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杭州市小学五年级数学下期末一模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杭州市小学五年级数学下期末一模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信息中,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A. 学校各年级的人数;
B. 六年级各班做好事的人数;
C. 4月份气温变化的情况
2.一辆火车从吉林开往长春,第1小时行了全程的,第2小时行了全程的,还剩下全程的()。
A. B. C.
3.将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是()。
A. B. C. D.
4.的分子乘3,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
A. 3
B. 6
C. 8
D. 9
5.一筐苹果有若干个(少于100个),2个2个地数,3个3个地数或5个5个地数都刚好能数完,这筐苹果可能是()个。
A. 80
B. 50
C. 60
6.一小瓶矿泉水的净含量是()。
A. 330L
B. 330mL
C. 330dm³
7.以点C为中心旋转的图形是()。
A. B. C.
8.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
的形状是,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正确的立体图形是()
A. B. C.
9.有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如下图所示,
这个立体图形是()。
A. B. C.
10.234,345,456,56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都是奇数
B. 都是偶数
C. 都是3的倍数
D. 都是质数
11.下面各数中,因数个数最多的是()。
A. 18
B. 48
C. 100
12.一张饼,第一天吃了它的,第二天吃了它的,还剩这张饼的()
A. B. C. D.
13.把下图中的硬纸片折成一个正方体,与数字“3”相对的是数字“()”。
A. 2
B. 4
C. 5
D. 6
二、填空题
14.哥哥和弟弟周末骑车去森林动物园游玩,途中骑行情况如图.哥哥骑行的路程和时间
成________比例,弟弟每分钟行________千米.
15.一米长的铁丝用了两次,第一次用去米,第二次用去米,还剩________米。
16.12和18的公因数是________,其中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
17.将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________,它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18.一个三位数98□,当它是2的倍数的时候,□中最大填________;当它有因数3时,□中最小填________。
19.先观察图形,再连线.
A、B、C、
D、 E、F、
①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________
②从后面看到的图形是________
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________
④从下面看到的图形是________
⑤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________
⑥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是________
20.焊接一个正方体框架共用铁丝48dm,它的表面积是________dm2,体积是________dm3。
三、解答题
21.下图表示骑自行车和骑摩托车在两城镇间行驶的时间与路程的变化情况。
根据这幅图你能得出一些什么结论?
22.将图形在方格纸上进行平移或旋转,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
23.一本故事书共250页,小明已读150页,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读?
24.五(1)班6名同学去给小树苗浇水,小树苗不到30棵,他们发现每人浇水棵数相同,这批小树苗可能有多少棵?
25.小明用四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如下:
在正确的图形下面画“√”。
26.每个办公桌有4个抽屉,每个抽屉的长是48cm,宽是22cm,高是10cm,做10张办公桌的抽屉至少要用木板多少平方米?
27.一块地有公项,其中栽桃树,栽梨树,其余的栽萃果树.栽苹果树的面积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C
【解析】【解答】选项A和选项B,适合选择条形统计图;选项C适合选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C.
【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是: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分析解答.
2.B
解析: B
【解析】【解答】
=
=
故答案为:B
【分析】题目中是把从吉林到长春的全程看作单位“1”,剩下的=全程-第1时行驶的-第2小时行驶的。
3.A
解析: A
【解析】【解答】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是。
故答案为:A。
【分析】旋转: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点O旋转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 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叫做旋转角,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ˊ,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4.C
解析: C
【解析】【解答】===。
所以分母应该加上8。
故答案为:C。
【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本题分子乘以3,则分母也应乘以3,分母得出的数再减去原来的分母即可得出答案。
5.C
解析: C
【解析】【解答】2×3×5=30,
30×2=60。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最小公倍数的应用,根据题意,先求出2、3、5的最小公倍数,然后观察选项,如果没有合适的答案,将30扩大2、3……倍,据此计算。
6.B
解析: B
【解析】【解答】一小瓶矿泉水的净含量是330ml。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对小瓶矿泉水容量的了解和容积单位的把握,即可做出判断。
7.B
解析: B
【解析】【解答】以点C为中心旋转的图形是B。
故答案为:B。
【分析】绕点C旋转则,则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点C重合。
8.B
解析: B
【解析】【解答】从正面和左面看,三个立体图形都对;从上面看,A和C不对。
故答案为:B。
【分析】先从正面分析,再从左面分析,最后从上面分析,逐步排除错误的,剩下的就是正确的。
9.C
解析: C
【解析】【解答】有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如下图所示,
,
这个立体图形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可知,这个立体图形有三层,最下面一层有4个正方体,上面两层各有一个正方体在左起第3个正方体上面;根据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可知,这个立体图形有两列,右边一列有1个正方体,左边一列有3个正方体;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可知,这个立体图形有两行,前面一行有4个正方体,后面一行有2个正方体靠右,据此解答.
10.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这个数都是3的倍数。
故答案为:C。
【分析】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是3的倍数。
11.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A项中,18的因数有:1、2、3、6、9、18;B项中,48的因数有:1、2、3、4、6、8、12、16、24、48;C项中,100的因数有:1、2、4、25、50、100。
所以因数个数最多的是48。
故答案为:B。
【分析】求一个数的因数时,把自然数从1开始乘,只需要乘得的积是48的两个乘数都是这个数的因数。
12.A
解析: A
【解析】【解答】1--
=-
=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把这张饼的总量看作单位“1”,用单位“1”-第一天吃的占总量的分率-第二天吃的占总量的分率=剩下这张饼的几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
13.D
解析: D
【解析】【解答】把下图中的硬纸片折成一个正方体,与数字“3”相对的是数字“6”。
故答案为:D。
【分析】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中,相对面的特点是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所以在此正方体上与数字“3”相对的是数字“6”。
二、填空题
14.正;016【解析】【解答】因为路程=速度×时间所以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8时15分﹣7时=75(分钟)12÷75=016(千米);答: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弟弟骑车每分钟行016
解析:正;0.16
【解析】【解答】因为路程=速度×时间,
所以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
8时15分﹣7时=75(分钟),
12÷75=0.16(千米);
答: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弟弟骑车每分钟行0.16千米.
故答案为:正,0.16。
【分析】此题是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成正比例的意义可知,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通过观察统计图可得出弟弟行驶的路程为12千米,时间为8时15分﹣7时=75分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解决问题。
15.415【解析】【解答】1-(13+25)=1-1115=415(米)故答案为:415【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加减法的应用这根铁丝的长度-(第一次用去的长度+第二次用去的长度)=剩下的长度据此列式解
解析:
【解析】【解答】1-(+)
=1-
=(米)
故答案为:。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加减法的应用,这根铁丝的长度-(第一次用去的长度+第二
次用去的长度)=剩下的长度,据此列式解答。
16.236;6【解析】【解答】12的因数有123461218的因数有:123691812和18的公因数是1236其中最大公因数是6故答案为:1236;6【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分别列举出1218的因数然后
解析:2、3、6;6
【解析】【解答】 12的因数有1、2、3、4、6、12,
18的因数有:1、2、3、6、9、18,
12和18的公因数是1、2、3、6,其中最大公因数是6。
故答案为: 1、2、3、6 ;6。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分别列举出12、18的因数,然后找出它们公有的因数,就是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
17.圆锥;5024【解析】【解答】解:(1)沿着图中的虚线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立体图形这个立体图形叫做圆锥(2)圆锥的体积=13×314×42×3=13×314×16×3=314×16=5024(立方厘
解析:圆锥
;50.24
【解析】【解答】解:(1)沿着图中的虚线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立体图形,这个立体图形叫做圆锥.
(2)圆锥的体积=×3.14×42×3=×3.14×16×3=3.14×16=50.24(立方厘米);
答: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是50.24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圆锥;50.24.
【分析】(1)沿着图中的虚线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立体图形,这个立体图形叫做圆锥.
(2)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已知,从而可以求出圆锥的体积.18.8;1【解析】【解答】一个三位数98□当它是2的倍数的时候□中最大填8;当它有因数3时因为9+8=1717+1=1818是3的倍数所以□中最小填1故答案为:8;1【分析】2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数是0
解析: 8;1
【解析】【解答】一个三位数98□,当它是2的倍数的时候,□中最大填8;
当它有因数3时,因为9+8=17,17+1=18,18是3的倍数,所以□中最小填1。
故答案为:8;1。
【分析】2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数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是: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则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据此解答。
19.A;F;D;E;B;C【解析】【解答】从前面看到的图形为A从后面看的图形为F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为D从下面看的图形为E从左边看到的图形为B从右
边看图像为C【分析】一个立体图形从不同的面看到的图形一般不相
解析: A;F;D;E;B;C
【解析】【解答】从前面看到的图形为A,从后面看的图形为F,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为D,从下面看的图形为E,从左边看到的图形为B,从右边看图像为C
【分析】一个立体图形从不同的面看到的图形一般不相同,从不同的角度看物体,只能看到最前面的部分,后面被遮挡的部分看不到。
20.96;64【解析】【解答】48÷12=4(dm)4×4×6=16×6=96(dm2);4×4×4=16×4=64(dm3)故答案为:96;64【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铁丝的长度就是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已知正
解析: 96;64
【解析】【解答】48÷12=4(dm),
4×4×6
=16×6
=96(dm2);
4×4×4
=16×4
=64(dm3)。
故答案为:96;64。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铁丝的长度就是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已知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可以求出正方体的棱长,正方体的棱长总和÷12=正方体的棱长,要求正方体的表面积,用公式: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要求正方体的体积,用公式: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据此列式解答。
三、解答题
21.解:根据折线统计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⑴自行车在前3时匀速行驶,每时行20千米,以后减速行驶2时,大约每时行驶5千米,最后1时又加速,每时行10千米。
⑵自行车6时行驶80千米,自行车比摩托车早出发3时,晚到1时。
⑶摩托车匀速行驶2时的路程是80千米,摩托车平均每时行驶40千米。
(合理即可)【解析】【分析】统计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竖轴表示路程,实线表示自行车行驶情况,虚线表示摩托车行驶情况。
分析两种车的行驶情况即可。
22.解:如下图:
【解析】【分析】本题是考查用旋转设计图案,应用学过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可画出多种美丽图案,可能单独使用一种方法,也可以几种方法并用.
23.(250-150)÷250
=100÷250
=
答:还剩下没有读。
【解析】【分析】已知这本故事书的总页数与读的页数,要求剩下几分之几没有读,用(这本书的总页数-已经读的页数)÷这本故事书的总页数=剩下几分之几没有读,据此列式解答。
24.解:小于30的且是6的倍数的有:6、12、18、24棵;
答:这批小树苗可能有6棵或12棵或18棵或24棵。
【解析】【分析】有6名同学浇水,因为每人浇水棵数相同,所以只需找到30以内6的倍数的数即可。
25.
【解析】【分析】从正面看只有一行正方形,所以排除第一个图形,从上面看,有一个正方形,放在第二行中间正方形的上面,所以这个立体图形是第三个图形。
26.解:48×22+(48×10+22×10)×2=2456(cm2)
2456×4×10=98240(cm2)=9.824(m2)
答:做10张办公桌的抽屉至少要用木板9.824平方米。
【解析】【分析】办公桌的抽屉是5个面;抽屉的长×宽+长×高×2+宽×高×2=做1个抽屉至少要用木板面积;做1个抽屉至少要用木板面积×4=做1张办公桌的抽屉至少要用木板面积;做1张办公桌的抽屉至少要用木板面积×10=做10张办公桌的抽屉至少要用木板面积。
27.解:1﹣( + )
=1﹣
=
答:栽苹果树的面积占这块地的。
【解析】【分析】这块地的面积看做单位1,单位1-栽桃树的面积占这块地的分率-栽梨树的面积占这块地的分率= 栽苹果树的面积占这块地的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