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场所监督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国家对公共场所实行卫生许可证管理。

2、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具体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公布。

3、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

4、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分 A 、 B 、 C 。

5、目前实施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登记管理的四种场所分别是:旅店业、美容美发场所、游泳场所、沐浴场所。

6、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有效期限为 4 年,每 2 复核一次。

7、普通旅店招待所床位占地面积≥ 4 ㎡/人。

8、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冷却水、冷凝水中不得检出嗜肺军团菌。

9、从事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机构一般在地级市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0、旅店客房卫生标准规定客房台面照度应≥100 Lx。

二、选择题
1、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应当有专人管理,分类记录,至少保存(C )。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五年
2、新《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于实施:(C )
A、2011年1月1日
B、2011年3月1日
C、2011年5月1日
D、2011年10月1日
3、公共场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经营卫生安全的:(B )
A、第二责任人
B、第一责任人
C、第三责任人
4、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主要有几项内容:(A )
A、9项
B、8项
C、7项
D、6项
5、(A )应当建立卫生培训制度,组织从业人员学习相关卫生法律知识和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并进行考核。

A、公共场所经营者
B、部门负责人
C、卫生管理员
D、卫生监督员
6、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从业人员在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C )
A、每季度
B、每半年
C、每年
D、每两年
7、公共场所经营者对公共场所的空气、微小气候、水质、采光、照明、噪声、顾客用品用具等进行卫生检测,检测每年不得少于(A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8、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有效期限为四年,每 D 复核一次。

()
A、季度
B、半年
C、一年
D、两年
9、公共场所经营者变更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应当向办理变更手续。

(B )
A、工商管理局
B、原发证卫生行政部门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0、公共场所经营者需要延续卫生许可证的,应当在卫生许可证有效期届满(B )前提出申请。

A、10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11、公共场所经营者未依法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将处以罚款。

(D )
A、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
B、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
C、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
D、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
12、对未依法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的(C )以上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A、一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半年
13、公共场所经营者未按照规定对顾客用品用具进行清洗、消毒、保洁,或者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的可处以 B 以下罚款;()
A、一千元
B、二千元
C、三千元
D、五千元
14、公共场所经营者未按照规定设置与其经营规模、项目相适应的清洗、消毒、保洁、盥洗等设施设备和公共卫生间,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给予警告,并处以 C 罚款。

()
A、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
B、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
C、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
D、两千元以上两万元以下
15、公共场所经营者安排未获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的从业人员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工作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 D 罚款。

()
A、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
B、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
C、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
D、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
16、公共场所发生危害健康事故的,经营者应当立即处置,并及时向 A 报告。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市级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7、对公共场所中发生危害健康事故的污染物品应当进行(D )。

A、封存
B、丢弃
C、没收
D、消毒或者销毁
18、对拒绝卫生行政执法人员监督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处以 B 罚款。

()
A、一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
B、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
C、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
D、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
19、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降低(B )
A、采光照明
B、噪声
C、噪声和采光照明
D、粉尘
20、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按照卫生标准、规范的要求对公共场所的 D 等进行检测:()
A、生物性因素
B、化学性因素
C、辐射因素
D空气、微小气候、水质、采光、照明、噪声、顾客用品用具
21、公共场所经营者对发生的危害健康事故未立即采取处置措施,导致危害扩大,或者隐瞒、缓报、谎报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处以 C 罚款:()
A、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
B、三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
C、伍仟元以上三万元以下
2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指为使房间或者封闭空间空气 C 等参数达到设定的要求,面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A、温度、湿度
B、洁净度和气候速度
C、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
23、已投入运行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 C 对其进行一次预防空气传播疾病的卫生学评价,评价合格后方可运行。

()
A、每半年
B、每一年
C、每二年
D、每三年
24、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开放式冷却塔每年清洗不少于(A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25、空气过滤网、过滤器和净化器等每 D 月检查或更换一次。

( )
A、一个月
B、二个月
C、四个月
D、六个月
26、公共场所应当尽量采用 B 。

不足时,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配置与其经营场所规模相适应的照明设施。

( )
A、人工照明
B、自然光
C、荧光灯
D、日光灯
27、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不得检出C 。

( )
A、积尘
B、细菌总数
C、致病微生物
D、真菌
28、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具体范围由 B 卫生行政部门公布。

( )
A、卫生部
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市级卫生部门
D、县级卫生部门
2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申请之日
起 C 日内,作出许可或不许可决定。

( )
A、10天
B、15天
C、20天
D、30天
30、未按照规定公示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
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可处以 B 罚款。

( )
A、一千以下
B、二千以下
C、三千以下
D、五千以下
31、公共场所内甲醛测定浓度应低于 A mg/m3。

()
A、0.12
B、0.11
C、0.10
D、0.09
32、根据卫监发《卫生部关于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
自 C 起对四类公共场所施行量化分级管理。

()
A、2007年
B、2008年
C、2009年
D、2010年
33、中国于 A 加入联合国《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
A、2007年
B、2008年
C、2009年
D、2010年
34、烟草依赖是一种 D 。

()
A、不良嗜好
B、随时可戒除的嗜好
C、习惯性行为
D、慢性高复发成瘾性疾病
35、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的确定,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评价,按100分标化后,总得分在以上,卫生状况为卫生信誉度为A级。

(A )
A、90分以上,优秀。

B、85分以上,优秀。

C、95分以上,优秀。

D、80分以上,优秀。

36、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的确定,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评价,按100分标化后,总得分在以上,卫生状况为卫生信誉度为B级。

(D )
A、90分以上,良好。

B、85分以上,良好
C、80分以上,良好。

D、70—89分,良好
37、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的确定,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评价,按100分标化后,总得分在以上,卫生状况为卫生信誉度为C级。

(B )
A、80分以上,一般
B、60—69分,一般
C、70分以上,一般。

D、75分以上,一般
38、公共场所日常监督频次参照其卫生信誉度等级确定,卫生信誉度为A级的监督频次 D 。

()
A、每年不少于一次
B、每年不少于二次
C、每年不少于三次
D、每两年不少于一次
39、公共场所日常监督频次参照其卫生信誉度等级确定,卫生信誉度为B级的监督频次 A 。

()
A、每年不少于一次
B、每年不少于二次
C、每年不少于三次
D、每两年不少于一次
40、公共场所日常监督频次参照其卫生信誉度等级确定,卫生信誉度为C级的监督频次 B 。

()
A、每年不少于一次
B、每年不少于二次
C、每年不少于三次
D、每两年不少于一次
41. 公共场所对顾客而言是一类( B )
A. 典型的生态
B. 典型的生活
C. 典型的职业
D. 一般生活
42. 公共场所是人工建成的具有多种服务功能和一定围护结构的公共设施, 其特性是( B〉。

A. 供公众活动的固定生活环境
B. 供公众活动的临时性生活环境
C. 供公众活动的固定工作环境
D. 供公众活动的临时性工作环境
43. 公共场所致病因素传播快, 主要是因为( B )
A. 人与人的接触机会多
B. 公共用品消毒不彻底
C. 污染的因素多
D. 场所新风不足
44. 不属于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内容是〈C 〉
A. 室内空气
B. 饮用水
C. 食品
D. 微小气候
45.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是对场所内污染物实际浓度的( D )
A. 推测
B. 定性测定
C. 半定量测定
D. 定量测定
46. 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的法律依据是〈B 〉
A.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B. 传染病防治法
C." 条例" 实施细则
D.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管理办法
47.1987 年颁布实施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与《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存在不统一, 主要表现在〈C〉。

A. 关于执法主体的规定
B. 关于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规定
C. 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
D. 关于公共场所范围的规定
48. 行使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职责的部门是〈B 〉
A. 卫生监督部门
B. 卫生行政部门
C. 疾控部门
D. 行业协会
49、. 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时, 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情况是〈D〉。

A. 违法事实清楚、确凿
B. 依法对违法公民处以50 元以下罚款
C. 依法对违法场所经营者处以1000 元以下罚款
D.A 、C 同时具备
50.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1987 年版〉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为( C〉。

A. 罚款、处分、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
B. 警告、罚款、没收、吊销卫生许可证
C. 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
D. 警告、公示、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
51. 与军团菌病人症状类似的疾病是〈D〉。

A. 结核病
B.心脏病
C. 过敏疾病
D. 肺炎
52.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污染除了可以引起" 军团菌病" 、过敏性疾病外, 还能引起〈A〉。

A. 不良建筑综合征
B. 哮喘
C. 过敏性鼻炎
D. 以上均是
53. 公共场所环境中的军团菌主要产生于〈B 〉
A. 地毯
B. 开放式冷却水塔
C. 通风管
D. 卫生间
54. 不良建筑综合征〈SBS〉的一个主要诊断依据为眼鼻和咽喉刺激症、头痛、疲乏等症状在离开建筑物之后〈C〉。

A. 明显加重
B. 无明显变化
C. 明显改善
D. 立即消失
55、. 当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本地区爆发流行时, 公共场所中的(A )空调系统可以继续运行。

A. 风机盘管加新风
B. 全空气方式
C. 两种均可以
D. 两种均不可以
56.3-5 星级宾馆的噪声限值为〈A〉
A.45dB(A 〉
B.40dB(A 〉
C.5OdB(A)
D.55dB(A 〉
57. 制定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的指导思想首先是〈D
A. 为卫生监督服务
B. 为公众提供舒适的环境
C. 为公众提供良好服务
D. 防止有害物质对公众健康造成影响
58. 公共场所室内的" 新风" 是指〈A〉。

A. 室外空气
B. 室内经过净化的空气
C. 走廊的空气
D. 机房内的空气
59. 可以对新风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公共场所其采用的通风方式为〈B〉。

A. 自然通风方式
B. 机械通风方式
C. 开窗通风方式
D. 开门通风方式
60. 妨碍人们休息的噪声声级为〈A 〉
A. 大于50dB(A)
B. 大于40dB(A 〉
C. 大于60dB(A)
D. 大于65dB(A)
61. 噪声的特异性危害是指〈B 〉
A.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B. 对听觉器官的影响
C.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D. 对心理的影响
62. 影响噪声对人体健康危害程度的因素是〈C〉
A. 噪声的频谱和强度
B. 噪声的频谱和作用时间
C. 噪声的频谱、强度和持续时间
D. 噪声的强度和作用时间
63. 冬季室内的适宜温度为〈A〉
A.18 ℃-22 ℃
B.18 ℃-24 ℃
C.20 ℃-25 ℃
D.16℃-18 ℃
64. 非迪斯科舞厅的文化娱乐场所噪声标准是A
A. 〈85dB(A)
B. 〈95dB(A)
C. 〈100dB(A)
D. 〈90dB(A)
65. 迪斯科舞厅的噪声限值为〈〉
A. ≤85dB(A)
B. ≤90dB(A)
C. ≤95dB(A)
D. ≤100dB(A)
66. 旅店业、图书馆等场所的照度为〈A〉
A. ≥200LX
B. ≥50LX
C. ≥100Lx
D. ≥150Lx
67. 室内COz 浓度、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和空气细菌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B〉。

A. 完全无关系
B. 呈正相关
C. 只有C02 浓度和细菌总数有关系
D. 只有颗粒物浓度与细菌总数有关
68. 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清洁程度可以用〈D〉
A.PM10
B. 细菌总数
C.CO
D.CO2
69. 水经氯化消毒, 并接触30 分钟后, 游离性余氯应为〈A 〉
A.0.3 mg/L
B.0.2mg/L
C.OAmg/L
D.0.5 mg/L
70. 人工游泳池水的游离性余氯为〈C 〉
A.0.4-0.6 mg/L
B. 大于 1.O mg/L
C.0.3 -0.5mg/L
D.0.5- 1.Omg/L
71. 对氨有卫生要求的公共场所是(C )
A. 歌舞厅
B. 游泳馆
C. 理发店、美容院
D. 体育馆
72. 理发场所空气中氨的主要来源一般为〈C 〉
A. 使用了防冻剂的水泥
B. 洗发液
C. 染发烫发剂
D. 室内装修材料
73.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的新风应从〈B 〉
A. 楼道
B. 室外
C. 机房
D. 天棚吊顶
74. 造成室内空气微生物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C 〉
A. 室内存在呼吸道疾病患者
B. 室内清扫方式不合理
C. 人员密集、通风不良、尘埃量大
D. 室内空气消毒不好
75. 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微生物比较理想的采样方法是( B)
A. 平皿沉降法
B. 撞击采样法
C. 物理吸附法
D. 以上均是
76. 在公共场所中, 下列哪件用品不可能造成乙肝病毒传播( A)
A. 杯具
B. 剃须刀
C. 修脚工具
D. 美容工具
77. 清洁的茶具细菌总数为〈C 〉
A. ≤8cfu/cm2
B. ≤10 cfu/cm2
C. ≤ 5 cfu/cm2
D. ≤15 cfu/cm2
78. 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溶血性链球菌的水平与多种环境因素有关,当室内空气中溶血性链球菌呈较高水平时的环境条件通常为〈D〉。

A. 人均室内容积大
B. 通风良好
C. 环境温度低
D. 人均室内容积小
79. 对于高大房间,上部〈非工作区〉和下部( 工作区〉的温差较大, 首选采用何种气流组织形式〈C〉。

A. 侧送回
B. 上送下回
C. 中送下、上回
D. 上送侧回
80. 军团菌肺炎是由( D〉引起的。

A. 冷却塔中的军团菌
B. 冷却塔中的真菌形成的气溶胶
C. 管道中的军团菌
D. 冷却塔中的嗜肺军团菌形成的气溶胶
81.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和冷凝水中不得检出(A )
A. 嗜肺军团菌
B. 酵母菌
C. 肺炎克雷伯氏菌
D. 军团菌
82. 可吸入颗粒物引起的常见疾患是〈B〉
A. 心血管系统损害, 导致心肌损伤
B. 呼吸道炎症和支气管哮喘
C. 结膜刺激症状
D. 过敏症
83. 空调送风中的微生物采样方法为〈B 〉
A. 平皿沉降法
B. 撞击式采样法
C. 棉拭法
D. 都可以
84. 空调送风中颗粒物、微生物现场采样时, 采样点应布置在送风口下风方向(B 〉厘米.
A.50-100
B.15-20
C.20-50
D.l00-200
85. 星级宾馆、饭店客房内的新风量卫生标准应为〈A〉M3/h人。

A. ≥3O
B. ≥20
C. ≤20
D. ≤30
86.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学评价包括〈C 〉
A. 预防性卫生学评价
B. 经常性卫生学评价
C.A+B
D. 竣工验收评价
87. 室内装饰材料的主要有害物质为〈A 〉
A. 甲醛
B. 甲醇
C. 甲苯
D. 二甲苯
88. 为防止饮用水的二次污染, 管网末稍水的游离性余氯不应低于〈B〉。

A.0.1mg/L
B.0.05 mg/L
C.0.15 mg/L
D.02 mg/L
89. 通常情况下, 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甲醒的主要来源是〈C
A. 燃料不完全燃烧
B. 建筑材料和消毒剂
C. 装饰材料和粘合剂
D. 室外大气
90. 监测公共用品时, 被监测样品数量不超过各类物品投入使用总数的( CC〉。

A.20%
B.15%
C.5%
D.10%
91. 当公共场所室内层高较高时, 其采样监测点应选择在〈〉
A. 一个平面上
B. 上下二个平面上
C. 上中下三个平面上
D. 随机位置
92. 下列属于宾馆饭店场所卫生学评价重点内容的是〈B 〉
A. 客房面积
B. 消毒间及消毒设施
C. 采光照明设备
D. 公共卫生间配备
93. 游泳场所设计竣工阶段卫生学评价的重点内容包括〈C〉。

A.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 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 卫生制度的建立
B. 空调系统和清洗消毒设施的设计与安装
C. 池水净化消毒和机械通风设施的设计、安装及运行效果
D. 卫生许可证的办理
94.1-2星级宾馆饭店客房空气中CO2含量为〈B 〉
A. ≤0.07%
B. ≤0.10%
C. 〉0.10%
D. 〉0.07%
95. 理发美容毛巾的消毒应选用的方法是( A)
A.100 ℃蒸汽或煮沸5-10 分钟
B.75% 酒精湿抹或浸泡
C. 约270nm 波长紫外线照射30 分钟
D. 微波照射5 分钟
96. 美容、理发工具应采用的消毒方法是〈D 〉
A. 使用含氯制剂消毒
B. 使用红外线消毒
C.使用臭氧消毒
D. 使用无臭氧紫外线消毒
97. 浸脚消毒池水的余氯含量应保持在〈B〉,需()更换一次。

A.0.5-1.Omg/L;4 小时
B.5-10mg/L;4 小时
C.0.5-1.Omg/L;6 小时
D.5-10mg/L;6 小时
98. 当公共场所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场所经营者应在(C)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 半小时
B.1 小时
C.2 小时
D.4 小时
99. 当公共场所内发现传染病病人应及时向〈A〉报告。

A. 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B. 所在地卫生监督部门
C. 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D.A+B+C
100、住宿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中,除了以下哪项,其余各项均为评定等级关键项?C
A.消毒间
B.布草间
C.卫生间环境
D.自洗棉织品消毒
三、多选题:
1、根据卫监发【2009】5号文《卫生部关于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对四类公共场所施行量化分级管理。

(ABCD )
A、旅店业
B、游泳场所
C、沐浴场所
D、美容美发场所
E、商场
2、公共场所的项目应符合公家卫生标准及要求。

(ABCDE )
A、空气、微小气候(温度、湿度、风速)
B、水质
C、采光、照明
D、噪声
E、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
3、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37条的规定,未按照规定公示公共场所的,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以二千元以下罚款。

(ABC )
A、卫生许可证
B、卫生检测结果
C、卫生信誉度等级
D、索证材料
4、公共场所经营者申请卫生许可证的,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ABCD )
A、卫生许可证申请表
B、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身份证明
C、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D、公共场所地址方位示意图、平面图、卫生设施平面布局图
5、发生下列情形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采取暂停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要求进行消毒处理等控制措施。

(ABC )
A、当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本地区暴发流行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不符合规定的。

B、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导致或者可能导致空气传播性疾病流行的。

C、经检测,发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存在重大隐患的。

D、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专业清洗机构不合格的。

6、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中的物理指标有哪ABDE 类。

()
A、新风量
B、噪声
C、一氧化碳浓度
D、照度
E、微小气候
7、公共场所常用的消毒方法。

(ABCDE )
A、空气消毒
B、物体表面消毒
C、交通工具消毒
D、空调系统消毒
E、工作人员手的消毒
8、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故包括。

(ABCDE )
A、微小气候或空气质量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

B、生活饮用水遭受污染所致的介水传染性疾病流行和中毒。

C、饮水污染遭受污染所致的介水传染性疾病流行和中毒。

D、意外事故所致的一氧化碳、氯气、消毒杀虫剂等中毒。

E、游泳池水污染导致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

9、在公共场所发生危害健康事故都必须报告。

()
A、微小气候或空气质量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

B、饮用水遭受污染和饮水污染所致的介水传染性疾病流行和中毒。

C、意外事故所致的一氧化碳、氯气、消毒杀虫剂等中毒。

D、公共用具、用水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皮肤病。

10、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主要工作。

()
A、经常性监督
B、预防性卫生监督
C、大型活动卫生保障
D、场所内健康相关产品抽检
E、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与处理
11.下列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对获得工商营业执照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行使监督管理职权表述中正确的内容为
A.依法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B.依法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餐饮具进行卫生监督抽检
C.依法查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规范的行为
D.依法关闭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
12.属于医疗美容服务项目的是
A.牙齿漂白
B.穿耳孔
C.针灸减肥
D.美甲
13、《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规定集中空调送风中微生物指标包括
A.细菌总数
B.真菌总数
C.B-溶血性链球菌
D.PM10
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是具有
A.突发性
B.危害性
C.群体性
D.公共卫生属性
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是具有
A.突发性
B.危害性
C.群体性
D.公共卫生属性
16.卫生监督抽检检验指标可选择下列哪些?
A.国家标准
B.地方标准
C.企业标准
D.产品标识
17、卫生监督意见书的制作应符合哪些要求?
A.对虽有违法事实,但情节轻微,不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当事人提出责令改正意见时,应写明法律依据、改正期限及责令改正意见等内容。

B.监督意见应当包括对被监督对象提出卫生要求、改进意见、技术指导、卫生学评价、产品卫生质量评价等,应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办法,使其达到卫生标准或卫生要求,一般用于设施、设备、工艺、具体操作等。

C.提出的意见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卫生规范、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

18.对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以下哪种做法是恰当的?
A.立即组织调查处理,控制危害的扩大,查明事件原因
B.严密封锁消息,以免造成社会混乱
C.及时向社会公布事件真相和调查处理进展情况
D.适度控制记者采访和媒体报导,正确引导舆论
19.集中空调系统一般包括多个循环系统,其中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系统是
A.冷冻水循环系统
B.冷却水循环系统
C.制冷剂循环系统
D.空气循环系统
20.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关于公共场所禁烟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B.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
C.室内公共场所可设吸烟区,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须经过的通道上
D.公共场所不得设置自动售烟机
四、判断题:
1、《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于2011年3月10日发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
2、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应当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公示。

()
3、公共场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其经营场所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
4、公共场所室内装饰装修期间可以试营业。

()
5、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危害健康事故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
6、卫生执法人员对公共场所进行监督检查,采取现场卫生监测、采样、查阅和复制文件、询问等方法,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者隐瞒。

()
7、公共场所应当配置与其场所规模相适应的照明设施,尽量采用设施照明。

()
8、公共场所经营者提供给顾客使用的用品用具应当保证卫生安全,可以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应当一客一换。

()
9、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配备安全、有效的预防控制蚊、蝇、蟑螂、鼠和其他病媒生物的设施设备,并保证相关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

()
10、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疾病的人员,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
11、我国有关标准规定室内适宜温度夏季为24—28°C。

()
12、公共场所持有卫生许可证经营,卫生许可证每2年复核一次。

()
13、从业人员须持有“健康证明”上岗,但不一定有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

()
15、公共场所可以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
16、公共场所经营者不需要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不需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

()
17、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评价,按100分标化后,总分在85分以上,卫生状况为优秀,卫生信誉度为A级。

()
18、室外公共场所可随意设置吸烟区。

()
19、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有效期为两年。

()
20、公共浴室水质可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21、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应当有专人管理、分类记录、至少保存一年。

()
22、公共场所的卫生检测经营者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可不检测。

()
23、公共场所内可以设置自动售烟机。

()
24、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
25、公共用品的采样数量以不超过各类物品投入使用总数的3-5%计算。

()
26、客房数量大于100间的宾馆监测点数为客房总数的1—3%。

()
27、恭桶坐垫采样应在坐垫后1/3部位采样。

()
28、公共场所内可吸入颗粒物应小于0.20mg/m3。

()
29、游泳场馆内可出租游泳衣裤。

()
30、游泳场馆内浸脚消毒池水的余氯含量应保持5—10mg/L,每四小时更换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