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启动工作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启动操作票
1、系统准备及点火
□1.1. 接值长令:#1机组启动;
□1.2. 通知燃料、化学、脱硝、脱硫#1机组准备启动;
□1.3. 检查有关机组启动的检修工作结束,工作票注销,安全措施已恢复;
□1.4. 通知各专责做好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1.5. 启动前对各阀门进行开、关试验结束,各阀门位置正确;
□1.6. 确认锅炉启动前的试验正常;
□1.7. 检查厂用电系统正常;
□1.8. 检查无影响#1锅炉启动的工作,并具备启动条件;
□1.9. 检查压缩空气系统允许投入,投入压缩空气系统运行;
□1.10. 投入燃油系统,将炉前燃油循环建立;
□1.11. 检查除渣系统允许投入,投入除渣系统运行;
□1.12. 检查捞渣机允许投入,建立水封正常,启动捞渣机运行;
□1.13. 投入除灰系统运行,投入电除尘器连续振打;
□1.14. 投入一台火检冷却风机,另一台投入联动备用;
□1.15. 投入炉膛火焰监视工业电视;
□1.16. 投入A、B引风机的轴承冷却风机,A、B送风机调节油站,检查各设备运转正常,各油泵油压油位均在规定范围内;
□1.17. 检查连排系统至定排扩容器手动截止门在开启位置;
□1.18. 检查汽包就地水位计在投入状态,汽水连通器保温良好,双色水位计清晰可辩,指示正确,并标有明显刻度指示标志,电视水位监视完好可用,照明充足;
□1.19. 按照上水操作的操作步骤进行锅炉上水;
□1.20. 锅炉进水前、后检查锅炉膨胀指示一次;
□1.21. 锅炉进水时投入炉水加药系统;
□1.22. 锅炉汽包见水后,通知化学人员进行炉水取样分析,视分析数据,按化学调试人员要求,进行锅炉水冲洗,直至水质符合点火要求;
□1.23. 当锅炉省煤器空气门见稳定水流后,关闭空气门,在锅炉上水过程的同时进行锅炉冲洗,直至水质合格;
□1.24. 当锅炉汽包水位计出现水位时,应关小调节门,使水位缓慢上升到-50mm,关闭给水泵出口电动门和给水旁路门,锅炉停止上水时,开启省煤器再循环;
□1.25. 检查供油系统具备启动条件,启动供油泵将燃油循环至炉前,维持炉前油压在
2.5MPa左右;
□1.26. 检查#1炉各油抢、点火枪及油枪冷却风手动门在开位;
□1.27. 联系脱硫、脱硝准备启动风烟系统;
□1.28. 检查空气预热器允许运行,启动空气预热器;
□1.29. 检查#1炉引风机允许运行,启动引风机;
□1.30. 检查#1炉送风机允许运行,启动送风机;
□1.31. 检查一次风系统允许投入,启动一次风机,调节一次风母管压力正常(8~9)kPa,同时启动密封风机;
□1.32. 调整送风机动叶,引风机静叶,使锅炉总风量达到30%~40%,同时使炉膛负压维持在-50Pa左右,投入负压自动;
□1.33. 投入A磨入口暖风器;
□1.34. 气化小油枪压缩空气、助燃风系统投入及各大油枪手动门开启,检查燃油系统无泄漏;
□1.35. 做炉前燃油泄漏试验;
□1.36. 炉前燃油泄漏试验合格后,检查炉膛吹扫一次条件及二次条件满足,启动炉膛吹扫,进行炉膛5分钟吹扫;
□1.37. 投入炉膛烟温探针;
□1.38. 检查汽包各点温差<40℃;
□1.39. 开启锅炉过、再热器系统空气门;
□1.40. 开启气化小油枪两个进油气动门(注意开启后不要在点确认键,进油门会根据液位自动开关);
□1.41. 查锅炉点火允许,投入气化小油枪运行;
□1.42. 当A磨煤机出口温度升温至65℃且磨煤机启动条件满足后,启动A磨煤机运行;□1.43. 启动A给煤机,将磨煤机自动投入,观察磨煤机的风量与煤量的配比正常,燃烧情况良好;
□1.44. 锅炉点火后,严格控制炉膛出口烟温小于538℃,投入空气预热器连续吹灰,运行直至负荷大于75 MW。

□1.45. 锅炉点火后,严格控制炉膛出口烟温小于538℃;
□1.46. 根据锅炉煤粉燃尽情况投入电除尘第一电场运行;
□1.47. 热态冲洗(锅炉点火后的冲洗)水质标准
□1.48. 热态冲洗依靠锅炉排污换水,直至炉水铁≤200μg/L时,冲洗结束。

□1.49. 全部冲洗过程应监督炉水、给水、凝结水中的铁、二氧化硅、pH值、联氨值。

□1.50. 热态冲洗水质标准
启动过程给水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并在并网后8小时内达到正常运行时的标准。

2.锅炉升温升压
□2.1. 当汽包壁温差有上升趋势时,汽包水位可适当维持稍高一些。

□2.2. 升温升压过程中应尽快建立起良好的水循环,可采用对受热较弱的部位进行定排的方式加快锅炉水循环减小汽包壁温差。

□2.3. 当建立起连续的给水流量后,关闭省煤器再循环门,否则应开启。

□2.4. 锅炉升温升压过程中,必须注意锅炉各部分膨胀情况,利用膨胀指示器定期进行检
查,如有异常,应查明原因;若膨胀部件卡住,应停止升压,待故障消除后继续升压;
特别要注意墙式再热器相对于水冷壁和锅炉下部的膨胀。

□2.5. 升温升压过程,要严格控制汽包壁各点温差不超过40℃;严格控制炉膛出口烟温不大于538℃;若有超过趋势,应立即减慢升压速度,采用调整燃料量和汽机旁路等手段进行。

□2.6. 及时化验给水、炉水及蒸汽品质是否合格;不合格时可通过连排、定排、化学加药等手段改善品质继续热态清洗直至合格;若严重超标时应停止升温升压,待合格后再进行升温升压。

□2.7. 锅炉升温升压按照启动曲线进行,调整燃油回油压力和油枪投入的数量;升温升压控制如下表所示:
□2.8. 锅炉升压升温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汽包水位调整,使之维持在正常范围±50mm,可用给水旁路调节门和辅以连排、定排、调整给水泵转速甚至事故放水门来控制。

□2.9. 锅炉升温,升压过程中应作以下操作:
□2.10. 汽压升至0.05-0.1MPa冲洗就地汽包水位计,并通知热控冲洗仪表管路;
□2.11. 汽压升至0.15~0.2MPa时关闭下列空气门:
□2.12. a、汽包两侧空气门
b、二级减温器出口空气门
c、分隔屏出口空气门
d、后屏出口空气门
e、末过出口空气门
□2.13. 将过热器出口PCV电磁释放阀投“自动”。

□2.14. 当汽包压力升至0.5MPa时,关闭顶棚入口集箱疏水电动门和手动门,投入高、低压旁路;通知检修人员热紧螺丝。

□2.15. 当汽包压力升至0.6MPa时,投入连续排污。

□2.16. 当汽包压力升至1MPa时,若汽水品质不合格,可增加排污量;同时对减温水系统进行反冲洗。

□2.17. 当主汽压力升至---MPa时,应适当减少燃料量,保持汽压稳定;当炉侧主汽温达---℃、再热汽温达到---℃时应保持汽温稳定;调整高、低压旁路,检查蒸汽管道疏水已开启,充分暖管缩小炉侧与机侧之间汽温的温差。

1.1.汽轮机冲转前的蒸汽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并在并网后8小时内达到正常运行时的标
准。

□2.18. 冲转参数合格后,汽机挂闸和冲转;
□2.19. 升负荷阶段蒸汽参数对照表(参考值)
□2.20. 可根据燃烧升负荷需要启动B层制粉系统运行;
□2.21. 通过炉膛火焰电视观察炉内燃烧工况,手动缓慢增加给煤机转速,控制主汽温上升率在2.0℃/min,主汽压控制在0.091MPa/min;
□2.22. 当负荷升至25--30%,注意监视汽包水位的变化,根据给水泵转速和给水旁路调整门开度情况,可将给水由旁路切换至主路运行,切换时应注意给水流量切换前后值及汽包水位变化。

□2.23. 当A、B制粉系统均已达到20t/h以上出力时,可启动C制粉系统运行,在投运C 给煤机时,可适当减少A、B给煤机煤量运行,同时投入除尘器第二电场运行。

□2.24. 负荷升至35%时,主汽压力约10MPa,此时暂停升负荷,根据炉水含硅量进行洗硅,炉水含硅量与汽包压力关系见下表所示:
□2.25. 洗硅时炉水二氧化硅控制标准
□2.26. 整个升压升负荷过程中,对炉水含硅量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并根据化学报告炉水含硅量来控制锅炉升压范围。

所谓洗硅,是通过连续排污及定期排污将含盐浓度高的炉水排掉,以保证蒸汽含硅量在规定范围内这个过程。

□2.27. 当炉水含硅量超过规定值时,应停止升压升负荷,维持燃烧稳定,进行洗硅;必要时可降低汽包压力进行洗硅,待炉水含硅量在规定值以下,才可继续升压升负荷。

□2.28. 当负荷大于40%,启动第二台给水泵并入给水系统。

□2.29. 当负荷升至50%,根据燃烧情况退气化小油枪。

□2.30. 当负荷达60%时,再热汽温达538℃,将燃烧器喷嘴摆角控制投入自动和再热器事故喷水控制投入自动,根据燃烧和升负荷要求,启动D制粉系统运行,缓慢增加给煤机转速,注意汽温汽压的上升速度。

□2.31. 机组负荷180MW,4台制粉系统运行正常,各燃煤火焰监视器指示正常,炉膛负压稳定,投入电除尘第三、四电场运行;调整稳定后将氧量控制投入自动调节。

□2.32. 当各给煤机煤量偏差较小时,可投入给煤机自动控制,投入煤主控自动。

□2.33. 检查锅炉给水、减温水、风量、制粉、炉膛负压、除氧器水位、凝汽器水位、加热器疏水、轴封压力、主汽压力控制自动状态工作正常,投入锅炉主控自动,机组在CCS 方式运行。

□2.34. 根据需要可在DEH投入一次调频。

□2.35. 机组在CCS方式下运行,此时把负荷目标指令设定为300MW,负荷变化率为3MW/min,继续升负荷至300MW。

□2.36. 当负荷升至80%时,对机组各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正常、燃烧稳定后,视汽温和减温水量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吹灰。

3.启动操作要点:
□3.1. 汽包压力及燃料量控制
□3.1.1. 启动期间采用气化小油枪点火方式,点火大油枪都具备投用条件,以便在必要时稳燃;
□3.1.2. 点火期间通过控制燃料量来控制温升率,点火初期控制温升率不大于1℃/min;当汽包压力大于4MPa以后阶段允许汽包温升率不大于1.5℃/min;
□3.1.3. 锅炉点火操作时,注意对空气预热器进行吹灰,锅炉启动期间应连续对空气预热器进行吹灰,防止尾部受热面发生二次燃烧;
□3.1.4. 当首台磨煤机启动时,可利用给水量调整升压、升温速度,必要时可调整连排、定排的排水量加以控制;
□3.1.5. 锅炉起压后,升压升温速度可用燃料、水量及过热器疏水门的开度相互配合调整;
4.启动期间危险点预控:
□4.1. 严格执行机组运行规程,按照正常的冷态启动点火升压程序启动锅炉,控制炉水温升率 1℃/min;在此期间,应加强汽包水位监视,必要时汽包平台派专人看护,并保证联络畅通,随时掌握就地水位与DCS画面水位显示的变化趋势,杜绝汽包满水、断水事故的发生;
□4.2. 机组调试启动期间,应经常检查炉内燃烧情况,并进行燃烧调整,防止不完全燃烧,并对进行连续吹灰,防止空气预热器等处尾部烟道发生二次燃烧;
□4.3. 加强锅炉燃油系统的运行巡视,并确认下列区域消防水备用且已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燃烧器区域、燃油操作台区域、油系统区域;
□4.4. 做好厂用电中断后的事故预想和事故处理预案,一旦出现启/备/变停电事故,应立即进行锅炉闷锅操作;
□4.5. 启动期间严格控制炉膛出口温度,再热器干烧时炉膛出口烟温不允许超过538℃
□4.6. 严禁启动系统超压、超温;
□4.7. 启动期间,应加强对运行系统、设备的监视和就地巡查,检查锅炉膨胀情况、并及时记录膨胀指示计读数,检查管路支吊架及临时管路加固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值长;
□4.8. 在启动过程中发生事故或危急状况,按#1机组运行规程的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4.9. 发生水位太低造成炉水循环不良或水位太高过热蒸汽带水造成过热器温度突降等异常情况时,采取紧急停炉的措施;
□4.10. 启动初期蒸汽量较少,减温水投入时应将减温器后气温控制在饱和温度以上,以防过热汽进水,引起爆管;
□4.11. 锅炉房、汽机房的消防系统已正常投入;
□4.12. 启动期间应严格执行五沙热电的各种预案、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