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荷华大学作家讲习所巡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82009.04爱荷华大学作家讲习所巡礼
爱荷华大学作家讲习所的创意写作学科是爱荷华大学的代表性学科之一,多年来一直雄居全美大学同类专业的排名之首,其创意写作项目更是所有同类写作项目的典范,不仅为美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作家,也为美国高校培养了大量创意写作的师资。

该讲习所的国际写作项目及其翻译研讨课程也早已成为美国与世界其他不同文化间交流和沟通的重要纽带,在国际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的今天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为此,本文第一作者于2002至2005年间担任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教育领事期间数次专程赴爱荷华大学进行实地调研,有针对性地实地考察了该讲习所的国际写作项目及其翻译研讨班,还与一些教育专家面对面地进行了交流,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2005年底卸任回国后便立即着手对本调研成果进行整理,并于2008年年初就有关遗留问题再次赴美调研并完成本文。

爱荷华大学作家讲习所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

1897年春,爱荷华大学创办了全美第一个创意写作课程——诗歌创作。

从那时起,爱荷华大学文学院开始邀请常驻作家和访问学者定期为那些优异的学员们教授写作课程。

1936年爱荷华大学正式成立了作家讲习所,并且开始独立招收创意写作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70多年来,美国及世界各地的年轻作家们纷至沓来,聚集在爱荷华市(爱荷华大学所在地),就文学和阅读交流切磋并孜孜不倦地进行着创作。

迄今为止,已经有16位该写作中心毕业的校友获得了普利策奖小说类和诗歌类的奖项,还有许多其
朱宏清周薇
他校友获得过包括美国国家图书奖在内的高水准奖项。

2003年,讲习所获得了由国家人文基金会颁发的国家人文奖。

这是该奖项第一次颁发给大学,也是仅第二次颁发给社会团体而不是个人。

作为艺术家的精神家园,作家讲习所已经为美国培养了大批高水平作家,推动了美国文学的发展。

由于创意写作是该作家讲习所的代表性课程之一,作家讲习所有时也以此作为硕士学位的专业名称。

Pa ul E ngl e是第一批获得创意写作文学硕士学位的学生之一。

他的毕业作品诗集I V or n E ar t h曾获得耶鲁青年诗人奖。

自1941年担任作家讲习所的管理职务以来的25年中,Paul E ngl e亲眼目睹了作家讲习所的日渐繁荣及其在美国文坛日益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家讲习所的招生人数不足12人。

二战结束后,该讲习所师资力量E t益壮大,招生人数已超过百余人。

后来由于在美国高校中重新兴起文理综合的素质教育,爱荷华大学成立了文理学院,作家讲习所则划归文理学院管理,目前该作家讲习所独立招收攻读艺术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在这个全世界都闻名遐迩的讲习所,写作爱好者和创意写作专业的学生将有机会与知名诗人、作家共事和学习。

尽管有人称“写作是教不会的”,但是爱荷华大学作家讲习所坚信“天赋是可以被激发出来的”。

多年来,该讲习所秉持着“我们不能教会你写作,但我们能激发出你的写作潜能”这样的信念,源源不断地为美国乃至全世界培养和输送着小说家和诗人。

TR A N SU叮I oN S译林译林在线
该作家讲习所目前设两个专业:诗歌和小说创作,分别开设两种形式的课程:写作讲习班和研讨会,其中研究生诗歌讲习班和小说讲习班最为有名而且也最受学生欢迎。

通常情况下,每个讲习班由10到15人组成,成员间对彼此的作品进行讨论。

这些课程仅仅向参加艺术硕士学位授予计划或课程的学员开放。

在四个学期中,每个学员都必须参加一个研究生小说或诗歌写作讲习班。

作家讲习所的学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跨学科选修其他相关院系及学校图书中心的系列课程,如戏剧理论、文学史以及电影剧本创作等。

该讲习所还根据学员的专业方向以及所选学科的综合情况举办不同类型的研讨会,以丰富其知识结构,健全其知识体系,激发其创作灵感,这已经成为爱荷华大学的一个传统。

这些研讨会的目的在于对现代诗歌或小说的某一个方面、或者是某位作者的作品、或者是具有相同主题的作品的某一部分进行分析和探讨。

毫无疑问,作家讲习所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作家,而文学创作除了要有深厚的生活阅历、扎实的文学功底等若干条件之外,还需要作家有较强的写作能力。

为此,爱荷华大学作家讲习所除了要求学员必须很好地完成四个学期所有的研究生课程(共48个学分)外,学员在校期间还有一半课程是写作训练课,其余的课程内容将由学生在其他院系和项目选修。

在最后一学期课程中,学员们还要参加一个写作考试,同时还须提交一份关于小说或诗歌创作的论文。

爱荷华大学作家讲习所的代表性课程就是国际写作项目。

该项目由美籍台湾华裔作家聂华苓女士提议于1967年创办,迄今为止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

创办该国际写作项目的宗旨就是为了给更多的外籍作家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来美国感受美国大学校园生活,领略美国文化,并且为这些作家提供一个适宜于文学创作的环境。

事实上,这些不同国家的作家也给爱荷华大学带来了新鲜空气,提高了该校校园文化的多样性。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来自世界各地超过12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作家聚集在此交流写作经验,互相学习。

中国作家王安忆、汪曾祺、苏童和刘索拉等就曾在爱荷华参加过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项目的交流。

目前,该国际写作项目还与我国作家协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据了解,2009年上半年,该中心计划邀请10名(中美双方各5名)作家和艺术家短期互访、采风和艺术创作研讨。

每期国际写作项目为期三个月,通常每年秋季入学。

其学员不仅有来自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作家,也有本校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生等。

报名参加该项目的学员不必选修爱荷华大学的课程,学期结束时也不能取得任何学位。

该项目为学员提供各种各样的文学研讨活动并由学员自由选择。

所有学员都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支配时间,或是进行文学创作,或是进行学术研究,也可以自由享用爱荷华大学多年积累起来的得天独厚的创意写作学术资源,甚至可以游历美国。

在这个作家的联合国中,学员可以不受任何政治因素的制约,安心致力于他们的业务学习和文学创作,不断提高他们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尤为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国际大家庭中,每个学员都有机会公开发表自己的文学作品,并有可能得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创作大家的热情指点和帮助。

该国际写作项目还安排学员单独到美国其他地区的学校进行访问交流,使学员有机会身临其境地感受美国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文化。

国际写作项目的课程采用的是菜单式,即中心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并结合学员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一个自助菜单供学员选择,菜单上所列课程不一定是系列的、连贯的,也不是采取传统的授受形式讲课,而更多的是采取专题研讨。

此外,随着国际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扩大,国际写作项目在十多年之前就已经开始调整其相关的课程设置,特别是较大比例地增加了翻译研讨班,并且与比较文学项目合作开课,变过去
2009.04
的国际文学研讨为现在的国际文学翻译研讨。

例如在过去的几个学年中除了两门略带基础性质的文学阅读课之外,该中心还分别开设了现当代世界文学、国际文学翻译研讨、跨国界文学研讨、原语文学翻译研讨、戏剧翻译等,不难看出,几乎全部与世界文学和世界文学翻译有关,而其中翻译类课程更是重中之重。

此外,鉴于戏剧翻译与一般的小说和诗歌翻译还有一些不同之处,国际写作项目还专门开设了戏剧翻译研讨课程。

据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今的国际写作项目实际上就是国际文学翻译项目。

据翻译研讨课程的负责人D ani el W ei ss—boa教授介绍,翻译研讨课程的授课方式主要是邀请作家及翻译家就文学作品及其翻译进行面对面的研讨,从而便于翻译家进一步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进而更加准确地翻译有关文学作品。

与此同时,翻译家也可以就作品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技巧甚至是疑问与作家本人及其他学员进行探讨。

当然,这里研讨的文学作品可以是美国本土的英语文学作品,也可以是来自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学作品;这里的研讨可以是全班范围的研讨,也可以是小范围的小组研讨;研讨的成果形式可以是向全班汇报,也可以以论文形式提交给主讲教师其他同学进行评阅;此外,美国作家和学生在与其他国家作家进行平等交流的过程中既有走出去也有请进来。

显然,在这样一个国际作家的联合国中,无论是作家还是在校学生,不管是美国本土的学生还是国际学员,熟稔地掌握英语肯定是首要条件。

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鉴于文学作品翻译课程中翻译家既是原作的读者又是译作的作者的双重身份,国际写作项目除了关注作品之外,同样十分关注作者和译者,为文学作品的翻译、翻译理论的建设乃至文学作品翻译家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范式,值得翻译学界深思。

许多曾经来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项目进修访问的学者、作家、翻译家后来不仅继续活跃在文学创作和翻译的领域,还主动担当起了文化使者的重任,积极投身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

到目前为止,国际写作项目在已有的120多个生源国中已经与法国、西班牙、荷兰、德国、意大利、波兰、中国、日本、韩国、埃塞俄比亚、土耳其、瑞士、俄罗斯等建立了文学作品互译及互相出版的合作关系,而且其发展势头仍然非常强劲。

显而易见,该项目以实际行动促进了多样文化的交流和融通,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综合考察该讲习所及其国际写作项目,我们不难发现几个重要特点。

首先,该校的作家讲习所是文理综合学院的一个独立学科,它并不隶属于文学系、艺术系、戏剧系或者是传媒系,同时,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学生町以大跨度地跨学科选修课程,这在客观上为这个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空间。

其次,应该是归功于该讲习所创始人的远见卓识,一开始就为该讲习所设立了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从而吸引了当时美国国内许多高水平有影响的学者、作家和翻译家,建立了一个良性循环机制,保证了讲习所发展的后续动力。

最后,该讲习所始终把教学研究、文学创作放在一个国际化的大背景之中,特别是成功地实现了由国际文学作品研讨到国际文学作品翻译研讨的转变,顺应了经济、教育、文化和科学技术国际化的大趋势,赢得了发展先机。

由此看来,虽然美国大学的写作中心多如牛毛,而爱荷华大学作家讲习所的国际写作项目却能够多年来一直在全美大学中保持其领先地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朱宏清:东南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周薇:东南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邮编:2100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