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日两国的饮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日两国的饮食文化
1、引言
饮食在人们生活中是不可欠缺的一部分,我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日本亦有“衣服一代、家居二代、饮食三代”这样的俗语,可见饮食文化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是非常重要的。
饮食文化是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的饮食文化与日本的饮食文化中也存在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
2、自古以来中国与日本之间就进行着饮食文化的交流
2.1 中日两国的大米情缘
大米自古以来就作为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主食,殊不知,它也是重要的能源之一。
在古中国的长江和黄河等河的沿岸种植了适合当地气候生长的水稻,距今2000至3000年之前这种种植技术传到了日本,成为了日本大米的起源。
2.2 中日间的茶道渊源
众所周知,茶道虽起源于中国,却在日本开枝散叶,开花结果,如今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
而且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接待宾客以及用餐前后,饮茶无疑成为了一种习惯。
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树的国家,是茶的祖国。
茶传到日本后,在京都孕育了茶文化。
日本高僧最澄于唐贞元二十年来到中国,回国时携浙东茶籽回国传播,这标志了日本茶文化的开始。
虽然地域不同,但中日两国所追求的都是相同的茶道境界——清静的环境、舒畅豁达的心境、精神上的升华。
3、中国菜和日本料理
3.1 不同的风土人情形成了不同菜式
中国菜往往油量大、味道浓郁;日本则通常直接食用不加工的生鲜食物。
风俗文化大概就是造成这巨大差别的主要原因。
日本四面环海,由4,000多个岛屿组成。
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样食物就比较容易保存。
吃生鲜食物就这样发展起来。
此外,日本平原较少,饲养家畜比较困难,所以人们很少能吃到牛肉和羊肉。
更没有中国吃鹿肉、兔肉、驴肉这样的习惯。
这就是为何日本能够制造出不用加工就能食用的日本料理的原因。
3.2 加热食物和脂肪
中国菜大多需要通过加热才食用。
其实中国人喜欢把菜加热了再吃也与中国的水土有关。
食材在干燥的地方保存过后就要浸泡在水中来保证其新鲜,要使其味道不流失,就需要用油烹饪。
食物在加热后更容易入味,也更好消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菜通过对食用油的独特使用使其技术得到了发展。
中国与日本相比,日本生食食物的技术已经远远超过中国。
当然,这与日本气候有关。
日本海鲜食品往往无需加工或轻微的加工即可进一步保持鲜度、而且海鲜本身含有盐分,所以生吃亦可。
再加上日本有良好的水质量,温度变化小,寒冷的地方也很少,比较适合吃生鲜食物。
3.3 浓厚和新鲜
中国菜的最大特点是调味。
就是不同的制作方法融合各种食材所展现出来的不止一种味道,而是多种味道的完美结合。
以中国的传统美食——饺子为例,有猪肉馅、羊肉馅、鱼肉馅,当然也可以是素馅。
往饺子馅中加入各种调味料,就可以制作出不同风味的饺子了。
可以用水煮水饺,也可以用蒸屉蒸蒸饺。
与此相对,日本料理最大的特点就是食材新鲜、丰富,味道原始。
提到日本料理,脑中第一个浮现的就是生鱼片和寿司这样的食物。
传统料理的思想就是“无需制作出来的料理”。
在这种思想的支撑下,生鱼片成为了典型,将生的鱼肉切成片,蘸着酱油和芥茉吃。
3.4 盐和甜品
中国有各种各样的咸菜,这些菜品特别适应中国的水土。
因为中国有大陆性气候,雨量少,气候干燥,蔬菜水分容易蒸发,所以大量放盐是有必要的。
加上中国寒冷地域面积较大,大量摄入盐分能够促进机体代谢,让人精力充沛、产生温暖的感觉。
而且盐不仅仅只是一种调味料,也可以为伤口消毒,防止化脓。
中国在很久以前就巧妙地用盐预防蛀牙及牙周疾病。
与中国菜相比,日本料理偏甜。
从日本的气候及国土来看,下雨天较多,没有盐田。
但是,温和的气候使周围海域降雨量增多,空气潮湿。
人们不易出汗,因此甜品符合了日本人的口味。
而且砂糖进入口中会刺激神经中枢产生快感,从而使大脑分泌啡肽,啡肽使人放松,因此会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3.5 饮食方式的改变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家对于饮食的要求也相对苛刻,每个人都追求健康、营养的饮食方式。
近几年,中国的食疗行业也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
药膳型料理受到了人们的追捧。
另一方面,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年轻人对于欧美式的饮食文化特别热衷,或许这一改变将对中日两国今后的饮食文化的发展起到一
定的作用。
4、结语
虽然日本料理与中国料理的风格存在很大差异,但日本料理受中国菜的影响也最大,中国与日本的饮食文化渊远流长,日本的大米和茶均起源于中国,加上与其传统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具有日本独特风格的米文化与茶文化。
自然条件是造成中国菜和日本料理不同的主要原因,日本料理的主要特征是菜品新鲜、原始,没有复杂的加工过程,讲究的就是原汁原味。
清淡、少油脂是其最大的优点。
与此相反,煎、烤、烹、炸的制作方式与色、香、味的综合则是中国菜的主流特色。
两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经过千百年的流传与发展所形成的瑰宝,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
参考文献
[1]孙璐.浅析日本饮食文化[J].西安社会科学,2010,(04).
[2]徐静波.试论日本饮食文化的诸特征[J].日本学刊,2008,(05).
[3]贺亚芹,隋国荣.日本饮食文化琐谈[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版),1999,(02).
[4]尹文华.浅谈中日两国饮食文化[J].科技创新导报,2010,(34).
[5]仓石厚子.中日饮食文化比较──兼论消费与经济观念[J].现代日本经济,199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