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妍妍:廿年,从艺术品市场一路走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妍妍:廿年,从艺术品市场一路走来
作者:暂无
来源:《艺术品鉴》 2015年第1期
特约记者蔡静琦
胡妍妍,嘉德拍卖公司董事总裁兼CEO。

初见胡妍妍,在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

远远望见她着一袭黑色连衣裙优雅端坐在米色沙发上,像极了一幅水墨画。

走近,一朵绽开了的笑容,是那种故人相处的亲和、温柔。

这是胡妍妍第一次来到福州,她说,走隧道,过大桥,从长乐机场出发一个多小时好不容易来到了福州市中心。

些许疲惫的她依然难以自抑地说道,福州是一座文化底蕴很深的城市,出了很多文化名人,是值得仔细品味的城市。

4 月份刚刚升任为嘉德拍卖公司董事总裁的胡妍妍,如此褒扬了福州,想必是福建的文化馥郁香飘到了北京。

“福建是支潜力股,近年来,拍卖场上有不少福建人的身影,且我们的统计报表显示,福建区域买家数量排名一直在攀升。

”胡妍妍说道,之所以来福州巡展,是因为福州作为八闽省会,文化底蕴最强,且以寿山石闻名遐迩。

最令笔者敬畏的,并非胡妍妍嘉德操盘者的行业权威身份,而是她一心扎入艺术品市场二十年的坚持。

在整个拍卖行业,这样专注而坚韧的人想必也是凤毛麟角。

胡妍妍,南开大学历史系文物博物馆专业毕业的高材生,舍弃了知名刊物编辑一职,于1993 年国内艺术品市场刚刚兴起时入行,20 年与中国艺术品市场一道走来,从一名普通的书画部业务员做起,历任中国书画部总经理、公司副总裁,走出了一条胡妍妍式的艺术品拍卖之路。

说起这20 年,胡妍妍有过失落,但更多的是磨砺之后收获的成就感。

本期,笔者邀请胡妍妍谈谈历经艺术品拍卖20 年的一些感受,并透露就职嘉德董事总裁一职后,将做出怎样的运营思路调整。

吴冠中《林间小屋》
镜心设色纸本
1980 年作
成交价:RMB 2,875,000
钤印:吴冠
题识:李立同志指教。

荼,一九八零年。

吴冠中先生对于中西方绘画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国画和洋画之分,本应淡化或结束于‘五四’以后的大交流中。

但源于爱国、爱传统及排斥异端吧,至今仍努力与洋画划清界限,拉开距离,自尊为中国独有的‘国画’,其实倒是将自己孤立成异种。

”对此,他赞同傅雷的观点,中国艺术要现代化必须吸收西方,要多种交流和融会贯通。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七十年代,吴冠中先生的艺术创作,逐渐从西洋油画创作,向中国
画创作转变,开始以中国的笔墨融合以西方的绘画技法。

这一实验首当其中的便是将自己原有
的油画作品,诉诸毛笔宣纸。

此件《春暖》便是这一类型作品的代表之一。

《春暖》最早可见于吴冠中先生的油画作品,七十年代末,在宣纸上对此件作品进行了反
复的再创造。

此作先以西洋画笔点出山林,以中国毛笔勾勒点景房屋、林中突出的树枝;继而
以西洋画拍刷刷出溪岸、倒影、远山,再以西洋重彩于山林中构图前景的树林,画面中树林斑
驳的光影效果,则是通过翻转画纸,在背面赋色产生的效果。

吴冠中先生与李立先生私交甚笃,吴冠中所用多方印章,都是出自立翁铁笔。

此作完成伊始,画中只落“荼,一九八零年。

”后赠与老友,顺势将上款沿山林边缘落于溪岸之上,极富
新意。

艺术品鉴:在2014 嘉德的几场拍卖上,出现了不少新面孔,买家有年轻化的趋势,你怎
么看待这个现象?
胡妍妍:首先,任何一个行家都是从一个新手进化而成。

经过近二十的培育,国内拥有十几、二十来年拍场经历的行家群体不断壮大,他们从小资金量变成大资金量,从只在本市到本省,再到全国,现在到了全世界。

其次,资深行家必定带动新买家。

随着资深行家群体的壮大,收藏氛围也会越变越浓,感染着身边对艺术品感兴趣的年轻人。

再者,互联网对拍卖事业的大
力普及。

互联网时代,更称之为青年信息时代,拍卖巧借互联网平台,大力冲击年轻人的视觉,引导一种品位的收藏观念。

所以,买家年轻化是必然趋势,而且他们中肯定会有人成为明天的
藏家。

艺术品鉴:近年来,华辰、保利等两大拍卖行相继扎根厦门,你怎么看待厦门这个城市的
艺术品消费能力?
胡妍妍:厦门的拍卖市场主要是由几个比较活跃的美术馆带动起来的。

美术馆会有一些艺
术品交易,就慢慢聚集了一些收藏爱好者。

一个区域一旦有了这类艺术积淀,再经过有影响力
的专家和成功的藏家引导与带动,市场便开始形成。

艺术品鉴:对于征集、策展、拍卖三大板块,哪个是最难攻克?并说说理由。

胡妍妍:对拍卖企业而言,最核心的是征集。

首先,上层的艺术品稀少,且流散在世界各地,难以寻觅。

其次,市场赝品层出不穷,以假乱真的不在少数,这就更增加了征集真品的难度。

庆幸的是,近20 年来,国内有识之士已通过各种渠道,让很多中国古代艺术品回到国内。

臻品得以回归,那么以后在国内的征集比例就会越来越大。

艺术品鉴:拍卖是真金白银的事,一件拍品少则上万元,多则上千万,甚至过亿,那么如
何保证拍品的真实度?鉴定的尺度,又如何衡量?
胡妍妍:如果是当代拍品是决不能含糊的,因为当代拍品多是来源于画廊或者艺术家经纪
人之手,必须要经过拍品所属艺术家的确认。

近现代拍品也含糊不得,因为时间比较近,也是
可以进行查阅的。

古代拍品,我们也希望每件都是板上钉钉的,但是很难做到,一件东西离创
作时间间隔三四百年,很难做到没有任何争论,只能通过留下的蛛丝马迹去一辩真伪。

从法理
上来讲,鉴定是没有客观的标准,唯有艺术家本人的鉴定才更接近真实。

古代遗品的真伪辨别
至今仍是人类难题,没有铁证去证明,就可以有争论。

艺术品鉴:随着拍卖行业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人涌进了拍卖市场,能否给新进拍卖领
域的藏家一些建议?
胡妍妍:接触了那么多藏家之后发现,态度是收藏者能否在收藏领域长久玩下去的根本。

总结了以下三点:第一,要有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不能说自己买的就是好的,别人买的就是不
入眼的。

第二,不要把自己限制在很狭小的范围内,对拍卖要有敬畏之心,如果把它当做一件
商品去买,会走不下去。

一定要学习,别指望买了就赚大钱。

第三,要坚持和耐心,艺术品投
资是很漫长的过程。

艺术品鉴:跟藏家、行家、艺术家打交道的人,要具备什么条件?在打交道过程中,会收
获什么?
胡妍妍:从事拍卖工作的人每天过手的都是高品位、稀有的东西。

拍卖从业者首先要自己
能理解、欣赏这种美,并研究其中的价值才能做拍卖。

曾有一首次接触拍卖的客人笑说道,
“还以为你们做拍卖的就跟做销售一样,没想到墨水这么多。

”事实上,嘉德主要业务人员,
教育背景都是各大名校的考古、历史等专业毕业的,还有艺术背景的海归。

而且在嘉德,没有
工作十二年以上,还算不上资深专家,就算35 岁,在嘉德还是小孩,还未必能独当一面。

再者,拍卖人跟客人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作用。

图录往往存在着策展人的主观心思,有意
无意影响客人。

而很多爱好者成为收藏家,他们的研究,品位思考也反过来影响拍卖人。

拍卖
人往往会根据他们的需求,有目的地去寻找,而这些可能是被市场所忽视的。

事实上,跟客户是互动贯穿征集、巡展、拍卖整个过程。

艺术品鉴:我们都知道,行情好时征集也相对容易,行情往下走时,如何跟委托方谈价格
问题,又怎么保证在委托方规定的最低价格区间顺利拍掉?
胡妍妍:委托方有两大类人:一种是刚性需求,不顾行情好与坏,急着卖掉的那种,例如
家产分配、企业破产分割等。

另一种是投资的,投资的人要考虑回报。

现在行情与2012 年相
比下滑50%,但仍然比2010 年以前的价格高,如果是九几年在嘉德买的,当时可能只是几千块的购入价,现在是很好的回报时候了。

说到整个拍卖行情,其实是从宏观角度来看的。

但在所有拍卖项目中,有很多项目并不存
在行情不好这种问题。

例如,黄宾虹的设色纸本《南高峰小景》2001 年在中国嘉德以56.1万
元成交,而2014 年春拍则拍出6 千万的高价,所以就算行情不好,大家作品也能冲出明星的
价钱。

艺术品鉴:嘉德一直给人以比较保守的形象,在各方面都表现出求稳的姿态,那么接下来
你会对嘉德做哪些战略性调整?
胡妍妍:这二十年来,嘉德能够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水准,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未来几年,嘉德将有三调整一创新。

一是在业务上面进行延伸;二是在互联网上做拓展;三是
在地域上伸张触角。

四是创新拍卖模式,实行线上线下拍卖。

以往有个嘉德在线,是线上的,
以后会实行线上线下联动。

艺术品拍卖的门槛是产品的识别能力。

艺术品是个特殊的商品,想要在线上实现交易,也
不是不可能的事,但绝对不可能做到跟淘宝、京东一样。

毕竟当前网络信任度还是比较低,对
于买家而言,小价钱可以尝试,大价钱就得斟酌。

当下,嘉德就做了个新改进,做了个嘉德APP 窗口,可以免费下载图录,环保又省钱。

此后在嘉德现场再没有免费图录。

要么买,要么下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