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马兰谣》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马兰谣
马兰谣
教学目标
1、了解藏族民俗,能够熟练演唱歌曲
2、掌握降b大调识谱方法
3、熟练掌握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
教学难点:
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长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在中国的西南部,有一个中国海拔最高,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地方人们都说,那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
学生回答??
教师:有同学说对了,就是西藏,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藏族歌曲《马兰谣》。
二、授新课
1、简单介绍藏族
教师:提到藏族,同学们能想到什么呢?和我们汉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学生回答:(可以从服装,饮食,生活习惯上回答)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对,藏族喜欢穿藏袍和衬衫,男装雄健豪放,女装风韵独特,喜欢珠宝金玉作配饰。
女衫袖子特别长,足足有四十公分,那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藏族女孩的袖子这么长呢?
学生思考??
教师:对了,为了跳舞的时候可以甩起袖子,藏族特有的一种舞蹈叫水袖舞。
在藏族还有一种特有的礼节,就是用“献哈达”,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展示ppt.
2、学习歌曲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藏族歌曲《马兰谣》,你从歌曲里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学生回答:有青山,油菜花,骑着牛的牧童,爷爷和外婆??
(展示ppt)我们跟着节奏,念歌词试一试(拍手念歌词)。
请个别同学单独念一念。
教师:大家说的不错,这么美的景色,大家心情好不好呢?接下来我们看着歌词跟着音乐小声哼唱。
教师弹伴奏,学生慢速跟钢琴学唱,教师纠错
3、讲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展示ppt)
书中有一种节奏,将我们经常使用的“强弱”切分成了“弱强弱”,在哪个小节?(具体讲解,打节奏)
4、完整演唱歌曲,
同学们,这首歌咱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去唱歌呢?(骄傲、愉快,心情舒畅)
5、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
同学们唱的不错,那现在大家想一想,如何用我们优美的舞蹈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呢?(全体起立,放音乐一起跟唱,并请表演最好的同学请到台前带领大家表演)
三、总结:
同学们,大家演唱的不错,伴着这首优美的歌曲,我们本节课下课时间到了,同学们再见。
篇二:小学音乐教案呢
《放牛山歌》
一、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里,周围都是大山,周围都是草地,那么,平时我们除了读书,都还会做些什么呢?
生:自由回答(引出放牛、唱歌)
2、师:那放牛的时候你会唱些什么歌呢?谁来演示一下。
生:上台表演
3、师:“哎”让学生们自由的吼吼(要求高亢,自由,放松)。
生:自由发挥,教师集体指导一下。
4、同学们喊的真亮,让老师也想来唱一唱,就让老师为大家唱一首《放牛山歌》吧,教师范唱,学生听,听听歌词里面的孩子们都在干些什么?
5、出示课题《放牛山歌》
三、新歌教唱
1、熟悉歌词
师:谁听出来了,山里的这位孩子在干什么?
生:放牛、捡柴、唱歌
师:同学们应该听唱过山歌,山歌都是怎样唱的?
生:自由、轻松、高亢的
师:很棒,是的,那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这首四川山歌又该怎么唱呢?(听音乐,感受如何唱的,怎样的情绪)
2、熟悉歌词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是由许多快快慢慢的音符组成的,也就是我们说的节奏,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本首歌的节奏。
复习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认识八分音符。
3、熟悉旋律及难点解决
师:老师看见有很多同学都想唱了,先跟着琴来小声的哼唱一下,同时请你指出你认为难的句子,让我们共同来解决。
生:指出难的地方,共同解决。
师:纠正孩子们的问题,“背上那个背个哟啥大背兜啰”请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来打一下节奏,×××××××.×.×××××.
让孩子们把每一个节奏打正确,反复练习。
师:现在孩子们能把节奏打正确了,那让我们再次唱唱这首歌曲。
师:这次唱的好多了,那如果我们正在放牛,我们该怎么样的心情来唱呢?(高兴,自由,高亢)很不错,那就用这样的情绪来唱一次。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喜欢唱山歌吗?你们喜欢歌里的孩子吗?歌里的孩子能那么自由高亢的唱,你能行吗?就让我们再次用这样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来结束今天这节课吧。
【导入】师生问好
师生问好
【导入】导入教学
ppt(小脚丫出现)
“同学们,听,这是什么声音?”——“脚步声”
“来,我们跟随脚步声一起动起来,我们走过了山坡,淌过了小溪,草儿多青啊,花儿多香啊!来到了田野!”
师:田野多美呀,看,这里有青青的禾苗,金黄的油菜花!还有随风翩翩起舞的蒲公英,(ppt)我们也来轻轻地吹吹!
生起立,师夸张地示范(加上手势,眼神要配合)。
【讲授】呼吸练习;
1、“蒲公英渐渐飘向了远方,听,远方传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儿。
”
“同学们听听,他们的心情怎样,在歌唱什么?”
师小结;
(ppt:看滚动图片,录音范唱,老师要投入进来!)
师生交流一下;
“多美妙的歌声呀,让我们也来唱一唱吧!”
2、发声练习;(出示旋律谱)
(1)师用“啰来”范唱;(放慢速度,声情并茂地唱)
(2)引导生歌唱,熟悉旋律;
“孩子们也来唱唱,气息沉下去,声音扬起来(做手势),唱给天上的小鸟听!”
“现在我们声音再向小鸟靠近一点。
”(机动地:1-2遍)
【讲授】新歌学习
1、出示课题;
“孩子们的声音真美,这段旋律(边说边放歌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歌曲(手指课题引导生齐读课题《田野的脚印》)中的一句,来,找一找,它在哪儿?”
生说;
2、老师范唱;
(走到ppt前)师:“现在来听老师唱,边听边想,歌曲都是用连贯的声音演唱吗?”(ppt 显示问题);
师声情并茂地演唱(注意范唱时候在“啰来”的动作提示,做铺垫,眼神要到位);请生回答;(若生答不出,老师边做手势边范唱,引导学生)
3、师生讨论(“为什么要用弹性的声音演唱?”——“因为他们在快乐地劳动。
”)“好,我们也带着劳动的喜悦,来学唱歌曲的旋律。
”
4、学唱歌曲;
(1)完整唱谱;(放慢速度)“来,我们唱唱谱,小手划拍。
”
老师起音(6333533,一二一,走);(先直接唱,若有问题,就用“lu”来模唱)
(2)解决问题;(划拍解决)“刚才同学们在演唱时,有什么困难?”——提炼知识点(问题如果不大,不纠缠,不放弃!部分解决难点)
(3)完整唱谱;
(4)唱第一段歌词;(随时停,注意音准和节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唱第一段歌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歌词的感情来处理;
a、“一个脚印”舒展地,“啰来”推上去,“一个故事啰来”沉下来;
b、保持音,唱足时值;
c、得意地唱最后部分:3636566;
(6)完整歌唱第一段歌词;
(7)拓展——休止符创编;
a、“请同学们看,在这些四分休止符的地方,你能创编什么样的声响,使歌曲变得更活泼!”生说;
b、在四分休止符地方贴脚板儿印;
c、老师加入尾声创编;
d、引导生随录音范唱,练习所创编的节奏;
在有弹性的部分,让我们随着音乐的节拍,也轻轻地踏起来!”
“现在让我们来为歌曲配上编创的声响。
”
(7)自主学唱第二段;(能加入声势动作的尽量加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8)完整演唱。
(艺术合成)
(9)师小结:“我们用跳跃、连贯的声音,轻快的节奏,愉悦的心情学会了这首歌曲,田野上留下了同学们一串串可爱的小脚印,(ppt——“再见”图片)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孩子们,和老师们再见!)
1、音乐对大自然的描绘可谓美不胜收,它把人们引入丰富的想象之中。
聆听音乐《春》,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在欣赏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音色和顺序,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听觉习惯,提高音乐记忆力。
.
学情分析
1、在唱歌、视唱和听音练习方面,大部分同学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每班还有不少音乐上的后进生五音不全,我们
要多给这些同学一些关心和爱心,使他们尽快的喜欢起音乐来,让他们高兴起来,尽快脱掉“乐盲”的帽子。
2、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
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悉旋律,再做欣赏。
重点难点
在欣赏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音色和顺序,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听觉习惯,提高音乐记忆力。
教学
【导入】春
师介绍《春》的创作背景。
选自组曲《四季》……,今天我们欣赏的就是其中的一首,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完说说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清凉、纯净)。
1、播放《春》引子部分。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今天我们要欣赏一首新的乐曲,这首乐曲是由大自然真实的声音与乐器演奏的美妙的乐音交织而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非常美好的画面,曲子的名字叫《春》。
【讲授】春
这一页还有什么?你认识吗?
(师介绍乐器:、小提琴、)
1 引子
自然声音
(小提琴的音色)
2 中间部分 1 2 1 2
3自然声音
(伴奏笛子吉他小提琴笛子)
1、完整初听乐曲:说说自己的感受。
2、看看书上有几个音乐主题?(三个音乐主题)
1、分段聆听这三段主题音乐,说说乐曲的情绪,并模唱。
2、听辨三段主题曲,并说说是用什么叫乐曲演奏.
3、完整聆听乐曲,分析乐曲结构,请学生边聆听边指出事哪个音乐主题出及各主题的主要演奏乐器。
1、小组合作探讨。
2、分小组进行汇报演唱自己组的新作品。
请学生相互评评各组学习情况。
创作自己的春天音乐:
今天我们从乐曲中感受到了春天妙的歌声,音乐与自然界的声音糅合在一起是多么美妙啊!同学们,请想想看,你能摩唱出一截音乐吗
四个声部合作,组成一个四声部的大自然音乐。
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欣赏了自然音乐《春》还创作了自己的音乐,其实音乐就在我们身边,音乐也更在我们心里,希望同学们热爱音乐,热爱大自然,用你的音乐之耳倾听周围的一切。
《马兰谣》 1、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用优美抒情的声音唱好这首轻快而又活泼的歌曲,并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⑵学生戴头饰表演歌曲的意境,热爱生活、热爱表演艺术。
2、知识与技能:
⑴学习音乐停顿记号与连音线,了解它们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在歌曲中加以运用,增强歌曲的感染力。
(2)运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提高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知识的进一步扩展,他们体验感受和求知探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他们歌唱的能力有了增强。
学唱完成后又进行了歌表演的形式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连贯的气息、清晰的吐字表现歌曲,感受四拍子的韵律。
教学难点:运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
1、师:出示多幅美丽的大山图画,问学生看到了什么?
(因为我们的家乡属于江汉平原极少看到这么美丽的大山,所以学生很兴奋)。
生:大--山!
2、师:请学生谈感受后小结:今天老师就教同学们学唱一首和大山有关的歌曲《马兰谣》,并简介马兰山的来历。
新课教学:
1、播放《马兰谣》mtv,请学生欣赏全曲,利用mtv中优美的大自然风光和天真无邪的孩童表演等画面感染学生,触景生情。
并给学生带上准备好的美丽花环。
2、出示课件,根据歌谱的节奏念歌词,并运用多种形式念歌词(拍手、打花巴掌等)注意节奏的训练。
3、跟琴声学唱歌谱,比较相似乐句的异同,和出现的次数。
4、注意强调歌曲中停顿记号与连音线的表现形式。
篇三:马兰谣
共1课时
演唱马兰谣小学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敬谱主编)
评论(0) 1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主动参与本课的音乐实践活动,乐于演唱歌曲《马兰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在聆听、演唱、舞蹈的过程中感受歌曲《马兰谣》所表达的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能运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的方法学会歌曲《马兰谣》。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随伴奏较准确地演唱歌曲《马兰谣》。
2.能有意识地运用歌唱声音的变化表现歌曲《马兰谣》活泼、俏皮的形象。
评论(0) 2学情分析
(一)基本情况
三年级小学生处于小学中级阶段,学习歌曲以听唱法为主,初接触五线谱,还不具备五线谱视唱能力。
能够初步做到有情的演唱歌曲。
具有识读简单节奏的能力,但在实际学习中较为复杂的节奏变化组合,大跳音程的旋律进行会成为学习上的困难。
(二)主要优势
乐于参与演唱活动,基本能做到歌轻声唱不喊唱。
(三)存在问题
歌唱的音准,如大跳音程的旋律进行。
高位置的歌唱习惯不稳定。
歌唱声音不够统一。
评论(0) 3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歌曲《马兰谣》的学唱与练习。
(二)教学难点
歌曲中前八后十六节奏和切分音的准确把握、结束句的准确演唱。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评论(0) 活动1【活动】1.1—节奏拍读(3分钟)
(教师语言:亲爱的同学们,音乐课又开始了,首先我们一起来跟老师拍几个节奏吧!)(1)教师用适中的速度分别拍击“x xx”、“x xx xx”等节奏型,学生聆听后模仿拍击。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拍读时的节拍规律,并板书:x xx x xx
(3)教师用适中的速度拍击“x xx x xx”节奏型,学生聆听后模仿拍击。
评论(0) 活动2【活动】1.2—发声训练(2分钟)
1.
评论(0) 活动3【导入】2.1—谈话导入(2分钟)
(教师语言: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新歌《马兰谣》。
马兰<点击课件&,位于我国的广东省阳春市<点击课件,图片&,这里山清水秀,四季如春。
同学们觉得马兰村漂亮吗?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好不好?)
教师简单介绍广东省阳春市马兰村。
评论(0) 活动4【讲授】2.2—聆听、演唱歌曲(17分钟)
(教师语言:我们首先完整地听一遍这首歌曲,听的过程中思考几个问题<出示课件&,请同学来读一读这两个问题<等&,听完请大家来回答<放音乐背景图片&。
)
(1)教师播放歌曲《马兰谣》范唱,学生聆听欣赏回答。
(教师语言:(1) 歌曲中提到了哪些动物和植物?<生:牛儿,鱼儿,油菜花&(2) 歌曲的前奏出现了哪种乐器的声音?<生:笛子&)
(2)教师播放歌曲《马兰谣》范唱,学生随伴奏看歌词轻声演唱。
(教师语言:歌词写得非常美好,让我们看着歌篇再来演唱一遍,你看看在完整的有歌谱的歌篇里,歌词是如何呈现的?)
(3)教师播放歌曲《马兰谣》第一乐段,学生随伴奏看歌篇演唱,教师讲解反复记号。
(教师语言:请你演唱时注意在何处歌词反复?)
(4)教师播放歌曲《马兰谣》第二乐段,学生随伴奏看歌篇演唱,教师讲解反复跳跃记号以及切分节奏。
(教师语言:同学们在第二乐段歌词中发现什么了?歌词是按照什么顺序演唱的?“这里是…”如何演唱?)
(5)教师再次完整播放歌曲《马兰谣》范唱,学生随伴奏看歌词轻声演唱(2遍),教师讲解前八后十六节奏,并逐句练习。
(教师语言:让我们跟随伴奏完整的演唱《马兰谣》吧!大家注意到“油菜花遍地开”、“骑着那牛儿慢慢走”、“夕阳头上戴”这几句有什么共同点了吗?)
(5)教师范唱“我会把它唱到青山外”,提示学生速度变慢,同时简单介绍“青山外”的拍子变成四二拍。
(教师语言:刚才很多同学在唱最后一句的时候有点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跟着老师练习最后一句吧!)
评论(0) 活动5【活动】2.3—小组合作,练习演唱歌曲(10分钟)
(教师语言:大家已经跟唱了几遍,下面时间交给你们,小组同学一起练习演唱吧!)(1)男女生分别演唱,教师巡视指导。
(播放范唱)。
(2)教师与学生合作演唱。
(3)男女生合作展示演唱,每组演唱后进行指导,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4)举手自荐,其他同学点评。
(从音准、歌词、节奏三方面点评,先说优点,后说问题点)
预设指导解决:
①“骑着那牛儿慢慢走”句,a前八后十六节奏的准确把握;b 1到低音6 的音准;c“夕阳头上戴”句的吞音问题。
(出示谱卡)②:结束句附点音符及变拍子的准确演唱。
(出示谱卡)。
③:第二乐段中较高音的发声位置容易掉下来,声音容易挤、卡、不够高。
(教师语言:让我们随着伴奏用你最美的声音和表情来表演歌曲。
)
评论(0) 活动6【练习】2.4—集体随教师钢琴伴奏完整演唱歌曲(2分钟)
评论(0) 活动7【讲授】3.0—指导演唱。
(2分钟)
(教师语言:唱会唱熟悉了歌曲我们可以演唱的更动听。
想象自己骑在牛背上轻松愉快、悠然自得的走在马兰的青山绿水间。
)
(1)整体情绪的把握,教师示范,学生演唱。
(2)细节处理:声音有控制,如“青山一排排呀,油菜花遍地开”句声音的收放;“开、牛、来”等字的滑音演唱。
(3)学生随教师钢琴伴奏有感情的演唱。
评论(0) 活动8【作业】4.0—总结(2分钟)
(教师语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哪首歌曲?<生:马兰谣!&我们学习了哪个音乐符号?<生:反复记号和反复跳跃记号!&新学习的两个节奏叫什么名字?<前八后十六节
奏和切分节奏&回去以后请大家练习背唱歌曲,下节课我们请同学来展示吧!)篇四:藏族舞蹈《马兰谣》
马兰谣(藏族舞)
1、
2、训练目的主要动作及要领藏族舞的基本动律、脚下步伐及藏族舞风格的训练
a、颤踏:双脚全脚交替踏地,膝盖松弛,重拍向下颤膝。
b、跺踏:(以右为例)右脚全脚踏地,同时左膝微颤。
c、跳踏:(以右为例)1-右腿屈膝上抬同时左脚微跳。
2-4右左交替颤踏3次
d、赶步:(以右为例)在左前丁字位1-右脚屈膝全脚踏地,同时左腿屈膝抬起
2-左脚直膝全脚踏地,同时重心随脚前移。
e、牧童舞姿:(以右为例)右手勒马手于体前,左手空拳叉腰,双腿屈膝,双脚蹦跳至右侧大丁字步,同时右顶胯,右
倾头。
f、吹笛子舞姿:(以右为例)双手自然屈指,掌心向内,位于右脸颊旁,模仿手持笛子,双腿屈膝,双脚蹦跳至右侧大丁字步,同时右顶胯,右倾头。
g、遮阳手:双手五指并拢,平搭于额前,模仿遮太阳的动作。
3、节奏
准备位置:体对2点方位,踏步半蹲,身体前俯,展胸抬头,左手背手,右手空拳置于下颚处。
准备音乐:
(散板音乐):保持准备位状态
领舞保持舞姿,身体上下起伏一次,身体向左横靠,视一点,再回至准备位姿态
(1) 1-8 保持准备位舞姿颤膝8次,重拍在下
(2) 1-8 双手旁斜下位掌心朝前,同时双脚碎步
第一段
(1) 1-4 双手旁斜下位掌心朝前,同时双脚右起颤踏8次前进
5双手扶胯,体对8点方位,同时右脚跺踏1次,视8点
6双手旁斜下位掌心朝前,同时身体转至2点方位前俯,左膝半蹲,右脚跺踏,视2点 7-8 重复(1)5-6动作
(2) 1右侧牧童舞姿
2双脚蹦跳至左侧牧童舞姿
3-4 重复(1)1-2
5-7 体对2点,左手经1点与8点之间方位,右手经4点方位盖至遮阳手位,同时赶步3次向点方位前
进
8双手遮阳手位,右脚跺踏1次
(3) 1-4 重复(1)1-4动作
5双手胸前折臂搭肘,体对8点方位,同时右脚跺踏1次,视8点
6左手保持姿态,右臂保持折臂抬至额前,同时身体转至2点方位前俯,左膝半蹲,右脚跺踏,视2
点
7-8 重复(3)5-6动作
(4) 1右侧吹笛子舞姿
2双脚蹦跳至左侧吹笛子舞姿
3-4 重复(4)1-2动作
5-7 体对2点方位,双手右耳侧拍手3次,同时赶步3次向点方位前进
8保持姿态拍手1次,右脚跺步1次
(5) 1-4 身体由前俯至上扬,同时双手经旁斜下位托至旁斜上位,双脚跳踏步右左各1次 5-6 胸前折臂搭肘,双脚蹦跳右左各1次,同时倾头,摆胯
7-8 重复(5)5-6动作
(6) 1-8 经左转身至6点方位,左手4点与5点之间,右手8点方位经体前下位交叉打开至左手斜上,右手
斜下位,同时双脚赶步8次
(7)-(8)转身至1点方位重复(5)-(6)动作
(9) 1-2 经左跳至2点方位,双手于嘴旁呈呼喊状,右脚重心,左脚绷脚旁点地
3-6 保持姿态,身体前附下弧线至8点方位,同时双脚经移重心至右脚绷脚旁点地
7-8 保持姿态,碎步向8点方位跑动
(10)1-2继续(9)7-8动作
3-4右脚向8点方位上步,身体前俯落至准备位反面动作
4、提示
a、颤踏步动作膝盖松弛,身体微微随动。
b、舞姿节奏清晰,位置准确。
c、表演时体现出牧童放牧时轻松活泼的心情。
5、歌词:
青山一排排啊,油菜花遍地开,
骑着牛儿慢慢走,夕阳头上带。
台上的云儿白啊,水里的鱼儿乖,
牧笛吹到山那边,谁在把手拍。
这里是我的家,这里有我的爱,
爷爷讲过的故事我会记下来。
这里是我的家,这里有我的爱,
外婆唱过的歌谣,我会把它唱到青山外。
篇五:三年级音乐下册(西师版2011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共1课时
欢牛山歌小学音乐西南师大2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放牛山歌》,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以及高亢的音调、自由的节奏,体验它浓郁的地方特色。
2、认识八分节奏。
()2重点难点
掌握八分节奏,能高亢、自由的演唱歌曲。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
()1【导入】一、师生问好
()2【导入】二、新课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里,周围都是大山,周围都是草地,那么,平时我们除了读书,都还会做些什么呢?
生:自由回答(引出放牛、唱歌)
2、师:那放牛的时候你会唱些什么歌呢?谁来演示一下。
生:上台表演
3、师:“哎”让学生们自由的吼吼(要求高亢,自由,放松)。
生:自由发挥,教师集体指导一下。
4、同学们喊的真亮,让老师也想来唱一唱,就让老师为大家唱一首《放牛山歌》吧,教师范唱,学生听,听听歌词里面的孩子们都在干些什么?
5、出示课题《放牛山歌》
()3【导入】三、新歌教唱
1、熟悉歌词
师:谁听出来了,山里的这位孩子在干什么?
生:放牛、捡柴、唱歌
师:同学们应该听唱过山歌,山歌都是怎样唱的?
生:自由、轻松、高亢的
师:很棒,是的,那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这首四川山歌又该怎么唱呢?(听音乐,感受如何唱的,怎样的情绪)
2、熟悉歌词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是由许多快快慢慢的音符组成的,也就是我们说的节奏,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本首歌的节奏。
复习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认识八分音符。
3、熟悉旋律及难点解决
师:老师看见有很多同学都想唱了,先跟着琴来小声的哼唱一下,同时请你指出你认为难的句子,让我们共同来解决。
生:指出难的地方,共同解决。
师:纠正孩子们的问题,“背上那个背个哟啥大背兜啰”请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来打一下节奏,×××××××.×.×××××.
让孩子们把每一个节奏打正确,反复练习。
师:现在孩子们能把节奏打正确了,那让我们再次唱唱这首歌曲。
师:这次唱的好多了,那如果我们正在放牛,我们该怎么样的心情来唱呢?(高兴,自由,高亢)很不错,那就用这样的情绪来唱一次。
()4【导入】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喜欢唱山歌吗?你们喜欢歌里的孩子吗?歌里的孩子能那么自由高亢的唱,你能行吗?就让我们再次用这样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来结束今天这节课吧。
教学设计
共1课时
我们的田野小学音乐西南师大211课标版
()1重点难点
2教学过程
2.1第一学时
教学
()1【导入】师生问好
师生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