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GSM网络基础上建设TD-SCDMA网络-打印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GSM网络基础上建设TD-SCDMA网络
2008年11月
目录
TD-SCDMA 与GSM 共性与差异性
1
基于GSM 的TD-SCDMA 网络规划思路
2
在GSM 上建设TD-SCDMA 网络面临的挑战
3如何实现GSM 与TD-SCMA 两网和谐发展
(含2G/3G 互操作策略)
4内容提要
为什么要在GSM网络上建设TD-SCDMA网络
背景
;5月23日通信行业第三次重组,国家明确中国移动作为建设和运营TD-SCDMA网络的主体
;中国移动目前已经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覆盖最完善的GSM网络
;依托于一张完整的覆盖良好的2G网络建设TD-SCDMA,可以降低建设难度,并且在建设过程中仍然能为用户提供可靠的不间断的服务保障
;TD-SCDMA网络建设周期短,站址获取是建设瓶颈
;在GSM网络基础上建设D-SCDMA网络,可以共享GSM网络资源,降低建设投资和控制建设风险,缩短建设周期
中国移动现有GSM网络情况
;基站总数30.7万个(联通GSM15万个,电信C网8万个)
;实现全国行政村100%覆盖
1、双工方式
;GSM :频分双工(FD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系统
;WCDMA/CDMA2000:频分双工(FD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系统;
TD-SCDMA :时分双工(TDD ,Time Division Duplex )系统关键点:TDD 系统无需使用对称频段,便于灵活使用宝贵的频率资源
(2002年10月,国家信息产业部下发文件《关于第三代公众移动通信系统频率规划问题的通知》(信部无[2002]479号))
60 MHz
30 MHz
FDD TDD
100MHz
15MHz
40 MHz 155MHz
1785
185017551880
1920
198020102025
2110
217022002400
Satellite Empty
Satellite
2300
TDD 系统具备的其它优势:
¾
TDD高效支持非对称上下行数据传输,
有效提高频谱利用率
¾
TDD基站终端无需双工器,简化系统设计,降低成本
¾
TDD上下行无线传播环境一致,便于使用智能天线、功率控制等技术,有效降低
系统干扰,提高系统性能
时分双工(TDD):上行频段和下行频段一样
D U D D D D D
D 频分双工(FDD):上行频段和下行频段分开
D D D D
D D
D U
U 上行D 下行未用
资源:
2、多址方式
;GSM:FDMA+TDMA
;WCDMA:CDMA
;TD-SCDMA:FDMA+TDMA+CDMA+SDMA
关键点:TD-SCDMA系统集合数种多址方式于一体,理论上具备了用多种手段把系统调整到最佳的能力。
举例:GSM与TD-SCDMA的频分多址比较
GSM每个频点单向频带宽度为200KHz,双向则为400KHz;
中国移动目前GSM900使用的频带宽度(单向)19MHz,加上E-GSM频点的使用,大约为20MHz(双向则为40MHz),约100个频点;
TD-SCDMA每个频点带宽1.6MHz,每5MHz为3个频点;
若TD-SCDMA也使用40MHz带宽(8个5MHz),则有3*8=24个频点;
GSM与TD-SCDMA的频分多址能力比为100:24,大约为4:1
(GSM与WCDMA的频分多址能力比为:24:1)
可见,TD-SCDMA具有相当的频分多址能力,通过频点规划,可以规避相当的干扰。
GSM与TD-SCDMA其他特性对比
GSM
;GSM是典型的FDMA系统,主要是通过TDMA和频点规划来规避干扰;对网络结构规整性不敏感
;GSM是典型硬容量系统,系统容量的大小只与频点的数量有关,与干
扰大小无关。
;通过增加基站和增加基站中的频点数来提高容量
;没有呼吸效应,覆盖半径不会随用户的增加而缩小
;基站覆盖半径主要与发射功率有关;采用硬切换
结论:GSM与TD-SCDMA具有很多共性,在GSM上建设TD-SCDMA网
络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TD-SCDMA
;TD-SCDMA是有限的FDMA+CDMA系统,通过FDMA和TDMA来抑制系统的主要干扰,在单时隙中采用CDMA技术,通过联合检测和智能天线技术克服单时隙中多个用户之间的干扰,因而它不再是一个干扰受限系统
;对网络结构规整性的敏感度比GSM高,但远低于WCDMA等CDMA系统
;TD-SCDMA是码道受限系统,系统容量大小受限于单时隙中码道数量的多少,近似于硬容量系统
;通过增加基站或增加基站中的频点数来提高容量
;呼吸效应的不明显,因为采用了频分、时分等方式减少了单时隙同时接入的用户数量,同时采用了联合检测、智能天线等技术消除用户间的干扰,覆盖半径不会因用户数的增加而显著缩小
;基站覆盖半径主要与发射功率有关
;采用接力切换,它是介于硬切换和软切换之间的切换技术,但其本质更接近于硬切换
目录
TD-SCDMA 与GSM 共性与差异性
1
基于GSM 的TD-SCDMA 网络规划思路
2
在GSM 上建设TD-SCDMA 网络面临的挑战
3如何实现GSM 与TD-SCMA 两网和谐发展
(含2G/3G 互操作策略)
4内容提要
基于GSM网络的TD-SCDMA规划思路
TD-SCDMA网络规划思路:
1、叠加组网
在现有的GSM网络上叠加建设TD-SCDMA网络。
在有高速移动数据业务需求的区域建设TD-SCDMA网络,主要提供中高速数据业务;同时利用现有的GSM网络提供话音和中低速数据业务。
叠加组网方式下,TD-SCDMA不需要实现全覆盖,TD-SCDMA网络主要针对有高速移动数据业务的用户群的需求,语音及中低速数据业务由GSM网络提供,两张网的业务定位清晰,形成良好互补。
基于GSM网络的TD-SCDMA规划思路
2、有效利用2G网络资源
TD-SCDMA与GSM同为频分、时分多址系统,其网络规划具有相当的相似之处,链路预算表明,TD-SCDMA与GSM基站覆盖能力大体相当
;GSM网络站点数量庞大,密度高,可供TD选择做共址站点较多
;在TD-SCDMA网络建设初期
;当网络发展到一定规模时
;何时考虑新址新建TD-SCDMA站点
;对于室内覆盖
目录
TD-SCDMA 与GSM 共性与差异性1基于GSM 的TD-SCDMA 网络规划思路2在GSM 上建设TD-SCDMA 网络面临的挑战3如何实现GSM 与TD-SCMA 两网和谐发展
(含2G/3G 互操作策略)
4内
容提
要
在GSM上建设TD-SCDMA网络面临的挑战
;首先,在GSM网络基础上规划建设,GSM网络站点分布的不规则性可能使TD网络产生干扰,从而影响无线网络质量
解决办法:
;其次,新建站址的获取日趋困难,包括室外新建站点和室内覆盖新建站点的获取
解决办法:
;共址站建设面临的挑战
;新址新建站面临的挑战
共址站点建设面临的挑战
共址站点建设面临的挑战
;机房空间大小
必须在共址机房有足够的空间安装TD的设备,而且要考虑后期GSM和TD网络扩容的需要;同时要满足电源、传输、空调等设备扩容的空间需要。
;机房承重负荷
共址机房增加了TD设备、电源系统需要新建或扩容,机房的承重是否还能满足要求?需要进行重新核定,不能满足要求的,要进行加固改造,无法进行加固的,要另行选择机房。
;邻居业主对机房改造的反对
不满足承重要求的机房需要进行加固改造,加固改造牵涉到上下左右的邻居,机房下方的邻居反对的几率很大
共址站建设面临的挑战
;天面空间
天面共址首先面对的问题是天面空间是否足够,无论是新建支撑杆还是改造天面塔,都需要满足与GSM的隔离度要求
;天面承重负荷
天面增加了TD支撑杆,或者天面塔增加了TD平台,天面承重是否还满足要求、天面塔本身是否需要加固、都需要重新核定
;智能天线的美化
智能天线体积大,重量也重,迎风面积大,美化工作难度大
;周围业主的反对
天面的改造和TD天线的安装容易引起周围业主的注意,易引发抗议阻挠事件
新址新建站建设面临的挑战
新建站点建设面临的挑战
;站址获取困难
;排他性协议
;周围居民反对
;工程进度紧迫
;外包给选点公司;使用分布式基站
;基站建设纳入城镇总体规划
移动通信基站是社会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
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十七条规定: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应当作为城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通信基站用地作为基础设施用地,理应纳入城镇总体规划。
通信基站建设规划建议由通信管理机构组织运营商向城市规划机构提出,为将通信基站建设纳入城、镇总体规划提供必要的条件,也为通信管理机构实施相应的监管工作提供基础。
只要基站建设纳入了城市发展规划并获得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就说明政府赋予了运营商设置基站的特定权利,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无权反对或阻挠。
;完善法律制度
当前最为急迫的是从法律上明确在民用建筑中天面的产权归属,居民从《物权法》角度强调民用建筑天面属全体业主所有,要使用天面建基站,必须经得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方可,所得租金收益归全体业主所有。
在这个问题上,香港是很成功的例子
因此,内地政府是否可以效仿香港的做法,应该尽快在《物权法》的司法解释中民用建筑天面的产权归属作出清晰的界定呢?
完善法律制度,是长远解决基站选址难的最有效的办法!
;完善法律制度
或者,有必要在《电信法》中明确通信基站使用民用建筑物的基本规则:将“必要且适当”作为使用民用建筑物的前提。
受覆盖半径的限制,为向公众提供移动通信服务,通信基站非使用民用建筑物不可,且设置通信基站不会损害建筑物的安全或者妨碍对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应当允许使用该民用建筑物。
使用民用建筑物应当依法征得相关权利人同意,相关权利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
这里,“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构成了对私权利的合理制衡,立足点是保障提供移动通信服务,满足公共服务需求。
这样既尊重了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协商一致的规则,又避免滥用权利对其他用户正常使用电信服务权益的侵害。
完善法律制度,是长远解决基站选址难的最有效办法。
否则,关于基站及站址的纷争还会持续,基站选址难还会越来越难。
;建立基站共建共享机制
新建移动基站的需求是刚性的,各运营商之间建立起基站共建共享的机制(需要国家管理部门牵头),能够缓解站址资源紧张的局面,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低固定资产投资,保护自然环境和景观,提高电信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目录
TD-SCDMA 与GSM 共性与差异性1基于GSM 的TD-SCDMA 网络规划思路2在GSM 上建设TD-SCDMA 网络面临的挑战3如何实现GSM 与TD-SCMA 两网和谐发展
(含2G/3G 互操作策略)
4内
容提
要
建设策略上
;“2G/3G”一张网
;资源上实现共享
;覆盖上相互补充
;容量上相互配合
用户发展策略上
;在TD网络运营初期
;在TD网络运营中期阶段;在TD网络运营成熟期
;在网络的不同发展阶段,TD/GSM 双模用户数与纯GSM用户数之间长期存在着动态变化关系
;GSM网和TD网的建设策略要与用户的变化情况相适应,达到和谐发
展的目标
两网运营上
;通信行业已经进入业务驱动型阶段,用户关心的并不是出现了什么新技术,而是关心网络能提供什么新业务
品牌建立上
;采用统一融合的品牌策略,不宜刻意区分3G品牌和2G品牌,或单独突出3G品牌
;突出业务,淡化技术,根据业务类型组合包装成不同的品牌,使用户可以灵活选择2G或3G网络的特色业务
总之,在运营策略和在业务品牌建立上,也需做到两网和谐、统一与融合
两网互操作涉及的问题
;两网相互关系的定位策略
;实现这种相互关系的互操作原则与策略
;互操作的方式方法
互操作原则
;影响最小原则
;质量最好原则
;切换最少原则
互操作策略
对于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两网的互操作策略有所不同1、语音业务
;在TD-SCDMA覆盖边缘
;在城区
互操作策略
2、数据业务
;在TD-SCDMA覆盖边缘;在城区
总结
一期建设情况:
;一期10个城市TD-SCDMA基站数约1.6万个
二期建设目标:
;对一期10个城市进行扩容
;新增28个城市建设TD-SCDMA网络
二期建设特点:
对于扩容城市
;GSM共址资源大部分已被使用,二期建设共站率将会降低
;二期建设的重点是改善覆盖、提高容量、优化网络、升级HSDPA
;用“2G/3G一张网”的理念促进GSM/TD-SCDMA两张网的融合
对于新建城市
;有10个城市的建设经验做基础,通过合理规划,多种手段并用,共站率将会提高;;从一开始就贯彻”2G/3G一张网”的理念进行建设
;直接上HSD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