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24课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小说和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24课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小说和艺术岳麓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七十八
第1题【单选题】
中国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南方建都的王朝,大都短命;而都于北方者,大都国运长久。

基于种种原因,明朝迁都北京。

决定迁都的皇帝是( )
A、明太祖
B、顺治帝
C、康熙帝
D、明成祖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被誉为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的是( )
A、长城
B、赵州桥
C、卢沟桥
D、故宫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辉煌,李约瑟认为,“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下列科技成就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齐民要术》
B、赵州桥
C、活字印刷
D、《天工开物》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 )
A、关汉卿
B、汤显祖
C、马致远
D、王实甫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小明在暑假期间到北京旅游了一趟,回来后,爸爸考了他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主要修筑于什么朝代?你知道吗?( )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扬州八怪之一,擅长画竹工书法。

他用汉八分杂入楷草行,自称“六分半书”,主张“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他是( )
A、米芾
B、黄庭坚
C、唐伯虎
D、郑板桥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长城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今天的万里长城是明清修筑的雄伟工程,它东起鸭绿江,西至( )
A、山海关
B、居庸关
C、嘉峪关
D、陇西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

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

”这说明( )
A、唐诗影响深远
B、科举制促进唐诗的繁荣
C、唐诗取材广泛
D、唐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福州工艺“三宝”中有“一宝”被誉为“天下惊无双,人间疑独绝”,它是脱胎漆器。

其他“两宝”是①景泰蓝②纸伞③寿山石雕④角梳(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指南针、《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等科技成果都( )
A、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B、属于医学研究领域
C、反映了宋朝的科技水平
D、促进北宋商业发展
【答案】:
【解析】:
第11题【问答题】
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封建社会城市形成的原因。

(2)概述材料二中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的影响。

(3)材料三中,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的原因有哪些?(4)观察材料四柱状图,说出我国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时间段,并简述理由(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城市化发展进程的认识。

【答案】:
【解析】:
第12题【问答题】
列举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A《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国防建设是国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的国防建设以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为依据,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坚持同国家建设协调发展,坚持全体军民共建国防的原则,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

材料一:请读图
材料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摘自《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
材料三: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摘自北师大八下历史教材)
材料四:韩国为了预防朝鲜的军事行动,要求美国在自己本土上部署“萨德”导弹,因为韩美是军事同盟。

“萨德”导弹属于一种维护韩国自己的安全防御系统。

但是“萨德”的覆盖范围太大了,对中国也同样造成了威胁,所以中方反对韩部署“萨德”导弹。

中国因为反对“萨德”导弹,对韩国进行一些制裁,会对国内经济造成损失,尤其是韩国国内一些跟中国有外贸合作的商人反对部署“萨德”。

仔细看图或者回忆所学知识,秦长城和明长城的修建分别是为了抵御哪一少数民族的进攻?依据图二指出明长城的起止点。

秦长城和明长城的修建都是为了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有人由此认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战争与冲突。

你认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歌曲中“……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长城”指的是什么?其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由上述材料可知我国研制核武器的目的是什么?在“文革”时期我国国防在核技术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举两例说明)
国防建设是每个国家重视的任务之一,面对韩国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及复杂的周边局势,中国应如何加强自身的国防建设?
【答案】:【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