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综合教案】主题名称:我们是一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综合教案】主题名称:我们是一家主题由来:
接待班
幼儿的触觉、感知觉发展相对滞后,对自己的身体了解的也不多,为了使幼儿更好的了解自己,生成此主题。
活动目标
问题板块
主题墙报
区域游戏相关内容
家庭合作
资源利用
1.培养孩子最初的探索兴趣。
2.使幼儿对自己的各个器官有初步的了解。
儿童问题:
眼睛为什么能看见东西?屁是哪来的?
教师指导:
利用各种材料,充分的让幼儿的手、眼、鼻、嘴等各种器官来感知来认识。
使用豆子、沙子、果壳、布片和砂纸等各种材料制作作品,并装饰主题墙“我们是一家人”
图书区:
介绍人体主要器官的书籍。
“牙齿的故事”、“鼻孔的故事”、“脚的故事”、“每个人都要大便”、“放屁”。
巧手区:投放各种不同质感的物品,不同味道的水,让幼儿尝试。
放一面小镜子让孩子们观察他们的器官。
请家长每人带一面小镜子投放在巧手区,请幼儿观察。
向儿童介绍面部特征的保护方法。
请家长为幼儿带来各种果壳、各种豆类、各种废旧物品。
1.在线查看信息。
电脑游戏:了解我自己
2、家长资源。
活动网络图
570)this.width=570;"border=undefined>
主要活动:
1、圆鼻孔与弯嘴巴
2.冷宝宝和热宝宝
3、奇妙的口袋
4.触觉游戏
活动一:圆鼻孔与弯嘴巴
活动目标:1。
通过探索鼻子和嘴巴的不同功能,初步培养孩子的探索欲望。
2.
2、通过蒙眼睛、捏鼻子的方法使幼儿初步了解自己的鼻子和嘴的功能。
活动形式:团体活动
材料与准备:糖水、醋水、盐水、酒精水、布条,人手一份。
设计意图
师幼互动
教育反思
帮助幼儿在感知的基础上,初步了解鼻子和嘴的基本功能,在感知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一、辨别
(一)把幼儿的眼睛用布蒙上,用鼻子区分出杯子里分别装的是什么水。
(二)脱下抹布,用手捂住鼻子,用嘴品尝,分辨杯子里有什么水。
(三)说说哪种水可以用鼻子区分出来,哪种水可以用嘴区分出来。
(四)分别捂住鼻子和嘴巴,用鼻子和嘴巴感觉呼吸。
二、总结
总结一下鼻子和嘴巴有很多用途,一些东西
鼻子和嘴都可以完成,有些事情只有鼻子或嘴
完成。
(一)向幼儿介绍小鼻毛的作用。
(二)教育孩子们在户外时多用鼻子呼吸。
幼儿通过用鼻子闻、用嘴尝,分别辨别出了各种不同味道的水。
在此过程中,使幼儿
对鼻子和嘴的基本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了解了初步的保护自己的鼻子和嘴的方法。
活动二:冷宝宝和热宝宝
活动目标:1、利用各种感官,辨别冷与热,发展幼儿的感知觉。
2.培养孩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形式:小组活动
材料和准备:一个透明的冷热水杯(带盖)
设计意图
师生互动
教育反思
在活动中,努力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的感知机会,鼓励孩子们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冷和热。
对儿童进行初步的自我保护教育。
一、猜一猜
(一)给我看看带盖子的冷热水杯。
请幼儿不用手模,说说哪一杯是冷水,哪一杯是热水。
(二)孩子们自己尝试。
二、试一试
(一)引导孩子们使用他们的各种器官来感受水。
(二)打开盖子请幼儿观察。
(三)摸摸它。
(四)请幼儿感觉一下班内哪些是冷宝宝,哪些是热宝宝,哪些不冷也不热。
(五)在家里谈论什么是冷宝宝,什么是热宝宝。
三、教育幼儿在情况不明时要小心试探,保护自己的安全。
通过使用眼睛和手,孩子们可以感受到水的温暖和寒冷,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三:奇妙的口袋
活动目标:1。
使用“触摸”和“气味”的方法来区分颜色、形状、质地、气味和味道的差异。
2、通过奇妙的口袋发展幼儿的感觉,培养幼儿探索的意识。
活动形式:团体活动
材料与准备:奇妙的口袋里放几种颜色、形状、质感、气味、口味不同的水果,如:香蕉、苹果、梨、橘子等。
设计意图
师幼互动
教育反思
在感知的过程中,发展幼儿初步的触摸觉及嗅觉。
一、猜猜看
(一)拿出奇妙的口袋,鼓励幼儿猜想里面有些什么。
(二)不要打开袋子,鼓励孩子们想办法知道里面是什么。
(三)引导幼儿说出“摸”与“嗅”等方法。
二、试试看
(一)用嗅觉辨别气味,判断口袋里有什么水果。
(二)让孩子把手伸进口袋,摸摸袋子里的东西,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圆”和“弯”。
(三)让幼儿拿出来看一看,引导
小孩
议论水果名称、颜色、形状。
四)强调儿童耳朵、手和嘴的不同功能,鼓励儿童经常使用他们的感官。
通过摸与嗅的方法提高了幼儿利用多种感官辨别的能力。
培养了幼儿的探索意识。
活动四:触觉游戏
活动目标:1、通过感受物体的冷热、光滑、粗糙、软硬等特征,训练幼儿的各种感官。
2.使用各种材料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
活动形式:小组活动
材料和准备:皮球、石球、冷热水、皱纹纸、光电纸、触摸盒。
设计意图
师生互动
教育反思
儿童的触觉不够灵敏。
在活动中,老师为孩子们提供各种不同质地的材料,帮助孩子们在感知过程中发展触觉感知。
一、摸一摸它们有什么不同
(一)袋子里有两个球。
这些球有什么区别?
(二)两杯水看起来一样,有什么不同?
(三)起皱的纸和光电纸有什么区别?
二、摸一摸,摸箱里有什么?
(一)根据特征触摸物体。
老师说这个物体的一些特征,比如柔软,孩子们可以触摸到。
(二)摸物配对,在每个摸箱里放一些特征较明显的物体,幼儿通过触摸找到相同特征物体,如:砂纸和百洁布。
(三)摸摸它。
脸、身体、衣服、指甲、纽扣、肚子等等。
什么是软的,什么是硬的?什么是冷的,什么是热的?什么是光滑的,什么是粗糙的?
(四)摸一摸教室里、院子里,什么是软的,什么是硬的?什么是凉的,什么是热的?什么是光滑的,什么是粗糙的?
活动延伸:老师经常带孩子触摸各种物品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并逐渐辨别细微的变化。
幼儿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运用自己的各种器官感知事物的能力大大提高,对周围事
物及自己的身体有了初步的了解。
思想指挥棒:
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对我们都很重要,你听为什么牙牙哭了,因为牙牙有洞洞,怎样
让牙牙笑呢?如果我们流鼻血了应该怎么办?危险的事情我不做,鼻孔、耳朵、嘴巴让小
玩具住在里面,我们的身体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