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找圆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找圆形》
1. 教学目标
1.了解圆形的概念和特征。
2.能够辨认出不同大小的圆形。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圆形的分类和比较。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2. 教学重点
1.圆形的概念和特征。
2.辨认不同大小的圆形。
3.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圆形的分类和比较。
3. 教学难点
1.小班学生认知能力较弱,掌握圆形的概念和特征需要重复多次。
2.如何让学生进行圆形的分类和比较,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
4. 教学过程
4.1 导入新课
在课堂上,老师跟学生谈起一些生活中看到、用到的常见的圆形,如盘子、轮胎、脸盆、小球等。
通过图片或者实物进行展示,让学生认识圆形,激发学生的兴趣。
4.2 学习新知识
1.引导学生观察圆形,了解它的特征:圆形是没有棱角的、周长相等的、
由圆心和圆周上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的图形。
2.让学生识别观察实物中的圆形,如盘子、轮胎等。
3.要求学生自己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形。
4.3 讲解圆形的分类和比较
1.引导学生对圆形进行分类,让学生发现不同大小的圆形也可以被归为
同一类。
2.进行圆形的比较,让学生发现:圆形的大小不同,但是周长相等,半
径不同。
4.4 练习及巩固
1.对圆形大小进行排序,从小到大。
2.挑选一些圆形进行比较,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圆形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3.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加强学生的记忆和巩固所学知识。
4.5 课堂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认知和掌握圆形的概念和特征。
为引导学生对圆形进行分类和比较,教师利用常见的实物图片,向学生展示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圆形。
同时,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也要多次强调圆形的概念和特点。
不应只是单纯的课本定义,更加生动鲜活的观察、感受、思考。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从而让他们在思考和探究中学会发现和归纳。
在小班级教学中,应注意课堂气氛的轻松、活泼,并让学生参与课堂。
只有真正让学生参与其中,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