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DS常见问题解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DS常见问题解答
PADS 常见问题解答
1.为什么我画图这么慢?别人花一天时间能画好的图,而我要花两天甚至更多的时间?能不能用全自动布局布线来提高画板的速度?
原因:1.因为你的鼠标运用及键盘输入命令未够熟练,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同一动作所花的时间比别人多。

2.你未熟练掌握画图的方法,未懂得灵活运用,很多时候可以用更快捷的方法完成某操作,你却用了最笨拙的方法。

浪费了不少时间。

3.遇到下列问题时,你未能及时解决,花了很多时间才把问题处理好,其实下面所列的问题有一部分是因为自己没有按规范操作而导致的。

解决方法: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捷径。

1.练......练......练!把你的鼠标运用及键盘输入命令的动作练好。

2.在实施某操作前要想一下用哪种方法来完成该操作是最快的,平时多练习各种方法,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快。

3.把下列问题练习好并避免不规范的操作。

4.当然可以用自动布局布线,部分的走线可以用自动布线,但你不要指望用全自动布线。

你若想用全自动布局布线,要把各项规则设置好,例如:每个元件的规则,每条网络的线宽、走线方向、扇出、安全间距等等都要设置好。

如果你能把这些参数设置好,表明你已经很熟悉这个设计。

其实等你把这些参数设置好后,所浪费的时间比手工布线的时间还要长。

2.一个成熟的方案,我画的板性能这么差甚至不能工作?
原因:你没有按设计的规范设计你的板子。

例如:你布局时没把高频、低频分开,没有把高压、低压部分分开,数字地、模拟地,系统地和主要的信号线没有处理好。

解决方法:你要想把板子画得性能很好,你必须很熟悉你所设计的电路原理。

掌握好每种电路及信号线的处理方法,例如:高频部分与低频部分,高压部分与低压部分,总线。

差分线,时钟线,高频信号线,低频信号线,电源线,各种地线等。

3.走线很细,不是设定值。

有时将预拉线布好线后,所布的线变成了一根很细的线而不是我们所设定的线宽,但是查看它的属性也还
是一样的?
原因:线宽显示值的设定大于规则(route)线宽。

解决方法:敲入无模命令R,n的值应小于或等于规则设置里的最小线宽。

4.走线宽度无法修改,提示wrong width value?
原因:输入线宽的值大于或小于rules设置的最大或最小线宽。

解决方法:setup → design rules → default → clearance → trace width 修改最小值和最大值。

5.布线的时候不能自动按照安全间距避开走线?
原因:没有打开规则在线检查
解决方法:敲入无模命令DRP。

6.PADS中过孔如何开方孔?
原因:pad stack properties for pin中选择slot parameters中slotted来进行设置,但只能是椭圆形的孔;不能开方孔。

解决方法:在需要开孔的位置用Board outline或2D line画方孔,注:2D line 要设为ALL Layers若在旁边附上说明文字,就更加清楚了。

注:这个Board outline或2D line只能在布线完成后才画,不能在制作元件时画。

对含有特殊形式内孔的焊盘,可也参照上述方法制作。

7.将其它文件中相同部分复制到新的文件后,有时元件编号变了?
原因:PADS中元件编号不可以同名,若发现有时同名时会自动更改编号为最小编号。

解决方法:没有。

8.PADS Layout中加入汉字时,有些字是?号,有时根本看不到,把相应层的文字颜色设为可见后仍然看不到,但输入英文时可以看到文字显示?
原因:字体没有设置为中文字体。

解决方法:打开设置选项Ctrl+Enter→Options选项→Global全局→Text encoding字体→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Add Free Text添加文字→Font 字体→中文字体(如宋体、黑体等)。

9.在画单面板时布线过程中无法加入跳线?
原因:已设置为单面布线或没有过孔类型。

解决方法:打开菜单setup(设置)→design rules(设计规则)→default(缺省)→routing(布线选项卡)的selected Layers(选择布线层)中应该有T op和Bottom两个层方可加入跳线。

setup→design rules→default→routing的selected vias中应该有相应的过孔类型。

如果左边窗口没有过孔类型可以选择,则要在setup→pad stacks......里增加相应的过孔类型并设置好相关的焊盘及过孔参数。

然后分配到selected vias中。

10.在画单面板时布线过程中增加跳线时,不能把跳线的第二点放到自己所需要的位置。

原因:跳线参数没设置好。

解决方法:打开菜单setup(设置)→Jumpers(跳线设置)→Jumpers Sizes里设置好跳线最小及最大距离、跳线的递增量,一般情况下按缺省设置就OK了。

11.在画双面板时布线过程中增加过孔时,需要增加的过孔不能放到自己所需要的位置?
原因:过孔栅格设置太大了。

解决方法:打开设置选项卡Options→grids→via grid将参数设置好即可。

12.hatch和flood有何区别,hatch何用?如何应用?
解决方法:hatch是刷新铜箔,flood是重铺铜箔。

一般第一次铺铜或file修改后要flood,而后用hatch。

13.铺铜(灌水)时如何自动删除碎铜?
1)Ctrl+Enter→Thermals选项卡,选中Remove Isolated copper;
2)菜单Edit---Find---菜单下Find By---Isolated pour---OK。

14.如何修改PCB铺铜(灌水)的铜箔与其它组件及走线的间距?
如果是全局型的,可以直接在setup ---design rules里面设置即可,如果是某些网络的,那么选中需要修改的网络,然后选右键菜单里面的show rules进入然后修改即可,但修改以后需要重新flood,而且最好做一次设计验证检查。

15.怎样增加一些via孔?
可以直接选择网络,右键Add Via;也可将过孔作为一Part,再在ECO下添加Part。

16.自动泪滴怎么产生?
需对以下两项进行设置:1)Ctrl+Enter→routing→generate teardrops打勾 2)Ctrl+Enter→Teardrops→Display Teardrop打勾→OK
17.手工布线时怎么加测试点?
1)连线时,点鼠标右键在end via mode中选择end test point
2)选中一个网络,然后在该网络上选一个合适的过孔修改其属性为测试点,或者添加一个焊盘作为测试点。

3)制作一个非注册焊盘,然后在ECO模式下增加元件,再连接网络。

Ctrl+Enter→Options→Routing→Any angle pad ent项去勾。

18.Gerber out时*.rep,*.pho,*.drl,*.lst各表示什么意思?
*.pho---Gerber数据文件。

*.rep---D码文件(线,焊盘的尺寸,必不可少的)。

*.drl---钻孔文件。

*.lst---各种钻孔的坐标,以上文件都是制板商所需要的。

20.怎么更改一个VIA的大小而不影响其它VIA的大小?
选中需要更改的Via,按Ctrl+Q→Via Properties→Via Name下拉选择一个需要的过孔类型。

若没有其他的过孔类型则要在Setup→Pad Stacks里新建一种类型的Via。

21.如何设置才能在走线打孔的时候信号线自动用小孔,电源线用大孔?
先在Setup→Pad Stacks中将你要用的Via式样定制好,然后Setup→Design Rules→Default→Routing→Selected Via中分配小的Via,再到Net Rules选中电源的Net,在Routing中定义成大的VIA。

如不行,可以敲入"VA",将Via Mode 设成Automatic,它就会按规则来了。

22.要想在设计中放置单个焊盘,是否就要在元件库中做一个单焊盘大的元件?不一定,如果单个焊盘有网络连接,则可以改成放过孔,
毕竟放组件不利于DRC。

放过孔的方法:选中某一网络(NET),单击右键,选ADD VIA即可,可以连续放多个。

最好打开在线DRC。

23.在画铺铜区时,如果在TOP和Bottom均要铺GND的铜,是否需要在TOP和Bottom分层画铺铜区后,再分层进行灌铜?
在灌铜时,各层均需要分别画铜皮框,如果一样的外形,就可以Copy。

画完后在T ools下的Pour Manager中的Flood all即可,不用每层分别灌铜。

24.GND 的过孔或者器件的插脚铺铜时只有单面GND连通所铺铜的铜,我想双面都能连接灌铜?
Ctrl+Enter→Options→Thermals选项中,将"Routed Pad Thermals"选项打勾。

25.如何将一组元件相对位置不变的一起旋转?
操作之前,敲入"DRI(忽略DRC)"或"DRO(关闭DRC)",选中需要旋转的器件和线等对象,右击选择Rotate Group。

然后点击鼠标左键(鼠标点击处为旋转的基准点!)
26.能否对各层分别进行线宽的设置?
1.Setup→Design Rules→default→Clearance→Trace Width设置线宽缺省值。

2.Setup→Design Rules→Conditional Rules→Against rule object中选择需要改变线宽的层,点击Create按钮生成新的条件规则,点击Matrix...按钮进入相应的设置。

按要求修改,OK!
27.走线往往会出现一个菱形的小框,怎样去掉这些小框?
出现的小菱形小框,说明布线没有定位在网格点上。

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Ctrl+Enter→Routing中取消show tacks选项,小菱形就不会出现了!
28.多层板,如果有几个电源和地,是否中间层要定义成CAM Plane或split/mixed?
我们一般都不使用CAM Plane设置,均设置为信号层,这样在以后的电源分割时
可以随意分割,较方便!
29.如果是6层板,走线和电源地层怎么分配?是不是线、地、线、线、电、线?6层板如果一定要走4层信号线的话,肯定有两个信号层相邻。

可以采用你上面的迭层方式,也可以采用:Signal1、GND、Signal2、VCC、Signal3、Signal4,这样,Signal2可以走一些要求较高的信号线,如高速数据和时钟等。

30.在穿孔的元件焊盘设置时,发现元件库里面的元件都设置有25层,25层有何用处?
POWERPCB的25层存储为电源、地的信息。

如果做多层板,设置为CAM Plane就需要25层的内容。

设置焊盘时25层要比其它层大20Mil,如果为定位孔,要再大些。

31.在Dynamic Route状态下,有时新的走线会影响走完的线,而且有时走线并不随鼠标变化,总是走出一些弯弯曲曲的线。

这个可以说是问题也可以说不是,因为PADS中有几种布线方式,除了Dynamic Route还有一般的走线和总线布线和草图布线,这几种布线方式应该结合来用,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有时候Dynamic Route 走的线很难看,这时候我通常采用一般的走线方式,一般能达到好的效果;有时候一般走线方式的很难看或很难走通,又应该用Dynamic Route,结合几种走线方式才能使得板子走线美观!
32.在布线过程中,如果打开DRP,有些芯片的管脚引不出线来,但是鼠线是确实存在的。

如果输入DRO,这个管脚就能引线出来了。

设计规则中的设置值太大了(如Pad到Trace、Trace到Trace等安全间距设置等),或者默认走线的线宽值设置的太大了,而芯片管脚的间距又小。

都有可能造成上述问题。

33.如果在一个copper pour(灌铜区)里面再画一个copper pour,里面的copper pour在做Flooding(灌铜)时就不会被铺铜。

解决方法:第一种方法:先画好内部的灌铜区,然后再画外面的灌铜区,外面的灌铜区不要把里面的灌铜区包围,要留有缺口。

第二种方法:把内外的灌铜区画好(外面的可以把内
部的封闭包围),在画好外面灌铜区后弹出的Add Drafting的对话框中点击Options图标进入Flood & Hatch Options(灌注选项)
对话框,在Flood Priority (灌铜优先级)下方填入数字,越外面的就填入越大的数字。

注:优先级的数字越大,在灌铜时的顺序就越后。

备注:第2个方法只能在PADS2007之后的版本才可以。

34.如何加入盲埋孔?
在Via的设置中,先增加一种过孔的名称,然后对其进行设置:在"Through(通孔)"和"Partial(盲孔)"的选项中选择"Partial",通过以下的两个"Start(起始层)"和"End Layer(终止层)"选项就可以设置盲埋孔的开始层和终止层了。

若使用盲埋孔,会增加PCB板成本。

如果可以不用的话,尽量不用!省钱!35.铺铜时如何设置网状铜皮和实心铜皮?
当你使用灌铜的线宽大于或等于线间距时,就为实铜;当灌铜的线宽小于线间距时,就为网格铜。

线宽在铜皮框的属性(选中灌铜外框Shapes→Ctrl+Q→Width)中就可看到,线间距在全局设置(Ctrl+Enter→Grids→Hatch)中设置。

进入铜皮框属性(选中灌铜外形Shapes→Ctrl+Q)对话框,点击Options→Default(去掉勾),在下面填入相应的数字。

Hatch direction下选Orthogonal为直角网格,选Diagonal为斜角(45度角)
网格。

36.NC Drill和Drill drawing层有什么区别?
NC Drill是一些钻孔数据,提供给钻孔机使用。

Drill Drawing是一个钻孔图标(人称分孔图),可以直接由Gerber来看钻孔大小、钻孔数、位置。

37.走线时怎样自动添加弧形转角?
在走线过程中点击右键,选择''Add Arc''即可。

38.多层板的内层如何将花孔改为实孔?
修改相应的铜皮框的属性,在Options→Thermals中选择"Flood over"选项即可!
39.pin number and pin name(alphanumberic)有什么区别?
pin number:只能是数字1、2、3 (i)
name(alphanumberic):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字符。

原理图中好多组件管脚是以字符命名的(如BGA器件的管脚),那么你在做PCB的元件库时就给元件字符名。

这时你就要去定义pin name 为字符。

40.做元件时,如何将元件的管脚号由数字(如1,2,3)改为字母(b,c,e)?File/library/parts/edit/general/,在Options里的Define mapping of Part Type pin numbers to PCB Decal打勾,选Pin Mapping项,在Part Type处填上相应的字母。

注意name要与number对应。

41.有没有办法让文件中的丝印字符(Ref)排列整齐?
没有,只能自己动手排啦!
42.定义了几种过孔,将菜单Setup/Design Rules/Default/Routing/VIA也已经进行了设置,可是为什么选择Via Type时其它的都看不到,只有standard via 呢?
应该设置默认项,Setup→Design Rules→Default→Routing→把要用的过孔加到Selected区。

43.多层板内层GND的铜箔避开Via时,为什么GND信号的Via 也会避开?
Ctrl+Enter→Thermals→Pad Shape下在round,square,rectangle,oval都选择Flood over。

44.铺铜后,发现Pad孔与铺铜断开,不知道是哪儿设置不对?
Ctrl+Enter→Thermals→Routed Pad Thermals打勾。

45.如何将现有PCB文件中的元件存入自己的元件库?
打开PCB文件,选择想保存的器件,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中save to library,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想要存入的库,然后保存。

46.如何将走线的直角拐角变为弧形?
第一步:Ctrl+Enter→Design→miters→Arc,在ratio里填入圆弧比率,在Angle 里填入90。

第二步:右键Select pin pairs(选管脚对)或Select Net(选网络),选中管脚对或网络后右键选中Add miters命令即可。

47.能否将整个设计的走线拐角(包括直角、钝角、锐角)变为弧形拐角?
第一步:Ctrl+Enter→Design→miters→Arc,在ratio里填入圆弧比率(应该输入多少才合适?自己看效果吧!),在Angle里填入135(一般的走线最大斜角为135度,当然你可以输入179,不过不能大于或等于180)。

第二步:右键Select pin parts(选管脚对)或Select Nets(选网络),然后选中整个设计的管脚对或网络后右键选中Add miters命令即可。

48.如何画蛇形走线?
画蛇形走线一般都在Router里面,也可以在Layout里面画。

在Router里画蛇形走线的方法是在布线过程中按Shift+A即可画蛇形走线,要什么形状就自己看着办吧!
在Layout里画蛇形走线的步骤如下:
1) 用直角走线画好蛇形走线的间距及幅度。

2)Ctrl+Enter→Design→miters→Arc,在ratio里填入圆弧比率,在Angle 里填入90。

3) 右键Select pin parts(选管脚对)或Select Nets(选网络),选中管脚对或网络后右键选中Add miters命令即可。

49.如何快速删除已经定义的地或电源铜皮框?
1)敲入无模命令PO
2)右键选择Select Shapes,然后将铜皮外框选中。

留意窗口左下方的状态栏,选中的铜皮外框所在层是不是你需要的。

3)按Delete键将其删除
50.将Auto CAD的*.dxf外框文件导入时,在导入窗口中把单位设为Metric,出现数据库错误,如果把单位设为Mils就不会出错。

不过这样导入的外框比实际小了很多。

怎么办?
这是因为你所导入的DXF文件不是Auto CAD格式的DXF文件,是从其他软件导过来的。

解决方法:第一步:用Auto CAD打开DXF文件。

第二步:输入SC命令,选中所有的外框图形,按提示输入39.37007874回车。

第三步:将文件另存一个DXF文件,在Layout中用
Mils单位导入修改后的DXF文件。

51.能不能将2D线直接设为板框?而选中2D线外框后进入Drafting Properties (绘图特性)对话框里Type项是灰色的,不可选择。

04以下的版本不可以,05以上的版本可以将2D Line设为板框,也可以将板框设为2D Line,选中2D线外框进入Drafting Properties (绘图特性)对话框里Type项是灰色的,不可选择的情况时,是因为你选择了多个图形(显示灰色的2D Line)或联合体或多个封闭图形(显示灰色的Multiple)的外框。

这时选中外框左键选择Explode,将其打散联合体,或将其他多余的对象去除,然后再将相应的外框变为相应的类型。

注:如果将2D Line变为板框,则一定要是一个封闭的图形。

52.如何自动对齐元件?
对齐元器件可以先选中多个器件,Ctrl+L或右键选择Align ...,可以进行各个方向的对齐;
右键选择Create Array,可以设置组件排列每行每列间距及数量等参数,还可以设为圆形排列,然后进行排列。

注:执行过Create Array的几个器件,将会成为一个联合体,下次想单独移动某一器件时,需要先从右键菜单中选择break union。

53.除了自动标注尺寸外还有没有别的测距方法?
可以用快捷键Q,也可以使用Ctrl+Page Down。

54.在PCB中为什么有些元件没有编号或数值显示?
选择该器件,右键选择Add NEW Labels,进行相应操作就可以了。

当然要保证该元件有这个数值项,如果没有就要正在属性项增加啦。

55.元件库中元件外形应该在丝印层还是在ALL Layers?
元件外形最好定于ALL Layers,这样不会出问题。

56.在画一个铜皮时,总是弹出''self intersecting polygon''的警告框,无法完成多边形铜皮的绘制。

这个警告框是提示你多边形的线已在同一处相交。

这是因为你有两条重合的线,线宽太大或相邻的线太近。

只要把线宽设小一些或将外形画大些就OK了。

57.在Layout里怎样画一个正多边形?例如:画一个边长为3mm 的正方形。

第一步:设置好径向栅格:Ctrl+Enter→Grids→Radial Move Setup进入径向栅格设置对话框,在Polar Grid Origin下的X Y处设定多边形中心点相对于原点的位置,在Start Angle处设定起始角度,在Inner Radius处设定内圆的半径,在这里即是正六边形的边长,输入3,在Delta Angle和Sites Per Ring 处设定多边形的角度(这个例子输入60度)和边数(6边)。

第二步:画多边形,敲入无模命令GP,打开径向栅格,在径向栅格内圆画多边形即可。

注:要敲入AA命令才可以捕捉到径向栅格。

画好多边形后敲入GP命令。

关闭径向栅格。

58.在设计中有很多过孔和穿孔元件,但只看到焊盘,看不到过孔?
敲入无模命令DO,或Ctrl+Enter→Routing→Show Drill hole 处打勾。

(一定是你在敲入DRO命令时不小心敲入DO命令把过孔显示关闭了)
59.选择元件时无法选择所需要的元件。

Ctrl+Alt+F打开过滤器,在Object和Layer选项卡里选择相应项。

60.按F4键切换层时,工具栏上的Layer是改变了层,但设计图面没有两个层之间切换,用鼠标点击Layer下拉窗口变换层也是一样。

敲入无模命令D,或Ctrl+Enter→Global→Active Layer comes to fro处打勾(一定是你不知什么时候不小心敲入D命令把当前层显示优先权关闭了)
/doc/809460442.html,yout如何画螺丝孔及定位孔?
可以用下列方法的其中一种:1.在需要的位置放置一个焊盘元件,把焊盘的孔径和焊盘外径设为同一参数也可以把焊盘外径设为0。

注意:在制作这个焊盘封装时要把这个焊盘设定为非注册的元件,否则会影响与原理图同步。

2.在需要的位置画板框线(Board Outline)。

3.在需要的位置画2D Lines,把其设定为ALL Layer。

62.PADS Layout同一网络画底层的线时,顶层的连线自动删除了。

同一网络连线时,能不能在两个层都连线?
用布线的方法不能把同一网络在两层连线。

若你需要的话,只能在另一面画铜皮,然后将该铜皮分配到该网络。

63.在做一些小的板子时需要拼板,若把一个设计复制为多个来拼板,复制出来的元件编号全变了。

在PADS里,不允许有相同的元件编号,当你复制时会自动把编号更改。

拼板时,你把板框复制出来按你的要求放置好即可。

64.Protel转过来的文件,铜皮都变为很小的线条,怎样才能将其变为与原设计一样?
转过来的铜皮线宽都为1Mils的线宽,把铜皮的线宽及栅格设置一下就可以了,具体要设多大?自己看着办吧,你可以用查找线宽的方法一次性把整个设计的铜
皮线宽更改。

65.Protel转过来的拼板文件,为何只有一个图是有元件及网络的,其他图的元件及网络都变为2D Line了?
在PADS里,不允许有相同的元件编号及有多个板框,因为存在多个板框,在转换时只保留一个板框及里面的设计,其他的都变为ALL Layer的2D line。

你若要按原来设计一样拼板,保留板框的2D Line,把里面的表示焊盘、网络等2D Line 删除即可。

66.可以用PADS2005打开PADS2007创建的文件吗?
可以的!要将PADS2007创建的文件导出为PADS2005版本的文件。

但将高版本创建的文件导出为低版本,可能会丢失一些内容,一般不建议这样做。

Logic:File→Export→弹出保存窗口→保存→ASCII
output→Select Sections to output→Select ALL→PADS Logic output Version→2005→OK
Layout:File→Export→弹出保存窗口→保存→ASCII output→Select ALL→Format→PADS Layout 2005→Expand Attributes→parts(打勾)、Nets(打勾)→OK
67.在画单面板需要增加跳线时,为何没有丝印?
原因是:没有把跳线的丝印显示出来,Setup→Jumpers ......→Display Silk 打勾即可。

若已画好的跳线则要选中跳线,然后进入查询对话框把Display Silk 打勾。

68.看到别人画的单面板跳线丝印都是中间一条线,而我的跳线丝印有个外框,很难看。

怎样把跳线丝印的外框去掉,而保留中间的一条线?
现在还未能编辑跳线的封装,相信今后的版本可以完善这个功能。

现在只能用下列笨拙的方法解决:
1.隐藏跳线丝印:Setup→Jumpers ......→Display Silk将勾去掉。

2.在有跳线的位置画一条2D Line并将其设为顶层或丝印顶层。

69.不能设置新的过孔。

打开一个多层板文件,当要设置一种新的过孔时,弹出对话框:"Pin ALL:Drilling Rules:Undefined Drilling Pair",不能增加新的过孔。

原因:已设置了过孔层对的限制。

解决方法:Setup(设置)→Drill Pairs(过孔层对)→设置相应参数即可。

最好你不要随便增加过孔类型,增加一种过孔类型,PCB 的制造成本却增加了很多啊。

70.Logic的菜单显示为灰色,有时大部分快捷键不能使用。

原因:你在进入Part Editor(元件编辑)时错误将窗口关闭导致软件出错。

正确方法是点击File(文件)→Exit(退出)命令退出元件编辑窗口的。

解决方法:Tools(工具)→Customize(用户自定义菜单)→Toolbars and Menus (工具栏和菜单栏)和Keyboard and Mouse(键盘和鼠标)选项卡→点击Reset ALL(全部复位)按钮即
可。

71.布线完成检查连通性已OK,但增加灌铜后,把灌铜区分配给地,然后灌铜再检查连通性,发现有很多错误。

原因:你在灌铜时没有去掉碎铜所致。

解决方法:Ctrl+Enter或在灌铜时的对话框点Setup进入热焊盘设置Thermals 选项卡,把下面"Remove Isolated Copper"项勾上。

然后重新灌铜,再检查连通性,OK。

72.选择地网络,增加过孔,灌铜后检查连通性,有时增加的过孔就会出错,要把这些过孔重新布线连接才能通过检查。

原因:你在选择GND网络后,右键Add Via所增加的过孔为缝合过孔Stitching Vias,缝合过孔要连接到平面层,如果你的设计是双面板,或多层板未设置CAM Plane,就无法自动连接到平面层而导致连通性错误。

解决方法:Ctrl+Alt+F进入过滤器设置,点击Nothing按钮清除所有选项,然后勾选Stitching Vias项,退出过滤器,Ctrl+A把所有Stitching Via选中,然后Ctrl+Q进入Via Properties对话框,把下面的Stitching勾去掉,确定后重新灌铜。

检查连通性OK。

73.怎样自动增加过孔?
灌铜后选择外形把已灌铜皮选中,右键指向Via Stitch Mode选择Fill(填满)或Perimeter(周界)(需要哪种效果自己看着办吧),然后点击右键Via Stitch 项,即可自动放置间距为100Mil的缝合过孔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