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在小学语文阅渎教学中有机渗透学生习作指导_人教版新课标-word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在小学语文阅渎教学中有机渗透学生习作指导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

”如果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以读促写,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有效算途径。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学好语文课本所有文章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阅读经典读物。

一、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习作指导,以教促写
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借鉴课文中用得好的写作方法。

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文中有这样的佳句:“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里作者用“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写出了桂林的山奇就奇在“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用“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了桂林山的秀美;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写出了桂林山的险、峻。

排比表达具体地写出事物的大小,用比喻形象写出事物的形状。

学生就会明白只作一般叙述,而不用比喻来描写,就很难把事物的形状及其变幻写具体。

《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

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

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打工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

到了夜晚,我觉得房
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等到天亮。

其实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梦里寻她千百度”的过程,对好的文章,好的语句,可以反复阅读,直至完全理解背诵。

写作的时候就会有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的感觉。

书读得多,背得多,在写作时候就会信手拈来,学生就会深刻地感受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二、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写读后感,是对课文的理解提练
写读后感就是让学生每读一篇好文章后,都要思考文章好在哪里,要启发学生学习文章作者是怎样构思,怎样立意,怎样布局,怎样达到自己所要达到的表达效果的。

要求他们在读完一篇好文章后,都要写读后感。

通过写读后感,学习别人好的写作方法,以便自己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达到读写的完美结合,深度挖掘文章的精髓。

三、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
新课程标准规定: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段)不少于160篇。

毫无疑问,这一规定对扩大学生阅读量,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课外知识储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习作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利用班级文化建设的契机,在班级内增设读书角,让学生把自己的课外读物拿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加强图书宣传,增强学生看书的欲望,采用多种形式,灵活多样地传播科学知识;开设阅读课,让学生到图书室阅读或借阅;组织学生进行了读书活动,交流阅读心得体会。

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有趣的活动,寓读书于活动之中,例如:举办经典诵读主题活动、经典诵读文艺晚会、经典诵读比赛、经典名著书法比赛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中接受书籍的感召,从而增强阅读的欲望。

通过活动,使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并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到了一些表达方法。

我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阅读与写作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书读得多的学生写作就好,写得好又越发促使他们更加广泛地去阅读,这样就形
成了良性循环。

我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辅导学生们学习,辅导他们写作。

如果说阅读是博采众长,知识积累的过程,而写作就是知识释放,去粗取精的过程,学会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