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与建议
摘要:我国内河航运发展源远流长,为促进经济发展、增进文化交流和推动社会进步等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当中,水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绿色低碳的显著优势。

下文就简要分析了新时代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内河航运;发展现状;建议
一、新时代内河航运的重要性
内河航运是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在促进流域经济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服务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内河船舶是航行于我国内河水域以及河海交界区的船舶,主要包括客船、货船、工程船等,相较于公路、铁路的集装箱运输方式,内河航运不仅能耗更低,内河水网河流水域分布也更为广阔。

内河航运作为水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绿色化、低耗能是其显著特点。

内河航运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优势。

发展内河航运,优化交通货运格局,将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的绿色发展。

我国内河水运资源丰富,近年来,内河船舶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趋势明显,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航运网络,但仍存在运输装备发展质量不高、基础设施有效供给不充分、运输组织和服务效率效益低、市场集约化水平不足、航运安全体系不完善、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等问题,与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以及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目标要求相比,内河航运的比较优势和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离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成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短板”。

二、当前我国内河航运建设现状
我国内河航运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高等级航道网初具规模,骨干通道作用突出,已成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和沿江(河)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托。

二是内河港口发展规模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服务功能不断拓展。

三是内河航运引导沿江(河)产业布局优化的能力持续提升,对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四是内河航运数字航道建设与信息化、绿色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五是近年来内河旅游客运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尽管成绩显著,但立足新发展阶段,与交通强国建设目标和支撑保障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相比,内河航运还存在许多不足。

一是内河航道布局不够完善,航运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

长江上游、西江上游等航运发展较为迟缓和落后,贵州、云南、广西等中西部、西南及东北地区的内河航道网尚未有效建立,出海、出境通道欠缺。

二是高等级航道占比偏低,内河航运发展不够充分。

三是内河水系间沟通不足、联通性较差,航道网络化程度不高,且航运枢纽瓶颈制约矛盾突出。

四是内河航运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资金短缺、融资难等问题较为普遍。

五是新基建、新技术、新能源与内河航运融合发展不够,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有待提高。

六是内河水上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综合开发力度不够。

三、新时代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1、更高质量的发展,是不断提升内河水运基础设施、设备、运输装备等要素供给质量,建设世界一流的港航基础设施、航运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内河水运服务质量,提供高品质的航运服务。

2、更有效率的发展,是不断提高岸线、土地、水域等要素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内河水运及相关环节运输服务效率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内河运输的经济性,发展经济便捷、集约高效、现代智能的内河水运。

3、更加公平的发展,是充分发挥内河水运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比较优势,完善配套支撑,为宜水则水创造更好的条件,为适合发展内河水运的地区提供保障。

4、更可持续的发展,是不断提高内河水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提升内河水运与沿线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能力,完善适应我国内河水运行业特点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

5、更为安全的发展,是不断夯实内河水运行业安全本底,提高内河水运安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四、新时代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以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动力船舶为重点,加快先进适用安全环保智能技术应用,推动新一代智能航行船舶技术研发应用,加强产业链协同,选取典型水域场景因地制宜开展示范应用,推动市场化运作、产业化集成、规模化应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1、要加强新型数字化智能船用设备研发,开展基于5G网络的“岸基驾控、船端值守”船舶航行新模式研究,重点突破船岸协同下的远程驾驶技术和避碰技术,提升船岸通信能力和安全水平。

当前,数字化智能船用设备的研发也是造船行业重点发力的方向。

目前,内河航运可以应用很多岸基的导航设备、岸基的控制设备,岸基可以实时掌握船舶动态、船舶轨迹、定位信息等,让岸基对船舶发生的一切了如指掌。

数字化智能船用设备应用在内河航运,既能确保船舶航行更安全,又能保证智能技术的落地实施。

目前,船舶管理智能化和船岸一体化管理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随着船舶信息化及大数据的应用与推广,造船企业的信息化和航运企业的信息化无缝对接和数据共享,可将船舶基本信息数据和船舶动态数据有机结合,如将船舶航行数据和机舱运行动态数据的共享交换,实现船岸一体化,提高航行安全性和船舶营运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2、优先发展绿色动力技术。

从国内国际来看,绿色、低碳、智能是目前航运业发展的新趋势,因此要优先发展内河船舶绿色动力技术。

绿色动力技术不仅包含LNG(液化天然气)动力,还包括电池动力和甲醇、氢等动力技术应用等。

为实现绿色化运输,目前已发现具备可替代性的能源方式。

数据显示,主要以
LNG作为燃料的船舶,比使用常规燃油作为燃料的船舶碳排放可以减少20%~25%,氮氧减少到80%~85%,硫的排放减少99%以上。

目前,使用LNG的动力装置和加
注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供给体系及基础设施正在全面布局中,LNG可以作为替代
能源推广使用。

LNG仍有相当量的碳排放,从温室气体减排来看,LNG不尽理想。

为此,以插电式、换电式电池作为动力源的电动船舶也是内河航运发展的趋势所在。

目前,在部分确定航线的终端上可配置充电、换电等基础设施,基础条件是
比较成熟的。

但内河航线由于船舶密集度较大,在航行过程中对机动性、节能等
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节能是重要的竞争力因素。

LNG应用作为燃料,技术已相
对成熟,相比之下,氢、氨等零碳燃料虽然可以做到近似零排放,但发动机技术
的成熟度仍要进一步改进提高。

3、建立健全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生态。

绿色航运走廊是指在一些枢纽港之间
建立零排放航线,带动加速整个航运业的脱碳进程。

如何推动内河和沿海绿色航
运走廊建设?首先要加强沿海和内河航线“绿色走廊”的顶层设计,建立相关的
政策支持和法规监管体系。

其次,要以铁矿石和集装箱支线接驳运输为‘绿色走廊’的主要依托航线,
建立沿海和内河‘绿色走廊’示范航线。

提供相应的政策和金融支持,构建完整
的供应链、产业链。

还要从国家层面设立零碳发动机技术、零碳燃料围护系统、
大功率电力推进技术、碳捕捉技术等建立‘绿色走廊’迫切需要的重大技术专项,增强我国绿色零碳船舶及配套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最后,从国家部委层面牵头
组织我国大型航运企业、支线运输联合体、造船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中国船级
社以及能源企业、金融机构等成立相关的零排放联盟和燃料碳当量的测算标准。

加强与世界上其他主要航运国家和大型航运企业探讨航运零排放路径,选择确定
最有利于我国发展的航运零排放发展路径,积极主导或参与相关国际规则标准的
制订和修订。

要总结经典经验做法,打造一批满足不同场景需求的标准化船型形
成示范作用,有力推动内河船舶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发展,从而让内河航运
高质量发展一步步成为现实。

结束语
我国内陆内河流域辽阔,内河航运作为水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一环。

内河不同于海洋运输,其船航运舶类型多、航行水域复杂,因而标准化是内河船舶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因此加快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推动内河船舶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发展是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珂.山东激发内河航运潜力搭建通江达海航运网络体系[J]. 珠江水运,2022(16):139-141.
[2] 吴灿.交通强国背景下浙江打造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J].杜鹏程.中国港口,2022(27):377-379.
[3] 杨明松,李乐新.德国内河航运绿色发展对我国航运发展的启示[J]. 水
运工程,2021(13):205-206.
[4] 何维因.我国内河航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 现代企业,2021(09)
[5]孙健.提升内河航运能力延伸通江达海水运通道[J].企业观察
家,2019(29):410-4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