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港集疏运体系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工程与管理
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20年 第1期第42卷总第307期
物流经济
doi :10.3969/j.issn.1674 -4993.2020. 01. 015
黄骅港集疏运体系研究
□刘旋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430212)
【摘要】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我国港口已经跻身世界大港的行列,港口餉发展离不开港口集疏运体系的
支撑。
文中从黄骅港•的发展入手,研究黄骅港集疏运体系中最后一公路的集疏运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支
持黄骅港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黄骅港;港口集疏运;最后一公里【中图分类号】F2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 4993(2020)01 -0041 -02
Analysis of Collecting and Distributing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Huanghua Port
□ LIU Xuan
(CRRC Yangtze Co. ,Ltd. ,Wuhan 430212,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 ports in China have become larger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anghua Port ,studies the problem of "the last kilometer "in Huanghua port's collecting and
distributing transportation system , and gives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Huanghua por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Huanghua port ;collecting and distributing transportation in port ;the last kilometer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港口迎来了一个良好 的发展机遇期。
根据2018年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十大港口
中,中国的港口占据其中的七位,可见中国目前港口发展的日 新月异。
港口的发展带来的港口集疏运体系的研究越来越重
视,当前港口集疏运能力已经成为衡量港口发展的重要指标
之—O
目前港口最后一公里集疏运体系的研究,尤其是不同运 输方式之间相互衔接等方面问题,却鲜有人涉足。
本文将以 黄骅港综合港区为例,针对港区最后一公里的集疏运问题进
行研究,并给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2黄骅港集疏运发展现状
黄骅港位于渤海湾穹顶处,是联通中西部陆运距离最短
的新兴港口,也是渤海湾沿海主要港口之一。
目前,黄骅港已 形成以煤炭港区、综合港区及散货港区为主、河口港区为补充
的港口发展格局。
其中,综合港区主要包括河钢码头、集装箱 码头和渤海港务码头,是以煤炭、矿石和集装箱为主的港区。
综合港区作为地方政府以地主港模式管控下的港区,是黄骅
港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前,集疏运通道主要依靠由朔黄铁路和邯黄铁路以及
沧港铁路三条对外铁路通道,三条铁路线在港口后方20公里
处的杨庄站进行货物集散,自杨庄站到港口最后一公里的集 疏运,则只有一条邯黄铁路的单线,其设计年运量为4000万 吨。
随着黄骅港港口禁止汽运煤炭和矿石,铁路线远远不能
满足港口的吞吐量的要求。
3港口未来发展需求3.1跨越式发展
黄骅港目前面临着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主要体现在: 首先黄骅港2018年荣获国家第三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
进而打通四条货源示范铁路;其次,河北省委省政府对黄骅港
进行了重新定位,要打造建设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
和“一带一路”重要枢纽以及雄安新区出海口的发展定位。
从
政策上将会大力扶持港口的发展,黄骅港必将迎来一个良好 的发展机遇期。
3.2公转铁趋势
2017年9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黄骅港 禁止接收公路运输煤炭的通告》,黄骅港将禁止接收所有汽运
煤。
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 划》中要求:2020年采暖季前,沿海主要港口和唐山港、黄骅
港的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原则上主要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
由此可见,2020年以后铁路将承担黄骅港吞吐量很大比例的
货物运输,这对铁路港口集疏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集载化趋势
集载化是未来散货物流推进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
黄骅
港积极响应国家及各级政府的要求,以实际行动加速推进煤
炭及矿石的“散改集”运输模式,从传统煤炭、矿石散货运输方 式转变为集装箱运输方式,实现煤炭、矿石由“黑色”物流向
“绿色”物流转变。
因此,未来港口集疏运的主要方式将是针
【收稿日期】2019-11-23
【作者简介】刘旋,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42物流工程与管理第42卷
对集装箱的快速集疏港。
4黄骅港集疏运问题分析
4.1主要货类和集疏运方式
黄骅港综合港区主要货物为煤炭和矿石,2018年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8800万吨,其中,煤炭和矿石两种货物占比超过85%,可见综合港区是货品单一,货量较大的典型散货码头。
黄骅港综合港区集疏运体系主要是有公路和铁路完成。
铁路公路承担的比例大概为1:3。
铁路运输仅有邯黄铁路的一条单线可以宜接进入码头后方堆场实现铁水联运。
由此可见,黄骅港目前集疏运的方式还是比较依靠公路运输。
4.2黄骅港集疏运问题
随着黄骅港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港口的环保要求,结合黄骅港自身特点,黄骅港综合港区发展面临以下问题:
①港区既有铁路运能不足。
目前,能够进入黄骅港综合港区和散货港区的铁路线仅有邯黄铁路(单线铁路)。
邯黄铁路2018年实际运量1800万吨,黄骅港2018年仅上水铁矿石就高达4635万吨,邯黄铁路运力远远不能满足黄骅港综合港区和散货港区货物铁路疏港要求。
公路运输煤炭和矿石容易造成道路污染和运输扬尘问题以及给公路造成破坏和道路拥堵。
②港区既有铁路布置不合理。
既有邯黄铁路横亘在港区各码头公司与南疏港路之间,火车每次进出港均会封闭道路,隔断经由南疏港路集疏港的汽车运输,造成交通拥堵,影响公路运能。
目前,邯黄铁路线每天运行15列铁路货车,平均每列车辆需要封路大概20分钟,铁路线为单线,每天共需封路30次,每天港区有近10个小时无法进出车辆和人员,给码头进出造成很大影响,并且随着今后铁路运力的增大,铁路货车班列将增加至每天20-25班,封闭道路时间会更长。
③港区纵深不足。
由于黄骅港地理条件限制,港区呈狭长型,码头堆场纵深不足,堆场面积较小,需要在码头后方建设大型堆场一物流园,通过提升货物缓存能力,延长码头前沿作业时间,进一步提升港口吞吐量。
④公转铁迫在眉睫。
国务院文件《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均明确提出:“2020年采暖季前,沿海主要港口和唐山港、黄骅港的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原则上主要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
”国家对黄骅港“公转铁、公转水”提出了确切的时间表。
而当前港口货物集疏运方式过度依赖汽运,届时将会给港口集疏运体系带来巨大的挑战。
当前,港口货物集疏运体系已成为制约港口吞吐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铁路运能不足、铁路线路布局不合理、散货公路运输受限等已经对港口集疏运体系产生严重影响,未来综合港区的集疏运体系将是黄骅港跨越式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5黄骅港集疏运对策建议
根据当前的港区状况,应当建立多种集疏运方式的港口最后一公里的集疏运体系,既要快速的集疏运码头的货物,又不对港区现有作业产生干扰,还必须是环保经济的运输方式。
5.1加强临港区域规划和港口规划的统筹安排
鉴于黄骅港港区纵深不足的情况,那么临港区域的位置,就显得尤其重要,临港区域的功能规划应该与码头的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起来,产生整体联动的效果,用来弥补港口的缺点。
首先,临港区域内应设置公路港和铁路物流园,作为码头堆场在功能上的延伸,满足码头未来发展的堆存需求;其次,物流园应当同心战略,以铁路和公路港为中心,集中布局,为下一步集疏运奠定基础;最后,港口集疏运通道位置要适当多预留土地,为后续增加集疏运方式留出位置。
5.2加快建设港口集疏运综合运输通道
集港最后一公路仅有邯黄铁路一条单线,必须尽快建立多种集疏港通道,避免“卡脖子”情况发生。
必须加快增加集疏港通道的建设,建立健全集疏港最后一公路的综合运输通道,可考虑增加铁路专用线以及多式联运空轨系统等方式,搭建集疏运的多种运输方式。
5.3构建高效绿色的集疏运体系
黄骅港作为环渤海港口圈中的重要散货码头之一,因此,在考虑集疏运问题时,务必以绿色环保为原则,综合考虑码头之间,码头和物流园之间,码头和铁路之间等的关系,建立码头和物流园及铁路之间的互联互通的集疏运体系,打造铁水联运的无缝化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公水联运的港园一体化模式,构建黄骅港高效绿色的集疏运体系。
综上所述,黄骅港集疏运体系的关键在于港口“最后一公里”之间的衔接,连接港口和物流园、铁路线之间货运通道的畅通,是黄骅港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此,要从整体上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建立具有黄骅港特点的港口集疏运体系,助力黄骅港高质量发展,向国际大港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羽.我国港口集疏运系统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港口,2017(3).
[2]王二东.河北省港口集疏运体系发展分析[J].交通与运输,2019(5).
[3]中国港口年鉴编辑部•中国港口年鉴[MJ.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