本电脑背光产品将从第二季度开始量产交货,客户採用topview(直下式)封装产品,出货产品从小尺寸低价电脑到14.6英寸产品均有,目前还有数款产品正在认证中,预计年底至少将有5款产品陆续出货。
台湾LED产业始于1975光宝成立,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早期由下游封装产业开始,然后往中、上游发展,目前在整体产业之建构已呈现完整之结构。
初期下游封装产业所需的中游晶粒全部从日本进口,但目前晶粒几乎可由台湾厂商供应,LED中游的主要的材料磊芯片目前仍以日本进口为主。
台湾上游产业始于1993年,使用的材料GaAs单芯片主要由日商供应,不过材料的取得不成问题,主要关键是在制程技术上,目前上游厂商数目逐渐增加,使得整个LED产业结构愈趋完整。
1999年台湾LED产值约达230亿台币,成长率达18.7%,其中,上游产值14亿元,中游为66.4亿元,下游封装产值达145.9亿元,显示台湾下游产业蓬势发展,中游在下游需求稳健成长下,也有15%的成长率,上游产业在多家
厂商陆续加入,产值成长迅速。
在2003年,台湾LED产业的上游产值可达45.9亿元;中游产值为179.7亿元;下游产值为261.4亿元。
LED产业因去年上游磊芯片大幅扩产,而下游需求并无明显增加,导致自去年Q4以后,整个产业供应链库存急剧升高,下游封装厂亦停止对中游晶粒厂进货。
自今年元月份起LED产业库存已开始陆续消化,近期下游封装厂已逐渐对中游进货,显然LED景气Q2有机会触底反弹。
以下为台湾LED产业,上市柜公司的营运快况及投资重点
光宝电子(#2301):
光宝今年营收结构为光电事业40%与电源事业60%。
在光电事业方面,光耦合器与SMD?LED估计有50~100%的成长,红外线传输模块(IrDA)、超高亮度LED 及白光LED都将有小幅成长,光通讯产品的光衰减器产品已在近期试产,将于5月份开始量产,并将与其它光通讯厂商将进行策略联盟,预计在光通讯组件上进行垂直整合。
在电源事业方面,PC产品占6成,通讯与网络产品则各占2成,除了中、高阶Server产品以及去年已经推出的稳压模块(VRM)将稳定成长外,今年9月还将推出直流对直流(DC/DC)高瓦数电源产品,主要是用于通讯领域,可使用一般电话传输路线和数据传输路线。
光磊科技(#2340):
光磊近期在超高亮度LED蓝、绿、白光等磊晶、晶粒切割,和封装技术都有重大突破,目前正积极与国际大厂谈授权,尤其是争取日本大厂的委外订单。
近期光磊计划入主LED下游封装厂--兴华电子,成为持股超过50%的最大股东。
由于光磊去年转投资连勇科技,生产LED上游的磊芯片,而未来入主兴华后,将使光磊在LED产业发挥上、中、下游的产合效益,可大幅提高竞争力,在加入兴华的产能后,未来将有利于光磊在国际的接单。
兴华电子是台湾第一家拥有四元制程的LED封装厂商,兴华单月营收约3000万元,加上兴华总计有台湾、中国大陆、马来西亚三处生产基地,未来光磊将提供晶粒交由兴华封装,而光磊也与HP达成共识,未来将直接提供LED成品给HP,所以未来经兴华再回销光磊的客户,因此对光磊的直接效应达10亿元。
今年1月份光磊因下游客户持续清库存,营收下滑至谷底1.79亿元,毛利率亦由去年4Q的26%降至20%,2月份稍有回升至2.37亿元,3月营收在系统产品贡献下营收将持续回升,Q2营收估计在LED
下游清库存效应结束后,应可望维持3.5亿元以上水准。
今年Q1因营收整体表现不佳,本业获利不佳,估计在业外贡献下,预估Q1税后EPS约0.2元。
预估今年光磊全年营收51亿元,税后EPS为2.25元。
亿光电子(#2393):
亿光去年Q4以后,由于下游需求不如预期,不仅造成库存压力,也使得产能利用率明显下滑至7-8成。
但公司仍看好未来LED景气,并乐观看好今、明年的手机市场,预计今年将大幅度扩充产能,(今年Q3底大陆上海厂将加入量产)。
其中LED?Lamp月产能由目前的150KK提升至年底的250KK;SMD由120KK提升为200KK;OPIC由10KK提升为20KK;PT/IR+ITR由25KK提升为35KK;IRM由2KK 提升为5KK;Photolink由2KK提收为5KK,平均产能提升6成至1倍。
目前亿光在高亮度LED部分,具有提升散热性及增加外部效率的核心技术;在交通号志方面已研发出8寸及12寸灯座,亿光对号志市场已渐布局;另外,亿光今年对于无线模块(IrDA)及短距离光传输(Photolink)产品也会较为积极;至于市场上兆元的LED白光40流明瓦以上技术,估计还需发展3-5年才会较成熟。
持股26%转投资公司--晶元光电(股本7.65亿元),生产四元高亮度LED产品,目前晶元高亮度蓝光、绿光等产品产量已排名全球世界前四大。
预计Q2挂牌,亿光可认列承销利益3000万以上。
亿光去年营收27.4亿元,税后EPS1.55元,估计Q1亿光营收表现持平,预估今年营收32亿元,成长17%,税后EPS为1.94元。
国联光电(#2422):
国联目前在高亮度磷化铝镓铟蓝、绿光LED方面,虽然亮度仍低于日本Nichia,但可与Toyota?Gosai、HP及Cree等公司的产品相当,若专利问题可解决,未来则朝向LED国际大厂迈进。
国联已成功开发6寸砷化镓磊芯片制造商,由于无线通讯是未来的明星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十足。
由于购并光宝晶粒厂,导致存货水准增加,由于目前LED产业上中游正面临库存消化期,存货压力与价格下跌趋势将是营运最大的变量。
今年由于日本Nichia与Toyota?Gosai的诉讼胜利,将使蓝光LED出货受到抑制,新产品HBT、DVD用雷射二极管与塑料光纤LED 等效益,预估仍不会对营运产生贡献,仅具题材面因素,因此高亮度红光LED仍是获利重心。
由于国联已开发出回避Nichia蓝光LED专利的Pattern,并送至Nichia日亚化确认,目前日本Nichia为其第2大客户,故一旦确认并无违反
Nichia专利,将使国联极有可能成为Nichia全球第一家蓝光LED代工厂,具有发展潜力。
鼎元光电(#2426):
鼎元产品可分为传统LED(占营收65%)、高亮度LED(13%)、蓝光LED(5%)、红外线LED(3%)、硅组件(14%)等五类。
传统与高亮度LED合计月产能780kk;红外线LED约20kk;硅组件约30kk;蓝光LED在1kk以下。
今年1月份整体产能率用率下降至55%,营收8100万元,2月份营收8900万元,较元月份回升9%,目前产能率用率回升至7成,估计3月营收可回升至1亿元以上,但Q1获利率偏低,单季EPS约0.15元,4月份接单约1.2亿元,6月份估计可达1.5亿元,营收将逐月回升。
毛利率方面,目前蓝光约40%,硅组件约35%,高亮度约25%,传统约13%,去年整体毛利率为19.8%,今年因提高硅组件比重,估计毛利率约21%。
由于红外线传输的需求增加,鼎元去年硅组件即产生供不应求,目前规划竹南厂为硅组件扩产基地,预计下半年量产,月产能增加30kk。
LED发光效率高、寿命长的优点已逐渐为汽车市场所采用,目前除大灯外,未来其它的发光源都将可能为LED所取代,鼎元已与转投资东贝光电共同进军美国汽车市场,并与美国某汽车零件通路商合作,该厂近期以每股57元取得东贝约3%股权。
鼎元出货量仍以传统LED为主,预估Q2产能利用率将逐季上扬。
硅组件下半年产能提高至60KK,蓝光部分则因上游EPI供应仍待观察,去年营收为13.99亿元,税后EPS 为1.32元,今年预估营收为17.6亿元,税后EPS为1.94元。
莹宝科技(#5385):
莹宝为LED显示器大厂,为台湾唯一的专业信息显示屏系统厂,并已取得多项专利,新开发出结合发光二极管(LED)与彩色四面转子屏幕(Color?Motion)产品,为独有的专利性产品,预估有10亿元营收贡献,该产品毛利率高达50%,为莹宝2001年业绩大幅成长动力,该产品毛利率达50%。
另外,今年加上PDP 电浆电视等新产品贡献,预期2001年营收将达30亿元,成长142%。
有关LED+Color?Motion大型看板为莹宝全球独家所创,美国专利权2006年到期,其它全球专利权申请中,将与新加坡电讯旗下广告公司YellowPage合作,预计莹宝科技历年出货旺季集中在下半年下半年为业绩重点。
一诠精密(#5431):
一诠为开模冲压电镀厂,主要产品为LED导线架、软盘的中心核环、TFT-LCD 面板框架及定转子等其它产品。
预估台湾LED下游产值在2001年成长率为10.5%,一诠LED导线架在产能扩充情况下,估计2001年一诠营收可成长11%。
?全球软盘销售量在1995年达高峰后逐渐下降,预估2001年台湾软盘生产量至少下降10%以上,估计一诠中心核环营收在2001年将小幅下降。
?2001年台湾TFT-LCD 面板出货量将大增,估计一诠TFT-LCD面板背框营收在2001年可成长2倍。
预估2001年营收9.2亿元,税后EPS为1.3元。
佰鸿工业(#5495):
佰鸿为LED下游专业封装厂,目前产品结构为LED指示灯(含SMD)占80%,LED显示器占17%,其它电子原料零件占3%。
目前LED最大月产能可达2亿颗,LED显示器为600万颗。
今年公司目标为全力扩充SMD及红外线LED产品,由于SMD型LED可作为PDA及手机面板背光源,在PDA与手机市场持续成长下,佰鸿预计Q3扩充SMD产能,预计下半年将月产能由目前的1500万颗,提高至3000万颗,今年SMD出货量估计将较去年成长1倍,也是今年营收成长的主要动力。
目前高亮度SMD产品在台湾生产,低亮度SMD的生产重心则逐渐移至大陆,大陆东莞厂在去年5月以扩建完毕,未来为佰鸿最主要的生产基地,目前员工数约1800人,目前佰鸿SMD产品毛利率约20%,而在大陆生产的SMD毛利率可提高至40%。
另外,未来佰鸿也会持续投入红外线传输模块(IrDAmodule)、DVD光纤传输模块(FiberOpticalTransmittingModule)、光遮断组件、光耦合组件等技术层次较高的产品,以持续提高整体毛利率。
目前LED产业的重要商机方面,为高速公路改电子收费约100亿元商机、道路交通号志更换约80亿元商机,以及未来的汽车及室内照明设备等;而供给面方面,台湾厂商将逐渐接手日商持续退出中低阶LED市场。
佰鸿去年营收8.39亿元,税后净利1.0亿元,税后EPS为1.93元(以目前股本5.199亿元计),今年前2月营收1.2亿元,成长11.6%,约与同业亿光的成长10.7%相当。
预估今年营收10.8亿元,成长约28.7%,税后净利
1.33亿元,税后EPS为
2.56元。
六、台湾LED产业SWOT竞争分析
目前台湾厂商受制日亚化的专利限制,尽管台湾厂商已有能力生产(如广镓光电与晶元光电),但是却无法将产品输出至主要的欧美日的市场,此为国内厂
商长期发展的一大隐忧。
七、台湾最新动态
我国台湾地区“经济部工业局”表示,台湾LED产业从1986年由下游往中、上游发展,建立起完整的生产制造链,2000年起我国台湾地区已达到产量全球第一、产值全球第二的傲人成绩,2007年全球LED产值为66.78亿美元(折合新台币约2138亿元),其中,我国台湾地区LED产值就达新台币538.91亿元,约占全球25.2%,预估2010年台湾LED产值将可达新台币886.16亿元。
“工业局”为建构整体白光LED产业竞争力与加速LED照明产业化,2007年7月开始推动为期4年的“白光LED照明产业发展辅导计划”,并由工研院执行,以发展白光LED组件及照明应用产业为主轴,以产品需求及技术能力,协助厂商建立研发相关应用的关键性零组件及核心技术,提升相关LED照明产业的技术自主性及产品竞争力。
“工业局”指出,在推动产业发展和产业联盟方面,今年度以“LED光源切入一般照明产业之应用时机及节能”为主题,进行LED产业、市场及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信息交流,同时也举办“LED室内照明推动座谈会”与“高功率LED照明技术研讨会”,促进厂商间合作交流,让产业界能掌握精确信息,提升产业技术水准。
此外,针对光宝、光磊、亿光及今台电子等34家公司被控侵犯LED专利,被美国贸易调查委员会(ITC)提出337调查一案,该计划也协助台湾业者成立项目小组,并委托专业法律事务所进行侵权诉讼与和解条件的协议,受控告的厂商都陆续进行后续和解处理。
在产业标准及检测验证制度方面,“工业局”表示已完成配光曲线量测系统的建置,提供白光LED照明业者专业检测验证技术服务,目前累计已完成崇越、睿晟及奇力等3家的白光LED照明光特性检测服务,并预计于明(2009)年新增建置发光二极管照明的光辐射安全测试系统。
由于目前我国台湾地区白光LED照明标准尚未建立完整,“工业局”表示将着手制定“发光二极管照明器与照明系统之光辐射安全”检测验证草案,草案架构内容以说明照明器与照明器系统量测方式,及光辐射安全的危害分级为主。
此外,“工业局”也积极协助业者解决产品开发技术瓶颈,辅导联兆及威力盟公司进行研发投入、扩厂及设备购置,促进投资额约达新台币2.25亿元,更透过“2008台湾固态照明国际研讨会”,邀请来自欧、美、亚地区等国外LED知名厂商如Cree、Osram等大厂进行演说,探讨固态照明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促进国内外LED产业彼此合作,加速开发时程。
在国际合作方面,以“照明用白光LED光学特性量测技术研讨会”邀请国际厂商Labsphere量测专家Mr.GregMcKee针对白光LED光学特性理论与量测方法,作深入浅出的介绍,同时也针对照明用白光LED量测技术与实务案例进行探讨,藉由分享实务经验,以澄清白光LED光学特性理论与量测方法上的问题,提升业者白光LED照明量测的能力。
“工业局”强调,今年也积极培训白光LED组件、模块、系统、应用与检测等专业技术人才加入白光LED照明产业。
目前已完成14班、111小时的短期在职人才培训课程开办,培训人次达337人,课程内容包含目前LED业界关切的电磁兼容、散热技术、光学设计与光学仿真等,未来将积极开设相关课程,重点将聚焦于目前我国台湾地区业界迫切需求的LED灯具产品可靠度与寿命技术、LED灯具安规标准,以及我国大陆LED路灯最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