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创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现代企业管理研究》·讲课提纲
企业管理创新
我们处于变革时代,变革是从一个系统转入另一个系统的过程,企业组织在变革过程中的行为方式就是创新。

创新行动将冲击传统观念,甚至对经典理论提提出质疑和挑战。

创新有风险,不创新没有出路,这是事物发展和运动的矛盾体。

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就没有止境”。

这三句话是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战略要求,指导方针和推进动力。

一、为什么要创新(战略要求)
1.1国际经济背景变化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态势变化背景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时代要求。

二战后世界格局变化,一是兩大政治阵营組建与解体,对国家的经济建设有影响,对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有影响;二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对组织运作效率有影响,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影响。

这一时代背景要求实施管理创新。

1.2中国处于转型期
中国转型期的要求是实现新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市场化,这一进程要求实施管理创新。

二、创新什么(创新方向)
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突出以观念创新带动行为创新。

确立发展新思维。

树立新发展观,新资源观、新经济观、新环境观。

认识客观规律、运用客观规律,推进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战略创新三大创新工程。

3.1理论创新
职能管理学——变革管理学。

一方面,学习掌握西方传统经济学理论和管理学理论,运用成熟的管理方法为国家建设服务。

另一方面,更要创建新理论,向开放经济学(管理学),变革经济学(管理学),动态经济学(管理学)方向探索,提出新的理论体系,揭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规律,提炼符合中国国情的新理论。

3.2战略创新
资源战略:整合世界资源。

经济规模:追求势力经济(企业外部市场条件)。

管理重心:组织外部管理为主。

文化结构:推进跨文化管理。

市场方向:生产品牌为主导。

技术地位:制造标准为主导。

产品定位:市场需要什么造什么。

作业效率:追求知识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

控制重点:资本控制发展。

管理模式:长期稳定的战略目标控制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

3.3方法创新
一、科学决策。

决策是为达到一定目标,从多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的过程。

按照客观规律设计发展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和策略,注意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运用,坚持信息的可靠性,命令的权威性,决定的果断性,推进的坚决性,策略的灵活性,动态及时调整企业行为。

把握一般性企业生命周期规律。

把握一般性企业模式规律。

把握一般性产品的生命周期规律。

二、协调好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协调企业与政府关系,建立以非政府组织(NGO)为连接的企业与政府新型关系。

运用NGO组织凝聚企业力量,延伸政府力量,增强民族经济力量。

三、怎样创新(保障条件)
三、防范危机。

危机是组织发生混乱的态势。

监控危机的来源,遏制危机因素。

监控危机发生之前、危机发生之中、危机发生之后三个阶段变化,重点管理在危机发生之前,控制不发生危机;危机发生之中,控制事态不扩展;危机发生之后,努力减少损失,变危机为商机。

维护组织安全,运用法律手段、商务手段和国际惯例保护企业利益,要敢于参与国际竞争,要善于运用国际规则,重点维护企业品牌安全、企业资产安全和企业人员安全。

维护企业品牌安全,要注意市场变化信号,标准变化趋势,媒体宣传动态,政府政策走向。

维护企业资产安全,要注意投资项目,政策变化,股市变动,汇率变动、利率变动。

维护企业人员安全,要注意组织变革事件,设备运行状况,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社会动乱。

2.1西方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西方管理理论史实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传统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现代管理阶段;最新管理阶段。

每个阶段都演义出新的管理主题和管理理论,表现出不断出新的过程。

传统管理阶段。

科学管理阶段。

现代管理阶段。

最新管理阶段。

2.2中国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管理实践和理论演变大体经历四个发展阶段,表现出不断创新的态势,沉淀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

第一阶段,学习苏联。

第二阶段,树立楷模。

第三阶段,机制转轨。

第四阶段,经营创新。

2.3 新时代创新趋势
当今时代企业发展与变革出现12个方面新变化。

一是,发展动力不同。

新时代的发展表现为电子信息技术革命和网络革命,重点是创造新产业和新产品,改变国民经济结构。

二是,产业内容不同。

新时代的发展表现为制造业、服务业、信息业逐步一体化,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成为社会主流。

三是,效率标准不同。

新时代的发展表现为追求知识生产力和资本生产力,将效率尺度从企业内部的技术系统延伸到企业外部的经营系统。

四是,管理重点不同。

新时代的发展表现为管理重心外溢到企业外部,更加关注发展商机、研发、销售,以及员工素质提高等经营环节。

五是,生产方式不同。

新时代的发展表现为非标准化,是企业如何创造新标准,统领行业发展,获得技术优势、形成保护自己的技术壁垒。

六是,生产过程不同。

新时代的发展表现为分散化生产,在全球配制资源,获得最低的成本,最高的价值。

七是,劳动力结构不同。

新时代的发展表现为生产工人比重大幅度下降,从事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的人占主体,打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截然分开的局面,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界面模糊。

八是,社会主体不同。

新时代的发展表现为知识阶层成为社会的主体。

九是,分配方式不同。

新时代的发展表现为“按业绩付酬制”,凭业绩在市场中获得相应价格,体现出个人收入的“动态性”,员工同企业之间没有人身依附,每个人是经济主体是主人。

十是,经济发展基础不同。

新时代的发展表现为脑力劳动为主要特征,对物质资源深度加工的知识财富生产为基础。

十一是,经济增长规律不同。

新时代的发展表现为表现为“收益递增”,单位投资的增长的汇报率上升,表现为“马太效应”。

十二是,经济增长周期不同。

新时代的发展表现为“持续性”,经济波动周期不明显,呈现“惯性发展”特征。

十二个方面的不同点概括出新时代创新的趋势。

管理学理论发展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未来发展趋势可能会在以下方面表现出来。

——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