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敷设作业指导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光缆敷设作业指导书
敷设光缆的一般规定
(1)光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施工过程中不应小于20倍;(2)布放光缆的牵引力应不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80%。
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得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100%。
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件(芯)上;(3)光缆牵引端头可以预制也可以现场制作。
直埋或水底铠装光缆,可作网套或牵引端头;
(4)为防止在牵引过程中扭转损伤光缆,牵引端头与牵引索之间应加入转环;(5)布放光缆时,光缆必须由缆盘上方放出并保持松弛弧形。
光缆布放过程中应无扭转,严禁打小圈、浪涌等现象发生;
(6)光缆布放采用机械牵引时,应根据牵引长度、地形条件、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中间辅助牵引或分散牵引等方式;
(7)布放光缆,必须严密组织并有专人指挥。
牵此过程中应有良好联络手段。
禁止未经训练的人员上岗和无联络工具的情况下作业;
(8)光缆布放完毕,应检查光纤是否良好。
光缆端头应做密封防潮处理,不得浸水;
(9)接头盒应固定牢固,光缆在手孔内用网纹管保护,并应膨胀螺丝固定在井壁上;
(10)光缆的命名:一般以光缆的起止点(即使是没有在机房成端)以及芯数为光缆的名称;
(一)、管道光缆
一、子管敷设
(1)同一管道内进行子管敷设时候必须一次性敷足全部子管,并且必须把所有子管全部捆扎牢靠,不允许可以单独抽出单根子管的现象存在;
(2)子管敷设时候110大管一次敷足5个子管,98大管一次敷足4子管。
同时为管理方便,子管颜色统一为:红(28/32mm)、蓝(28/32mm)、白(25/30mm)、黑(25/30mm)和黄色(25/30mm)5种,如果只
放4子管则采用红(28/32mm)、蓝(28/32mm)、白(25/30mm)、黑4种(25/30mm);
(3)子管不能跨井敷设;
(4)子管在人孔中的余长应符合设计要求;
(5)所有子管在管道中间不容许有接头;
(6)布放塑料子管道的环境温度应在-5.℃~+35.℃间;
(7)连续布放塑料子管道的长度,不宜超过300米;
(8)牵引子管的最大拉力,不应超过管材的抗张强度,牵引速度要求均匀;(9)子管布放完毕,应将管口作临时堵塞;本期一程不用的子管必须在管端安装堵塞(帽);
(10)引上部分必须使用专用120度弯管,保证可穿放5条Φ25/30子管;引上部分必须采用2.5米高的钢管(或优质塑料管)保护,并固定良好。
二、光缆敷设
(1)光缆所占用的孔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2)敷设管道光缆之前必须清刷管孔;
(3)人工布放光缆时每个人孔应有人值守;
(4)光缆穿入管孔或管道拐弯或有交叉时,应采用导引装置或喇叭口保护管,不得损伤光缆外护层,根据需要可在光缆周围涂中性润滑剂:例如石蜡
油、滑石粉等作为润滑剂,严禁使用有机油脂;
(5)敷设光缆时的牵引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在一般情况下不宜超过2000kN;(6)应按设计要求的A、B端敷设光缆;
(7)管道光缆的一次牵引长度不得超过1000米,超长时应采取盘“∞”字分段牵引或中间加辅助牵引,光缆绕“∞”字敷设时其内径应不小于2米;(8)以人工方式牵引光缆时,应在井下逐段接力牵引;
(9)敷设后的光缆应平直、无扭转、无明显刮痕和损伤;
(10)敷设后的光缆接头留长应按设计要求预留;
(11)光缆出管孔15厘米以内不应作弯曲处理;
(12)人孔内的光缆接头必须安装在人孔壁上,接头余缆应紧靠人孔壁或人孔搁架,盘成“O”字型圈,并以扎带绑扎人孔壁的膨胀螺栓下方,并符
合下列要求:
●尽量安装在人孔内较高的位置,避免雨季时人孔内积水浸泡;
●安装位置不应影响人孔中其它光缆、电缆接头的安放;
●预留光缆应有保护措施;
(13)每个接头合两端也必须挂光缆标识牌,A、B端的方向必须符合要求。
(14)人孔内光缆应加挂明显标志,光缆在每个人手井的两端必须挂光缆标识牌,A、B端的方向必须符合要求;标志上应标明工程项目简称、光缆型
号、敷设方向、建设日期等,以便于维护管理。
(二)、架空光缆的敷设
(1)架空光缆垂度的取定应十分慎重,要考虑光缆架设过程中和架设后受到最大负载时产生的伸长率应小于0.2%。
工程中应根据光缆结构及架挂方
式计算架空光缆垂度并核算光缆伸长率,使取定的光缆垂直度能保证光
缆的伸长率不超过规定值;
(2)架空光缆的布放应通过滑轮牵引,布放过程中不允许出现过度弯曲。
(3)中负荷区、重负荷区和超重负荷区布放吊挂式架空光缆应在每根杆上作预留(过杆时应套网纹管,需离吊线20CM留有余弯),轻负荷区应在
每根杆上作预留,轻负荷区应每3~5杆檔作一处预留。
光缆经十字吊线
或丁字吊线处亦应安装保护管;
(4)吊挂式架空光缆布放后应统一调整,挂钩程序可按照光缆外径下表选用。
光缆挂钩的卡挂间距为50厘米,允许偏差应不大于±3厘米。
挂钩在吊
在线的搭扣方向一致,挂钩托板齐全;
(5)光缆挂钩的卡挂间距为50厘米,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厘米。
电杆两侧的第一只挂钩应各距电杆25厘米,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厘米。
挂钩在
吊在线的搭扣方向应一致,挂钩托板齐全;
(6)吊挂式架空光缆接头两端的光缆应做伸缩管,两端的预留光缆应盘放在邻杆上;
(7)每根杆两端以及接头合两端都需要按照A、B方向挂标识牌。
(8)光缆挂牌的样式。
光缆挂牌必须按照下面格式制作,对于特殊合作伙伴的工程可以特殊考虑。
(接头牌)中国移动通信(主干牌)中国移动通信CHINA MOBILE CHINA MOBILE
工程名称:工程名称:
广东移动广州本地传输网(七期) 广东移动广州本地传输网(七期) 珠江新城-黄埔大道-黄埔机房288/144芯珠江新城-黄埔大道-黄埔机房主干光缆单项工程288/144芯主干光缆单项工程
接头盒编号:J01 光缆方向:A (B)端光缆方向:A (B)端A端:移黄埔#40
A端:移黄埔#40 B端:盈通#213
B端:盈通#213
光缆型号:光缆型号:GYDXTW-144B1 GYDXTW-144B1
光缆型号:光缆型号:
重点:干线光缆挂牌用黄底黑字,本地网光缆挂牌用蓝底白字。
(9)架空光缆防强电、防雷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吊挂式架空光缆与电力线交越时,应采用胶管或竹片将钢绞线作绝缘处理,并在竣(交)工数据
上标识出来。
光缆与树木接触部位,应用胶管或蛇形管保护。
3.2 架空杆路
3.2.1 电杆的要求
1.新立杆路原则上采用梢径为12CM,1/75锥形预应力砼杆,基本杆高为7M,当杆路跨越道路时,水泥路面采用9M杆其它采用8M杆。
2.电杆表面应光滑、平直。
3.电杆制造模的合缝处不应漏浆。
如有漏浆,其深度应小于混凝土的保护层,每处漏浆连续长度不应大于300mm,且累计长度不超过杆长的10%,杆身两侧模合缝漏浆的对称搭接长度应不大于100mm。
4.杆梢和杆根不应碰伤或漏浆。
5.预留孔周围的混凝土不应有损伤,如有损伤在10mm以内,允许修补后使用。
6.电杆表面、空腔内不得有露筋和混凝土脱落。
杆身的混凝土应质地坚实、不空鼓,混凝土强度应符合标准。
杆根部的钢筋距杆端就符合标准,允许偏差不大于10mm。
7.接地螺母、脚钉等外漏金属部分的表面应清洁、防腐处理完好。
8.外观检验难以确定质量时,应通知建设单位会同生产厂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包括强度、挠度和抗裂性。
3.2.2 电杆的埋深要求
表3.2.2 新立杆埋深要求(米)
注;在河岸塘边缺土的电杆,应做石护墩保护;在路边易受车辆碰撞的杆应做护杆桩,护杆桩的顶部20CM涂红色反光漆。
3.2.3架设吊线
1.钢绞线及铁线均采用热镀锌材料。
2.杆路吊线的型号为7/2.2mm,墙壁吊线的型号为7/2.0mm,拉线型号为7/2.6mm;
3.吊线夹板距电杆顶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在一般情况下距顶杆不应小于600mm,在特殊情况下不应小于250mm;
4.杆路上架设第一条吊线时,应设在杆路的车行道反侧或建筑物侧;
5.在同一杆路架设两层吊线时,两吊线间距为400mm;
6.两条十字交叉吊线高度相差在400mm以内时,需做成十字吊线;
7.两条吊线规格不同时,规格大的吊线应置于交叉的下方;
8.杆路每隔5根杆应做避雷线和地线,地线用4.0mm的镀锌铁线,墙壁吊线每隔500m应做避雷线和地线,地线需要有地气棒;
9.墙壁吊线在每个转弯处应做终端;
10.杆路吊线终端采用另缠法或夹板法终结,墙壁吊线终端采用卡子法、另缠法或夹板法终结。
3.2.4 拉线及吊线辅助装置
1 .拉线、吊线辅助装置及吊线接头,原则上采用夹板法制作,本期工程采用另缠法制作。
2.当角深小于15M时,拉线程式大于吊线一个程式;当角深大于15M时,应增设两条拉线进行加固,拉线程式采用比吊线程式大一级的钢绞线。
当角深大于25M时,吊线必须做终结。
3.角深大于5米的角杆,吊线坡度变更超过杆距的5%小于10%,吊线应做仰、俯角辅助装置。
4.在无法设拉线的地点,可改用撑杆加固。
在采用撑杆时应考虑电杆受力处的抗弯力,角深超过5M时,电杆强度应比一般杆增强一级,并应使角深不超过10M。
撑杆的距高比一般采用0.6,撑杆的梢径应不小于连接处电杆直径的4/5。
5.电杆埋深不够及松土地段、土质松软地段角深大于5米的角杆、终端杆、分线杆、跨越杆、长档距杆、飞线杆的杆底均应加底盘等加固装置。
6.本工程拉线选用地锚铁柄以及拉盘的选用见表3.2.4:
7.新立杆路档距超过80米,应加辅助吊线。
1)拉线终结应采用另缠法或夹板法;
2)拉线的材料为镀锌钢绞线,其规格应大于吊线;
3)靠近高压电力设施及热闹市区的拉线,应加装绝缘子,绝缘子朝上的拉线上部长度应适量,绝缘子距地面的距离应在2m以上;
8.一般地锚出土长度为600mm,允许偏差小于±50mm。
3.2.5 架空线路防强电
1.在选择路由时,应与现在强电线路保持一定的隔距,当与之接近时,在光缆金属构件上产生的危险影响不应超过容许值。
2.架空线路与强电线路交越时,宜垂直通过;在困难情况下,其交越角度应不小于45°。
3.架空线路与电力线路和设备交越时,应做好绝缘处理,其的最小净距见表3.2.5:
3.2.6 架空线路防雷
1.7/2.2钢绞线吊线可视为光缆吊线的防电、防雷的良导体,故吊线采取每1000M接地一次;接地方式可采用直埋式(延伸式)及拉线式,也可利用避雷线。
2.每20档左右电杆、俯角杆、10米以上电杆以及终结杆、终端杆均要求做直埋式地线。
3 .对土壤质为普通土、硬土、砂砾土电阻率ρ≤100欧.米的地带,采用拉线式地线与吊线相接;土壤质为岩石、砾石、风化石电阻率ρ≥100欧.米地带,采用角钢接地体,引线采用7/2.2钢绞线。
接地电阻应小于20欧姆。
在与电力线交叉的情况下,应做好绝缘处理。
3.2.6 杆路标示方式
1.新光缆线路杆路电杆编号采用直喷杆号在沿途每根电杆上,以明确归属及属性。
2.杆路标志方法为:(移动标志图标)“中国移动”+基站名称—基站名称首字+杆号。
1)中国移动:用漆喷涂“中国移动”标志图标。
2)第一个基站(局)名称:杆路起端的基站(局)名称。
3)第二个基站(局)名称:杆路末端的基站(局)名称。
4)杆号:电杆杆号数字编号。
其中标志用蓝色,编号为黑色。
3.2.7 安装墙壁吊线的技术要求
1.光缆沿墙壁采用墙壁吊线方式,采用拉攀和三角支架固定。
如需穿管保护,每隔3M,用橡胶卡做一次固定。
3.2.8 杆路验收内容及标准
1.施工质量检查
1)抽查杆路间长度---抽测比例为10%(测量误差应在1%以内);
2) 检查电杆施工质量---抽查比例为10%;
3) 检查拉线、挂钩等施工质量---抽查比例为10%。
2.资料检查
1) 检查交工或竣工资料中的杆路路由图是否准确,参照物标注是否足够清晰;
2) 检查报建手续与资料是否齐全;
3) 检查监理对隐蔽工程的签证是否齐全;
4)检查特殊情况(如特殊保护、共杆、特殊杆等等)是否有在资料上详细描述;
5)检查共杆或特殊杆的监理请示报告是否齐全。
3.验收内容及标准
(三)、直埋光缆的敷设
1)开沟
光缆沟的截面尺寸应按施工图要求,其底宽随光缆树木而变,一般为1~2条光缆,沟底宽30~40CM;3条光缆,沟底宽55CM;4条光缆,沟底宽65CM 沟底宽度约为底宽+0.1倍埋深。
同沟敷设的光缆不得交叉、重迭。
两直线段上
光缆要求越直越好,直线上遇到有障碍物时可以绕开,但绕开障碍物厚应回到原来直线上,转弯段的弯曲半径应不少于20M。
光缆敷设在坡度大于20度,坡长大于330M的斜坡上时,宜采用“S”形敷设或按设计要求的措施处理。
当光缆沟遇到现有地下建筑物,必须小心挖掘,进行保护。
2)沟底处理
一般地段的沟底填细土或细沙、夯实,夯实后其厚度约为10CM。
风化石和碎石地段应先铺约5CM厚的沙浆(1:4的水泥和沙的混合物);然后再填细石或沙石,以确保光缆不被碎石的尖刃顶伤。
若光缆的外护层为钢丝铠装时,可以免铺沙浆。
在土质松软易于崩塌的地段,可用木桩和木块作临时护墙保护。
3)光缆布放
直埋敷设大都在野外进行,只有路由沿公路时,才能采用机械布放。
机械布放采用卡车或卷放线平车作牵引。
先由起重机或升降叉车将光缆盘装入车上绕架,拆除光缆盘上的小割板或金属盘罩,指挥人员应检查准备工作确已就绪后,再开始布放。
机动车应缓慢前移,同时用人手将光缆从盘上拖出,轻放在沟边(条件允许,即不至造成光缆扭折的情况下可直接放入沟种地滑轮上),不得由机动车将光缆抛出。
约每放20M后,再由人工放入沟中。
直埋敷设目前使用机械牵引的条件往往很少,一般为人工布放。
人工布放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直线肩扛式(注意无论什么方式布放,都不准将光缆在地面拖拽),人员隔距小,由指挥人员统一行动;另一种是人工抬放方式,先将光缆盘成“∞”字形,每2KM光缆堆成8~10个“∞”,每组用皮线捆5~6处(先放的一组不捆),每组由4个人抬缆,组间各配一人协调,第一组前边由2~3人导引(拉),前后指挥联络3~5人,合计60~65人。
布放时在统一指挥下各组抬起,沿沟向前移动,逐个解开“∞”字布放,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安全、省人、省时,缺点是不能穿越障碍物。
光缆布放后,应指定专人从末端朝前端光缆进行整理,防止光缆在沟中拱起和腾空,排除塌方,确保光缆平放在沟底。
4)回填
回填之前必须对布放的光缆进行检查,测量。
外观检查光缆护套是否有损伤,如有损伤应进行修复。
对有金属护套的光缆作对地绝缘电阻测试,一般用兆欧表。
光纤作通光测试或OTDR后向散射测试。
确认光缆无损伤后方可填土。
先回填15CM厚的细土或沙石,严禁将石块、砖头、冻土推入沟内,回填时应派人下沟踩缆,防止回填土将光缆拱起,沟内有积水时,为防止光缆成漂浮状态,可用木叉将光缆压入沟底填土。
第一层细土填完后,用人工踏平后再填,每填30CM踏平一次,回填土应高出地面10CM。
如果光缆的接头暂不接,则必须用混凝土板、砖等保护缆端的交迭部分,并标出醒目的标记,直到实际连接后拆除。
5)特殊路段的保护
(1)路穿越铁路及不能开挖的公路时,应采取预顶管方式。
顶管在敷设前要
临时堵塞,敷设后再用油麻封堵,保护钢管应长出路沟0.5~1M,在允
许破土的位置采取直埋方式,并加直埋保护。
(2)线路穿越机耕路、农村大道以及市区或易动土地段时,采取铺硬塑管、
红砖、水泥盖板等保护措施。
(3)光缆穿越需疏浚的沟渠和要挖泥取肥、植藕湖塘时,除保证埋深要求外,
应在光缆上方敷盖水泥板或水泥沙袋保护。
(4)光缆穿过汛期山洪冲刷严重的山河时,应采取人工加铠或砌漫水坡等保
护措施。
(5)光缆穿越落差为1M以上的沟坎、梯田时采用石砌护坡,并用水泥沙浆
勾蓬。
落差在0.8~1M时,可用三七土护坡。
落差小于0.8M时,可以
不做护坡,但需多层夯实。
(6)光缆敷设在易受洪水冲刷的山坡时,缆沟两头应做石砌堵塞。
(7)光缆铠过白蚁地区,应选用外护层为尼龙材料的防蚁光缆,并做毒土处
理。
毒土处理方法是采用砷铜合剂,剂量约为1KM/G。
第一次在预回土前喷在光缆沟底及两侧30CM高的沟壁上;第二次在预回土30CM后进行喷洒(施工时注意防止人畜中毒)。
6)线路标石
为标定直埋光缆的走向和光缆接头等的具体位置,以便于线路的维护,在直埋光缆线路上应设置线路标石。
光缆线路设置标石应符合以下规定:
(1)光缆接头、光缆拐弯点、防雷排流线起止点、同沟敷设光缆的起止点、
光缆特殊预留点、与其它缆线交越点、穿越障碍物地点以及直线段市区
每隔200M,郊区和长途每隔250M处均应设置普通标石。
(2)需要监测光缆内金属护层对地绝缘、电位的接头点应设置监测标石。
(3)有可利用的标志时,可用固定标志代替标石。
(4)标石埋深60CM,出土40CM,标石周围土壤应夯实。
(5)普通标石应埋设在光缆的正上方。
接头处的标石应埋在路由上,标石有
字的一面朝向光缆接头。
转弯处的标石应埋设在线路转弯的交点上,有
字面朝向光缆弯角较小的一面。
光缆沿公路敷设间距不大于100M时,标石面朝公路。
(6)标石用坚石或钢筋混凝土制作,规格有两种:一般地面使用短标石,规
格应为100CMX14CMX14CM;土纸松软及斜坡地区用长标石,规格为150CMX14CMX15CM。
(7)标石编号为白底红(或黑)漆正楷字。
编号按传输方向,由A至B端方
向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