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学》课程梗概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管理学》是全国⾼等教育⾃学考试会计专业考试(专科)的考试科⽬之⼀,主要讲授筹资管理、资产管理、投资管理、成本费⽤管理、收利润管理等内容,同时兼顾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与分析等⽅法的运⽤。

《财务管理学》课程的考试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改错题、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等六种类型。

前三种类型题分数⼤约为40分,三种类型题分数⼤约为60分,其中计算占30分。

从考试内容的分布看,涵盖财务管理的所有章节。

当然有些章节的分数多⼀些,有些章节的分数少⼀些,学习中应有所侧重。

根据以往考⽣在《财务管理学》课程的学习和复习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注意以下⼏⽅⾯。

⼀、注意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法和技能
1.注意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主要是指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作为财务管理的⽀撑点,它们不仅本⾝就是考试要点,⽽且也是学习和理解其他内容基础。

如财务管理、财务活动、财务关系、资⾦时间价值、风险及其分类、资⾦成本、财务杠杆、现⾦流量、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基本概念;资⾦运动过程、资⾦运动规律、财务关系的内容;财务⽬标、筹资要求、股票发⾏和股票上市的条件、债券要素、流动资产的特点、固定资产的特点、成本费⽤的作⽤、成本费⽤管理的要求、利润分配的程序、外汇风险及种类等基本内容。

对于这些基本理论问题的深⼊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整个财务管理内容的有效理解和掌握。

2.注意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法,主要是指有关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分析⽅法。

其中有些⽅法要运⽤较深的数学⽅法,学习中应注意这些⽅法的关键点,着重从原理上、经济含义上去理解计算⽅法。

如资⾦时间价值的计算、投资风险价值的计算、有价证券价格的确定、资⾦成本的计算、资⾦结构的选择、应收帐款政策的制定、原材料资⾦定额的核定、在产品资⾦定额的核定、固定资产折旧额的计算、净现值的计算、成本降低幅度的预测、利润预测的因素测算法、财务指标分析等。

对上述基本⽅法应结念相应内容去理解,只有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应⽤的条件,才能做列举⼀反三。

3.注意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技能。

在运⽤基本理论理解基本⽅法的过程中,常常需要灵活运⽤相应的基本技能。

如资⾦时间价值的计算,其基本理论等量货币同的价值,其基本⽅法是复利值、复利现值、普通年⾦终值、普通年⾦现值计算的四个基本公式。

只要真正理解上述理论和⽅法,那么诸如系列收付款、递延年⾦;先付年⾦终值和现值的计算等,均可以通过上述四个基本公式的灵活运⽤得以解决,并不需要另⾏记忆。

⼜如,有价证券的估价虽然在教材上分散在若⼲章节中,但却有许多共性的⽅⾯:发⾏价格和投资估价是同⼀事物的两个不同侧⾯,从发⾏⾓度看是有价证券发⾏价格如何确定的问题;⽽从投资⾓度看则是有价证券购买价格如何确定的问题。

但是,⽆论是发⾏还是购买有价证券,其价格的确定都取决于有价证券在持有期间现⾦流⼊量的现值;⽽现⾦流量⽆⾮是持有期间的收益(股利和利息)、投资的本⾦及投资与收回投资之间的差额;因⽽可以根据有价证券持有期间现⾦流量的分布情况(等额现⾦流量或不等额现⾦流量)决定采⽤何种贴现计算⽅法(这仍是资⾦时间价值四个基本计算公式灵活运⽤问题)。

类似灵活运⽤的问题很多,如资⾦结构的选择、资⾦定额的核定、财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等⽅⾯都有所体现。

这种技能⼀⽅⾯是通过听课及阅读获取的,另⼀⽅⾯则是在做题中形成的。

⼆、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
1.要处理好全⾯和重点的关系。

任何课程都有学习和掌握的重点,财务管理也不例外。

由于计算题、简答题、论述题约占考试分数的60分。

因此,凡是计算分析、理论阐述集中的章节⾃然也就成为复习的重点章节:如资⾦时间价值和风险分析(它不仅本⾝可以作为计算问题,更是以后有关章节如项⽬投资的重要计算基础)、资⾦成本和资⾦结构、项⽬投资、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成本费⽤管理、利润管理、财务分析等章节;有些章虽不成为计算问题的重点,但其中某些节却是计算问题的重点。

如外币业务管理中的外汇风险管理。

对上述章节进⾏重点把握,是为了提⾼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并不是说只考这些章节或只要掌握这些章节就—定能通过考试。

因此,要在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重点,⽽不应孤⽴地去猜重点、押重点,然后死记硬背,这样做是不会有好效果的。

不了解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不懂财务管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只单就某⼀问题研究该问题,是不能深⼊掌握财务管理的。

只有在全⾯复习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哪些问题重要,哪些部分是重点,⾃然也就清楚了。

2.要处理好理解和记忆的关系。

任何⼀门果都有需要记忆的基本内容,如果不记住必要的计算公式、基本指标及相互关系、图表的编制⽅法:就难以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就不知道财务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许多重要的计算、分析问题也就⽆法准确把握。

当然,在我们理解计算公式、基本指标的经济含义的基础上,将能够更好地记忆相关的内容。

3.要处理好财务管理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与分析等各个环节有密切的联系;预测、决策是计划编制的基础;控制、分析则是计划的结果。

三、复习中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1.认真阅读指定教材。

认真阅读指定教材,是学好财务管理的基本环节。

只有仔细阅读指定教材,才能切实掌握指定教材的基本内容,才能真正了解指定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才能将平时的全⾯复习和考试前的集中突击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之,没有系统、全⾯、认真地阅读指定教材,就忙于阅读其他资料,做各种各样的练习题,只能事倍功半。

阅读指定教材前,应先看考试⼤纲对考试内容的具体规定,然后粗读每⼀章节以了解其基本内容;在⽼师讲授的基础上进⾏精读;此时除全⾯理解以外,应着重弄清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并把各节内容及各章内容联系起来加以理解。

对于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还要反复阅读,并结合练习题进⾏深⼊理解和思考。

2.阅读相关参考资料。

学习应以阅读指定教材为主,当然每个考⽣也可以根据⾃⼰的情况有重点地选择⼀些参考资料进⾏阅读。

但这种阅读应有较强的⽬的性:着重解决指定教材阅读中的疑问、重点和难点问题,对于指定教材阅读中已经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不要过多去看参考资料,因为各种参考资料中的练习题都是编者在⾃⼰的理解和出题思路基础上编纂的,可能仅仅只是许多种可能结果中的⼀种,因此认为参考资料的答案是正确答案的话,将会造成理解的错误,对全⾯掌握指定教材内容和顺利通过考试都是不利的。

此外,这种阅读应有较强的选择性:对于诸如选择题、判断题只需简单地浏览,⽽对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则可作为阅读的重点,因为这类题可以为学员提供各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并对指定教材阅读的效果进⾏测试。

需要指出的是:各种参考资料对我们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的内容仅仅只起辅助作⽤。

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法、计算公式、计算指标及相应表格的理解只能以指定教材为根本不能本末倒置。

3.勤于思考,多做练习。

财务管理中有许多业务⽅法具有很强的实⽤性,掌握这些⽅法,只靠看书是不够的,必须多做练习题。

只有独⽴完成练习题,才能真正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法。

为了做好练习,应仔细研究指定教材的案例,并在练习中注意以下⼏点:(1)看清题意。

⾸先应了解练习题的⽬的和要求(即明确题意),然后按要求的内容、⽅法和程序完成练习。

切不可拿起题就做,不注意区分题与题的差异,以致费时费⼒,甚⾄达不到练习的⽬的,(2)仔细做题。

对于练习题中的公式引⽤、数字计算及⽂字说明⼀定要认真对待。

般⽽⾔,练习题的要求及给出的背景资料对于我们理解题意并正确选⽤公式是⼗分重要的,因此切忌做题时的粗⼼⼤意。

(3)认真检查。

练习题做完后⼀定要认真检查,⼀⽅⾯是对计算过程和结果进⾏复核,另⼀⽅⾯是对计算公式的选⽤、应⽤何种财务理论、与相似问题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产⽣这些不同等问题多做思考。

我认为,后⼀⽅⾯的检查更为重要,它对考⽣找出错误的原因、巩固学习的成果是⼗分必要的。

上述问题,不仅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应引起重视,在考试中也应引起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