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麦客”出征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到“麦客”出征时
□徐春光
多年来,山东省诸城市把农机跨区作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小麦跨区机收服务曾一度成为该市农民增收致富的“保留节目”。

“今年春季雨水偏多,跨区机收比往年早了一个星期。

”5月24日,刚刚率领作业队从诸城赶到安徽涡阳的“麦客”王方超在视频电话里对笔者说。

28岁的王方超从事跨区机收10个年头了,每年到了小麦收获季节,他就像“候鸟”一样,追逐麦浪。

可是今年安徽、江苏小麦都提前收割,时间差没拉开,许多订单都接不了,收割机作业效率大打折扣。

“一方面订单减少、收割机作业效率不高,另一方面小麦机收价格大幅度下降,涡阳地区从去年的70元/亩降到60元/亩,人工、运输、柴油、餐饮等成本再加上机器折旧,收一亩地最多也就挣十几块钱,机手收入估计要下降1/3。

”谈起今年机收的“收成”,王方超皱起眉头。

即便如此,合作社理事长们还是竭尽全力为不同地区的农户提供最为周全的服务。

“每年都跨区作业已经养成了习惯,再说我们要为老客户负责。

同时,合作社也将会逐步转变方式,扩
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项目。


诸城市支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
事长杨淑全说,“‘三夏’跨区作
业还是太辛苦了,年纪稍大点的
人都吃不消。

不过在装备这方面
每年厂家都改进,比以前舒服一
些,所以还想再坚持坚持。


曾几何时,“夫妻车”、“父子
车”、“家庭车”格外惹眼,成为
跨区作业农机手追捧的时尚和
“三夏”跨区麦收一道靓丽的新
景观。

马兆星是当地有名的跨区
作业能手,曾创造过当年购机当
年赚回成本的纪录。

但6月2
日,笔者在位于诸城市贾悦镇西
徐宋社区的兆星收割机技术服
务部见到了马兆星,问及今年是
否还会参加跨区作业时,他却说
不做了,原因在于收割小麦实在
赚不到钱。

“以前,我最多时候组织过
30多台收割机进行跨区作业,
但这些年各地机器越来越多,即
便我们出去跨区作业也挣不到
多少钱。

”谈到这些,马兆星略微
有些失落。

去年开始,马兆星转
变思路,将合作社工作的重点从
跨区作业逐步转变到本地农事
社会化服务。

“在搞好当地全程
机械化订单作业的同时,我还开
展联合收割机维修和技术服务,
合作社也将会逐步转变方式,扩
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项目。

”面
对未来,马兆星信心满满。

相比马兆星,诸城市百兴农
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志海更
是将重点放在了“全产业链”的
建设上。

近几年,他带领合作社
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打造了统一
耕种、统一种子肥料、统一田间
管理、统一收获和粮食加工、储
存等一体化农业生产模式。


今,已有1300多个农户成为百
兴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社会化
服务的受益者。

“再过一周我
们这边就要收小麦了,今年合作
社要大展拳脚,实现全产业链的
发展,包括收割、播种、植保、烘
干、贮存等环节。

”王志海说,
“‘三夏’就是与时间赛跑,抢占
农时一刻都不能放松。

合作社的
万亩小麦和周边村庄的小麦也
够我们作业了,社里拥有150多
台(套)机器,准备齐上阵备战整
个‘三夏’。


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