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脂酸红霉素颗粒年终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脂酸红霉素颗粒年终总结
一、概述:
二、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的发展历程
第二部份我国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
一、我国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市场总体概况
二、我国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竞争情况、所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分
三、历年我国大环内酯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四、xx 年大环内酯在抗感染药中的市场地位
五、大环内脂类抗感染药市场竞争态势分析六、大环内脂类抗感染药主要品种市场增长率分析
第三部份大环内脂类抗感染药市场品种分析第一节、阿齐霉第二节、克拉霉第三节、罗红霉第四节、红霉素第五节、琥乙红霉第四部份神威药业的硬脂酸红霉素的市场发展
一、硬脂酸红霉素的药理毒理:
二、硬脂酸红霉素功能主治
三、神威药业硬脂酸红霉素颗粒的市场销售
四、硬脂酸红霉素的现有医院网络和分销商数量
五、硬脂酸红霉素颗粒全国的物价和招标六、硬脂酸红霉素颗粒产品的市场劣势七、解决硬脂酸红霉素颗粒产品的市场劣势的对策第一部份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概述
一、概述:大环内酯(Macrolides)是指分子结构中包括一个由几个原子组成的内酯环、主要抗 G 菌的抗生素。
目前沿用的大环内酯类有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交沙霉素、柱晶白霉素;大环内酯类新品种(新大环内酯类)有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它们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等的抗微生物活性增强。
口服剂型的生物利用度提高,给药剂量减小,不良反应亦较少,临床适应症有所扩大。
二: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的发展历程自1952 年美国礼来公司推出了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第一代产品红霉素以来,大环内酯类的产品不断扩充,成为抗感染用药中的一个重要类别。
目前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已由第一代发展到第四代。
第一代:红霉素是50 年代由美国的公司开发出来的,迄今临床应用已五年,一直是临床上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重要药物。
神威药业的硬脂酸红霉素颗粒属于第一代大环内醋类抗生素,对葡萄球菌属、各组链球菌和格兰仕阳性杆菌均具抗菌活性。
奈瑟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鲍特氏菌等也对本品呈现敏感,本品对除脆弱拟杆菌和梭杆菌属外的各种厌氧菌亦具有抗菌活性;对军团菌属、胎儿弯曲菌、某些螺旋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属和衣原体属也有抑制作用。
本品系亦菌剂,但在是对某些细菌也具有杀菌作用。
本品可通过细菌细胞膜,在接近供位(‘P’位)处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可逆性结合,阻断了转移
核糖核酸结合至‘P’位上,同时也阻断了多肽链自受位(‘A’位)至“P”位的位移,因而细菌蛋白质合成受抑制。
硬脂酸红霉素仅对分裂活跃的细菌有效。
第二部份我国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
一、我国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市场总体概况根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资料显示,如今全球抗感染药物市场正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而国际上抗感染药物市场排名前四位分别是头孢类抗生素(约占抗感染药物市场50%市场份额)、氟喹诺酮类(约占抗感染药物市场15%市场份额)、半合成青霉素类(约占抗感染药物市场13%市场份额)以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约占抗感染药物市场5%市场份额)。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虽然头孢类抗生素等占据了抗感染药物市场大部分的份额,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只是抗感染药物中的一个小分支,但是仍然表现突出,风光无限。
特别是第一代产品如红霉素,以及第二代产品中如罗红霉素、克拉霉素以及阿奇霉素在国际上的走俏带动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整体地位的提升,而随着国际市场近年来需求的增大,我国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未来前景依然看好。
二、我国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竞争情况、所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指具有大环内酯的一类抗生素,其多为碱性亲脂性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及支原体抑制活性较高。
自1952年礼来公司推出第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品红霉素后,如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已经推出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产品。
近年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头孢类抗生素以及氟喹诺酮等形成了抗
生素的鼎足之势。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毒性低微、价格便宜的药物。
根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资料显示,07年,我国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医院市场规模约为
78、84亿元,同比增长了8%;08年,我国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医院市场规模约为
96、、39亿元,同比增长了
4、2%。
然而其在抗感染药物的市场份额里却由07年的5%下降到08年的4%。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总体规模增长的情况下市场份额却出现了下滑而且还有持续下滑的趋势主要的原因就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近年来鲜有新品问世,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琥乙红霉素,依托红霉素,在国内临床以及OTC市场销售多年,竞争趋于白热化,已没有价格优势,而相对于头孢类抗生素新品不断出现的情况而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市场份额正被进一步吞食。
三、历年我国大环内酯市场规模及增长率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作为抗感染用药中的一个重要类别,近年来,其市场销售规模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
据 SFDA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医院用药数据库显示,2002 年我国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医院市场的销售总额(按医院购进价格,下同)为
28、19 亿元,2003 年销售总额为
29、29 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
3、77%,2004 年销售总额为
32、69 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
10、3%;xx 年销售总额为
33、48 亿元,占整个抗感染类用药
5、96%的市场份额,较2004 年上升
2、36%,其上升幅度与2004 年比有一定程度的减少。
总体来看,虽然我国大环内酯市场的市场规模呈现逐年扩容的趋势,但市场规模的增长幅度有逐渐趋于缓和的态势。
图1:我国医院市场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历年市场规模及增长率图
四、xx 年大环内酯在抗感染药中的市场地位近几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对抗感染药市场进行了宏观方面的政策调控,使得我国抗感染药(主要指全身用抗感染药)市场虽然每年呈两位数增长趋势,但在国内整个药品所占份额每年却在呈下滑的趋势,由1999 年的
30、73%下降到xx 年的
25、01%,这就反映出这几年国家在控制抗生素滥用这一个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从目前来看,抗感染药虽仍然占据着我国医药市场销售额第一的位置,但这种优势在今后几年中会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心脑血管类用药。
由表1 可看出,在医院市场的抗感染药中,头孢类在整个抗感染药市场上仍然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位,远远高于其它抗感染类别(按xx 年市场份额排名依次为头孢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和磺胺
类)。
从2002 年--xx 年头孢类药品的市场份额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喹诺酮类是上世纪80 年代异军突起的一类合成抗细菌药物,从其近几年的市场份额来看呈稳步增长的趋势;青霉素类、林可胺类和四环素类药物在抗感染类药中的市场份额呈小幅下滑的趋势;而氨基糖苷类药物在抗感染类药中的市场份额呈小幅上升的态势。
表1:大环内酯在抗感染药中的市场地位表大环内酯类则由于新一代产品红霉素的衍生物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产品临床应用不断扩大,医院的使用量也逐年增加,其市场规模仍呈现逐年扩大的势头,但它在抗感染药中的市场份额近年来出现小幅下滑的趋势。
表1:大环内酯在抗感染药中的市场地位表排序类别2003 年份额2004 年份额xx 年份额1头孢类
52、74%
53、34%
54、14%2喹诺酮类
15、31%
15、78%
15、67%3青霉素类
12、71%
12、11%
11、82%4大环内酯类
7、15%
6、71%
5、96%5林可胺类
5、08%
4、95%
4、50%6氨基糖苷类
2、05%
2、21%
2、54%7四环素类 0、20%0、21%0、17%8氯霉素类 0、
12%0、19%0、17%9磺胺类 0、01%0、01%0、01%10其它
4、62%
4、47%
5、02% 总计
100、00%
100、00%100%注 :其它类别主要包括: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以及中药抗生素等品种由图2 也看出,在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中,其市场份额被市场前景较好的,临床应用较成熟的"三剑客"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及罗红霉素所占据,这三种药在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中共占
92、35%的市场份额,其中阿奇霉素又为整个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的领军品牌,占领整个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的
63、27%的市场份额。
图2:xx 年医院市场中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在整个抗感染药用药市场中的地位感染药分类其他抗感染药大环内酯抗感染药
占比
94、04%
5、96%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在整个抗感染药用药市场中的地位
五、大环内脂类抗感染药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1、大环内脂类抗感染药厂家市场份额分析xx 年大环内脂类抗感染药市场份额前20 位厂家大部分为国内的生产企业。
在全文结束》》年市场份额中,前20 位厂家占了大环内脂类抗感染药的总份额
66、55%,前10 位的厂家占的份额更达到
50、49%,虽然两个数字都比2004 年有所下降,但依然显示大环内脂类抗感染药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市场中度不高。
其中市场分额排名第一位的为江苏扬子江药业团公司,其市场份额为12%;辽宁大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以
11、23%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其他厂家的份额均在5%以下。
表2:2004-xx 年全国大环内脂类抗感染药市场份额排名前10 位的厂家排序厂家2004 年份额xx 年份额1江苏扬子江药业团公司
10、28%
12、00%2辽宁大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8、87%
11、23%3雅培制药有限公司
4、68%
4、66%4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3、12%
4、26%5广东丽珠医药团丽珠制药厂
2、94%
3、66%6东北制药团公司沈阳第一制药厂
3、32%
3、65%7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
4、05%
3、18%8山东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2、23%
2、93%9四川科伦大药厂有限责任公司
3、83%
2、49%10哈药团制药总厂
1、57%
2、43%以xx 年市场份额为排名顺序
2、大环内脂类抗感染药市场集中度分析从大环内脂类抗感染药的市场集中度来看,其市场的集中相对较低,市场销售额排名前四位的厂家从2004 年至xx 年的合计市场占有率均只有
29、49%;市场销售额排名前八位的厂家从2004 年至xx 年的合计市场占有率也均只有40%左右;2004 年至xx 年大环内脂类抗感染药的赫尔因德指数也非常低,分别只有 0、037 和 0、042,由此可见,大环内脂类抗感染药市场属于自由竞争的市场,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表3:2004-xx 年全国大环内脂类抗感染药市场市场中度表年份四厂集中度(CR )4 八厂集中度(CR )8 赫尔因德指数(HI)2004 年
29、49%
43、67%0、037xx 年
29、89%
42、50%0、042六、大环内脂类抗感染药主要品种市场增长率分析从下表中看出:xx 年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位的阿齐霉素的增长率对2004 年已有所放缓,且出现负增长;市场份额排名第二位的克拉霉素xx 年仍有
15、09%的增长;琥乙红霉素,交沙霉素,乙酰螺旋霉素,螺旋霉素几个品种近两年的市场规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连续下滑,而红霉素、乙酰吉他霉素、地红霉素、依托红霉素和白霉素(柱晶)几个品种的市场规模近两年均仍保持上升的趋势表4:2004-xx 年市场份额前20 位大环内脂类抗感染药品种增长率药名2004 年增长率%xx 年增长率%平均增长率%阿奇霉素
16、95%-
7、26%克拉霉素
52、22%
15、09%
33、66%罗红霉素17、96%-
16、51%红霉素
34、90%-
29、44%-
32、17%乙酰吉他霉素
33、01%
47、57%
40、29%交沙霉素
1、00%-
38、30%-
18、65%地红霉素9 28、28%3
16、13%6
22、20%依托红霉素3 89、01%
81、86%2
35、44%乙酰螺旋霉素
29、19%螺旋霉素
15、20%-
10、51%白霉素(柱晶)
10、59%
12、48%
11、54%乙酰麦迪霉素
39、93%-
88、10%-
24、09%麦迪霉素
29、56%总计
14、95%-0、57%
7、19%
第三部份大环内脂类抗感染药市场品种分析第一节、阿齐霉----据 SFDA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医院用药数据库显示:阿齐霉素在国内医院中的销售额近年来呈现增长的势头;其占据大环内酯类的市场份额由2001 年的
38、07%上升到了xx 年的
63、27%,成为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中最主要的品种。
国内多家企业都看中了阿齐霉素广阔的发展前景,纷纷介入阿齐霉素的生产和销售,导致阿奇霉素生产厂家众多,目前在国内医院有销售的企业有70 余家。
在这些厂家中,xx 年在我国重点城市的医
院市场中,阿齐霉素销售额较大厂家有大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商品名:希舒美)、东北制药集团公司沈阳第一制药厂、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商品名:抒罗康)、山东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商品名:亦欧青)等。
年这四家企业阿齐霉素的销售额占据了阿齐霉素总体销售额
33、18%的市场份额。
第二节、克拉霉-----国内克拉霉素已被收载《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临床应用正在不断扩大,市场形势很好。
尽管如此,克拉霉素在我国的临床应用中, 与其药物学地位仍然不够称。
一方面是因为国内企业对其市场推广力度不够,更重要的是其售价过高,直接影响其在市场上的价格竞争优势,使之难与阿奇霉素竞争。
因其疗效优于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所以国内生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进行技术攻关降低生产成本,在价格上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
据 SFDA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医院用药数据库显示,克拉霉素在国内医院中的销售额自上市以来就以较大幅度增长;其市场份额由2000 年的
10、14%上升到了xx 年的
20、31%。
两年上升了近10 个多点。
年在我国重点医院市场中,江苏扬子江药业团公司(商品名:锋锐)为市场中的领导者,市场份额为
26、30%,其次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商品名:克拉仙)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商品名:卡斯迈欣)江苏恒瑞医药
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诺邦)排名第三位、丽珠医药团股份有限公司丽珠制药厂(商品名:甲力欣)浙江杭州中美华东制药(商品名:卡斯迈欣)分别列第四、第五位,xx 年这五家企业克拉霉素的销售额占据了克拉霉素总体销售额
78、19%的市场份额。
其他厂家的市场销售份额均在5%以下。
第三节、罗红霉---罗红霉素由法国 Roussel-Uclaf 公司于八年代初开发,1987 年上市。
国内浙江绍兴制药厂于1995 年率先研制成功,推出原料药和片剂。
1997 年浙江震元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控股绍兴制药厂,使罗红霉素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年产量猛增,占全国产量的90%以上。
2000 年,受"严迪"罗红霉素的强势广告影响,罗红霉素制剂产品一哄而起,引致原料从紧缺到出现库存。
据 SFDA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医院用药数据库显示,由于新的抗生素不断上市,罗红霉素在国内医院中的销售额自2000 年开始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其市场份额也由2000 年的
31、76%下降到了xx 年的
8、77%。
其下降的市场份额主要被阿齐霉素和克拉霉素所取代。
从一九九五年七月国家卫生部准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亚东药业公司浦东药厂生产开始,全国罗红霉素生产厂家剧增,是近年来竞争最激烈的品种之一,在国内医院有销售的企业就有50 余家。
其中,由于国产品种和合资品种在疗效上仿,但价格差别较大,因而国产罗红霉素更具市场竞争力。
年,在我国重点城市医
院市场中,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位的厂家为江苏扬子江药业团(商品名:仁苏),其市场份额为
63、20%,处于市场领导者的地位、摇摇领先于其它品牌;其次是连云港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芙欣,该品的市场份额为
8、05%;Roussel-Uclaf(Fr)的罗红霉素和丽珠医药团股份有限公司丽珠制药厂的罗迈新分别列于第三、第四位。
年这四家企业罗红霉素的销售额占据了罗红霉素总体销售额
80、53%的比例,由此可见,罗红霉素的市场中度非常高。
第四节、红霉素---红霉素为基础性的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于五年代应用于临床。
目前市场上畅销的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阿齐霉素、罗红霉素和克拉霉素都是其衍生物。
但由于一些不良反应的存在,限制了它的使用,且进入1998 年后,由于其衍生物阿齐霉素、罗红霉素和克拉霉素的出现,使其销售额一直裹足不前。
深圳万和制药有限公司引进了法国爱的发药厂的新剂型—新微囊技术,生产出红霉素肠溶微丸胶囊(新红康)。
这种新剂型口服后不被胃破坏、并可顺利通过幽门在肠道中定位释放,使药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并于2002 年1 月5 日获得国家计委单独定价,在医院市场中,红霉素用药市场取得迅猛的增长,使红霉素在医院市场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据 SFDA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医院用药数据库显示:xx 年,在我国重点城市医院市场中,广东深圳万和制药有限公司的红霉素销售业绩最好,其市场份额为
54、28%;其次上海延安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红霉素,市场份额为
14、18%;浙江众药业有限公司和辽宁大连美罗大药厂的红霉素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11、50%和
5、27%,这四个厂家的红霉素占整个销售额的
85、24%的比例,可见红霉素市场的中度也较高。
第五节、琥乙红霉---琥乙红霉素是红霉素的酯类衍生物,具有红霉素的抗菌作用,但对肠、胃的刺激小于红霉素,主要用于对青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感染,也可用于链球菌,肺炎球菌的感染及百日咳带菌者。
据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医院用药数据库显示,琥乙红霉素在国内医院中的销售额自1999 年以来就以较大幅度下降,其占据大环内酯类的市场份额也由1999 年的
15、11%下降到了2002 年的
1、20%。
两年下降了10 多个百分点。
其下降的份额主要被阿齐霉素和克拉霉素所取代。
预计今后琥乙红霉素会逐渐退出医院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舞台。
由于琥乙红霉素销售额的持续下降和主要生产企业西安利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兼并收购等市场举措的影响,一些生产企业纷纷关停了琥乙红霉素的生产线,但目前在国内医院有销售的企业仍然有50 多家。
但市场主要中在几个大的生产企业中,市场中度较高。
其中,销售额最大的是西安利
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xx 年西安利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琥乙红霉素(利君沙)占据了医院用琥乙红霉素超过
76、37%的份额。
其他厂家的琥乙红霉素的市场份额均较少。
第四部份神威药业的硬脂酸红霉素的市场发展
一、硬脂酸红霉素的药理毒理:神威药业的硬脂酸红霉素颗粒属于第一代大环内醋类抗生素,对葡萄球菌属、各组链球菌和格兰仕阳性杆菌均具抗菌活性。
奈瑟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鲍特氏菌等也对本品呈现敏感,本品对除脆弱拟杆菌和梭杆菌属外的各种厌氧菌亦具有抗菌活性;对军团菌属、胎儿弯曲菌、某些螺旋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属和衣原体属也有抑制作用。
本品系亦菌剂,但在是对某些细菌也具有杀菌作用。
本品可通过细菌细胞膜,在接近供位(‘P’位)处与细菌核糖体的50S 亚基可逆性结合,阻断了转移核糖核酸结合至‘P’位上,同时也阻断了多肽链自受位(‘A’位)至“P”位的位移,因而细菌蛋白质合成受抑制。
硬脂酸红霉素仅对分裂活跃的细菌有效。
二、硬脂酸红霉素功能主治硬脂酸红霉素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体菌所致的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环阻。
炭疽、破伤风;防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军团菌病、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衣原体肺炎、其他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系统生殖感染、沙眼衣原体结膜炎、淋球菌感染、厌氧菌所致口腔感
觉、空肠弯曲菌肠炎、和百日咳。
可作为风湿热复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腔、上呼吸道医疗操作时的预防用药。
临床用药和注意事项
1、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最近的研究表明,大环内酯抗生素除了对球菌、厌氧菌、军团菌以及支原体、衣原体有效外,还可以用于治疗分枝杆菌(包括结核分枝杆菌和非分枝杆菌)、绿脓杆菌感染。
2、在呼吸系统中的应用: 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具有良好组织穿透力,在肺组织中的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数倍,而组织半衰期也远远高于血清半衰期,因此在治疗 G 、G 菌及 G 杆菌肺部感染时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且由于它具有较高的细胞内药物浓度,成为治疗肺部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3、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大环内酯类药物用于治消化性溃疡的研究已屡有报道,这种治疗作用与该类药物幽门螺旋杆菌的抗菌活性有关。
大环内酯类药物与制等药物联用能根除胃溃疡患者胃中的幽门螺旋杆菌,现在成为许多学者推荐的治疗方案。
另外,许多研究表明环内酯类抗生素还是一种胃蠕动素,能增加胃的排空,可用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4、其它应用:
有关研究表明,大环内酯还可用于原发性雷诺病、肝硬化脑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酒渣、餐后低血糖反应、过敏性
紫癜等的治疗;近年发现大环内酯尚具有细胞保护、免疫抑制等非抗感染作用,这提示人们,大环内酯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新作用的发现是今后值得研究的问题。
(三)、使用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注意事项
1、禁用于对红霉素及其他大环内酯类过敏的患者。
2、红霉素及克拉霉素禁止与特非那丁合用,以免引起心脏不良反应。
3、肝功能损害患者如有指征应用时,需适减量并定期复查肝功能。
4、肝病患者和妊娠期患者不宜应用红霉素酯化物。
5、妊娠期患者有明确指征用克拉霉素时,应充分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采用。
哺乳期患者用药期间应暂停哺乳,乳糖红霉素粉针剂使用时必须首先以注射用水完全溶解,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药物浓度不宜超过 0、1%~0、5%,缓慢静脉滴注。
三、神威药业硬脂酸红霉素颗粒的市场销售硬脂酸红霉素颗粒是最近两年由神威药业有限公司推出的全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是1952年礼来公司推出的第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也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的经典药物,它毒性低微、口服方便、价格便宜。
作为一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老品种,xx年以前,普通红霉素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的医院市场份额只有25%左右,约为24亿元左右,而硬脂酸红霉素是在原来普通红霉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