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效劳
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是指管理人员在完成图书馆所承当的社会责任,履行图书馆对读者效劳义务的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应遵循的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和道德准那么。
高校图书馆员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原那么是:热爱图书馆事业,热爱读者,酷爱书籍,效劳第一,读者至上。
图书馆职业道德的内容就是这一根本原那么的具体化。
一个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职业道德修养程度,直接关系到图书馆为社会效劳的质量和水平,是构建新型高校图书馆的关键。
1.1从思想意识和道德自律方面去引导、馆员
道德建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定的道德体系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开展水平相联系的。
如今我们面对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快速开展的冲击,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带来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冲突。
突出一点是许多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人们久已习惯的道德信念、善恶标准乃至话语的方式都受到了挑战,不少人的道德意识也处在迷惘的状态,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所面临的一切。
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上出现的丑恶现象对高校道德教育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特别是对外交流的扩大,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开展,西方腐朽思想也向高校渗透进来,使局部学生、教职员工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就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而言,个别人的职业道德也存在不少问题。
例如:缺乏全心全意为读者效劳的意识,表现在缺少有深度的、全方位的高层次效劳;缺乏团结协作精神,表现在各岗位互不通气;缺乏文明、大方、仪表端庄的师表形象,表现在过分的化装打扮,言行穿戴随便等。
尽管这些现象仅仅反映高校图书馆职业道德的某些方面,不是本质和主流,但却严重损害了高校图书馆这个职业团体的校园和社会形象,影响了高校图书馆实现其社会责任的进程。
因此,如何解决好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思想道德与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良,都向我们提出了挑战。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仅靠一些规章制度的约束是很不够的,必须从思想意识和道德自律方面去引导、教育、培养和提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因此,“以德治馆”,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时代意义。
1.2敬业、诚信、平等是图书馆员的根本品德
思想道德的建立和培养需要大多数人的认可和维护,并为之而努力。
敬业、诚信、平等是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根本品德,应该有为图书馆事业献身精神,具有甘愿为他人做嫁衣、甘当“铺路石”的品德。
在读者效劳中,应谦虚和气,谈吐文雅,作风严谨,工作细致,具有百问不厌、百拿不烦的精神和百问不倒的素养,对待读者充满关心、友谊、谅解和温暖,让读者有家一样的感觉。
图书馆管理人员要用实际行动来兑现对读者的承诺,大到图书馆的办馆方向和效劳理念确实立,效劳工程的增设,效劳时间的延长,小到一本图书的借还都要做到言而有信。
每一名师生都有平等享受图书馆效劳的权利。
“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提倡尊重人性,崇尚自然。
“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一种社会开展趋势,在各国、各领域取得广泛共识,而图书馆的最终和最高目标也是为人的全面开展效劳。
在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型的过程中,应广泛提倡“以人为本”的效劳理念,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好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2.1挖掘各种渠道为读者提供多方位的效劳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过渡,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代替了传统的手工操作,这是图书馆事业的重大变革,也是必然趋势。
比方,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手段为读者提供简洁、快速、全面的查询效劳,利用生动的多媒体技术为读者提供多方位的效劳,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读者不定期地进行信息技能的培训,使读者能够尽快掌握方法,更好地、充分地利用图书馆。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已经全部实施开架浏览、计算机检索,直接向读者推荐馆藏,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互动是频繁的、多方位的、方便的、快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