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小结
中华优秀传统
正 文化的主要内
确 容与特点




传 统
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当代价
文值

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人文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对待传统文化 的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必要性
优秀传统文化是......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不 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产生于约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539年波斯入侵, 致其亡国,文化湮灭


产生于约公元前 2100年,夏商周
产生于公元前
春秋……宋元明
3200年以后
清……至今 ,文
公元前1500年
化一脉相承,生
雅利安人入侵
生不息。
,雅利安文化
②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源远流长
3、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①源远流长(从纵向时间角度看,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从未间断)
②博大精深(从横向涵盖内容角度看,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
③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
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是世界文明古国 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
补充: ④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⑤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3. 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特点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贡献和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3)中华人文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
1.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①核心思想理念:
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张衡地动仪
特别提示: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华传 统文化有优秀和落后之分,不能一概而论。
2.传统文化不等于过去的文化。过去的文化,部分被历 史淹没,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并保留至今的文化才是传统 文化。
3.中华文化的特点











①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博大精深
产生于约公元前 3500年,先后希腊 化、罗马化、伊斯兰 化,现沉睡千年
①中华文化在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 深远影响,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世界的意义)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优 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对中华民族的意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传统文化为什 么存在糟粕?
(1)中华传统文化存在糟粕的原因(局限性) 主要产生于封建社会,是对当时政治经济的
反映。不可避免有陈旧和过时的东西。( 如 封 建 特权思想、等级意识)
(2)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 P94第一段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 创造得来的(劳动创造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 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国内各民族)
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 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 人。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内涵
指的是在文化继承的过程中, 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 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 华与糟粕。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
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对处理国际关系的意义
当中 代华 价优 值秀
传 统 文 化 的
➢ ①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 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对国 家发展的意义)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祸兮,福之所倚;
三人行,必有我师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福兮,祸之所伏,
焉,择其善而从之, 筋骨,饿其体
物或损之而益,或

其不善而改之。 肤,……
益之而损。
“法”、“术”、 “势”相结合的 治国方略。
(4)就科技而言,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许多古代发明和发现早于欧洲数百年之久。 我国在天文学、气象学、医药学、农学、数学等领域都取得了独特的成就。

今天,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多 种场合,人们往往行跪拜礼,给长辈 磕头表达尊敬和孝道。厦门一学校学 生在学校操场上集体做“跪拜礼”的 视频在网上热传,引起不小的争议。
有人称赞:跪拜礼是一种文化,值得弘扬传承下去!也有人反对, 称跪拜礼是封建糟粕,应该剔除。对此,你怎么看?
归纳: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7.2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形成与发展 主要内容
特点 态度
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人文精神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当代价值
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解决发展问题提供借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学习目标】 1.阅读教材P92第一段,标记中华文化的发源和形成 2.阅读教材P92第二段,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3.阅读教材P94第一段,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及重要意义 4.阅读教材P95第一段,识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5.阅读教材P96,分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当代价值)
(2)就艺术而言,商代的四羊方尊、西周的青铜艺术、秦代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魏 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水画、唐宋元时期的宫廷画和文人画、明清时期的园林建筑等, 代表了不同时期的艺术成就。
(3)就哲学而言,先秦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兵家等诸子之 学,两汉的经学,魏晋的玄学,隋唐的佛学,宋元明的理学,明清的实学,等等, 代表了不同时期中国先哲思考宇宙、问辩人生的思想硕果。
②中华传统美德:
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
③中华人文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
【非意识形态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在文学、艺术、哲学、 科学技术等方面。
(1)就文学而言,先秦的《诗经》《楚辞》《尚书》,西汉的乐府诗,东晋 的田园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文学成就。
文成公主和亲
昭君出塞
赵 武 灵 王
胡服骑射
(3)中华文化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 进了自身的发展。(中国与世界)
总结:中华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劳动中创造) (2)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 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① 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 特的精神标识(国内各民族) ② 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中国与世界)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 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当代价 值(原因)
重要性
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筑牢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等思想为解决当代中国和 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等思想有助于...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药则是我国多个民族共同的习俗。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
地域界限,成为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结合材料,说明应该如何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 ①应加强保护,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端午节各地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呈现出各自特有 的色彩。 ②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积极的、向上的内容,剔除消极的、落后的内容。 ③坚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立足时代发展的要求,顺应时代的变迁,融入新的时代内涵。 ④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发挥其积极 价值,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
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重大疫情面前,人民安全和身体健
康是第一位的。
对解决当代中国发展的问题的意义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
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
对提高民族凝聚力的意义
指的是在文化发展创新的过程中,不 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 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侧重 点
侧重于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正 侧重于在继承基础上的文化发展和创
确对待传统文化,改造传统文 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
化,古为今用的过程。
过程。
联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 系 过程,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分析题赏析: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由于地域广
大,民族众多,各地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
午,贴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等,除
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于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端午节上山采
➢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 共同的价值观。能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 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对民族凝聚力的意义)
➢ ③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蕴含的思想,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 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对解决今天问题 的意义)
➢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 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处理国际关系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