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埋的技术流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埋的技术流程
包埋是组织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其主要目的是将组织标本固定在特定位置,方便切片和染色,以便于观察细胞结构、形态和组织结构等。

下面是包埋的技术流程。

1. 预处理组织标本。

将新鲜组织标本收集后,首先要用理化方法杀死组织中的细胞,并使细胞内部的结构保持在最佳状态。

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等。

2. 嵌入组织标本。

将固定好的组织标本用其他化学和物理方法处理后,将其放置在一段预先制备好的塑料模具内,注入熔化的石蜡等物质,待其凝固后,即可形成包埋块。

3. 切制包埋切片。

使用组织切片机将包埋块切成薄片,通常厚度在4-6微米之间。

切片要求均匀,不得有气泡、碎屑等影响观察的因素。

4. 上色染色处理。

将切制好的薄片放置在染色盒内,加入相应的染色剂,待其染色后,可用显微镜观察其表观结构和组织形态等。

5. 封片和存储处理。

在包埋切片上涂上特定胶粘剂,放置于载玻片上,并覆盖一层玻璃片,待固化后,即可封存和存储。

以上是包埋技术的主要流程及注意事项,实践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