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物理复习模拟真题试卷附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中考物理复习模拟真题试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体育运动场上有许多地方用到了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跳板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在上升过程中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
B.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利用身体的惯性;
C.掷出去的铅球总是沿曲线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
D.在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
2.小新同学家中的墙壁上竖直悬挂着一指针式电子钟,当其因电池电能不是而停止时,指针
最可能停在如图中所示的哪个位置附近......................................................................... ()
3.一个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物
体将 ........................................................................................................................................ ()
A.立即停止运动B.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C.速度减慢,最后停止D.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4.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
A.实验中,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
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
C.细高的量筒与矮粗的量筒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
D.矮粗的量筒中的液体较多,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5.质量为60g的无色透明液体,其体积为75mL,则该液体可能是〔〕()
A.水B.煤油C.酒精D.硫酸
6.一个上、下底面材料相同的圆台型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按图(a)所示放置时,匀速将物
体拉动的水平力大小是F a;按图(b)所示放置时,匀速将物体拉动的水平力大小是F b.则 ................................................................................................................................................ ()
A.F a>F b B.F a<F b
C.F a=F b D.不知速度,无法判断
7.在图所示的电器中,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是()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定值电阻R0为5Ω。
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发现能使电流表(“0-0.6A”或“0-3A”)和电压表(“0-3V”或“0-15V”)的指针同时达到满刻度线。
则R0的电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可能是 ................................................................................................................................................ ()
9.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 ()A.红、绿、蓝B.红、黄、蓝C.红、黄、绿D.黄、绿、蓝
10.假如你的邻居经常引吭高歌,干扰你的学习或体息,为了减少干扰,下列措施中的无效的是:()
A.将门窗打开让空气流通B.用棉花塞住自己的双耳
C.用棉毯挂在分隔的墙壁上D.请邻居歌唱时放低音量.
11.钢琴与小提琴分别有“乐器之王”和“乐器皇后”的美称,当它们合奏同一乐曲时,我们
仍能分辨山它们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12.拿一张硬纸片,让它从一木梳上很快地划过去,再让它慢一点从同一木梳上划过去,两次用力大小一样,则两次发出的声音〔〕()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前三项都不同
13.下列设备的运行与电磁波无关的是:
A.医院里,医生利用B超可观察到母体内的婴儿情况;
B.“嫦娥一号”接收地面指挥中心的运行指令实现变轨而奔向月球;
C.汽车上安装有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确定行驶路线和距离;
D.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救灾人员利用卫星电话恢复了与外界的通讯联系.
14.在现代生活中,移动电话(俗称手机)是人们最常用的通信工具之一。
手机间实现通话或收发短信这种信息传递靠的是
A.超声波B.次声波C.声波D.电磁波
二、填空题
15.(5分)2003年10月16日6时54分,“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完成了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地安全着陆。
(1)火箭发射时发生的能量转化主要是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2)在飞船关闭发动机后绕地球飞行时,如果在舱内进行下列实验,与在地面相比,其中最难完成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用温度计测温度;B.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
C.用漏斗、滤纸过滤,除去水中的泥沙。
(3)如果将农作物种子携带到太空,然后再带回来进行种植实验。
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分)⑴小红利用一把钢尺在课堂上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践活动,这个实验说明尺伸出桌面的长短会影响音调的高低,伸出部分越短,尺子振动越,音调越。
⑵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3×103J/(kg·℃),1kg、20℃的水吸收了2.1×105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司机往汽车的水箱里灌水,这是因为水的大,所以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冷却效果好。
17.如图所示是工厂里用来吊运货物的行车滑轮组。
某次作业时,行车在钢丝绳的自由端用2000N的力,将重6000N的货物匀速竖直提升3m,接着又在水平方向移动6m。
则行车在水平移动货物的过程中,货物重力所做的功是 J;在竖直提升货物的过程中,货物重力所做的功是 J,行车滑轮组提升货物的机械效率为。
18.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的是: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指针要___________。
使用过程中,指针、弹簧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使用过程中,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______,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______N。
19.大气层里,空气的密度随着________而变化的,越靠近地面越_________,越到高空越
_______,因此在地面附近空气的密度___________。
20.电镀(在金属物品上镀一层防锈的金属)是利用电流的效应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流的效应工作的。
21.近视眼镜的镜片是镜,它对光有作用.
22.海事卫星电话在四川汶川地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和发送信号,卫星接收和发送信号要靠__________传递。
这种信息传递方式在我们生活中也很普遍,请列举一种
..生活中利用这种信息传递方式的装置:________。
三、实验探究
23.一般物质都是“热胀冷缩”的,物体受热时在长度方向上的膨胀叫线膨胀。
下表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记录(铜、铝线的横截面积相同)。
实验序号材料原长/m温度升高/℃伸长量/mm
1铜1100.19
2铜2100.38
3铜1300.57
4铝1300.69
5铝2100.46
6
请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1)该实验应准备的两件测量仪器是和。
(2)比较实验序号与 (或3 与 4),可得结论:当原长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固体的线膨胀与材料有关。
(3)比较实验序号1与2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4)为了进一步探究(3)中的结论,请在表格中空格里填上相关的信息。
24.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装置如下图
(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_____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______图做的实验,请将表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数据。
物量123
钩码重G(N)446
钩码上升高度h(m)0.10.10.1
绳端拉力F(N) 1.8 1.4 2.4
绳端移动距离S(m)0.30.50.3
机械效率η74%
(2)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
(3)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5.(4分)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
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并没有及时收拾实验器材,几天后他们来收拾器材时,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又都沉在容器底部,他们决定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
对此现象,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1: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2: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3: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马铃薯下沉;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
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⑴取三块马铃薯,编上A、B、C号,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⑵配制一大杯盐水;
⑶将三块马铃薯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现马铃薯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实验数据如下表:
马铃薯
质量/g体积/cm3
的编号
放入盐水前在盐水中下沉后放入盐水前在盐水中下沉后A44.839.24033
B56.148.85041
C77.367.96957
猜想2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猜想3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你认为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是:。
26.如图所示,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⑴对比A、B两套器材,你觉得应该选_____________套来完成实验,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两组同学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D所示,对比发现,他们相同点是: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不断上升/保持不变/不断下降)沸腾时,水的温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不同点是_________,
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只要回答出一个理由)
四、论述计算题
27.小丁同学骑自行车上学,先以15千米/时的速度骑了1
4小时,后因车子坏了,立即以5.4千
米/时的速度推行了5/12小时才到校.求: ⑴ 小丁的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⑵ 小丁上学途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2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1=8Ω,R 2=12Ω。
(1)当开关S 1、S 2都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6A ,求:电源电压为多大?
(2)当开关S 1、S 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2.5A ,通电时间1分钟。
求:R 3的阻值为多大?电流对R 1做的功为多少?
【参考答案】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
A
2.
A
3.
D
4.
C
5.
C
6.
C
7.
B
8.
C
9.
A
10.
A
11.
C
A
13.
A
14.
D
二、填空题
15.
(3)在失重状态下看种子的基因是否发生变化,2分。
(2)C,2分。
(1)化学,机械(或动能和势能),1分。
答对一个空不给分。
16.
⑴快高⑵70比热容热量
17.
0,1.8×104,75%
18.
指向零刻度;最大测量值;0~5N;3.6
19.
高度;稠密;稀薄;较大。
20.
化学磁
21.
凹透发散
22.
电磁波,移动电话(或手机、电视机、收音机、对讲机、无绳电话等其它利用电磁波的装置均可,填“电话”或“固定电话”不给分);
三、实验探究
23.
(1)温度计刻度尺
(2)2 5
(3)当材料与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固体线膨胀与长度有关:长度越长,伸长量也越大(4)①填铜时,固体长度除1m和2m外,其它长度均可;
②填铝时,固体长度除1m和2m外,其它长度均可
(1)甲乙η2=57%η3=83%(2)越低(3)增大物重
25.
(4分)
盐水密度增大,马铃薯会上浮而不会下沉,与现象不符
错误
正确
由表中数据分析马铃薯的密度增大,大于盐水的密度,导致马铃薯下沉
26.
⑴B(减少水的蒸发散热,)缩短加热时间。
⑵不断上升保持不变D组水需要更长时间才沸腾D组水的质量大(或者D组火焰小)。
四、论述计算题
27.
略
28.
(1)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R1与R2串联。
∴R总= R1+R2=20Ω
U=IR总=0.6A×20Ω=12V
(2)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R1与R3并联
∴U1=U3=U=12V
I1 1.5A
∴I3=I总-I1=2.5A-1.5A=1A
R312Ω
电流对R1做的功为 W1=UI1t=12V×1.5A×60S=108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