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上的两次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历史上的两次改革: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
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时间646 1868
内容无见教材
相同⑴改革派都在天皇的支持下,在斗争中获胜,取得政权,进行改革.②改革的结果都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
渡,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③在改革中都积极学习
世界先进文化,大化改新仿效中国隋唐制度吸收中国文化,明治维新积极学习西
方先进生产技术,提倡“文明开化”
不同封建制性质改革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启示要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实行改革开放,国家才能强盛。
只有不断地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富国思想,不断地推行改革,才能使自己的民族和国家
在世界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日本民族崛起给我们
的启示。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点
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不同点背景日本幕府统治腐朽;外族入侵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参加者
中下级武士、农民、市民、商
人、手工业者等
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少数官员领导力量
倒幕派掌握了实权,得到人民
拥护,推翻了幕府统治
维新派力量弱小,依靠没有实权的
皇帝,没有发的人民群众。
结果
成功。
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逐渐强
大起来
失败。
中国仍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
机
相同点背景改革前,两国都处在封建的统治之下,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内容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重大措施
领导者
日本由中下级武士领导,中国由资产阶级戊戌领导,都具有资产阶
级倾向
影响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都对社会起了推动作用
俄、日资产阶级改革的比较
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不同点原因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封建的幕府统制阻碍了资本主
义的发展
内容见教材见教材
时间都发生在19世纪中期
相同点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都受到了阻碍
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
改革后国家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改革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都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