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以人为本,打造新时代新型企业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位一体,以人为本,打造新时代新型企业文化
——宋作宝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文化已逐渐成为一个企业的精神和灵魂,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不断地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创新力和生命力,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保证。

人是企业的根本,不断地满足员工的需求,以人为本,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浓重的归属感,成为企业的主人翁,让员工在不断地为企业创造价值、实现企业价值目标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价值应当是新型企业文化的追求。

当今时代,企业员工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上班工作发工资的模式,员工逐渐的更加希望能够得到关注、得到人性化的管理、得到人文关怀、得到尊重和赏识。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不断地探寻新的管理模式、不断地调整对员工的福利待遇结构方式,不仅仅给员工以物质上的回报,还要从精神和思想上使员工不断地受到鼓舞和感化。

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中共十六大指出要以人为本。

时代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变化,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的逐渐变化使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感受,这些感受包括得到别人的信任、尊重和赏识等等。

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管理要符合人性化的要求。

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至少应该符合科学的管理原理,它不是以管理者的个性来定义的一种管理模式,相反,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应该更多的考虑到员工或者被管理者的个性差异和最基本的人性问题。

在人性化的管理之中应该体现出对不同性别、年龄、工作性质等各方面的不同方式的管理。

比方说对于女性员工的管理要考虑到女性特殊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在体力工作安排和教育培训方式上都要有合理的安排和方式方法;对待比较年轻的员工,这个群体充满理想、活力和激情,他们有胆识和魄力但同时他们在经验和阅历上又是不足的;对于年长的员工,这些人拥有丰富的经验和阅历,但是同时他们缺少激情和创新,如何能够将这两者合理的安排,让年轻的员工在大胆工作的同时不断地学习到经验不断地完善自己,逐渐的变成一个成熟稳重又不失激情的员工,让老员工在稳扎稳打的同时能够在工作中有所创新,而不是让年轻人在工作中一味的摸索,犯了错误就狠狠的批评,给老员工硬性下达创新指标完不成的就想办法处罚,这是行不通的,也是不人性化的。

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是对人作为一个个体的尊重的一种管理模式,也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被强烈要求的一种管理模式,谁掌握了人性化的管理谁就能得现时代的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

多彩的人文关怀
中共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两个新名词透露了中共“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

以前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人,现在提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始关心人内心的感受,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随着精神文明的不断提升,员工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改变。

忙碌的工作和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不断地产生越来强烈的工作热情枯竭和生活压力感。

如何让员工在工作之余体味到企业的人文关怀,使员工与企业之间不再是简单的价值交换的关系,让自己的员工对企业产生精神上的依赖,从而不断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应该是现代企业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那么如何开展人文关怀特别是开展有企业特色的人文关怀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企业的实际出发,针对企业的性质和员工工作生活中最缺乏的方面开展。

例如:工作性质相对来说比较安定,主要以生产为主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员工大部分时间用于生产很少有学习和娱乐的时间,这样的企业可以从开展知识培训和文艺活动等方面入手;对于以办公为主的企业,
员工大部分时间坐在办公室,长时间的面对电脑和文字会使人产生大脑疲劳和思维的僵化及其他职业疲劳,这样的企业可以从偶尔的开展户外活动或者运动竞赛等方面入手,使自己的员工有机会走出办公室,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并且可以增强体质等等;对于一些文化氛围不是很浓厚的企业,就可以从增强员工的文化感受方面入手,比方说开展书法比赛、绘画展览、送春联活动等等,另外企业可以在一些特殊的节假日给员工以不同形式的人文关怀,比方说三八节给妇女同志送温暖、过年老板给员工送祝福等等。

企业的人文关怀必定会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浓烈的感恩情怀,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必定会成为一个企业获得人心的一大重要法宝。

合理的福利待遇
企业价值的根本创造者还是员工,所以回报员工是一个企业必须要做的,怎样能够更好地回报员工使员工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应当是企业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传统上的福利待遇,一般指现在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

现在的福利待遇则是指企业为了保留和激励员工,采用的非单一现金形式的报酬,它应当包括保险、实物、股票期权、培训、带薪假等等。

合理的安排和发放福利待遇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一、社会保障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这四类险是我国劳动部门规定各类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的社会保险福利。

除员工月工资外,企业为这部分保险大约支付相当于工资额的10-20%.有些效益较好的企业还为员工提供了牙医保险、家庭财产险、重大伤残保险等。

部分有海外雇员的公司还在聘用合同中承诺为这些雇员的配偶、未成年子女提供医疗、伤残等各类险。

二、工作午餐
是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免费或低价午餐。

有的企业虽然不直接提供工作午餐,但提供一定数额的工作午餐补助费。

三、有偿假期
有偿假期是指员工不来上班工作仍可取得收入的福利项目。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产假、病(工伤)假、事假、探亲假、婚假、丧假等等国家法定员工依法取得缺勤收入的福利待遇。

2.公休:是指员工根据企业的规章制度,经上级领导同意,一年中可以享有若干天的有薪假期。

企业一般根据种种条件,规定员工每年有五天至十四天的公休假期。

3.法定节假日:国务院规定中国公民依法享有的包含春节、国庆等的十天节日假。

有些企业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了一些节假日,如:中秋节、端午节、厂(司)庆日等等。

四、培训
随着企业对优秀人才和合格员工的渴求,不少企业已明确提出“培训是员工最大福利”,不断加强对员工培训的设入。

目前跨国公司的培训投入费用一般占到年销售收入的0.5%-2%,并且这个比例仍有上升的趋势。

相信国内的企业在未来若干年的发展历程中,必将越来越重视培训的投入和产出。

五、五险一金
1、养老保险:单位:22%、个人8%
2、失业保险:单位:2%、个人1%
3、生育保险:全由单位负担(0.5%)
4、工伤保险:全由单位负担(0.5%)
5、医疗保险:单位:12%、个人2%
6、公积金:单位:7%、个人7%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合理的安排好福利待遇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强烈的归属感
当今时代,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而是逐渐的转向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

员工追求在努力为企业实现价值目标的同时不断地完善和积累并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

企业使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能够使员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完全的由“要我做”转变成“我要做”,这种思想的转变必然会带来行动的和结果的巨大变化。

企业归属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复杂的过程。

其形成后将促使员工将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相融合、相统一,使员工对企业的发展目标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为达成个人和企业的目标而不断强化自我并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企业归属感的意义就在于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让员工将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最终会使企业经营目标和个人劳动目标同步实现。

因此,能否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如何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是现现代企业管理者应该思考的一个日益紧迫的问题,解决了这一问题职业热情枯竭现象便会迎刃而解。

共同的社会使命和价值目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只有志同道合者才能共举大事。

一个团队没有共同的使命和价值目标早晚会解散、一个企业不能够与自己的员工拥有共同的社会使命感和共同的价值目标也必定将行之不远。

员工只有与企业的社会使命感产生共鸣,只有与企业达成共同的价值目标才能使自己在企业中有更好的发展和发挥,也只有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日月的积累才可能使企业不断地发展和壮大最终实现企业的价值目标。

时代在发展,人类也在不断地进步。

在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企业要长久高效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只有让于员工能够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让员工能够真正与企业拥有共同的社会使命和价值目标才能使企业与员工互利共赢。

四流的企业做产品,三流的企业做服务,二流的企业做标准,一流的企业做文化,五位一体,以人为本,打造新时代新型企业文化,必定会使企业不断地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创新力和生命力,让企业基业长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