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定策功(公元前73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定策功(公元前73年)
⼗汉-10.9.1 论定策功(公元前73年)
公元前73年,戊戍,汉宣帝本始元年
《汉书卷⼋•宣帝纪第⼋》:“本始元年春正⽉,募郡国吏民訾(赀)百万以上徙平陵。
遣使者持节诏郡国⼆千⽯谨牧养民⽽风德化。
”
(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春正⽉,宣帝(刘询,18岁)招募郡国吏民资产在⼀百万以上的迁移到昭帝墓地平陵(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平陵乡南)。
派出使者持朝廷符节晓谕郡国⼆千⽯要谨慎理政,以德化被于百姓。
)
《汉书卷⼋•宣帝纪第⼋》:“⼤将军光稽⾸归政,上谦让委任焉。
论定策功,益封⼤将军光万七千户,车骑将军光禄勋富平侯安世万户。
诏⽈:“故丞相安平侯敞等居位守职,与⼤将军光、车骑将军安世建议定策,以安宗庙,功赏未加⽽薨。
其益封敞嗣⼦忠及丞相阳平侯义、度辽将军平陵侯明友、前将军龙雒侯增、太仆建平侯延年、太常蒲侯昌、谏⼤夫宜春侯谭、当涂侯平、杜侯屠耆堂、长信少府关内侯胜⾢户各有差。
封御史⼤夫⼴明为昌⽔侯,后将军充国为营平侯,⼤司农廷年为阳城侯,少府乐成为爱⽒侯,光禄⼤夫迁为平丘侯。
赐右扶风德、典属国武、廷尉光、宗正德、⼤鸿胪贤、詹事畸、光禄⼤夫吉、京辅都尉⼴汉爵皆关内侯。
德、武⾷⾢。
””
(⼤将军霍光向宣帝叩请还政于君,宣帝谦让再三,仍委霍光以⼤任。
论功⾏赏,增封⼤将军霍光⼀万七千户(通鉴胡三省注:昭帝始元⼆年,霍光以捕马何罗功封博陆侯,⼆千三百五⼗户,今益封万七千⼆百户)、车骑将军光禄勋富平侯安世万户(通鉴胡三省注:元凤六年,张安世封富平侯,三千四⼗户,今益封万六百户)。
下诏书说:“已故丞相安平侯杨敞等忠于职守(等:此字当移⾄下句“安世”下,因未赏⽽死者仅杨敞⼀⼈,不宜有“等”字),与⼤将军霍光、车骑将军安世(张安世)建议定策,以安定宗庙,功赏未及⽽去世。
现增封其⼦杨忠(杨敞始封安平侯,七百户,今益封其⼦忠四千⼋百四⼗七户)及丞相阳平侯蔡义(通鉴胡三省注:蔡义始封阳平侯,今益封,通前凡七百户)、度辽将军平陵侯范明友(通鉴胡三省注:范明友始封平陵侯,今益封,通前凡⼆千九百⼆⼗户)、前将军龙雒侯韩增(通鉴胡三省注:韩增始绍封龙雒侯,今益封千户)、太仆建平侯杜延年(通鉴胡三省注:建平侯杜延年始封⼆千户,今益封⼆千三百六⼗户)、太常蒲侯苏昌(通鉴胡三省注:蒲侯苏昌始封千⼆⼗六户,今益封)、谏⼤夫宜春侯王谭(通鉴胡三省注:王谭始绍封宜春侯,今益封,通前凡⼀千⼀百⼋户)、当涂侯平(“平”字误,《功⾂表》作魏圣。
通鉴胡三省注:魏圣始绍封当涂侯,今益封,通前凡⼆千⼆百户)、杜侯屠耆堂(通鉴胡三省注:屠耆堂始绍封杜侯,千三百户,今益封)、长信少府关内侯夏侯胜(通鉴胡三省注:夏侯胜始赐爵关内侯,今益封千户)等增封⾢户各有等差。
封御史⼤夫⽥⼴明为昌⽔侯,后将军赵充国为营平侯,⼤司农⽥延年为阳城侯,少府史乐成为爰⽒侯,光禄⼤夫王迁为平丘侯。
赏赐右扶风周德,典属国苏武、廷尉李光、宗正刘德、⼤鸿胪韦贤、詹事宋畸、光禄⼤夫丙吉、京辅都尉赵⼴汉的爵级为关内侯,周德、苏武赐以⾷⾢(因苏武守节于匈奴,刘德宗室之俊彦,故特令⾷⾢)。
”)
《汉书卷五⼗九•张汤传第⼆⼗九》:“帝初即位,褒赏⼤⾂,下诏⽈:“夫褒有德,赏有功,古今之通义也。
车骑将军光禄勋富平侯安世,宿卫忠正,宣德明恩,勤劳国家,守职秉义,以安宗庙,其益封万六百户,功次⼤将军光。
”安世⼦千秋、延寿、彭祖,皆中郎将侍中。
......
初,安世长⼦千秋与霍光⼦禹俱为中郎将,将兵随度辽将军范明友击乌桓。
还,谒⼤将军光,问千秋战⽃⽅略,⼭川形势,千秋⼝对兵事,画地成图,⽆所忘失。
光复问禹,禹不能记,⽈:“皆有⽂书。
”光由是贤千秋,以禹为不材,叹⽈:“霍⽒世衰,张⽒兴矣!”及禹诛灭,⽽安世⼦孙相继,⾃宣、元以来为侍中、中常侍、诸曹散骑、列校尉者凡⼗余⼈。
功⾂之世,唯有⾦⽒、张⽒,亲近宠贵,⽐于外戚。
”
(宣帝初⽴,褒奖⼤⾂,下诏说:“奖有德,赏有功,是古今的通义。
车骑将军光禄勋富平侯安世(张安世),宿卫忠正,宣扬皇帝恩德,勤劳国事,恪守本职,遵守道义,维护宗庙,加封⼀万零六百户(据本书
《恩泽侯表》“凡万三千六百四⼗户”,则元封为三千户),功劳次于⼤将军霍光。
”安世之⼦千秋(张千秋)、延寿(张延寿)、彭祖(张彭祖),都是中郎将(官名。
统领皇帝的保卫,⾪属光禄勋)侍中(秦汉时⾃列侯以下⾄郎中的加官。
⽆定员。
侍从皇帝左右,出⼊宫廷)。
......
当初,安世长⼦千秋与霍光⼦霍禹都为中郎将,率兵随度辽将军范明友(汉昭宣时⼈,以击乌桓有功,封为平陵侯,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坐谋反诛)击乌桓(古族名。
西汉时活动于今内蒙内东部及东北部分地区)。
还,拜谒⼤将军霍光,问千秋战⽃⽅略,⼭川形势,千秋随⼝回答战事,在地上画成地图,没有遗漏。
霍光再问霍禹(霍光之⼦),霍禹不能记,说:“全有⽂书记录。
”霍光从此认为千秋有才能,以霍禹为⽆能,叹着⽓说:“霍⽒家世要衰败,张⽒要兴旺了!”到霍禹诛灭(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七⽉霍禹以谋反罪被腰斩),⽽安世⼦孙相继兴起,从宣帝、元帝以来任侍中、中常侍、诸曹散骑、列校尉的⼗余⼈。
功⾂之世,只有⾦⽒(指⾦⽇磾世系)、张⽒(张安世世系),亲近宠贵,可与外戚相⽐。
)
《汉书卷六⼗⼋•霍光⾦⽇磾传第三⼗⼋》:“明年,下诏⽈:“夫褒有德,赏元功,古今通谊也。
⼤司马、⼤将军光(霍光)宿卫忠正,宣德明恩,守节乘谊,以安宗庙。
其以河北、东武阳益封光万七千户。
”与故所⾷凡⼆万户。
赏赐前后黄⾦七千⽄,钱六千万,杂缯三万匹,奴婢百七⼗⼈,马⼆千匹,甲第⼀区。
”
(第⼆年,皇帝下诏说:“褒奖有德的⼈,赏赐有⼤功的⼈,是古今的常理。
⼤司马⼤将军霍光守卫宫廷忠诚正直,宣扬道德彰明恩泽,保守节操秉⾏仁义,⽤来安定宗庙。
将河北(县名。
在今⼭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北)、东武阳(县名。
今⼭东省聊城市莘县南)的⼀万七千户加封给霍光。
”加上他以前的封地⼀共有两万户。
前后赏给他黄⾦七千⽄,钱六千万,各⾊彩帛三万匹,奴婢⼀百七⼗⼈,马⼆千匹,上等住宅⼀处。
)
《汉书卷⼆⼗六•天⽂志第六》:“孝宣本始元年四⽉壬戌甲夜,⾠星与参出西⽅。
”
(孝宣帝本始元年四⽉壬戌⽇(⼆⽇),初更夜,⾠星(⽔星)从参宿(星宿名。
⼆⼗⼋宿之⼀。
西⽅七宿之第七宿。
包括七颗星,今属于猎户座)出现于西⽅。
)
《汉书卷⼋•宣帝纪第⼋》:“夏四⽉庚午,地震。
诏内郡国⽂学⾼第各⼀⼈。
”
(夏四⽉庚午(⼗⽇),地震,诏令中原郡国(内郡:指中原诸郡。
缘边有夷狄者称外郡)举⽂学⾼第(汉代郡国皆置⽂学,相当于后世之教官)各⼀⼈。
)
《汉书卷⼋•宣帝纪第⼋》:“五⽉,凤皇集胶东、千乘。
赦天下。
赐吏⼆千⽯、诸侯相、下⾄中都官、宦吏、六百⽯爵,各有差,⾃左更⾄五⼤夫。
赐天下⼈爵各⼀级,孝者⼆级,⼥⼦百户⽜酒。
租税勿收。
”
(五⽉,凤凰聚集于胶东(郡国名。
都即墨(今⼭东省青岛市莱西市西南))、千乘(郡名。
治千乘(今⼭东省滨州市西南))。
赦天下。
赏赐吏⼆千⽯、诸侯相、下⾄中都官、宦吏、六百⽯爵级,各有差等。
从左更(爵名,秦、汉时根据军功的⼤⼩定爵为⼆⼗等,左更:第⼗⼆级)到五⼤夫(爵名,第五级)。
赐天下⼈民爵位各⼀级,孝⼦⼆级,⼥⼦每百户赐⽜⾁及酒,租税免收。
)
《汉书卷⼋•宣帝纪第⼋》:“六⽉,诏⽈:“故皇太⼦在湖,未有号谥。
岁时祠,其议谥,置园⾢。
”语在《太⼦传》。
”
(六⽉,下诏说:“已故皇太⼦在湖县去世(⾔皇太⼦死后葬于湖县(在今河南灵宝县西)),未有号谥。
应按时祠祭,并议谥号,设置墓地园⾢。
”其事记在《太⼦传》。
)
《汉书卷六⼗三•武五⼦传第三⼗三》:“太⼦有遗孙⼀⼈,史皇孙⼦,王夫⼈男,年⼗⼋即尊位,是为孝宣帝。
帝初即位,下诏⽈:“故皇太⼦在湖,未有号谥,岁时祠,其议谥,置园⾢。
”有司奏请:“礼‘为⼈后者,为之⼦也’,故降其⽗母不得祭,尊租之义也。
陛下为孝昭帝后,承祖宗之祀,制礼不逾闲。
谨⾏视孝昭帝所为故皇太⼦起位在湖,史良娣冢在博望苑北,亲史皇孙位在⼴明郭北。
谥法⽈‘谥者,⾏之迹也’,愚以为亲谥宜⽈悼,母⽈悼后,⽐诸侯王园,置奉⾢三百家。
故皇太⼦谥⽈戾,置奉⾢⼆百家。
史良娣⽈戾夫⼈,置守冢三⼗家。
园置长丞,周卫奉守如法。
以湖阌乡邪⾥聚为戾园,长安⽩亭东为戾后园,⼴明成乡为悼园。
皆改葬焉。
”
(太⼦有⼀个孙⼦留了下来,这就是史皇孙与王夫⼈(王翁须)⽣的⼉⼦,长到⼗⼋岁时继承了皇位,就是汉孝宣帝。
孝宣帝刚登极,就颁下诏书说:“前皇太⼦葬在湖县,还没有谧号和⼀年四季举⾏祭祀的祠庙,要议定谧号、建置陵园及安排守陵民户。
”有关官员奏请说(本始元年(前73)丞相蔡义等所奏):“礼法规定做了⼈家的继承⼈,就要做⼈家的⼉⼦’,所以⾃⼰的亲⽣⽗母就降位屈尊享受不到祭祀,这是出⾃对祖宗的尊崇。
陛下是孝昭帝的继承⼈,要继承对祖宗的⼤祭,制定礼仪不能逾限越规。
要恭谨⾏事,依照孝昭帝之所定:前皇太⼦的陵墓建在湖县,史良娣的陵墓建在博望苑北边,您本⽜⽗史皇孙的陵墓在⼴明苑墙北边。
谧法说‘谧,就是对⽣前⾏为的考实评定’,我认为您亲⽣⽗亲的谧号可为悼(谥法⽈“年中早夭⽈悼,肆⾏劳祀⽈悼,恐惧从处⽈悼”),亲⽣母亲为悼后,⽐照诸侯王的规格建⽴陵园,配置供奉采地三百户。
前皇太⼦谧号为戾(谥法⽈“不悔前过⽈戾”),配置供奉采地⼆百户。
史良娣为戾夫⼈,配置守坟户三⼗家。
陵园设置长、丞等官职,依制环周保卫供奉守护。
苑名于是以湖县阕乡(地名。
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县西)邪⾥聚为戾园,长安县⽩亭以东的地⽅为戾后园,⼴明苑的成乡为悼园。
都建陵改葬。
)
《汉书卷⼋•宣帝纪第⼋》:“秋七⽉,诏⽴燕刺王太⼦建为⼴阳王,⽴⼴陵王胥少⼦弘为⾼密王。
”
(秋季,七⽉,汉宣帝下诏⽴燕剌王刘旦(燕剌王刘旦昭帝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谋反不成,“以绶⾃绞死”,旦死,燕国除,为⼴阳郡,今因以为国名)的太⼦刘建为⼴阳王(辖境相当今北京市⼀部分及河北固安县。
治蓟县(在今北京市西南),楚汉之际为燕国,武帝元朔⼆年(公元前127年)为燕郡,元狩⼆年(公元前121年)为国,昭帝为⼴阳郡),⼴陵王刘胥(汉武帝刘彻之⼦,母李姬)的⼩⼉⼦刘弘为⾼密王(都⾼密(今⼭东省潍坊市⾼密县西南),辖境约相当于今⼭东胶河以西,⾼密以北⼀带)。
)
《资治通鉴卷第⼆⼗四•汉纪⼗六•中宗孝宣皇帝上之上本始元年》:“初,上官桀与霍光争权,光既诛桀,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皆尚严酷以为能;⽽河南太守丞淮阳黄霸独⽤宽和为名。
上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乃召以为廷尉正(司法部⼤法官);数决疑狱,庭中称平。
”
(当初,上官桀与霍光争权,霍光诛杀上官桀之后,便遵从汉武帝时的制度,以严刑峻法控制部下官员。
从此,很多世俗官吏都以⽤法严苛来表现⾃⼰的才能,⽽河南太守丞淮阳⼈黄霸却以为政宽和著称于世。
汉宣帝在民间时,了解百姓都为官吏的执法峻急⽽困苦,听说黄霸执法平和,便将其召到长安,任命为廷尉正(司法部⼤法官),多次裁决疑案,朝廷群⾂都认为他公平(胡三省注:“庭中”,汉书作“廷中”。
师古⽈:此廷中,谓廷尉之中也。
余据通鉴作“庭中”,⾔汉庭之中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