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摘要
纳入符合单纯性肥胖诊断标准患者60例,均为H市中医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针灸门诊美容减肥专科收治的患者。

对纳入研究的60例患者进行分组,每组3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与治疗组。

治疗组(针灸调体组)采用调节脏腑功能与调神相结合的针灸方案,实施治疗,对照组30例均实施普通针刺治疗,然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体重、BMI、临床疗效。

针灸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效果优于普通针刺治疗,更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体重、BMI,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疗法;单纯性肥胖;临床疗效
前言
现如今,单纯性肥胖的常规应对策略主要有控制饮食、合理的运动干预、药物和减肥手术等。

这些治疗手段无法满足所有的患者治疗需求,有各自的局限性的。

然而中医药的治疗单纯性肥胖方法多样,可以适用于大部分患者。

根据以上提到的单纯性肥胖辨证分型,传统上,医学治疗以健脾除湿、清热利湿、疏肝理气、温肾健脾、滋阴清热等为主,并采用单一或复合的中医辨证论治、针刺、灸法、穴位埋线、推拿等多途径治疗,传统方式毒副作用少,且适用范围广泛,值得推广。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纳入符合单纯性肥胖诊断标准患者60例,均为H市中医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针灸门诊美容减肥专科收治的患者。

(二)纳入标准
①以上诊断标准三项中有两项或以上符合;
②年龄18-50岁,自愿配合检查和接受治疗者;
③由受试者或其直系亲属签署的知情同意书;
④近3月内未使用药物及其它其他方法减肥者。

(三)排除标准
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②近3月内使用有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的药物或用其他方式减肥者;
③严重过敏体质或是疤痕体质者;
④患有继发性肥胖的受试者,如患有继发性下丘脑脑病、垂体疾病、胰岛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长期使用激素药物引起的肥胖;
⑤精神病受试者或有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及肝肾功能障碍等严重原发疾病者。

二、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变化情况比较
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体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体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变化情况比较(±s)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比较
治疗组的疾病程度、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满意度得分和QLS总
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的社会维度、满意得分和QLS总分均
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后疾病程度、生理维度、两组心理评分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疾病严重程度、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满意度评分及QLS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QL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疾病严重程度、生理维度评分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一)肥胖体质调理的重要性
肥胖不仅是一种疾病,而且是各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美国糖尿病协会通
过调查发现,糖尿病的发病率与肥胖成正比。

肥胖程度越高,患糖尿病的几率就
越大。

肥胖也是高血压的高危因素之一。

大样本发现,40至64岁的肥胖者患高
血压的可能性是体重正常的同龄人的两倍。

此外,肥胖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
险因素,肥胖程度与发病率成正比。

这一结论对男性和女性仍然有效。

结果表明,体重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上世纪70年代末,一项针对75万人的大
型前瞻性研究发现,体重每增加五分之二,死亡的总体风险就会增加三倍。

研究
表明,肥胖会增加人口的死亡率。

因而,无论从患病率还是死亡率哪个方面,肥
胖对人群的威胁都在迅速上升,对肥胖的治疗刻不容缓。

(二)针灸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作用机制
1.对中枢神经的影响
相关医学研究表明,为观察电针治疗对SD大鼠各部位进食量、肥胖指数和
脂肪含量的影响,采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和神经细胞微电极记录大鼠下脑腹侧核和
内侧核(WH)的活动变化。

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针刺组大鼠的进食量、肥胖
指数和脂肪含量均明显降低,显著较高的下丘脑腹内侧核自行放电频度。

因此,
针刺将饱食中枢激活,促进减肥效果渠道的有效形成,同时作用时效能持续更长
时间。

2.对内分泌的影响
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在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胃肠道高热的患者中,针刺前患
者基础代谢率(BIR)、甲状腺素(T4)、肾上腺素(A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A)、唾液皮质醇(SCS)水平均较低,提示存在代谢异常、神经内
分泌调节功能转变现象存在,而针刺则能够促进患者BIMR、T4、AD、NA、ACTH、SCS水平的提升,以此认为针刺能够对脂肪进行有效动员、分解,提升能量消耗量,改变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偏低状况。

3.对消化功能的影响
肥胖与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通过刺激耳穴来使减肥目标得到切实有效的实现,机制为对患者脾胃消化系统功能进行调节。

相关医学学者观测了单纯性肥胖
患者44例针灸前后血浆5-羟色胺(5-HT)、组胺含量变化,发现和针灸前相比,
针灸后患者具有较低的血浆5-羟色胺、组胺水平,以此认为针灸能够有效抑制单
纯性肥胖患者的消化功能。

结论
人作为一个整体,肥胖作为一个症状,是身体机能失衡的外在表现,是身体
脏腑功能失调,情志失畅,形神分离的一个症候群。

为此,在本次研究中,着重
研究调节脏腑功能与调神的有机结合,针对所有的体质类型,强调形与神俱调,
通过改善患者的内脏功能,调节人体气血平衡,恢复人体气气的正常升降功能,
清除体内多余的可见杂质,从而达到阴阳平衡和便秘,形与神俱的效果。

在进一
步证实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有效性的同时,为临床更深入的研究针灸治疗单纯
性肥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本研究主要是以针刺单纯性肥胖的随机对照试验对对照设计进行分析,对于
推广整个针灸临床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不够全面;基线资料与结果分析部分还
涉及许多统计方法的问题,有限于篇幅与时间未能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金京,史之煊,黄前前,张一翔,曾露瑶,陈少清.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
析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选穴规律[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
24(06):2472-2480.
[2]宋冰心,杨峰.基于体质理论指导的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研究进展[J].江
苏中医药,2022,54(07):78-82.
[3]陈仁凤,刘万川,张文斌,张新亚.穴位埋线与温针灸治疗中重度单纯性
肥胖疗效比较研究[J].新中医,2022,54(10):176-179.
[4]熊婕,雷蕾,李海燕,韩晨静,刘华云.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针灸治疗单纯
性肥胖的取穴规律[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2,46(01):20-26.
[5]王卫.针灸推拿结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21,40(10):118-1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