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周仲瑛击破癌毒治肺癌辨证如何稳准狠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医大师周仲瑛击破癌毒治肺癌辨证如何稳准狠案例
华医世界
图*国医大师周仲瑛老先生
原发性支气管癌简称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肿瘤,是全世界目前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癌症,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寿命。

西医治疗虽能一定程度控制病灶,减少复发转移,但毒副作用较大,患者耐受性较差。

中医药治疗对于早中期肺癌患者,可配合西医治疗减毒增效,对于晚期或不能手术和放化疗的患者,尤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国医大师周仲瑛老先生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名中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周老世代中医,幼承庭训,随父周筱斋教授学习中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70年,擅长急症、疑难病症的诊治。

提出“癌毒”学说,切实提高了肿瘤治疗的临床有效性。

今天小师妹从周老的医案入手,将其在治疗癌症方面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整理如下,分享给各位临床优秀中医师。

病因病机
病理因素痰、瘀、郁、毒
癌毒是在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紊乱,或者痰、瘀、湿、热等
病理因素蓄积到一定程度产生的,与痰、瘀、热、湿等病邪是相互化生的并列关系,是肺癌发病的关键。

肺外合皮毛,开窍于口鼻,又为五脏六腑之华盖,易受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使肺气郁滞,日久滋生癌毒,进一步导致脏腑、经络功能失调,诱生痰浊、瘀血、热毒等多种病理因素。

周老从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肺癌的病理因素——痰、瘀、郁、毒,病理基础为正虚。

各病理因素互为因果,相互影响,阻滞气机,致病生变:
痰浊瘀毒,胶合为患——酿生癌肿;
伤及血络——发生咯血;
耗伤气阴——形瘦体乏;
毒随百脉走注他脏——发生转移;
正气难御——病情恶化。

“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

”——《灵枢·百病始生篇》
素体羸弱,年高体衰,久患肺病,耗损正气,肺气阴两亏,正常生理功能下降,痰、饮、瘀等病理产物蓄积。

肺虚之人又易感外邪,且邪留滞难去,气机不畅,终致痰凝血瘀,酿生癌毒,结为癌肿。

“至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

”——《临证指南医案》
正虚是癌毒走注,并导致癌症复发、扩散、转移的关键。

病位

肺癌的病位虽然主要在肺,但其形成与全身脏腑气血失调有密切关系。

早期病位在肺,后期病及五脏,走注周身。

病性
早期标实,后期本虚
早期正气尚可,邪气尚浅,以标实为主。

随着病情进展,邪气较盛,正气渐虚,虚实兼夹,后期正气溃败,以本虚为主。

标实之证以癌毒、痰浊、瘀血、郁热四者为主。

手术伤人元气,术后正虚较显,放疗、化疗等易伤阴耗气,故本虚之证以气阴两虚为主。

辨证思路
1.辨病理因素
// 辨癌毒
肺癌的发生必有癌毒参与,因此当诊断考虑为肺癌时即可辨为癌毒阻肺。

诊断参考:胸部X线、CT等现代影像学检查,发现肺部有增长较快的结节或肿块,应用常法治疗无效者;痰脱落细胞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肺部病灶穿刺、手术切除等病理学检查标本,符合癌细胞学标准者。

// 辨痰
肺癌因病变在肺,往往有咳嗽咯痰之症,可通过对痰的色、质、量、味的差异而辨别痰的不同属性。

痰色白质黏——痰湿,
痰色黄质黏——痰热,
咳而少痰——阴虚、燥热,
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虚、寒;
痰有热腥味或腥臭气——痰热,
痰味甜——痰湿,
痰味咸——肾虚。

无痰则无以生肺癌,痰浊阻肺是肺癌的病理基础之一。

所以,肺癌早期或周围型肺癌,无明显咳嗽咯痰的症状,亦可从痰论治。

“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

”——朱丹溪
一旦确诊为肺癌者,即可确定有“痰浊”之证,运用化痰散结药治疗。

// 辨瘀血
在肺癌发病过程中,瘀血常与癌毒、痰浊胶合为患,形成有形之肿块,加重病情。

“在气在血何以辨之,但察其有形无形可知之矣,盖血积有形而不移,或坚硬而拒按。

”——《景岳全书》
当出现以下症状或体征时,往往提示其有“瘀血”的存在:
①疼痛,固定不移、刺痛、昼轻夜重等;
②肿块;
③咯血颜色紫暗或夹有瘀块;
④口唇紫绀,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夹有瘀斑瘀点,舌下静脉怒张,脉涩滞;
⑤肺癌患者的高凝状态,静脉血栓形成等。

临床上但见一、二症即可诊断,尤以舌脉更具价值。

// 辨郁火
肺癌的形成是一个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气郁是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癌毒、痰浊、瘀血兼夹易阻滞气机,久郁而化火,可表现为热毒郁肺的证候,故在辨证时应注意郁火的辨识。

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肺经郁热常常出现发热、鼻腔冒火,涕痰色黄等,郁火灼伤肺络出现咯血,郁火灼伤津液出现口鼻干燥、大便干结等。

痰、瘀、郁、毒往往复合为患,各病理因素之间轻重主次有别,常需辨识。

癌毒偏重者,影像学检查见肺部有微小病灶,或痰中查到癌细胞,肿瘤标记物指标较高,临床症状可不多;
痰浊较重者,咯痰量多色白,胸膈满闷,淋巴转移等;
瘀血偏重者,常见胸背部疼痛或刺痛,痛处固定不移,舌质紫暗;
郁热较甚者,则见发热持续不已,热度或高或低,咯痰色黄质黏,舌质红,脉数,口干鼻燥等。

2.辨病位
五行生克制化,肺癌除了出现本经本脏的病变,还可影响他脏。

肺属金,金克木,致肝脏疏泄失常,灼耗肝阴,可引起胸胁疼痛,若癌毒流注犯肝则还可出现右胁下肿块;
金反侮火,可影响及心,耗伤心气心阴,导致心悸,失眠;
土生金,肺病则子盗母气,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健,引起纳少,便秘或腹泻,甚则气血生化乏源,出现形瘦体乏等症;
金生水,肺癌日久耗伤肺气肺阴,可进一步损伤肾气肾阴,出现腰酸、水肿、气喘等症。

因此,肺癌病位不离于肺,亦不止于肺。

3.辨病性
临床上,一般根据病程、接受西医治疗情况、患者体质等辨别本虚标实的主次。

一般病程越长,手术、放化疗次数越多者正气愈虚,体质素虚者早期亦可表现为正虚为主。

肺癌本虚之证以气阴两虚为主,但有主次之别:
气虚为主者,疲惫乏力严重,动则汗出,言语低微无力;
阴虚为主者,舌质光红少苔,口干,便秘,脉细数,咯痰质黏量少。

肺癌晚期,亦可见面色㿠白,形寒气短,面浮足肿之症,乃阳虚
气弱,阴阳并损,精气亏虚之证。

治则治法
1.邪正消长,分期论治
正虚邪实,虚实夹杂贯穿肺癌的整个病理演变过程中,治疗当以扶正消癌为原则,但肺癌早、中、晚期病理性质各有特点,治疗应有所侧重。

// 早期
肺癌早期,瘤体尚小,正气尚盛,正盛邪轻,治疗多采取以攻为主或先攻后补的原则,此时祛邪即扶正,误用补益反有姑息养奸之弊。

治疗以化痰软坚、活血祛瘀、抗癌解毒为主,结合体质偏颇,辨证论治,以期迅速遏制癌毒的发展。

此期适合手术切除癌肿的患者,应尽早施行手术切除。

// 中期
肺癌中期,症状明显,肺部肿块较大,同时气阴耗伤亦显。

此期邪盛正伤,虚实夹杂,治宜攻补兼施。

// 晚期
肺癌晚期,癌肿增长迅速,甚则癌毒走注,气血生化乏源,肺脏败坏,五脏受累,治疗以补虚为主或先补后攻为原则,此期扶正即祛邪,养正积自除,待患者正气有所恢复后,再辅以攻邪消癌药。

2.抗癌祛毒,贯穿始终,祛毒之法,各有不同
肺癌的形成离不开癌毒滋生,病情进展转归也与癌毒密切相关。

因此,抗癌祛毒应贯穿肺癌治疗的各期。

祛除癌毒包括解毒与攻毒。

解毒时应根据不同病理性质选方用药:热毒为甚,当清热解毒,用药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龙葵、漏芦等;
痰毒明显,当化痰解毒,用药如:山慈菇、天南星、夏枯草、僵蚕、白芥子等;
有瘀毒者,当化瘀解毒,用药如:莪术、炮山甲等。

一般而言,临床采用清热解毒法者尤多。

攻毒即“以毒攻毒”,取其毒性以攻邪,包括:植物药或已经提
取为化疗药的喜树碱、长春花碱、红豆杉等;动物药如斑蝥、蟾皮(衣),矿物类药如雄黄、硇砂,砒制剂等;虫类药善于走窜入络,搜剔逐邪,有祛瘀消坚、化痰散结、通络止痛之功,可引药力直达病所,搜毒、剔毒、散毒,而增强疗效。

临床上应根据患者体质、病邪性质、病程阶段、药物特异性合理选用祛毒药,对于有毒药既不可因噎废食,也不能孟浪太过。

3.消散癌肿,化痰消瘀
// 软坚散结
“坚者削之……结者散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肺癌患者通过X线、CT或MRI等现代影像学及支气管镜、手术等手段,可明确肺部有肿块硬结,与腹部可扪及的癥积类似。

因此可采用软坚散结药,以期消散癌肿。

在临床上,周老常选用夏枯草、生牡蛎、鳖甲、僵蚕、蜂房、莪术、土鳖虫、猫爪草、浙贝母、天南星、半夏、瓜蒌、海藻等软坚散结药物治疗肺癌,结合其他病证合理选用。

// 化痰散结
痰浊既是肺癌的病理产物又是病理因素,周仲瑛教授认为,治疗肺癌咯吐之痰浊较易,运用半夏、陈皮、杏仁、桔梗、桑白皮、大贝母等宣肺肃肺、化痰祛湿药一般即可达到治疗目的。

但是,若要消除形成实质性肿块之“痰”,则须用天南星、半夏、猫爪草、僵蚕、露蜂房、泽漆、山慈菇等既具化痰功效,又具消癌作用的药物,并结合其他治法如理气、温化、清化、软坚等。

// 消瘀散结
瘀血与肺癌的形成、发展关系密切。

周仲瑛教授治疗肺癌时,会酌情选用炮山甲、桃仁、土鳖虫、五灵脂、延胡索等力量较峻猛的活血化瘀药;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用炒蒲黄、三七、煅花蕊石、茜草根、仙鹤草等化瘀止血药。

4.益气养阴,分清主次
肺癌的发生与肺气不足、正气亏虚有关,而且癌肿一旦形成,又不断耗精血以自养,使正气愈虚,癌毒愈张。

西医放化疗、分子靶向药物等治疗手段伤阴耗气,因此益气养阴,扶正抗癌,必不可少。

益气常用党参、太子参、黄芪、薏苡仁、冬虫夏草等,以四君子汤为主方;
养阴选用南沙参、北沙参、天门冬、麦门冬、天花粉、羊乳等,以沙参麦冬汤为主方。

临证需区别气虚、阴虚的主次。

5.癌毒走注,脏腑受累
病至后期,正气亏虚,无力御敌,癌毒随经络、三焦、血脉走注其他脏腑。

“气有余,则制己所胜侮所不胜。

”——《素问·五运行大论》
母病及子,肺病则累及肾,肾主骨,生髓充脑,肾损则骨弱脑消,癌毒易留注虚处,故肺癌易出现骨、脑转移;
金病传其所胜,故肺癌也易发生肝转移。

肺癌脑转移,可出现眩晕、头痛、呕吐、癫痫等症状,病理因素以痰、瘀、毒、风为主,正虚以肝肾亏虚为主,治疗上需配合培补肝肾,祛风化痰,祛瘀解毒之法;
肺癌骨转移,主要以胸背、关节疼痛为主,病理因素有痰、瘀、郁、毒,因经络壅滞较甚,不通则痛,治疗上配合通络止痛之品;
肺癌肝转移,可出现胁肋胀痛,胁腹部扪及肿块,纳差黄疸等症状,病理因素有湿、热、瘀、毒,治疗需配合清化湿热、化瘀解毒、散结消癥之法。

6.时刻谨记,调护脾胃
顾护脾胃在任何肿瘤的治疗过程中都必须重视,因为癌肿耗人体正气以自养,会伤及脾胃,且抗癌药物大多苦寒,伤伐胃气,西医放化疗手段更易损害脾胃。

对于肺癌来说,顾护脾胃尤其重要,脾土为肺金之母,“培土生金”是治疗肺病的重要手段。

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乏源,肺虚失养,无力祛邪;
脾运失健,痰浊干肺,癌肿难化。

脾胃乃后天之本。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周仲瑛教授在运用抗癌解毒药时,非常注意患者的脾胃功能,并结合患者病情配合益气健脾方药,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等,药用太子参、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等。

病案举例患者:某男,74岁。

初诊:2009年5月20日。

病史:2008年3月出现咯血,反复断续时有发作,少有咳嗽,咯痰不多,CT查为右上肺占位,穿刺病理为腺癌。

目前时有咳痰带血,色鲜或暗,两锁骨下疼痛不舒,左肩下疼痛。

苔中部黄腻质暗隐紫,脉小滑数。

辨证:痰瘀郁毒互结,气阴亏耗,肺损络伤
治法:凉血止血、滋阴泻火
处方:炙鳖甲(先煎)15g 南、北沙参各12g 天冬、麦冬各10g 太子参12g 仙鹤草20g 地锦草15g 旱莲草15g 龙葵20g 诃子肉10g 五倍子5g 泽漆15g 茜根炭10g 山慈菇12g 猫爪草20g 旋覆花(包煎)5g 白花蛇舌草20g 制南星12g 白及10g 煅花蕊石15g 紫珠草15g 半枝莲20g 鱼腥草20g 14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2009年6月4日):服药5天,咯血消失,咳少不多,胸闷不重,口稍干,食纳尚可,二便正常,汗出不易,两锁骨下疼痛不适,左侧为著。

苔黄质暗紫,脉小弦滑。

守法进退。

处方:炙鳖甲(先煎)15g 南、北沙参各12g 天冬、麦冬各10g 太子参12g 茜草根10g 广郁金10g 山慈菇15g 泽漆15g 猫爪草20g 龙葵20g 半枝莲20g 鱼腥草20g 冬凌草20g 制南星15g 九香虫5g 炙僵蚕10g 红豆杉10g 仙鹤草20g 旱莲草12g 旋覆花(包煎)5g 14剂,服法同上。

三诊(2009年6月18日):近两日仍有痰血,但血量不多,色鲜红,咳嗽不多,胸前痛势较轻。

苔黄腻质暗紫,脉弦滑。

处方:2009年6月4日方加:五倍子5g 诃子肉10g 地锦草15g 旱莲草12g 片姜黄10g 炒玄胡10g 煅花蕊石15g 肿节风15g 14剂,服法同上。

四诊(2009年7月2日):痰血间作,血量不多,基本不咳,有
痰不多,胸不闷,肩痛较轻,二便尚调。

苔中薄腻,质暗红隐紫有裂,脉小滑兼数。

处方:2009年6月4日方加:景天20g 三七20g 血余炭10g 五倍子5g 紫珠草15g 白及10g诃子肉10g 地锦草15g 煅花蕊石15g 片姜黄10g 炒玄胡10g 肿节风15g 14剂,服法同上。

患者定期来诊1年余,偶见痰中带血,病情基本平稳。

按语此例患者经西医确诊为肺癌,咳痰,咯血色暗,结合舌脉,辨证属痰瘀郁毒互结,气阴亏耗。

咯血是肺癌患者常见症状之一,由于痰瘀癌毒阻肺,肺气不利,郁而化热,灼伤肺络或癌毒日久,灼伤肺阴,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肺络损伤,血溢脉外。

故周老治疗以凉血止血、滋阴泻火为法,方解如下:
仙鹤草、煅花蕊石、茜根炭、白及、紫珠草、地锦草、旱莲草、诃子肉、五倍子——凉血收敛止血
炙鳖甲、南沙参、北沙参、天冬、麦冬、太子参——养阴制火
泽漆、山慈菇、猫爪草、制南星、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龙葵——清肺化痰、抗癌解毒、软坚散结
旋覆花——降气化痰
药证相符,全方组合严谨,故咯血症状逐渐减轻,病情稳定。

临床
总结周老认为,肺癌的基本病机是痰瘀郁肺,毒耗气阴,病位在肺,后及五脏,分早、中、晚三期论治,以消癌解毒、化痰消瘀、益气养阴为治疗大法。

您在临床遇到肺癌患者时,有什么特殊的治疗心得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