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 生物进化的原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物理
人教版 生物(初中)
第3章 第3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你知道吗
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 例
桦尺蠖(蛾)
18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那里的森林中 生活着一种桦尺蠖,其成虫是一种飞蛾。它们夜间活动,白天栖息 在长满地衣的树干上。1850年,一些生物学家来这里考察,发现大 多数桦尺蠖成虫的体色是浅色的,只有少数是深色的,这些深色的 桦尺蠖是浅色桦尺蠖在自然条件下的变异类型。
探究: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探究: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表达交流】 1.每一代中哪种颜色的“幸存者” 最多?与彩纸的颜色有什么关系?
红色“幸存者”最多, 红色和背景色相近。 2.比较每一代的“幸存者”,是否 所有颜色都有“幸存者”?为什么?
不是所有颜色都有“幸存者”。和环境颜色差异大者几乎没有 “幸存者”,因为这种颜色最易被捕食者发现。
——过度繁殖
自然界里很多生物的繁殖能力都远 远超过了象的繁殖能力,但各种生物 的数量在一定的时期内都保持相对的 稳定状态,这是为什么呢?
虽然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强,但其赖以生 存的各种资源都很有限,任何生物要想生 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空间等 而进行生存斗争。
由于生存斗争的存在,生物个体的数量 不会无限增多。
A 有很多是贴地蔓生的,这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隐藏
舟蛾
稚鸡
利于避敌
北极熊
云豹
利于捕食
保 1、体色与环境色彩相似 护 色 的 特 点 2、不易识别
警戒色
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 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
荔蝽(三龄若虫)
警 告 吓阻天敌,
保护自己
警 戒
1、色彩鲜艳,易于识别


特 点
2、具有恶臭、毒刺或毒毛
拟态
迷惑
外表形状与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相似
反之,那些不适应环境的不利 变异的个体,则很容易在生存斗 争中失败而死亡。
——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是一个长期并且连续的过 程,生物在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下不断进化,永远处在发展过程中,不 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
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环境改变是 生物进化的外动力。
适者生存
1.起初长颈鹿的 脖子有长有短。
案例分析:
原鸡
人工驯养
遗传和变异
人工不断选择 (符合人类需要 的生存下来)
新的物种
人工选择
定义: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经 过不断选择和培育形成生物新品 种的过程。
应用:1.狼的驯化和不同犬的品种的形成。 2.玉米的种植和不同品种的形成。
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
选择因素
结果
速度
人工选择
人类
满足人类
找一找有几只桦尺蠖
引起曼彻斯特两种桦尺蛾数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环境和天敌对桦尺蛾的选择作用。
被污染的环境,使得浅色型桦尺蛾容易被鸟类捕食而处 于选择劣势,黑色型桦尺蛾具有保护色而处于选择优势。
2.原因分析
这种体色称为保 护色,具有保护色的
保护色
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
选择结果 生物不断进化
新物种产生
达尔文和他的进化思想
《物种起源》 自然选择学说
过度繁 殖
过度繁殖
一棵一年生的植物,即使每年 只产生两粒种子,经过20年,后代 的数目就能超过100万棵。
因此按照理论计算,即使是繁殖 很慢的动、植物,也会在不太长的 时期内产生大量的后代而占满整个 地球。
可见,生物普遍具有过度繁殖的 能力。
鹿蛾
枯叶蝶
利于避敌、捕食
枯叶螳螂
共同点
三者保护性适应都是在进化 过程中:
1、通过长期自然选 择而逐渐形成的。
2、都有利于动物 的自我保护
探究: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提出问题】 动物的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

【做出假设】 动物的保护色是在环境的选择作用下形成的 。
【制订计划】
1.准备
2.分组
3.设计模拟探究过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当低处的树木叶子被吃光以后,长 脖子的长颈鹿可以吃到高处树叶而存 活,并繁殖后代;短脖子的则容易被 饿死,留下来的后代也较少。经过逐 代积累,产生了今天的长颈鹿。
长颈鹿祖先发生变异
个体有长颈、长前肢的 也有短颈、短前肢的
缺乏青草的环境下 长颈、长前肢的易生存
逐代选择
现代长颈鹿
2.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自然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 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蠖
100年以后,也就是1950年,曼彻斯特已经变成了一个工业城市。这 里工厂林立,烟雾弥漫,工厂排出的煤烟杀死了地衣,结果使树皮 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这时候,又有一些生物学家到这里考察,使 他们惊讶的是,这里的深色桦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而浅色的桦尺 蠖却成了少数。
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蠖
较快
自然选择
自然条件
保留对生物 有利的性状
漫长
巩固练习:
1、澳大利亚东部有一种外形奇特而美丽的琴鸟,它 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类等前来偷食
D 它们的卵和雏鸟,这是 ( )
A、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B、变异所造成的
C、条件反射造成的
D、自然选择的结果
2、有些岛屿常刮大风,那里的植物一般都很矮小,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
(1859)
自然选择
过度繁殖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 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 汰。
空间和资源有限

遗传变异
选择适应性变异


生存斗争
生物和无机环境

适者生存
生物在遗传的过程中产生不定向变异 结 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长期的生存斗争 果 环境对可遗传有利变异进行定向选择
——生存斗争
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在生存斗争中,什么样的个体能 够获胜并继续生存下去,什么样的 个体最终会被淘汰呢?
那些能够适应环境而继续生存下 去的个体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这些变异个体中,能够适应 当时环境的就是一种有利变异, 它们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继续 生存下去,并通过繁衍把这些有 利变异遗传给下一代。
试用用达尔文学说解释狼的凶猛、 善跑、狡猾的特性的形成过程
狼群中本就有个体差异,有的善跑,有 的不善跑,有的凶猛,有的不凶猛,有的狡 猾,有的愚笨;另一方面因食物、空间的有 限引发了生存竞争。凶猛、善跑、狡猾的狼 容易得到食物,在生存竞争中能够适应环境 而生存下来,并繁殖更多的个体,将该性状 遗传给后代,相反不凶猛、不狡猾、不善跑 的狼则会在生存竞争中被淘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