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西红柿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果菜
China Fruit &Vegetable
第43卷,第10期
2023年10月
产业发展
Industry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23-03-01
第一作者简介:吕涛(1981—),男,高级农艺师,本科,主要从事蔬菜技术引进、推广与指导工作
*
通信作者简介:赵玉静(1983—),女,农艺师,硕士,主要从事蔬菜技术引进、
推广与指导工作临淄区西红柿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吕涛1,张志永1,陈冲1,孙洪伟1,李英武2,赵玉静1*
(1.淄博市临淄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山东淄博255400;2.淄博同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山东淄博255000)
摘要:临淄西红柿是中国地理标志商标产品、市级区域公用品牌。

为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及提
档升级,打造全国“口感西红柿之都”,本文结合临淄区的实际,从产业项目实施、良种推广、社会化服务、绿色生产、合作社兴办等5个方面提出了西红柿产业的发展道路,并就从产业融合、生产模式、培育市场、品牌运作、人才储备等5个方面探索了下一步的发展路径,为临淄区西红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红柿产业;发展现状;问题;解决对策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1038(2023)10-0081-04
DOI:10.19590/ki.1008-1038.2023.10.016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omato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Linzi District
LV Tao 1,ZHANG Zhiyong 1,CHEN Chong 1,SUN Hongwei 1,LI Yingwu 2,ZHAO Yujing 1*
(1.Linzi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Center,Zibo 255400,China;2.Zibo Tongma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Ltd,Zibo 255000,China)
Abstract:Linzi tomato is a Chines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trademark product and a municipal regional public
brand.In order to further deepen the strategic adjustment and upgrading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economic structure,and create the national "taste tomato city",this article combine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Linzi district and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tomato industry from five aspects:industrial project implementation,promotion of improved varieties,socialized services,green production,and establishment of cooperatives.It also explored how to develop the tomato industry in Linzi district from five aspects:industrial integration,production mode,market cultivation,brand action,and talent reserve,providing referenc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tomato industry in Linzi district.
Keywords:Tomato industry;current situ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
西红柿()又名番茄、洋柿子,既能作为蔬菜烹饪,又能像水果一样生吃,是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食物之一。

西红柿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番茄红素、胡萝卜素、叶酸及微量元素等,具有健胃消食、清热解毒、降脂降压、护心保肝、美白祛斑等功效[1-3]。

适量食用西红柿可以均衡饮食,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临淄西红柿是中国地理标志商标产品、市级区域公用品牌,皇城镇南卧石村是“中国西红柿第一村”,全区西红柿种植主要集中在皇城镇、齐都镇、齐陵街道,涉及102个村,约1.6万个大棚,播种面积2530.8万m2,产量24.4万t,产值达到5.1亿元,占临淄区蔬菜产值的22.4%,辐射带动就业1.1万人。

为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及提档升级,打造全国“口感西红柿之都”,本文分析了全区西红柿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1临淄区西红柿产业发展现状
1.1依托蔬菜产业发展项目,促进西红柿产业的发展
临淄区先后实施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皇城镇国家产业强镇、国家级蔬菜产业集群、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平台、仓储保鲜等农业发展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

其中,国家级蔬菜产业集群项目实施3年来,通过淄博新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海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0个建设主体,实施工厂化育苗基地建设、繁育基地提升改造等10个项目500个大棚,完成投资9067万元,实现了西红柿产业“轻简化”栽培技术提升,每年每667m2人工投入减少20人次左右,节省劳动力支出800元左右,产量增加500kg左右,收入增加1200元左右,显著提升了临淄区西红柿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1.2践行良种先行理念,促进西红柿新品种梯次推广
依托国家大宗蔬菜体系,积极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联系国际、国内设施蔬菜种子研发公司,引进推广了一批适合临淄区种植的特色蔬菜新品种,实现了引进一代、筛选一代、示范一代、推广一代的梯次发展模式。

目前,临淄区主要有粉色大果西红柿、小果西红柿(樱桃西红柿)和部分中型果草莓西红柿三大类,大果西红柿种植面积占全区番茄种植面积的90%,优良品种率达到95%以上。

其中,2022年新引进的中型果‘京采8号’等品种因为口感好受到市场的青睐[4-5]。

1.3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水平,提升西红柿产业生产能力
近年来,临淄区不断建立健全监督、监测机制,蔬菜生产组织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不断提升。

全区已建成工厂化育苗基地9处,西红柿年育苗5000万株。

依托山东思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国内首家“农保姆”设施蔬菜标准化服务管理系统,实现了西红柿产业数据化管理和精准化服务,推广的“7F精细化管理”(7,即标准化的设施、土壤、种苗、栽培、环境、肥水、植保管理7个关键环节;“F”是英文“Fine”的缩写,精细化)技术标准规程。

全区蔬菜日上市量1200t,其中西红柿产量由350t 提高到420t,占蔬菜日产量30%以上。

1.4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实现西红柿产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全区积极推广水肥一体、自动放风、自动喷药、基质栽培等10多项新技术,完成5个示范基地,5000余个设施大棚的信息数据入库工作,基本实现全区西红柿产业的数字化。

大力倡导西红柿种植“双减一增”,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下降6.9%,农药使用量下降10.1%。

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新技术、新材料,2022年推广的雄蜂授粉、分光生态聚能膜及土壤微生物改良等新技术大大推动了临淄区生态农业发展。

其中,分光生态聚能膜新材料优势突出,减少病毒病发生,同时西红柿每667m2增产15%以上。

同时,强化了对西红柿样品的检测力度,推广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每年采样1200个批次以上,合格率为100%,确保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1.5发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引领作用,带动发展村集体经济
目前,全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35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9.2%,基本实现全覆盖。

临淄区积极引导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企业、种植大户互结对子,依托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在皇城镇、敬仲镇、齐陵街道等7个镇105个村完成投资6300万元,新建西红柿大棚138个。

按照主流大棚(130m×18m)建设成本计算,每个棚需26万元,年度种植成本约13万元,年纯收益约12万,在带动农民就业的同时为村集体经济创造了收入。

目前,临淄区年内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的村超过100个。

产业发展
中国果菜82
2临淄区西红柿产业存在的问题
2.1价格不稳定,市场机制不健全
临淄区至今没有集中性的蔬菜批发市场,销售形式主要是种植户、购销大户自发形成的小散地,分散在主要种植区田间地头,缺乏及时全面的供求信息和流通信息服务。

如西红柿的年平均收购价格为3.6元/kg,经销商运输到寿光、青州等地后约为5元/kg,精细包装后价格差距更大,临淄区农民只能被动接受价格,在市场竞争中没有话语权,总体效益不稳定。

2.2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
临淄区西红柿产业化经营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本地特色,形成规模的番茄生产基地发展不足,有待加快发展;二是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对接不畅,“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完善,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较低。

2.3“三老”问题突出,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棚老化”问题突出,目前临淄区设施大棚中15年以上的棚占20%,10~15年的棚占40%。

“人老”问题严重,全区从事蔬菜种植的人员约2.1万人,50~60岁以上人员占90%。

同时“设备老”问题也摆在了产业发展的面前。

自动化、智能化的大棚占全区总大棚数的10%左右。

“三老”问题突出,造成临淄西红柿产业劳动力成本高、土地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阻碍了产业的发展。

2.4品牌运作相对乏力,名优特蔬菜竞争力不足
至今临淄区没有影响力大的西红柿品牌,品牌运作没有形成规模,始终没有发挥出其独特效应,造成了当前西红柿优质不优价、差价拉不开、效益不够高的尴尬困境,成为寿光西红柿品牌的附属品。

另一方面,临淄区有西红柿品种50个,但缺少主导品种,农民根据自己的偏好和认知来选种,生产的番茄果品在外形、口感、质量及收购价格上相差很大,从而影响了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3临淄西红柿产业发展建议
3.1发展设施蔬菜产业融合运营新模式
以设施蔬菜产业振兴三年攻坚行动为总抓手,发挥产业发展优势,逐步形成“平台公司+工商资本+村党组织+合作社+小农户”的设施西红柿产业融合运营新模式,打造高标准蔬菜示范园区,逐步提升标准化、智能化、机械化生产水平,引领老旧园区改造提升,建设便于机械化作业的无立柱日光温室,争取3年内将棚龄15年以上的老棚全部改造完毕,基本形成链条完整、结构合理、布局优化、特色鲜明、合作共赢的蔬菜产业链条[6-7]。

3.2推广西红柿产业“六统一”生产新模式
以区农业发展公司为龙头,整合各镇街现有的西红柿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种子种苗企业、农资销售企业,在高标准西红柿示范园区内采取“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种苗培育、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质量检测、统一品牌运作、统一策划营销”的“六统一”生产新模式,逐步辐射带动全区蔬菜园区,促进蔬菜供销网络化发展,实现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3.3建设规范化蔬菜交易市场
针对全区产地市场不便于管理、咨询不畅通、交通有隐患等问题,依托现有稍具规模的批发市场,建设以销售西红柿为主的特色蔬菜市场,建设规范的交易平台、电子化的信息设备等[8-10]。

通过建设规范化市场,减少本地菜农到外地销售蔬菜,吸引外地菜农到临淄销售蔬菜,从而增加当地运销户收入,壮大临淄蔬菜购销队伍[11-12]。

3.4打造西红柿新品牌
加强西红柿品牌策划运营,加快品种更新换代,积极引进推广一批适合临淄区种植的口感西红柿系列品种,争取把临淄打造为高品质西红柿种植基地、高品质西红柿销售集散地,成为“口感西红柿之都”,在蔬菜品质上提效益[13-14]。

3.5拓展培训覆盖面,储备管理新人才
针对临淄区农业技术管理人才短缺现状,改变原有培训模式,拓展农业培训覆盖面,依托农民田间学校,优选吸收能力强的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带头人、销售精英、种植能手等为学员,集中开展契合现代科技、现代销售理念、农业管理课程培训。

同时按照“种植面积较大、种植户较年轻、有培训需求”的原则,对参训农民开展指导培训,扩大蔬菜产业青年人才储备[15]。

参考文献:
[1]商咪,刘芳,何忠伟.北京番茄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11(4):45-48.
[2]刘修瑜.资源县西红柿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西农学
产业发展吕涛,等:临淄区西红柿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83
(上接第80页)
[13]蔡侻.浅谈我国餐饮产业链中央厨房中预制菜的发展趋势
[J].食品安全导刊,2021(23):187-188.
[14]刘达玉,张崟.关于推动预制菜产业创新发展的几点意见
[J].肉类工业,2022(7):493-496.
[15]黄思杰.湛江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应用探析[J].物
流工程与管理,2021(43):24-27.
[16]广东省食品学会.广东省食品学会关于开展《预制菜术语
和分类》、《预制菜质量安全基础要求》两项团体标准立项
通知[EB/OL]./Home/Show/34569,2022-01-19.
[17]王建辉,刘妙.预制湘菜产业现状及发展路径分析[J].中国
食品学报,2022(9):1-6.
[18]王娟,高群玉.我国预制菜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现代
食品科技,2023(2):1-5.
[19]李满雄,李水红.淡水鱼预制菜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
安全导刊,2021(34):128-130.
[20]黄燕燕.水产品预制菜行业发展现状[J].现代食品与科技,
2023,39(2):81-87.
报,2015(5):80-83.
[3]蓝润仙.独山县西红柿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耕作与栽
培,2007(3):53-56.
[4]吕涛,徐永刚.积极实施五大战略促进产业持续发展-临淄
区蔬菜产业发展经验谈[J].山东蔬菜,2003(3):6-7.
[5]段敏.武定县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考[J].云南农业,2016(12):
55-56.
[6]吴永祥.关于遂宁市现代蔬菜产业发展的初步思考[J].长
江蔬菜,2017(1):4-6.
[7]孔祥静.芒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
2017(1):68-69.
[8]朱子丹.都匀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
技,2016(24):101-102.
[9]张律行.通城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业信
息,2016(17):155.
[10]魏强,姬爱玲,邓雄.对华亭县核桃产业发展的思考[J].现
代农业科技,2015(3):326-329.
[11]王旭,章文洪,栗枭雄.长子县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7(1):42-43,46.
[12]郭虹.平凉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蔬菜,2017(2):
32-35.
[13]周绪元,张永涛.苍山蔬菜品牌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
国蔬菜,2019(3):4-8.
[14]张传伟,韩宪东.潍坊市蔬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
策[J].中国瓜菜,2020(7):90-93.
[15]李祎,郎德山.实施品牌提升战略,推动寿光蔬菜产业转型
升级[J].中国瓜菜,2019(6):65-68.
(上接第73页)
[15]焦自高,王崇启,董玉梅,等.鲁厚甜1号厚皮甜瓜果实发
育规律及日光温室栽培相关技术研究[J].中国果菜,2012
(7):4-6.
[16]董玉梅,焦自高,王崇启,等.海阳市鲁厚甜1号网纹甜瓜
高效栽培模式[J].中国瓜菜,2008(2):48-49.[17]GB16715.1—2010.瓜菜作物种子第1部分:瓜类[S].
[18]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S].
[19]景鹏娟,郭智勇.甜瓜绿色栽培重茬障害及病虫害防控技
术[J].西北园艺(综合),2020(3):20-21.
[20]赵惠.早春大棚甜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吉林农业,
2019(24):75.
产业发展
中国果菜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