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八十回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第八十回读书笔记
一、故事内容概括。
在第八十回“姹女育阳求配偶心猿护主识妖邪”中,唐僧师徒四人离开比丘国,继续西行取经。
途中,他们遇到一座高山,山中有一座黑松林。
唐僧害怕,孙悟空却不以为意。
在黑松林里,唐僧听到有女子呼救,执意要去查看。
孙悟空虽觉有诈,但拗不过师父,只好前去探寻。
原来是一个被绑在树上的美貌女子,女子称自己是被强盗打劫后绑在此处。
唐僧心生怜悯,不听孙悟空的劝告,执意要救那女子。
孙悟空无奈,只得将女子救下,一同带着前行。
孙悟空早已识破这女子是妖怪,只是唐僧肉眼凡胎看不出来,这就为后续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
二、人物形象分析。
(一)唐僧。
1. 善良却迂腐。
- 唐僧的善良在本回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听到女子呼救,他没有丝毫犹豫就想要去救助。
这种善良源于他的慈悲为怀的佛教信仰,他秉持着不杀生、救助众生的理念。
但这种善良过于盲目,他完全不顾孙悟空的警告,孙悟空凭借火眼金睛已经看出女子是妖怪,可唐僧却认为孙悟空是在无端猜疑,这显示出他的迂腐。
他只看到表象,不能像孙悟空那样洞察妖怪的伪装,在取经途中,他这种性格多次使师徒四人陷入危险之中。
2. 坚定的取经信念。
- 尽管唐僧容易被表象迷惑,但他在面对妖怪的诱惑或者危险时,始终没有放弃取经的信念。
他一心向西,即使遇到各种困难和干扰,他还是要带着徒弟们继续前行。
在本回中,即使遇到疑似妖怪的女子,他也没有改变行程的想法,只是想要在途中多做善事。
(二)孙悟空。
1. 火眼金睛,明察秋毫。
- 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一眼就看出被绑女子是妖怪,这是他历经八卦炉锻炼后的特殊能力。
他能够透过妖怪的伪装看到本质,这使得他在保护唐僧取经的过程中能够提前预警危险。
他的这种能力不仅是一种神通,更是他丰富的降妖除魔经验的体现。
2. 忠诚护主却不被理解。
- 孙悟空深知妖怪的危险,他极力劝阻唐僧不要救那女子,因为他的职责就是保护唐僧的安全。
唐僧却不听他的劝告,还责怪他。
尽管如此,孙悟空还是没有违背唐僧的意愿,依然按照唐僧的要求救下女子并带着她一起走。
这体现了孙悟空对唐僧的忠诚,他虽然不被理解,但仍然坚守自己的职责。
三、主题探讨。
1. 善恶难辨。
- 本回中,唐僧和孙悟空对于女子身份的不同判断,深刻地体现了善恶难辨的主题。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常常会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难以分清真正的善恶。
唐僧看到的是一个可怜的女子,他认为救助女子就是行善;而孙悟空看到的是隐藏在女子表象下的邪恶本质。
这就提醒读者,在判断善恶时不能仅仅依靠表面现象,需要更加深入地去观察和思考。
2. 信仰与诱惑。
- 唐僧一心向佛,他的信仰是坚定不移的取经信念。
妖怪的出现往往是对他信仰的一种考验,也是一种诱惑。
妖怪可能会以各种可怜的形象出现,试图引起唐僧的同情,从而干扰他的取经之路。
这种信仰与诱惑的冲突在本回中通过唐僧执意救助疑似妖怪的女子表现出来。
这也反映出在追求信仰的道路上,人们会不断遇到各种干扰和诱惑,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自己的信仰。
四、艺术特色。
1. 悬念设置。
- 在本回中,作者巧妙地设置了悬念。
当唐僧师徒遇到呼救的女子时,读者和唐僧一样,一开始并不知道女子的真实身份。
孙悟空的怀疑和唐僧的坚持救助形成了一种矛盾冲突,这种冲突吸引着读者继续阅读下去,想要知道女子到底是不是妖怪,后续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这种悬念设置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2. 对比描写。
- 通过唐僧和孙悟空的对比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唐僧的善良迂腐与孙悟空的精明警觉形成鲜明对比。
唐僧只看到女子的可怜,而孙悟空却看到女子背后的危险。
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也有助于推动故事的发展,使故事在两人的矛盾冲突中不断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