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树栽种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棕榈树栽种技术
生长习性
棕榈是国内分布最广,纬度最高的种类。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

耐寒性极强,可忍受零下14度的低温,是我国栽培历史最早的棕榈类植物之一。

棕榈树干腐病
症状:病害多从叶柄基部开始发生,首先产生黄褐色病斑,并沿叶柄向上扩展到叶片,病叶逐渐凋萎枯死。

病斑延及树干产生紫褐色病斑,导致维管束变色坏死,树干腐烂;叶片枯萎,植株趋于死亡。

若在棕榈干梢部位,其幼嫩组织腐烂,则更为严重。

在枯死的叶柄基部和烂叶上,常见到许多白色菌丝体。

当地上部分枯死后,地下根系也很快随之腐烂,全部枯死。

病原为拟青霉菌。

防治措施
及时清除腐死株和重病株,以减少侵染源。

适时、适量剥棕,不可秋季剥棕太晚,春季剥棕太早或剥棕过多。

春季,一般以清明前后剥棕为宜。

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或刮除病斑后涂药,均有一定防治效果。

喷药时间,从3月下旬或4月上旬开始,每10至15天一次,连续喷3次。

用途
棕榈树栽于庭院、路边及花坛之中,树势挺拔,叶色葱茏,适于四季观赏。

木材可以制器具。

单子叶植物中的棕榈科江苏棕榈基地有100万株左右以其特有的形态特征构成了热带植物部分特有的景观。

双子叶植物棕榈棵,叶鞘为扇子型,在江苏棕榈基地最多.提供棕纤维,叶可制扇、帽等工艺品,根入药。

棕榈,又叫棕树,为棕榈科棕榈属植物。

树干外部坚韧,历来被用作寺钟的撞钟;棕丝可制绳、蓑、笠、床垫等物品。

因棕榈四季常青、叶色翠绿,常用作公园、机关、学校、军队、企事业单位的绿色观赏树种,也是优良的盆栽材料。

现把其有性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采种贮藏: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种子成熟(即种子由软变硬、由绿色变褐色)时采收。

在采收时,应在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母树上选择果实饱满、成熟度高的种子。

将采下的种子进行筛选,清除杂质和病虫害种子,风干,装入麻袋,置于通风干燥处。

浸种处理:棕榈种壳坚硬,不易萌芽,必须要对其进行浸种处理。

处理方法是:在3月中旬,将种子放入温水中(35℃~40℃)浸泡l天,捞出;以后每天早晚仍用温水浸二次。

浸泡时间长短在前后略有不同,在第一周每次浸泡60分种~90分钟,一周后每次浸泡30分钟左右。

浸泡后用稻草覆盖种子,将种子置于太阳下增温,每过一段时间浇温水,以保持种子湿润。

这样,经过10天~15天种子将萌芽。

整地作床:棕榈性喜阳光和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在土层深厚、水肥适中、略带粘性的土壤中生长最好,在轻壤土中生长亦佳。

选好圃地后,在前一年秋季或当年早春,将所选圃地进行一次深耕翻晒,每亩施人过磷酸钙50公斤、复合肥20公斤,拌匀。

然后作床,作成床面宽12米、床高20厘米、床长视田而异,挖好排水沟。

播种:4月初,种子萌芽后即可播种。

先在床上挖条播沟,开挖深度为2厘米~3厘米,播种密度为:行距为40厘米、株距为30厘米,播后用菌根土覆盖,浇透水。

以后视圃土干湿程度及时浇水,经常要保持圃地处于半墒状态,两个月后会长出幼苗。

田间管理:幼苗长出后,要及时松土、除草,防治病虫害,拔掉病苗和弱小苗。

夏季多浇水,春、秋两季的浇水量可适当少一些。

结合平时浇水可施一些0.5%的尿素液肥,促使其加速生长。

9月以后应停止追肥,以免苗木徒长,影响木质化进程,不利于苗木越冬。

在冬季要搞好防冻工作,可采用在圃地上盖草、圃地四周烧火土灰等方式处理。

起苗与种植:次年春、秋两季均可进行移栽。

移栽前4天将圃地浇透,移栽最好采用带土移栽,这样可大大提高移栽成活率。

种植的四旁地或道路两旁的,可按株距为2米、行距为2,5米的规格栽植。

作盆景栽植的,应在上盆时在盆土内施一些基肥或农家肥。

种植时要注意覆土厚度,盖住根部即可。

之后,浇一次透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