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结膜入路整形术治疗下眼袋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结膜入路整形术治疗下眼袋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影响
发布时间:2022-06-02T00:49:53.22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7期作者:李云志
[导读] 目的观察结膜入路整形术治疗下眼袋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
李云志
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150080
【摘要】目的观察结膜入路整形术治疗下眼袋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
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38例治疗下眼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19例。
对照组采用皮肤径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结膜入路整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的局部手术痕迹、轻度肿胀以及紫斑现象等不良反应指标。
结果经过比较观察组一个月后局部手术痕迹、轻度肿胀以及紫斑等不良反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结论再进行下眼袋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结膜入路整形术,在保证患者外观满意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降低手术过后患者手术痕迹、轻度肿胀以及紫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下眼袋;结膜入路整形术;临床疗效;并发症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of conjunctival plast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lower pouch. Methods 38 patients with lower pouch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8 to April 2020 were selected as experimental su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1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kin approach surger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junctival approach plastic surgery. The adverse reaction indexes such as local operation trace, mild swelling and purple spot phenomen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one month of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one month, the adverse reaction indexes such as local operation trace, mild swelling and purple spo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ower pouch, the application of conjunctival approach plastic surger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surgical traces, mild swelling and purple spots, and has good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lower pouch; Conjunctival approach plastic surgery; Clinical efficacy; complication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逐渐提高对美的追求,就导致近些年来眼袋整形手术的患者逐渐增大,并且逐渐朝年轻化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眼部美容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2】。
结膜入路整形术再进行眼袋整形手术过程中,具有术后不留痕迹的特点深受患者的欢迎,所以本院已收治的38例治疗下眼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结膜入路整形术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影响做了一个探究,具体探究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38例治疗下眼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19例。
对照组年龄18~42岁,平均(27.21±1.32)岁,男患者2例,女患者17例;观察组年龄19~40岁,平均(16.23±1.46)岁,男患者1例,女患者18例;经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皮肤径路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首先需要用1%的利多卡因2毫升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同时在患者的下睑边缘两毫米处进行切口,顺着患者鱼尾纹方向进行延伸约五毫米左右,将患者皮肤切开。
打开患者眶隔,轻压患者眼球,使患者眶内脂肪球脱出,最后医疗人员用血管钳将脂肪球夹持去除。
最后用电刀对患者进行止血【3】。
在手术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去除量要合理,过多去除会导致患者下睑下出现凹陷,同时还需要对患者松弛的皮肤进行合理去除,同时皮肤切口用尼龙绳进行缝合。
缝合后涂眼膏后进行包扎24小时,6天后可以拆线。
1.2.2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结膜入路整形术进行治疗,首先就需要用1%的利多卡因2毫升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同时在麻醉过程中还要应用1%地卡因进行患者表面麻醉,在患者下眼睑下缘做一厘米长的结膜切口,切口伸至患者结膜下,然后用牵引线和眼裂拉勾将患者的切口边缘拉开,护理人员需要用眼科小剪刀炎患者结膜下层进行钝性分离,使患者框格打开,轻压患者眼球,使患者眶膈内脂肪球自动膨出,最后用血管钳夹住患者脂肪球用电刀切除【4】。
同时在进行患者脂肪球切除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去除量,在患者无活动性出血后,用尼龙绳对患者结膜切口进行连续缝合,在缝合过后一定要保证两端线头外露,在患者涂眼膏后进行包扎24小时,6天后可以拆线。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的局部手术痕迹、轻度肿胀以及紫斑现象等不良反应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总不良率为5.26%,对照组总不良率4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眼袋作为人们衰老的正常表现,通常发生群体为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同时也有家族性原因导致先天性眶内脂肪过多而引发眼袋【5】。
再进行去眼袋治疗过程中通常采用手术方式,但是采用皮肤路径进行切口整形手术治疗,难免会出现手术痕迹,同时还会导致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近几年来随着结膜注入整形术的不断完善,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受到了患者的广泛欢迎。
眼袋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患者眶内脂肪球膨出,同时在发病过程中会伴有或者不伴有表面皮肤松弛【6】。
结膜注入手术主要用于无皮肤松弛或者轻度松弛的中青年患者,对于皮肤严重松弛的中老年患者,则只能选用皮肤路径切口整形手术进行治疗。
同时在进行结膜注入整形术的治疗过程中还具有对患者的损伤小,出血量低等特点,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7】。
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术中止血彻底,同时要保证操作轻柔,去除脂肪球适量,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不良率为5.26%,对照组总不良率4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结膜注入整形手术对治疗下眼袋具有治疗效果好,不易发生不良反应等优点,就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采用结膜注入整形手术对治疗下眼袋,可以有效消除手术痕迹,同时具有损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突出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冯秋元,焦杰君,朱丽姣.结膜入路整形术治疗下眼袋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疗美容,2020,10(12):25-29.
[2]杨颖.探究不同类型眼袋整形的术式选择及临床应用体会[J].糖尿病天地,2018,15(12):190-191.?
[3]张骏,黄金龙,陈刚,等.经结膜入路下睑袋整形术联合眶隔脂肪游离移植矫正泪沟畸形的临床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39(6):838-841.
[4]包敏,刘育凤,刘宁,等.经结膜入路眼袋并睑眶沟畸形矫正术的临床效果[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21,27(01):46-48.
[5]曾辉武.不同类型眼袋整形的手术方式选择及临床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2(4):292.
[6]梁伟中,艾红梅,刘畅,等.下睑结膜入路眶隔脂肪释放矫正泪沟畸形[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6,32(3):179-182.
[7]庞丽娟,李艳玲.微创结膜入路法睑袋整复术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疗美容,2016,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