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 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下列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赤道穿过我国南北五个省区
B. 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C. 大部分位于热带,少数位于温带
D. 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2.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下列哪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A. B. C. D.
3.有关我国人口和民族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C. 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D. 黑河-大理一线是重要的人口分界线
4.在交通运输不发达的年代,云南流传着“袖珍小马有能耐,火车没有汽车快”的说
法,这是因为()
A. 云贵高原地形破碎,山道崎岖
B. 云贵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C. 云贵高原土质疏松,沟壑纵横
D. 云贵高原山颠白雪皑皑,冰川广布
5.导致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A. 夏季风不稳定
B. 南北跨纬度大
C. 冬季风强烈
D. 地形复杂多样
6.我国东耕西牧农业分布格局的形成,首要的影响因素是()
A. 气温的东西差异
B. 风力的东西差异
C. 太阳光照强度的东西差异
D. 降水量的东西差异
7.长江干流上被称作是“九曲回肠”的河段是()
A. 金沙江
B. 川江
C. 荆江
D. 扬子江
8.我国干旱最严重的地区是()
A. 华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西南地区
D. 西北地区
9.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可燃冰(又称天燃气水合物)试开采
中,成为首个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可能会提高
B. 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C. 不需要再发展大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D. 世界上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0.如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情况,其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A. ①水田②林地③旱地④荒地
B. 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
C. 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草地
D. 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林地
11.如图反映的是城市周边的用地情况,①②③④四地农业
布局合理的是()
A. ①水果林木区②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区④粮食产区
B. ①蔬菜园艺区②乳肉家禽区③水果林木区④粮食产区
C. ①水果林木区②乳肉家禽区③粮食产区④蔬菜艺区
D. ①粮食产区②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区④水果林木区
12.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

分析表
中信息,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松嫩平原黄淮海平原
C. 鄱阳湖平原
D. 准噶尔盆地的绿洲
13.有关上海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雄厚的工业基础
B. 丰富的矿产资源
C. 优越的地理位置
D. 大量的科技人才
14.下列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合理的是()
①10000吨海盐从天津运往上海,选择水运运输方式
②一吨活鱼从东平湖运到泰安安市区,选择铁路运输方式
③汶川地震时,重症病人急需转送到上海做手术,选择航空交通运输方式
④10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选择公路运输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下列铁路枢纽中(如图),表示株洲的是()
A. B. C. D.
16.关于黑龙江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我国位置最偏北的省
B. 气候冷湿
C. 分布大面积沼泽地
D. 气候干燥,冬季寒冷,夏季凉爽
17.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布在山清水秀的山村地区
B. 大分散,小集中
C. 都星带状分布
D. 西部多东部少
18.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认识区域位置十分重要.这是因为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对区
域的()
①气候影响很大②地形影响很大③矿产资源储量影响很大④交通影响很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9.北京被称为“祖国心脏”,下列不是北京主要城市职能的是()
A. 全国政治中心
B. 全国文化中心
C. 全国最大工业城市
D. 国际交往城市
20.下列对于北京说法正确的是()
A. 北京大致的经纬度是:40N°、116°W、由此可知北京大部分位于暖温带,半湿
润区
B. 北京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大致是南高北低
C. 北京的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降水均匀
D. 北京的传统民居是四合院
21.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下列属于北京的有:
()
①颐和园②天坛③明清故宫④明十三陵⑤秦始皇求仙入海处⑥大雁塔.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⑤⑥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22.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四大区域来看,A是______地区。

B是______地区。

(2)A地区与C地区的界限是______,同时它们还是______、______的界限。

(3)A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C地区的农作物熟制______。

(4)在①②两地中,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______。

A地区是我国两大土壤______、______的分布区。

2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1中字母M、N代表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中M线是我国东西部的分界线,此线以西是我国的______(季风区或非季风区),这里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请写出A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______。

海洋渔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南部海域,请写出四大渔场中的一个渔场______。

(2)从图中看出我国共有______种气候类型,对应图2B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
C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

(3)D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______,原因是______。

(4)E地位于我国的______带(温度带)。

24.读黄土高原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东起A______;此山是黄土高原和______的分界线。

(2)黄土高原地区跨山西、陕西、______甘肃等省区。

(3)支流②______ ③______。

(4)目前,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貌特点是______。

由于水土流失在黄河下游形成______。

(5)黄土高原地处中国自然环境的过渡地带,请写出其中的一项过渡性______。

(6)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不利于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该地区的生态建设刻不容缓。

请你为改善该地区的生态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解:赤道没有穿过我国,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A错误;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B正确;
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C错误;
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D错误。

故选:B。

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及概况,理解解答即可。

2.【答案】D
【解析】
解: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D广西壮族自治区。

故选:D。

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

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本题考查我国民族的分布,牢记即可。

3.【答案】D
【解析】
解:A、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故A不符合题意;
B、20世纪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仍达1000多万,在今后一段
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

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

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
(2)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
苗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5%,统称为少数民族.
考查我国的人口和民族问题,要理解记忆.
4.【答案】A
【解析】
解:我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特点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特点
为地势平坦,一望无垠;云贵高原特点为地形破碎,山道崎岖;黄土高原特点
为土质疏松,沟壑纵横。

根据题意。

故选:A。

我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特点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特点为地势平坦;云贵高原特点为地面崎岖;黄土高原特点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四大高原的特点.理解四大高原特点形成原因,有助于识记.
5.【答案】A
【解析】
解: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

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

故选:A。

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
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
足全年的10%.
考查我国多洪涝的原因,要理解记忆.
6.【答案】D
【解析】
解:我国农业生产呈“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格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条件。

根据题意。

故选:D。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西北地区和青藏
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为旱作区,以南为水田区.我国四大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四大牧区受降水的影响,主要分
布在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
本题考查气候对农业的影响,理解解答即可.
7.【答案】C
【解析】
解:湖北宜昌以上为长江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为长江中游。

中游段地势低平,河道蜿蜒,水面宽阔,流速锐减。

其中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的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

故选:C。

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 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
考查长江各河段的特点,要理解记忆.
8.【答案】B
【解析】
解: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是国内重要的农耕地区,这里人口和耕地密集,城镇和工矿企业众多,但几乎每年都要发生严重的旱情,是我国干旱灾
害最严重的地区。

黄河水量“入不敷出”,下游干流经常断流。

在一些地方,过度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界造成不利影响,使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故选:B。

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考查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要理解记忆。

9.【答案】A
【解析】
解:我国可燃冰的开发,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可能会提高;可燃冰是非可再生能源;可燃冰的开发与发展大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不矛盾;世界上能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故选:A。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
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
考查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理解记忆。

10.【答案】B
【解析】
解: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
的耕地和林地。

其中,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①水田为主。

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②旱地为主。

③天然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
生林。

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林地很少。

④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
陆地区,东部草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

故选:B。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
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11.【答案】B
【解析】
解:比较蔬菜园艺、水果林木、粮食和乳肉家禽业发展,单位效益最高的是蔬
菜园艺业,故布局在离城市最近的区位①;其次为乳畜业,故应布局于离城
市较近的②;粮食种植的单位面积产值最低,故距离城市最远,故布局在④;水果林木区布局于丘陵地区,既能保持水土,又能创造经济价值,故布局在③。

故选:B。

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

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
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
等社会条件的影响。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2.【答案】B
【解析】
解:读表可得,该地的农作物熟制是两年三熟,位于暖温带,且种植小麦和玉米,该地形区是华北平原即黄淮海平原。

故选:B。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指标是活动积温,自北向南习惯上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
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五个温度带,青藏高原属于以高寒为特征的高原气候区;秦岭--淮河以南主要是我国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以及辽宁省的南部属于暖温带;大兴安岭的北
段及其两侧地区属于寒温带;在暖温带和寒温带之间是中温带地区。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农作物熟制及农作物类型,读表解答即可。

13.【答案】B
【解析】
解:上海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是: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水陆空交通发达,有统一的电网;区内有众多大学和科研院所,科
技人才和科技力量雄厚;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人口众多、农业基础好、国家政
策支持,制约该区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本区矿产资源不足。

故选:B。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及特点是:沪宁杭
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
南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本题考查上海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成因,对比记忆有效.
14.【答案】B
【解析】
解:水上运输运量大、运价低,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适合两海港之间
较大运量的长途运输,故①合理;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价格适中,适合短距离运输,故②不合理;
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价格高,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故③合理;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价格适中,适合短距离运输,故④不合理。

故选:B。

依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根据不同的运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
式.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价格适中,适合短距离运输;航
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价格高,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铁路运输速
度较快、运量较大,运价适中,适合运量较大的长途运输;水上运输运量大、
运价低,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适合两海港之间较大运量的长途运输;
管道运输在地下,一般适合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水.
考查了各种运输方式的运量和运价,基础题.
15.【答案】D
【解析】
解:A.宝中线、宝成线和陇海线相交于宝鸡。

故不符合题意。

B.京广线和陇海线相交于郑州。

故不符合题意。

C.滨洲线、滨绥线和京哈线相交于哈尔滨。

故不符合题意。

D.湘黔线、浙赣线和京广线相交于株洲。

故符合题意。

故选:D。

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宝成-成昆线、南昆线等;东西铁路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等.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说出宝成-成昆线相交的铁路枢纽名称.
16.【答案】D
【解析】
解:黑龙江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降水较多,故选
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黑龙江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降水较多。

本题考查黑龙江省的位置、气候等,理解解答即可。

17.【答案】B
【解析】
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点、带状分布,东部地区多、西
部少,总起来说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发展较快,地理位置不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产业开发的重点是不相同的。

故选:B。

当前,从地区布局上看,中国已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各具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带。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与发展特点,要理解解答。

18.【答案】D
【解析】
①项,不同的地理位置造成区域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其气候也存在
很大的差异,对气候影响很大。

故①正确。

②项,区域的地形状况与其所在的位置没有直接关系,地形状况受制于地形构造、海陆变迁等的影响。

故②错误。

③项,区域的矿产资源与所在的地质构造、岩石成分等有密切关系,地理位
置与区域的矿产储量无直接关系。

故③错误。

④项,地理位置会影响所在区域的交通方式,如沿海地区可以发展海运,而
内陆地区则只能发展陆运。

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①④,正确答案为D。

故选:D。

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
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
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区.
19.【答案】C
【解析】
解: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也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全国最大工业城市是上海市。

根据题意。

故选:C。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也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全国最大工业城市是上海市.
本题考查学生对北京城市职能的理解和应用,属基础题.
20.【答案】D
【解析】
解:A、北京市的经纬度是:40°N、116°E,由此可知北京大部分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区。

故A不符合题意;
B、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故B不符合题意;
C、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故C不符合题意;
D、北京四合院是中国北方典型的民居建筑,院落宽敞别致,日常起居方便。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依据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城市职能来解答此题。

考查了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城市职能,这是学生应该了解的基础知识。

21.【答案】A
【解析】
解:漫长的历史岁月,丰厚的文化积淀,铸就了北京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使它成为世界上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目前,北京共有故宫、长城、周口店
“北京人”遗址、天坛、颐和园和十三陵等6处世界文化遗产。

故选:A。

北京是著名古都,更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荟萃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考查北京丰富的旅游资源,要理解记忆.
22.【答案】北方;西北;秦岭-淮河一线;0℃等温线;800mm等降水线;小麦;一年两熟到三熟;平原;黑土地;黄土地
【解析】
解:(1)从图中看出,A为北方地区,B为西北地区,C为南方地区,D为青藏地区;
(2)A北方地区和C南方地区的界限是秦岭-淮河一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是重要的分界线,它们还是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
(3)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南方地区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4)从图中看出,①为东北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A北方地区是我国两大土壤黑土地、黄土地的分布区
故答案为:(1)北方;西北;(2)秦岭-淮河一线;0℃等温线;800mm等降水线;(3)小麦;一年两熟到三熟;(4)平原;黑土地、黄土地。

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着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
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概况。

23.【答案】非季风区;草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舟山渔场;5;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低;地势高;寒温
【解析】
解:读图可知:
(1)图1中字母M、N代表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中M线是我国东西部的
分界线,此线以西是我国的非季风区,这里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适
宜于布局农业生产部门中的畜牧业;此线以东受夏季风影响明显,是我国主
要的农业区,A地位于湿润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这里广大的内陆水域适宜发展渔业。

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
北部湾渔场是我国的四大渔场,其中,以舟山渔场最大。

(2)从图1看我国共有五种气候类型,对应图1B地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C地深居内陆,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3)D地位于青藏高原上,这里地势高,气温低,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4)E地位于我国的黑龙江省北端,是寒温带,农作物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

故答案为:
(1)非季风区;草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舟山渔场;
(2)5;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3)低;地势高;
(5)寒温。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北方的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南方的
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华南地区。

我国
草地面积广大,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本题考查了我国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点解答。

24.【答案】太行山;华北平原;宁夏回族自治区;汾河;渭河;支离破碎、千沟万壑;地上河;湿润区半湿润区向干旱半干旱区过渡或农牧区向牧区过渡;生物措施:植树种草、林草护坡。

工程措施:修建梯田挡土坝。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解析】
解:
(1)从图中看出,黄土高原东起A太行山脉,西至B祁连山,北到长城,南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