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临床研究 •
61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探讨
潘欣宇
(丹东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辽宁 丹东 118000)
【摘要】目的 观察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8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

结果 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术后10个月复查,16例患者自诉听力均有所改善,无明显耳闭塞感,2例诉听力和耳闭塞感无明显改善。

术前PTA 为(58.5±20.5),ABG 为(36.5±18.5),术后PTA 为(51.5±29.5),ABG 为(20.5±17.0),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疗效
中图分类号:R76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15-0061-01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室常见的疾病之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鼓室内黏膜渗出性炎症,导致鼓室内积液,听力下降,体检可发现患者骨膜活动度差,内陷,鼓室可见气泡,治疗不当可造成中耳粘连,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Ockermann 等[1]
第1次将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应用于机械性咽鼓管阻塞障碍患者,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本院也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对18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治疗,疗效可靠,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8例,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36.2岁。

临床症状为耳闷塞感,有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可有耳鸣,严格保守治疗3个月效果不佳。

术前患者均行鼻咽部CT 以及鼻内镜检查,排除咽鼓管、鼻咽部占位性病变。

1.2 方法: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取半卧位,地卡因加入1%00肾上腺素棉片收缩鼻黏膜5 min ,在0°内镜下寻找咽鼓管口,将引导器置入咽鼓管,固定,将带有球囊的扩张导管插入咽鼓管中,扩张导管,并与注入生理盐水的泵相连,固定好卡锁调节器,缓慢加压,直到水压表10mbar ,计时2 min ,打开卡锁,降压,撤出导管,退出鼻内镜。

1.3 观察指标:术前1周和术后行纯音电测听气导均值(PTA )、气-骨导差(ABG )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17.0统计学软件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的比较应用t 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 -±s )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应用χ2
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术后10个月复查,16例患者自诉听力均有所改善,无明显耳闭塞感,2例诉听力和耳闭塞感无明显改善。

术前PTA 为(58.5±20.5),ABG 为(36.5±18.5),术后PTA 为(51.5±29.5),ABG 为(20.5±17.0),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 论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疾病,可保守治疗,应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或行手术治疗,包括鼓膜穿刺、鼓膜切开置管术等,现在的治疗方法对于部分患者不能长期减轻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病程长的还可以导致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鼓膜穿孔不愈合等,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2-3]。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其通过球囊扩张咽鼓管软骨和骨性部分来质量咽鼓管的功能
障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该疗法疗效可靠[4-10]。

Vila 等[6]对2014年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患者行系统回顾性研究未表明,没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本文研究也表明,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术后10个月复查,16例患者自诉听力均有所改善,无明显耳闭塞感,仅有2例诉听力和耳闭塞感无明显改善,而且PTA 和ABG 均有所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Gluth MB,McDonald DR,Weaver AL,et al.Manage-ment of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with nasal steroidspray: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placebo- controlled trial[J].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11,137(5):449-455.
[2] Schrder S,Lehmann M,Ebmeyer J.Balloon eustachiantuboplasty: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Clin Otolar-yngol,2015,40(6):629-638.
[3] Silvola J,Kivek s I,Poe DS.Balloon dilation of the car-tilaginous
portion of the eustachian tube[J].OtolaryngolHead Neck Surg,2014,151(1):125-130.
[4] Metson R,Pletcher SD,Poe DS.Microdebrider eusta-chian tuboplasty:
a preliminary repor[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7,136(3):422-427.
[5] Beleskiene V,Lesinskas E,Januskiene V,et al.Eusta-chian tube
opening measurement by sonotubometry usingperfect sequences for healthy adults[J].Clin Exp Otorhi-nolaryngol,2016,9(2):116-122.
[6] Vila PM,Thomas T,Liu C,et al.The burden and epide-miology of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in adults[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17,156(2):278-284.
[7] 马钊恩,翟锦明,廖礼兵,等.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
耳炎的短期疗效观察[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7,31(5):54-56.[8] 李凤茹.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分析
[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23):49-51.
[9] 周诗侗,高明华,邹帆,等.咽鼓管球囊扩张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8,26(3):275-279.
[10] 李宏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
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5):162-1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