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茶道表演步骤(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茶道表演步骤(2)
茶道表演步骤
1、神入茶境
沏茶前,茶艺师先备好茶具,然后用清水把手清洗干净。
茶艺师必须仪容端正,以平静、愉悦的心情进入茶境。
2、展示茶具
茶艺师为大家展示备好的茶具,茶具一般包括有:茶匙、茶斗、茶夹、茶通,以及号称“茶房四宝”的炉、壶、瓯杯和托盘。
3、烹煮泉水
取泉水放壶里置炉上煮,适度的水温,才更能体现茶叶独特的香韵。
4、淋霖瓯杯
淋霖瓯杯又叫热壶烫杯,是指用煮好的沸水清洗盖瓯、茶杯等。
5、观音入宫
茶艺师右手拿起茶斗盛装茶叶,左手拿起茶匙把名茶装入瓯杯里。
6、悬壶高冲
茶艺师提起水壶,对准瓯杯,以低斟高冲的方式注入沸水,使茶叶随着水流的旋转而充分舒展。
7、春风拂面
茶艺师左手提起瓯盖,轻轻地在瓯面上绕一圈,把浮在瓯面上的泡沫刮起,然后右手提起水壶把瓯盖冲洗干净。
8、瓯里酝香
冲泡茶叶,须静待一至两分钟才能充分地释放出茶叶独特的香韵。
9、三龙护鼎
斟茶时,茶艺师需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夹住瓯杯的边沿,食指按在瓯盖的顶端,提起盖瓯,缓缓倒出茶水,三个手指称为三条龙,盖瓯称为鼎,所以此步骤称为三龙护鼎。
10、行云流水
提起盖瓯,沿托盘上边绕一圈,把瓯底的水刮掉,以防止瓯外的水滴到杯子里。
11、观音出海
观音出海俗称关公巡城,茶艺师低行把茶水依次巡回均匀地斟入各茶杯里。
12、点水流香
点水流香又称韩信点兵,指茶艺师斟茶斟到最后时,把瓯底最浓的茶水部分均匀地一点一点滴分到各个茶杯里,使茶水达到浓淡均匀、香醇一致。
13、敬奉香茗
茶艺师双手端起茶盘彬彬有礼地向各位嘉宾、茶友,邀请大姐一起品饮。
14、鉴赏汤色
各位嘉宾、茶友品饮茶汤前,可先观赏一下茶汤的颜色。
15、细闻幽香
观赏茶汤后,再闻闻茶叶的香气,那天然的茶香,芬芳四溢,使人心旷神怡。
16、品啜甘霖
最后品饮茶汤,细细品酌,感受茶水的醇厚滋味,生津回甘,别有一番滋味。
茶道的分类
煎茶道
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
最早记述于唐代,有“吃茶”之说。
流行于宋代。
法门寺出土的金质茶具,展现了唐代人“吃茶”的情形。
茶叶经烘干后碾成粉末,和水一起煮,在煮茶时有时会加入盐等调料,喝茶时与茶叶一起喝下,所以又叫“吃茶”。
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斗茶道
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
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
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
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
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
其最终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的最后胜利。
工夫茶道
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
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
后来在安徽祁门地区也有盛行。
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
饮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特别是待客,更为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